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身份语境下鼓浪屿遗产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3-08-25 10:21蔡松荣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福建厦门361001
中国文化遗产 2023年4期
关键词:遗产地鼓浪屿遗产

蔡松荣(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 福建厦门 361001)

张 娜(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厦门市建筑遗产保护智能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 361005)

李 渊①(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厦门市建筑遗产保护智能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 361005)

2017年7月,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它所呈现出的多元文化特色,使其成为现代社区的独特范例[2]。历史社区的身份特征是鼓浪屿遗产价值的主要来源,因此,关注和推进物质遗存与当代社区的共同发展,就成为遗产保护路径下最为核心的任务[3]。就当下而言,鼓浪屿既是一个功能完整的活态社区,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基于鼓浪屿“遗产地+社区+景区”的定位,如何兼顾遗产保护、社区建设和旅游经济的多重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鼓浪屿遗产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4]。基于上述逻辑,本文分析了鼓浪屿遗产地社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开展了遗产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复杂属性:多重身份语境

围绕“遗产”的监测、保护、设计、投资、建造与运营,“社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以及“景区”的旅游、资源、生态及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鼓浪屿“遗产地+社区+景区”的多重身份语境[5](图1)。

图1 鼓浪屿多重身份语境(作者自绘)

1.“遗产”语境:保护受困,过程机制失调

鼓浪屿的遗产保护受困及过程机制失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产权归属多样化,组织建筑管理修缮困难;2)法规钳制难改变,遗产再利用难审批;3)行政管理条块分割,市场乱象难根治。

目前,鼓浪屿超过60%的房产为私有(图2),其中相当一部分产权人在海外。按照国家《物权法》规定,建筑修缮需要获得产权人的授权和同意,因此,政府对私有产权的建筑管辖能力有限。20世纪80年代后,侨房政策落实过程中,一些房产的实际占有人与原业主之间形成复杂关系,加大了产权纠纷,也增加了管理机构在建筑修缮工作前期的沟通困难。

图2 鼓浪屿建筑产权现状(资料来源:《2014-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合理使用和利用历史建筑是建筑遗产保护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鼓浪屿部分历史风貌建筑存在建筑质量上的问题(图3),它们多以开设主题展馆、家庭旅馆和文化旅游项目为利用方向,作为经营类项目对外开放,同时需要按照当前的消防法规进行审批。消防整改要求必须对原有空间进行改造,形成规范的消防通道,而依据遗产保护原则又不允许改造建筑空间。这就造成部分历史风貌建筑经修缮后因未通过消防审批而面临无法向游客开放的窘境。

图3 鼓浪屿建筑质量现状(资料来源:《2014-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基于鼓浪屿“遗产地+社区+景区”多重身份语境的管理要求,目前,全岛的城市行政执法、市容环卫、市政园林和旅游监管由思明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社区事务由隶属于思明区的鼓浪屿街道办事处负责;国有景区和遗产地保护由市派出机构鼓浪屿管委会负责。虽然各自履行职责,但是由于行政上条块分割,管理存在政策落实无力、分头执法等情况,没有形成管理合力。这也造成市场乱象长期得不到根治,例如市场物价虚高、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

2.“社区”语境:人口流失,内生动力薄弱

20世纪初鼓浪屿成为许多东南亚华侨归国后的首选居住地,并发展为中外闻名的高品质居住社区[6]。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厦门时,鼓浪屿人口曾达到10万[7]。20世纪八九十年鼓浪屿户籍人口保持在2万余人的平稳数量,自2000年开始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至2019年才略有回升。户籍人口数量分别为:1980年24149人,1990年23583人,2000年16376人,2010年13847人 ,2015年12439人,2019年12822人。自2000年开始出现暂住人口,并呈现逐年递增的情况,2000年1893人、2010年4910人,2015年7682人,2019年6410人[8]。社区建制虽为街道等级, 但实际规模仅为一个居委会社区[9]。

1984年出台的《关于严格控制厦门市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暂行规定》指出:“要更加严格地控制鼓浪屿的人口迁入,原则上‘只准出,不准进’”。1990年《厦门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暂行规定》与1992年《厦门市城市人口管理暂行规定》延续该“人口减法”政策,这项政策对鼓浪屿社区影响巨大,形成一波搬迁潮,驻岛机构单位、工厂以及相关企业陆续迁离,同时也使落户鼓浪屿尤为困难,户籍人口自1993年至1998年5年间迅速减少了5000余人[10]。

21世纪初,厦门市政府根据全市整体发展规划,撤销鼓浪屿区,并确定了鼓浪屿以“旅游景区为重点”的发展基调。经过20世纪末社区人口的流失,鼓浪屿建筑功能上多以居住空间为主,无法满足岛上完整的生活服务, 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办公、医疗设施、教育配套等需求[11]。鼓浪屿居民为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在21世纪初期形成新一轮外迁潮。2006—2011年间再次出现户籍人口迅速减少的情况,高素质人群及年轻人不断迁出,“人户分离”比例逐年增长,社区人口老龄化逐年严重,基础配套持续退化[12]。

总而言之,鼓浪屿在经历了人口外迁、人口结构失衡之后,社区逐渐衰落。这个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小岛正在经历换血与重生,如何激发和培养新社区的内生动力,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区居民、地方管理者和社会各界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探索。

3.“景区”语境:旅游繁荣,外部负荷施压

20世纪80年代,鼓浪屿开始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初期旅游业发展势头平稳,游客人数并不多。1988年鼓浪屿—万石山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知名度逐步提升。1999年国家推行黄金周以后,全国性大众旅游热潮兴起,鼓浪屿旅游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2003年鼓浪屿区撤销,岛内工厂企业全面迁出,重点发展旅游。2007年鼓浪屿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厦门动车开通后,每年游客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13年10月2日单日上岛游客数量达12.8万人次。2017年申遗成功后,世界文化遗产带来的焦点效应进一步扩大了鼓浪屿的吸引力,上岛游轮一票难求。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景区拥堵造成旅游感受的体验差、舒适度不佳;商业气息重,低端业态同质化竞争激烈;旅游形态以传统观光为主,旅游文化资源尚未深入发掘;旅游体验模式的单一。与此同时,旅游活动侵占社区生活空间,公共管理压力增加。此外,过多的客流量、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以及利益驱动下的野蛮开发很容易给遗产地造成损坏。

二、实践探索:模式总结

1.阐释“遗产”语境,构建保护机制

为应对申遗成功后鼓浪屿保护管理面临的新挑战,2018年厦门市成立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统筹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构建市级决策与协调、督查与各成员单位具体执行落实的体制机制[13]。2019年7月《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鼓浪屿出台各项配套政策,广泛开展条例宣传。同时,推进综合执法实践,强化市场监管、城市管理、文化旅游、文物保护等行政处罚合力,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遗产地执法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2019年11月厦门市委市政府印发《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对市、区及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的职能进行全面整合,以保护为核心,聚焦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等方向,依法推进机构改革。

以遗产价值为核心,鼓浪屿保护管理机构有序推进精细化管理。先后启动《鼓浪屿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鼓浪屿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导则》《鼓浪屿遗产地各类遗产要素保护名录》《鼓浪屿文物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和消防规划》等编制工作,加强不同层面的保护管理工作,分级分类实行监管保护;深化监测预防,开展核心要素的沉降裂缝、病害监测、三维扫描、数字化保护等专题保护研究;依托研习基地开展建筑技术课题研究并推广运用,开展鼓浪屿文化内涵和文史研究。

2.重构“社区”语境,激活内生动力

鼓浪屿从社区及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围绕环境改善、事务办理和经济补贴等方面,不断落实利益反哺的政策。在社区环境优化方面,建立监管全面、运行有序的综合码头;建设公共活动场所、健身休闲场所、修整街心公园等,推进全岛污水处理、夜景提升等工程,优化全岛绿化景观和市政基础设施。在日常事务办理上,设立鼓浪屿市民服务中心,简化办事流程,让居民办事不出岛。在民生经济补贴方面,打造鼓浪屿家政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保洁、维修、保姆等家政服务;推广家庭医生手机APP软件和可穿戴实时检测设备等。

3.优化“景区”语境,科学发展旅游

文旅融合是实现旅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14]。申遗成功后,鼓浪屿保护管理机构进一步充分认识到景区“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聚焦“文化回归”的政策,力推《鼓浪屿重点文化发展扶持暂行办法》,用于发展重点文化领域,引进各行各业的高端文化人才。实行《鼓浪屿公益性文体项目“以奖代补”暂行规定》,鼓励开展“家庭音乐会”“音乐快闪”等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制定公房服务为文化建设、民生业态扶持政策,优化公房的综合管理。梳理负面清单,增加业态前置审批和正面业态鼓励措施,提升业态档次、优化业态布局;优化全岛文化空间布局、特色文化保护、文创产业培育等,推进鼓浪屿文化振兴。同时,不断优化旅游服务,完善电子网约购票系统,实行智慧导览,提高旅游配套国际化水平。考虑游客具体需求,增设自动购物机,完善旅游公厕建设,免费WIFI覆盖全岛。

三、工作成效

1.“遗产”保护的过程机制逐步完善

《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而《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则着力构建权责明确、监管有力、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覆盖监测预警、规划审批、建设控制、修缮保护、活化利用、工艺传承等多方位的精细化保护管理模式,鼓浪屿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管理体系和机制。利用公共议事会为社区居民和保护管理机构建立沟通的桥梁,涉及保护管理、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民生领域及社区居民重大利益事项等内容,85%议题得到鼓浪屿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采纳并落实。

2.“社区”生活的人文气息趋于浓厚

2018年迁入人口及18岁以下人口出现一个小幅增长的峰值,可对应当年落地实施的基础教育提升政策。统计数据表明,2018—2019年秋季,岛上一年级生源由43名上升为78名;初一英语试验班报名人数,由600余人陡增至1500人左右,而招生名额分别只有93人和165人。从2018年秋季起,岛上户籍人口一年级新生80%选择入读岛上小学,2021届、2022届岛上初中校特色班普高升学率超过80%,远超全市的52%,2021年岛上的音乐学校恢复招收小学部,每年级两个班60人,随着英语、足球、音乐等特色班教学品质的提升,岛上生源选择就近入学已成趋势。部分来自厦门市其他区的生源在入读岛上学校后,家长为了照顾就学的孩子也常住岛上,由此也优化了常住人口的构成。这也是鼓浪屿探索教育实践、减缓社区衰落、激发社区内生动力的有力证明。

3.“景区”发展的文旅融合明显提升

有效的限游政策明显控制了旅游高峰时段游客数量,提升了非高峰时段的游客数量,达到“削峰填谷”的预期平衡效果。旅游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和优化,旅游服务不断升级和人性化,游客上岛旅游舒适度提高,满意度增强。以政府主导的全岛博物馆计划也取得较好成效,在风貌建筑中建设以音乐、文物、历史记忆、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展馆,丰富了鼓浪屿旅游的文化内涵,为学生的研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素材。定期举办的音乐节、钢琴节、合唱节、诗歌节、中秋文化节等品牌活动,给社区和景区注入了文化活力。

四、结语

基于鼓浪屿“遗产地+社区+景区”的多重身份语境,本文探讨了鼓浪屿遗产地社区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梳理了遗产地社区在改善教育、保障民生、激发社区内生动力,有效限游、文旅融合、科学发展旅游业,立法保障、优化管理、理顺保护体制等多个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对于鼓浪屿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猜你喜欢
遗产地鼓浪屿遗产
鼓浪屿
遗产怎么分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千万遗产
“海上天堂”鼓浪屿
舒婷的鼓浪屿
鼓浪屿:迷途在这里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