业财融合视角下广西H学院基建项目风险控制研究

2023-08-20 07:44周婷婷张浩
南北桥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风险控制

周婷婷 张浩

[摘 要]随着广西高校基建规模的不断扩大,基建项目的管理问题逐步凸显,如缺乏业财融合的管理思维与行为机制。本文以广西H学院X校区基建项目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调研、访谈、查阅文档、流程分析等方法,总结出高校基建项目的关键风险点,提出业财融合视角下的H学院基建项目风险控制方案,建议从体系构建、设计要点和执行要点三方面逐步实施,提高H学院的风险防控水平和高校治理能力,也为广西其他高校的基建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业财融合;高校基建项目;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

业财融合是指以流程改造和提高认知等方式,有机融合组织的业务流与财务流,提升组织管理的效率效果,实现组织目标、贡献价值[1]。业财融合通过跨部门信息沟通、信息技术集成、全过程监督等途径来确保分析决策的科学性,是一个融合了项目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多元概念。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高校基建项目不断增加,基建项目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如部门间缺乏沟通、监督管理缺位、项目效率低下等[2]。分析发现,相关人员缺乏业财融合的管理思维与行为机制。为完善规章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健全基建项目管理风险防控机制,本文以广西H学院X校区基建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现状分析、制度流程梳理的基础上发掘关键风险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优化方案。

1 广西H学院基建项目风险评估

广西H学院是一所公办区属院校,拥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7.6万m2,校舍面积约为42万m2。西校区一期工程已在2016年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仍在逐步建设中,三期工程用地正在对接送审中。为开展基建项目风险评估,本文综合采用了调研、访谈、查阅文档、流程分析等方法,在现状分析、制度流程梳理中总结出如下风险点。

1.1 对部分环节缺乏风险意识

从概念界定来看,H学院基建项目的界定及其管理范畴在项目管理办法中基本明确。经比对规章制度和实际访谈发现,H学院对竣工决算及其项目后评估缺乏管理意识。通常来说,竣工决算是指项目竣工验收后财务人员清算资金、准确核算成本和资产价值的总结工作,是办理交付使用、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后简称在转固)的重要依据;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完工决算的基建项目进行全面绩效评价和奖惩挂钩措施,为以后的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这两个方面都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现有的基建项目管理中,这两个环节有所缺失。

1.2 岗位职责未能细化

从机构设置来看,H学院在基建项目管理方面分工较为明确。校长办公会、党委常委会是决策机构,分管基建工作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重要事项的议事协调。H学院基建项目职能部门包括后勤服务处、国资办、审计处、财务处、网络信息中心,其中后勤服务处是学校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基建项目中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监理、工程咨询服务以及概预算等基本委托外包。经调研发现,部分职能部门岗位分工不够明确,缺少岗位职责说明。

1.3 部分规章制度缺失

从制度设定来看,基建项目管理制度较为健全,如OA上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在后勤服务处网站发布的《工程现场管理流程及工作规范》《工程建设各环节流程图》《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基建项目工程变更与签证实施细则》《基建项目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建筑工地管理办法》。从整体来看,制度涵盖了立项、招投标、合同的拟订与签订、工程项目的施工与变更签证、工程进度款结算与支付、工程竣工与验收等内容,但在竣工决算及项目后评估的相关规定有所缺失,特别是竣工决算的完成期限及項目交付使用后的绩效评价和奖惩机制。

1.4 部分管理较为粗放

从执行落实来看,广西H学院基建项目在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及后续管理等环节有待改进。第一,项目管理不够精细,完工验收及结算工作开展缓慢,影响资金支付进度或财政预算进度。比如:施工图纸不全,缺少隐蔽性验收材料;未对承包方逾期竣工的违约内进行合同约定;签订补充协议或变更合同不及时;工程签证存在虚签、多签、漏签现象;甲供材料缺少物资台账及出入库记录。这些反映了基建项目主要职能部门对政策文件理解不够透彻、对项目管理监督意识不强且缺乏技术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第二,近年来H学院基建项目增多且金额逐年增加,财务处仅有两人负责后勤处基建项目的账务处理及审核,影响了竣工决算报告的编制及审计,导致交付资产未作暂估处理且转固不及时。这些反映了基建财务人员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部门信息对接滞后等问题,导致实物资产与价值管理脱钩,对成本核算、绩效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2 业财融合视角下广西H学院基建项目风险控制方案

下文将在现状分析与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从体系构建、设计要点和执行要点三方面来阐述业财融合视角下的H学院基建项目风险控制方案,以降低财务风险,确保资产安全,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2.1 构建“三维一体”基建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体系

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建立“三维一体”高校基建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体系,旨在将业务与财务融合管理,将预算成本控制和绩效考评机制嵌入各阶段和各环节,通过规范管理推进学校的价值创造。“三维一体”是指从“纵、横、深”三个维度构建一个高校基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纵向上,逐一梳理工程立项、设计、概预算、招投标、项目实施、资金支付和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估等六个阶段的关键风险点;横向上,重点关注各阶段中的资金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监督、核算管理、决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内容;深度上,主要运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理念结合风险清单、控制措施,对现有基建项目展开纵横向流程优化。重点关注合同管理、签证管理以及变更、竣工决算及其财务处理、项目后评估等关键风险点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风险清单,结合风险发生概率及程度编制风险清单并提出符合H高校实际情况的可以操作执行的控制措施。

2.2 H学院基建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设计要点

高校基建项目的价值取向更倾向教书育人、产教研融合、服务地方、为师生打造高质量学习生活环境。只有明确高校基建项目的总体要求和内控目标,才能切实开展符合高校基建项目的风险控制管理[3]。

2.2.1 系统看待总体要求

H学院基建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有三个层次。第一,在业务层面规范项目管理行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按时交工,控制建设投资,提高基建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第二,在财务层面合法合规地筹集和使用建设资金,合理编制概预算,规范成本核算与管理,及时准确编制竣工决算报告及开展项目后评估,降低财务风险,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效果。第三,杜绝领导干部谋私贪腐,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这三点是紧密联系的,能够促进业务财务管理的有机融合,推动业务信息呈现财务结果,财务分析为业务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实现资源配置,深化清廉学校

建设。

2.2.2 明确界定内控目标

H学院基建项目内控目标有五:第一,清廉校风。高校基建项目应按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以实现资源优化分配,防范舞弊腐败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营造反腐倡廉、清廉校风的氛围。第二,合规合法,高校开展基建项目相关经济活动应当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第三,资产安全。针对项目规模大、周期长且品类繁多等特性,要确保资料齐全,账实相符,资产安全完整且有效。第四,信息准确。业务端和财务端的基建项目信息应当一致,以供决策判断。第五,提高效率效果,根据高校基建项目的融资渠道和项目用途,设立不同的管理目标,规范使用流程,加大内部监督力度,以确保资产的有效使用,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内控目标的实现依托业财融合的基建项目风险防控与规范管理,业财的割裂会影响管理合力,对内控五目标造成负面影响。

2.3 H学院基建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执行要点

2.3.1 提升基建职能人员的综合素养

调研发现,H学院基建项目管理中部分职能部门及人员主要关注于自己部门的本职工作,缺乏对基建项目的整体认知,专业素养较为单一。比如:后勤服务处局限于部门职能履行,缺乏全局观;基建财务人员对项目管理知识更新缺乏动力,财务监督作用不明显。因此,提升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养,培养业财融合型基建管理人才,是健全H学院基建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前提。第一,采用网络学习、线下学习、问题研讨、竞赛活动等形式,强化对基建项目的理论学习,拓宽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视野。第二,综合运用定期轮岗、工地调研、跨部门会议方式,提升各职能部门在基建项目管理方面的实务水平。第三,在年度评优、考核评价制度中适度向业财融合型人才倾斜,通过表彰激励等形式鼓励、支持人员开展跨部门交流学习,培养基建职能人员的全局观、系统观[4]。

2.3.2 加强基建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

各职能部门均能较好地履行规定的职责,但仍存在沟通不到位的问题,比如:业务端工程量增减、签证变更频繁等,可能导致财务数据不准确,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业务部门提交申请不及时导致财务支付较晚,造成工程进度拖延。因此,加强基建项目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营造信息共享、共同协商的氛围,是推进基建项目高质量管理的關键环节。第一,由分管校领导发出倡议,鼓励各职能部门创建有效的跨部门联动机制,将基建项目管理效率效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和中层领导离任审计范围。第二,由基建项目各职能部门领导带头示范,推进跨部门人员沟通交流,增强部门间协同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三,基建项目的主要职能管理部门要定期有效沟通反馈,保证基建项目安全、有序、高效实施,保障资金的效率和投资的效益。

2.3.3 推进业财融合信息的对接机制

随着H学院的转型升级,校内各类信息平台数量渐增,但仍缺乏跨部门业财融合信息的对接机制,影响了基建项目的部分粗放管理。因此,要促进校内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及时对接,为推进业财融合式基建项目管理提出新的技术要求。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完全没有采用信息平台的部门要结合关键风险点和控制要求,建立健全相关数据和资料的记录、管理、审核与归档,并定期与其他职能部门信息共享。第二,已经采用信息平台的部门要增强主动服务大局的意识。比如,财务处不能一味被动等待数据汇总传递过来,应当主动与审计处、后勤服务处等确认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内容,为基建项目提供职业判断与成本效益评价。第三,在学校许可的范围内,网络信息中心要主动承担集成基建项目系统的工作,开展信息平台的系列培训,实现信息平台整合、大数据共享,促进业财融合的发展[5]。

2.3.4 加大基建管理的全过程监管力度

广西H学院基建项目管理在质量、安全、进度、廉政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不足之处。为此,H学院基建项目各职能部门及机构人员要加大对基建项目的内外监管力度,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覆盖式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督。第一,充分利用内、外部监管渠道来加强H学院的基建项目管理。内部监管主要来自财务处、审计处、后勤服务以及监察处的职能监督,外部监管主要源自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媒体。第二,梳理基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流程与风险点,并结合各职能部门人员权责范围,重点关注招投标、工程造价、签证变更、竣工决算、在转固流程及项目后评价等环节上的关键风险点。第三,定期完成风险评估,持续梳理基建项目中的风险点,逐步整合基建管理一体化系统平台,通过信息化监督突破现有的管理瓶颈,实现业财数据互联、职能部门信息互通,提高风险预警能力,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3 结语

广西H学院在基建项目管理中,业务和财务部门存在风险理意识不强、岗位职责未能细化、部分规章制度缺失及管理较为粗放等问题,有必要从业财融合的视角来加强高校基建项目的风险管理与防控,制订业财融合视角下的H学院基建项目风险控制方案,并从设计和执行两方面落实到位,推进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提升高校综合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钟瑾. 业财融合视角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探讨[J]. 会计师,2021(4):57-58.

[2]谢志华,杨超,许诺. 再论业财融合的本质及其实现形式[J]. 会计研究,2020(7):3-14.

[3]张庆龙. 业财融合实现的条件与路径分析[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1):109-112.

[4]王亚星,李心合. 重构“业财融合”的概念框架[J]. 会计研究,2020(7):15-22.

[5]边璐,薛晓宇,张江朋. 业财融合十年:研究热点与趋向——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J]. 财会通讯,2023(3):14-21.

[项目名称]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业财融合视角下广西H学院基建项目风险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ZJY1986)。

[作者简介]周婷婷,女,湖北武汉人,贺州学院,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风险控制、企业管理。

张浩,男,湖北应城人,贺州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绩效评价、内部审计。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风险控制
大数据对财务分析工作的影响和对策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工业4.0下的业务与财务融合模式探索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