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2023-08-24 01:23钟思佳施瑞怡
全科护理 2023年23期
关键词:因性肺癌量表

袁 洋,姚 利,钟思佳,施瑞怡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各类肿瘤前列,且呈年轻化趋势[1-2]。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其中NSCLC占80%以上,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肺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绝大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故临床主要以化疗的手段治疗NSCLC病人。化疗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其中以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最常见,其发生率高达60%[3-4]。化疗后1周内副作用较突出,严重影响并降低病人生命质量,导致病人对化疗产生一系列恐惧心理[5]。肺癌化疗病人CRF发生率较高,生命质量严重下降,且与病人疲乏程度相关[6]。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肺癌化疗病人CRF与生命质量、功能状况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肺癌病人提供CRF和生命质量管理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首次化疗的159例肺癌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进行首次化疗的病人;病人体力评分(The Kamofsky′s Index of Performance Status,KPS)≥60分;病人能持续进行至少6次化疗;病人年龄≥18岁;病人无认知和交流障碍,愿意参与问卷调查。排除标准:肺癌手术前或手术后化疗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不知晓癌症病情者。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伦理编号:B2021-134R。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本研究小组在文献阅读基础上结合临床现状,经讨论后自行制订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病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肿瘤分期、治疗方案等。

1.2.2 Piper疲乏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PFS)

该量表主要用于评估病人当时的主观疲乏,包括行为、情感、感觉、认知4个维度,总分0~3分为轻度疲乏,4~6分为中度疲乏,7~10分为重度疲乏,另有1个附加项目是评估病人疲乏的持续时间。Piper中文版本重测信度为0.98,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效度系数为0.92[7]。

1.2.3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 Lung,QLICP-LU V1.0)

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7个条目)、心理功能(12个条目)、社会功能(6个条目)、共性症状(7个条目)、特异模块(8个条目)5个维度,共40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高,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可用于中国肺癌病人的生命质量测定,受试者无需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8]。

1.3 资料收集方法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填写前调查员向研究对象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填写注意事项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首次化疗前的研究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10~15 min内独立完成量表。根据疲乏量表条目5~10倍计算样本量得出需要110~220例病人,考虑10%失访率,至少需要纳入132例研究对象。最初纳入170例研究对象,最终159例研究对象全程参与随访,失访率为6.4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肺癌化疗病人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

本研究159例肺癌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占72.33%(115/159),中晚期病人占多数,占94.96%(151/159)。详见表1。

表1 肺癌化疗病人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n=159)

2.2 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第6次化疗后PFS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肺癌化疗病人第6次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程度较首次化疗后虽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中以感觉维度得分最高。见表2。

表2 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第6次化疗后PFS得分比较 单位:分

2.3 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第6次化疗后生命质量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肺癌化疗病人第6次化疗后总体生存质量有小幅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功能得分降低较大,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第6次化疗后生命质量得分比较 单位:分

2.4 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与生命质量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癌因性疲乏量表总分和生命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即生命质量得分越高PFS得分越低;肺癌化疗病人第6次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命质量相关性不明显。见表4。

表4 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与生命质量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普遍存在,处于中度疲乏水平

癌因性疲乏普遍长期存在于癌症病人中,肺癌病人一旦确诊大多为疾病中晚期,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随着化疗的进行,疲乏程度不断上升,并以重度疲乏为主[9-11]。究其原因可能是肺癌病人化疗次数增多、化疗副反应和疾病的进展等,导致癌因性疲乏不断加重。本研究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CRF得分为(4.04±2.06)分,处于中度疲乏水平。本研究72.33%(115/159)为老年病人,老年病人长期遭受疾病折磨,夜间多尿、易醒或早醒、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导致睡眠质量下降[12-13],降低病人免疫力和新陈代谢,影响其内分泌功能,进一步导致疲乏的发生或加重[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化疗病人第6次化疗后疲乏程度较首次化疗后虽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吴晓文等[16]研究结果相似。各维度中以感觉维度得分最高,与本研究选取的是刚确诊首次化疗病人有关,这一时期病人的主观感受影响较明显。临床上应给予重视,建立针对性的相关反应机制。

3.2 肺癌化疗病人第6次化疗后生命质量有所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化疗病人第6次化疗后生命质量总分与首次化疗后总分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分值呈上升趋势,说明晚期肺癌病人化疗后各项症状(咳嗽、胸闷、气急、痰中带血等)有所改善,随之生命质量状况得以改善。各维度中以社会功能影响较明显,社会功能包含了家庭支持、医疗负担情况、付费等内容,肺癌病人一旦确诊自身心理压力较大,病人及其照护者均无法工作,因疾病治疗导致的经济压力,出现自责、沮丧等心理反应称为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肺癌病人年龄越大其心理负担越重,积极性越差[17]。躯体功能得分有上升可能是因为肺癌化疗方案在治疗初期起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延缓并减少转移的发生,与代焕等[18]的研究结果相符。心理功能得分有所上升可能是因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新确诊病人,面对疾病和治疗的未知内心有所恐惧、思想负担较重,化疗后对疾病及其治疗有所了解从而心理负担有所缓解。本研究病人一般情况尚可,调查范围均为前6次化疗,多为一二线化疗方案,覆盖多个年龄段,存在个体差异性,故对生命质量影响较小,生命质量得分相对荣欢等[19]的研究结果较高。

3.3 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影响生命质量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命质量呈负相关(P<0.05),即生命质量得分越高CRF得分越低。与杨晓花等[20]的研究结果相似。肺癌病人通常存在一些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闷胸痛、气促等,且肺癌病人大多为老年人群,常合并其他慢性基础疾病。Lehto[21]研究显示肺癌病人约有21.6%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预后较差,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也增加了罹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王治国等[22]的研究也表明胸痛、痰中带血、肺不张和胸腔积液这4项临床体征在COPD合并肺癌时较突出。诸多症状交织及诊断初期病人较重的心理负担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化疗病人第6次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命质量相关性不明显,可能与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化疗周期较短有关。本研究中肺癌病人第6次化疗后较首次化疗后生命质量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明显。可能是因为疾病症状得到控制,病人对疾病的治疗及不适症状知识有所了解,针对不良反应采取了相应的医疗、护理干预[23]。临床医护人员应制订多方位的症状管理计划,长期观察、随访肺癌化疗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并进行干预,为病人建立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从而有效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

4 小结与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为中度疲乏,生命质量得分较高。首次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命质量呈负相关,即首次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高生命质量越低。本研究在收集基本资料时发现病人和家属对癌因性疲乏的认知普遍较低,应加强宣传癌因性疲乏的危害性并采取干预措施,加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念,改善心理状况,减少癌因性疲乏对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的不足是,均选取了首次化疗的肺癌病人,一般情况较好,仅调查分析其前6次化疗癌因性疲乏和生命质量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代表所有肺癌化疗病人治疗各阶段的情况,后期应延长调查研究,加强对病人癌因性疲乏的管理,全程追踪其治疗过程。另外,研究的指标主要为主观量表,客观指标数量较少,进一步收集、完善其样本数据,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命质量更详细的依据。

猜你喜欢
因性肺癌量表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