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情绪调节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研究

2023-08-28 07:55苏丽云赵景会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社交焦虑情绪智力情绪调节

苏丽云 赵景会

摘  要:社交焦虑通常出现在内向人格特质之中,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会对其人际交往水平产生影响。文章对社交焦虑与情绪调节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个体情绪调节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了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调节情绪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以期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为其今后走进社会做好积极心理准备。

关键词:社交焦虑;情绪调节;情绪智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0-0087-04

“社交焦虑”也称交往焦虑或社交恐怖症,指个体在公开场合或与他人接触过程中感到强烈紧张、害怕,担心出糗犯错,伴有脸红、心跳加速等生理症状,因而产生社交回避行为[1]。长期的社交焦虑会对个人的身心发展和交往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社交焦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感表达、自我效能感调节、人际交往障碍、学业压力等方面。情绪调节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不仅能应用于处理生活中简单的人际关系,还是个人提升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

(一)社交焦虑的产生

社交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许多研究都将社交焦虑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造成社交焦虑的原因有许多,包括缺乏社交技巧、负面的自我评价和失败社交经验等。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现状来看,许多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发生在新生入校和毕业离校之际。在新生入校时,大学生面对全新的社交环境会产生社交焦虑。在毕业离校时,许多大学生离开熟悉的环境,步入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也会产生社交焦虑。有研究表示,独生子女的交友倾向性优于非独生子女[2]。由于独生子女的原生家庭缺乏与其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当独生子女的生活重心从家庭的微环境转移到社会生活的大环境后,为了与他人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克服孤独感带来的困扰,会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更多的交友倾向及亲社会行为。由于大学生对环境改变的反应不同,其社交焦虑存在差异。

(二)社交焦虑的影响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还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和自我效能感方面。许多大学生不敢进行社交活动,害怕自己与他人无法进行交流,进而产生焦虑情绪。社交焦虑会导致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业都受到影响,缺乏沟通交流使其处于半封闭状态,难以接收外界信息,进而导致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无法展开。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还体现在学业成就方面。大学是培养动手能力和集体意识能力的关键时期,小组作业和集体作业是大学布置作业的重要方式,许多大学生因为社交焦虑而无法面对和开展集体作业,因为对小组作业有负面情绪,导致学业焦虑,甚至对学业成就的动机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甚至对学业追求目标产生不利影响。

二、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

大学生的情绪调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其能使情感表达在合适的范围内灵活地变动。情绪的调节可以使大学生灵活地面对不同的情绪问题,帮助自身更好地适应环境。20世纪80年代初期,社会心理学家Arlie Russell Hochschild提出的“情绪劳动”概念指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场合存在一些明确且特定的情感规则,情感规则规范了人们在这些场合下必须展现出符合场域要求的情绪或者情感状态,不管当下内心真实的情绪感受如何都不可以展现出来[3]。例如,在受邀出席朋友的婚礼时,要展现出幸福、愉悦等令人舒适的情绪;在出席亲友葬礼时,要表现出悲痛、哀戚等情绪。通常情况下,若个体无法遵守社会的情感规则对自身的情绪表达进行监管、调控,很容易遭受来自群体中他人的注视或非议。为了避免情绪表达不当对个人形象及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群体中的个体会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表达,使其符合當下情景的隐性要求。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成年早期阶段,此时的发展重心在于与他人建立亲密的链接、避免个体落入孤独的境地中。因此,大学生群体遵守情感表达规则对于其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有关于情绪劳动的研究均表明,情绪的调节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受到知识经验和环境氛围的影响,如个体对面部情绪的判断就是其发展学习经验的结果。有的大学生面对集体活动时,由于害怕与同学接触,会产生对集体活动的回避,甚至会对集体活动产生应激反应,表现为一到集体活动就产生拉肚子、肚子疼等生理性反应。应激也是情绪调节的解决方式,会影响机体的社交行为。

三、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影响情绪调节策略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差异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当代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交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不仅催化大学生人际交往形式的转变,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心理、情感和行为方式,使其人际关系趋向多维度和多层次。有研究显示,男女的社会分工不同,社会对于性别期待也有不同,相比女性,男性的社交焦虑水平更高[4]。女性的人际交往能力高于男性,或因女性更加成熟,更容易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心理整合能力优于男性。进入大学,性别的差异在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上也有明显的不同。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要高于女性,男性的社交方式与女性不同,交友途径也少于女性,女性更乐于参与社交,更容易展示社交属性。

不仅是性别,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焦虑水平也有差异。独生子女的焦虑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5]。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他们自小与兄弟姐妹打交道,因此更容易表达自己的喜好,创造交友机会。如前文所述,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而言有着更强烈的交友倾向,但因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对其个性特征的影响,使得独生子女在面对人际冲突时,缺乏处理同伴间意见不合情况的相关经验,他们更愿意采取回避的应对策略。不同的人群应对社交焦虑的方式是有差异的,焦虑水平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外界环境对于社交行为的影响。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影响情绪调节方式

情绪调节既包含下意识的、努力控制的调节,也包括无意识的、无需努力的自动调节,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从有意识到无意识的连续体[6]。以往很多研究将个体进行情绪调节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统称为情绪调节方式[7]。调节情绪的方法可以展示个体的差异性,男女性别上,对于情绪调节方式差异体现在应对方式上,女性大部分情况下是通过释放情绪压力进行情绪调节,比如哭泣、安慰、抚摸等,男性则是更容易通过转移注意力来调节情绪,比如打篮球、玩游戏,或者与朋友散心、运动等方式来转移情绪注意力,从而释放情绪。由此可见,男女情绪调节的方式和侧重点存在差异。

情绪调节策略和方式发展伴随人的一生,焦虑水平差异也会影响情绪调节方式。一项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发现,社交经验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低年级组的社交焦虑调节方式更为冲动,他们的调节行为更加幼稚,低年级组的学生遇到社交场合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他们相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容易选择逃避或者沉默的方式应对[8]。低年级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这与他们的社交经验有关。相反,高年级的学生更加倾向于社交,他们相比低年级的学生思想更为成熟,更需要社交场合帮助他们的成长,两者的情绪调节机制差异较大。

(三)大学生的人际支持是个体经常采用的调节策略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随着个体社会化与自身成熟情绪调节过程愈发复杂,情绪调节策略也更加多样化且具有内隐性。情绪社会化程度在个体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阶段从高中跨越到就业,是很重要的人生阶段之一,人际关系、恋爱问题、学业问题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情绪调节产生很大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也经历着最大跨度的变化,由于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情绪具有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層次性和复杂性并存的特点,这预示情绪调节策略必将呈现很强的特点及个体差异[9]。大学生在人际支持方面更渴望受到身边人的支持和肯定,如果能够获得更多的人际支持,他们更容易在社交行为之中得到积极情绪信息,进而对社交活动产生兴趣。

大学生获得的人际支持中,家庭和学校是两种主要的来源。首先是家庭的支持,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未经济独立,所以家庭的资金支持和发展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交需要的基本资金来源,所以家庭支持是推进大学生社交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学校为学生提供社交场合接触的环境的支持,如班级、宿舍、社团等,是帮助大学生产生人际交往经验的动力来源。大学生的人际支持也是大学生获得情绪支持的重要来源,得到身边人的支持是情绪调节的重要方式。复杂的情绪调节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社交活动,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人际支持,会导致其对社交活动的恐惧,产生社交焦虑。

四、大学生社交焦虑对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从信息加工的视角来看,个体对情绪信息的加工可以分为消耗认知资源相对较少的前期注意选择阶段和消耗认知资源相对较多的后期语义形成阶段[10]。选择注意的内容是对社交焦虑情绪的评价,人在选择策略的时候会注重内容选择,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不成熟但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于不同的社交场合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加工内容。当面对亲近人的社交场合所展示的行为会与陌生社交场合有很大的不同。陌生的社交场合会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和后期语义加工,会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方面花费更多的认知资源。

情绪智力是个体能力的一部分,其中情绪智力包含的个体对自我或他人情绪的认识和调控、情绪运用及情绪智力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均可以促进大学生解决人际社交困扰,降低因社交引起的焦虑恐惧。情绪智力是机体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高水平社交焦虑的大学生,他们的情绪智力在负面情绪方面有较高的分数,他们更不容易处理负面情绪,以及承担负面情绪产生的后果[11]。情绪智力可以预测人际交往的方向,情绪智力的预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判断当前环境,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和情绪策略,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高情绪智力水平会减少社交焦虑,相反,情绪智力水平低,社交焦虑水平就更高。

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传递信息功能,积极的情绪对人际交往更有利。情绪对机体活动有调节作用,社交焦虑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自卑会导致个体对机体行为产生不断的否定和怀疑,当人们陷入怀疑紧张的情绪之中,情绪调节策略也随着情绪智力水平而改变。产生社交焦虑症状后,个体越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感觉,也越容易强化自我意识,认为外部情景是危险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的水平影响着社交焦虑情绪的调节,对于各方面情绪的调节方式也有进一步影响。在班级中受欢迎的同学,往往是情绪智力水平较高的同学,他们不仅会在适当的场合展示自己的社交能力,还会给人带来舒适的人际交往感受。

五、结论

基于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交往的分析认为,社交是人类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社会交往分析认为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个体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就会导致个体的社交焦虑。关于大学生个体社交焦虑和情绪调节的有关研究发现,个体社交焦虑与情绪调节有重要关系,机体的情绪调节水平受到情绪智力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情绪调节的主体,他们的情绪调节还处于发展阶段,容易冲动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12]。但是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强度范围广,表现在能够积极地表达乐观情绪,适时地展示悲伤情绪,减少不恰当情绪的产生,以避免对人际关系造成影响。情绪的调节是不断地发展和学习的,受到知识经验和环境氛围的影响。大学时期的情绪调节是人生社交情绪调节的关键时期,这个关键时期是进入社会的一个前期缩影。

大学生社交焦虑产生的原因有许多。社会交往是大学生无法回避的一个部分,社会关系能在社会接触中变得更加亲密,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不同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会在社交情境中产生不同的结果。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在现实中交流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加上大学生自我认知评价的不同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大学生阶段人际关系比较敏感,这一阶段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社交焦虑,并且对大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社会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社交焦虑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不仅会对自身社会交往造成危害,还会对大学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陷入适应困境。

严重社交焦虑情绪不仅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品质,还会使其社会功能和情绪表达有所减弱。高焦虑水平的学生对生活和学习各方面持否定的态度,如果不重视、不解决社交焦虑问题,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情绪,影响、阻碍个体的正常交流。社交焦虑产生的情绪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情绪的调节,他们所带来的情绪体验会给大学生造成诸多困扰。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大学生改善社交心理状况,让大学生处于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情绪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 叶巧雅,张晓真,韩伟. 高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 心理月刊,2021,16(14):41-42+118..

[2] 庆海涛. 大学生性别角色類型与焦虑水平和性别角色观的关系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05.

[3] 侯艳天.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羞怯与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D]. 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22.

[4] 韦宪军. 社会组织员工情绪劳动、工作满意度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 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

[5] 廖伟,施春华. 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行为的关系[J].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01):93-95.

[6] 高晶. 正负性情绪调节的生理反应及主观体验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7] 朱艳新.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8] 张少华,桑标,江凯,等. 社交焦虑大学生情绪调节灵活性:情绪内容对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21,44(03):633-641.

[9] 尤晨晨. 大学生情绪智力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8.

[10] 王阿宁. 大学生情绪智力、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11] 杨相宜. 大学生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12] 周路路,刘慧敏,姜媛. 社交焦虑大学生情绪调节困难:情绪易感性的作用[A]//中国心理学会. 第二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 2022:1114-1115.

(责任编辑:淳洁)

作者简介:苏丽云(1998-),女,硕士在读,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赵景会(1970-),男,硕士,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社交焦虑情绪智力情绪调节
情绪智力培养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分析
团体性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实验研究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浅谈情绪智力理论对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发病6个月以上性早熟女童与在校女童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