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视域下大单元命题设计的着力点
——以“国家安全”为例

2023-08-21 02:03石海良
地理教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国家安全命题试题

石海良

(绍兴市稽山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一、新高考视域下的大单元命题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考报告(2023)》指出了未来高考试题的命制原则和基本方向,即有价值、有思维、有情境;同时指出,可以通过“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和“情境载体串联线”三条线索理解和把握试题的内在逻辑和总体特征。其指导下的高考命题遵照“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要求,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考查要求。新高考呼唤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命题方式的革新。大单元命题是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在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利用大概念统摄整题的一种命题设计,以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为目的,设置合理的情境任务,按一定的地理视角组织材料和设问,对学生作答水平进行分级测评,开展大单元教学(见图1)。

图1 大单元命题模式及流程

二、新高考视域下的大单元命题设计

笔者以一组“国家安全”大概念的原创试题为例,具体阐述大单元命题设计的着力点。

材料一: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主要由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构成。2022年,东营黄河口国家公园成为全国正式启动创建的第一家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见图2),同时东营市也成为黄河流域首个获批GEP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图2 黄河口国家公园管控分区图[1]

材料二:胜利油田油藏具有资源量大、埋藏深、采油率低的特点。传统开发采用注水入油藏的方法驱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石油分离、提纯,再注入地下油藏永久封存,以此增加原油流动性,驱替油藏微孔中的原油。2022年1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的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全面建成。

材料三: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较大。下表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性质(见表1)。其中棉田和梨园深耕精细化管理多年,前者每年排水压盐、施用化肥,后者施有机肥。苜蓿地管理粗放、不施肥料。

表1 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性质[2]

(1)推测核心保护区应位于甲、乙、丙三区中的何处,并说明理由。

(2)相比水驱采油,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胜利油田采用CCUS技术的意义。

(3)从海洋权益看,图示海域属于我国的_______(1海里≈1.85公里)。从产业发展角度,举例说明东营市GEP市场化实现的可能路径。

(4)运用表1,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改良,简述你的两点启发。

1.价值入题,明确大单元命题的引领力

新高考紧扣“核心价值金线”,坚持为党育人、为国选才,不断强化考试的育人功能。命制大单元试题时,首先应明确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材”为核心价值。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主要领域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和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新型领域安全共13项内容,并明确提出高中地理课程应承担国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要点。[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体系要注重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做好地理课程的顶层设计,[4]并设置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模块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本题素材主要来自《黄河口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1~2035年)》意见征求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两山”理念转化的基础是可持续生态资源,转化的动力是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GEP核算研究不仅打通了生态资源变资本的通道,为生态文明理念在实践层面落地执行提供了新抓手,更是推动GDP与GEP协同评价、探索建立GEP与GDP双考核制度的“一大步”,是黄河三角洲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的内容。CCUS技术是中和人为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胜利油田的产油量下降也让东营思考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之路。本题以“国家安全和绿色发展”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重大战略和成就,深入体会国土、资源、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海洋权益和践行环境保护政策,加入耕地保护和“双碳”行动,增强海洋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概念统题,寻找大单元命题的契合力

“国家安全”大概念是在国家总体安全观背景下,秉承新课标要求,围绕地理学科内容开展顶层设计的学科大概念,其下又可分为“国土安全”“环境(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三个学科子概念。其中,国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条件,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要素,环境(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必备条件。

本题命制时首先需在“国家安全”大概念的统摄下重构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内容组织体系,并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大概念,寻找其与新课标的契合点。从“国土安全”“资源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三个学科子概念进行纵向延伸、横向扩展,帮助学生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这一大观念,为实现国家安全教育顺利落地提供重要途径(见表2)。

表2 “国家安全”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命题课标内容

3.思维命题,激活大单元命题的迁移力

新高考紧扣“能力素养银线”,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从“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命制大单元试题时,应不断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重点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指向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方式、思维路径,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洞察关键特征,运用不同方法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得出和验证新结论,并应用于新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大单元命题的迁移力。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在黄河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黄河河口作为黄河流域的陆海过渡带和生态脆弱区,是高中地理命题的热点区域。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这一区域的认知。试题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前两问以基础性和综合性为考查导向,要求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后两问以应用性和创新性为考查导向,要求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并准确地、文字化地组织与表达结果。四个设问层层递进,逐步加深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依照“分析原因—评价优势—设计路径—论证问题”的逻辑,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4.情境成题,彰显大单元命题的亲和力

地理情境包括生活实践类情境(生活、生产)和学习探索类情境(学科、学术)。新高考紧扣“情境载体串联线”,以两类情境为载体,落实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命制大单元试题时,应加强试题情境化设计,吸引学生进入命题人营造的试题“场域”,增强试题的对话感,彰显大单元命题的亲和力。

本题以黄河口东营市为区域,引入“G E P”“CCUS”等学科前沿,邀请学生深度参与国家公园规划、石油开采过程、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盐碱地的改良等,再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和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材料一为生活情境,材料二为生产情境,材料三为学术情境,情境多元新颖,从熟悉到陌生,设问灵活开放,注重综合性、应用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循。在观点表达中凸显人地协调观,在证据获取中凸显地理实践力,在逻辑阐述中凸显思维品质,在深度学习中凸显关键能力。

5.视角组题,提升大单元命题的整合力

大单元命题设问之间需具有一定的关联。其一为思维品质,即考查内容呈现逻辑链,如分布、特征、原因、演变、影响;或考查要求呈现进阶链,如描述、阐释、论证、评价、设计。其二为时空关联,即沿时间线索,如过去、现在、未来,或沿空间线索,如宏观、中观、微观。基于一定的地理视角组题,能够加大试题间的“黏合度”,增强题目整体的设计感,提升大单元命题的整合力。

组题时遵循“认识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措施—归纳启示”的思维链,将“国家安全”大概念聚焦至黄河口“小区域”,通过这一时间线串联四小问,隐含时空线索,指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题以生态安全为落脚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素养,要求学生理解“核心保护区”概念,理解核心保护区内旨在保护种源和“本底”(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严禁一切人为干扰,再结合图例信息判断甲、乙、丙分别为缓冲区、核心区和外围区。第(2)题以资源安全、环境安全为落脚点,重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油藏特点作答,“资源量大”说明水驱采油需水量大、二氧化碳排放多,“埋藏深”利于二氧化碳地下封存,“采油率低”突出了CCUS的经济效益,并调用华北平原“原油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沿海海水入侵导致水质变差”等区域资源环境问题,从“石油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对两种采油技术进行全面比较和评价。第(3)题以国土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为落脚点,重点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素养。前一问可从海洋权益角度作答。后一问可从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三方面作答,如可发展生态农业、海洋牧场、食品、医药、清洁能源等产业;发挥生态调节和固碳优势,扩大碳交易市场,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科普教育、海滨康疗等生态旅游产业。第(4)题以资源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为落脚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素养,要求学生能比较表格中“有机质”“孔隙度”“全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利用表格数据作为论据进行严谨、准确的逻辑分析、推理,最终转化为规范化的书面表达。

6.分级测题,催生大单元命题的创新力

新高考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要求学生运用开放性、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提出新问题、创建新设想、发现新方法、得出新观点。以第(3)问为例,GEP市场化实现路径是当下研究的热点,目前尚无普遍性结论,学生可以在试题给出的“产业发展”“GEP组成”“陆海统筹”限定下表达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以质疑为起点,以运用辩证思维获取证据、进行分析推理为过程,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为结果。以第(4)问为例,学生须结合表格数据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说出一点启发且观点正确、逻辑合理、论据对应即可得分。下面给出四条启发示例及测评等级(见表3)。

表3 示例4学生作答水平测评等级

示例1:表中棉田、梨园和苜蓿地的孔隙度均大于撂荒地,全盐均低于撂荒地,这说明合理的农牧业开荒(田间管理),比撂荒更利于改善土壤孔隙度和降低盐碱化程度。

示例2:表中棉田、梨园0~20cm土层的孔隙度大于苜蓿地,20~40cm的孔隙度小于苜蓿地,全盐均高于苜蓿地,这是因为深耕破坏了土壤的机械结构,导致表层土壤孔隙度增加,次层土壤孔隙度变小。同时,深耕使下层土壤盐分上泛,加剧了表层土壤的盐碱化,这说明免耕比深耕更利于改善下层土壤孔隙度和降低盐碱化程度。

示例3:表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有机质由低到高依次为苜蓿地、棉田、梨园,20~40cm土层的孔隙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棉田、梨园、苜蓿地,全盐由高到低依次为棉田、梨园、苜蓿地。施化肥虽增加了矿物养分,但补充有机质的效果不明显,反而破坏了土壤的机械结构,会导致土壤板结,不利于治理盐碱化,这说明施用有机肥和不施肥的治理效果比施化肥的治理效果更好。

示例4:表中棉田的全盐均高于梨园但低于撂荒地。棉田实施排水压盐虽能暂时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但在没有较好导盐措施的情况下,在地下水位较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极易返盐,这说明实施排水压盐治理盐碱化虽见效快但易返盐,治理盐碱化效果较差。

试题探索了基于学生作答情况进行水平分级的设计,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表达看法和观点的机会。基于观点、逻辑、论据三方面对学生的作答水平进行多角度评价,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有助于开展后阶段的分层教学,符合高考选拔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高中教学改变追求唯一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训练模式。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大量识别隐含前提、开放式设问、合理论证、寻求证据、有效推理与证据评估等问题,均是对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考查。因此,命制大单元试题时需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设问方式和水平分级作答评价方式,分级测评,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催生大单元命题的创新力。

7.教学用题,焕发大单元命题的生命力

新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强化了“引导教学”的功能。本题通过大单元命题设计,加强了师生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引导师生围绕“国家安全”大概念将相关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开展大单元教学,引领了高三复习的方向(见表4)。试题源自生活,归于课堂,不再只是脱离教学的评价机器,从而焕发大单元命题的生命力。

表4 “国家安全”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三、新高考视域下的大单元命题展望

综上,大单元命题要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在大概念统摄下,从传统考查内容的“一维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的“三位一体”模式转变,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和关键能力,进一步改进试题的情境创设和呈现方式,提高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注重对学生作答水平、思维结构及创新精神的评价,从而引导地理教学积极开展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有效应对新高考。

猜你喜欢
国家安全命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完善
华人卷入两起涉美“国家安全”案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