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

  •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情绪调节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研究
    会摘  要:社交焦虑通常出现在内向人格特质之中,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会对其人际交往水平产生影响。文章对社交焦虑与情绪调节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个体情绪调节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了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调节情绪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以期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为其今后走进社会做好积极心理准备。关键词:社交焦虑;情绪调节;情绪智力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7期2023-08-28

  • 高中生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5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高中生核心自我评价越高,其社交焦虑水平会越低;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方式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且与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在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关键词 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应对方式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

    科教导刊 2023年7期2023-08-10

  • 网络社会排斥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排斥、青少年社交焦虑和自尊三者的关系,采用网络社会排斥问卷、社交焦虑问卷和自尊问卷对73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网络社会排斥正向预测社交焦虑;网络社会排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作为一种非积极的、负面的人际关系体验,网络社会排斥会增加青少年社交焦虑的风险,这启示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网络社会排斥这一现象,提升青少年的自尊水平,引导青少年摆脱社交焦虑的困扰,进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关键词:网络排斥;社交焦虑;自尊中图分类号:G4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4期2023-05-30

  • 处理焦虑,重塑关系
    术帮助其克服社交焦虑,用萨提亚家庭治疗促进家庭亲子沟通,助其重塑良好人际关系。关键词:社交焦虑;移空技术;沟通姿态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4-0052-04一、问题的提出社交焦虑是指个体与他人打交道时出现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还可能伴随出汗、脸红、心慌等生理症状,严重的会发展为社交焦虑障碍或社交恐惧症,影响学习和生活。社交焦虑的成因较为复杂,可能跟成长经历中的挫折与失败、薄弱的社会家庭支持、过强的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4期2023-05-30

  • 从现实“社恐”到虚拟“社牛”: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影响分析
    ;社交恐惧;社交焦虑中图分类号:G206;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019-03一、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近年来,“社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状态,中国青年报的相关调研数据显示,87.7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社恐”[1]。社交恐惧 (Social Phobia) ,亦称社交焦虑障碍 (Social Anxiety Disorder)[2],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极度恐惧,如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或在可能被他人审视的情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1期2022-12-21

  • 大学生自尊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
    击行为倾向与社交焦虑状况并探讨自尊、社交焦虑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问卷、攻击行为问卷、社交焦虑问卷对3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变量间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性别对大学生攻击行为愤怒维度存在显著影响,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得分和攻击行为身体攻击这一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攻击行为及其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四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自尊得分与社交焦虑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自尊得分与攻击行为中

    西部学刊 2022年9期2022-06-11

  • 基于情绪调节策略的幼儿社交焦虑干预研究
    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测查幼儿的社交焦虑水平,使用《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调查问卷》(父母问卷),对271名在园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最终筛选出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的10名幼儿,采用情绪ABC理论进行团体辅导。研究发现:总体上,情绪调节策略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存在极其显著性相关。社交回避及苦恼与认知重建、问题解决呈负相关,与自我安慰、被动应付、发泄呈正相关,与害怕否定评价与被动应付呈显著正相关。认知重建、问题解决、被动应付、自我安慰、发泄均对幼儿的社交焦虑存在明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基于互联网媒介的在线社交 补偿机制分析
    偿,有效缓解社交焦虑情绪,甚至产生超越人际传播的社交效果。但与此同时,高强度自我补偿动机支配下个体过度的、非理性的、不健康的在线社交补偿行为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潜在风险,社交“分身”的泛滥降低身体在场的价值,过多占用线下社交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加重技术对人的控制与异化,最终可能会导致个体的在线社交依赖和群体性孤独。同时,文章也提出了促进合理化利用在线社交补偿机制的措施。【关键词】社交补偿 中介式交往 社交焦虑 群体性孤独 元宇宙【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

    编辑之友 2022年11期2022-05-30

  •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为突出的就是社交焦虑。本文从人格特质、社交焦虑概念解析入手,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群体社交焦虑现状及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情况,结合存在不足研究应对策略,以期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交焦虑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0-0109-04从国内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截至2021年12月31日,国内高等院校毕业生1076万人,同比增长167万人,庞大的就业人群等着市场就业机会,而受重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7期2022-05-30

  •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以自我认知为中介
    研究了大学生社交焦虑、人际交往与自我认知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我认知水平的高低能间接影响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提高自我认知水平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形成良好人际交往关系。社交焦虑、人际交往与自我认知具有显著的相关,自我认知在社交焦虑对人际交往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人际交往;自我认知;中介作用一、引言社交焦虑是现代社会很普遍的现象,社交焦虑源于个人面对人际交往情境时紧张和恐惧,当自己的活动暴露在公众面前时,会无意识地抵触和紧张,担

    科学家 2022年5期2022-05-13

  • 青少年社交焦虑现状及应对策略
    的关键时期,社交焦虑问题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了解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现状,分析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并寻求缓解社交焦虑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引导青少年摆脱社交焦虑困扰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人际交往问题,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关键词:社交焦虑;人际关系;心理问题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0-0009-04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给青少年带来许多焦虑与不安。这一阶段很容易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0期2022-04-08

  • 当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彭安慧摘要:社交焦虑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大心理问题。研究表明,随着社会转型,我国大学生的状态和特质焦虑水平逐渐提高,大学生都不同程度的产生社交焦虑,给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带来许多负面影响[1]。文章在论述当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表现和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措施。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374一、社交焦虑的概念及当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表现(一)“社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5期2021-12-17

  • 父母冲突和初中生社交焦虑的 交叉滞后分析
    冲突与初中生社交焦虑的相互预测关系,采用父母冲突特征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湖南省两市几所中学的867名初中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初中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水平和其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2)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表明,控制了T1父母冲突和T1社交焦虑的相关及变量自身的稳定性之后,T1父母冲突可正向预测T2社交焦虑;T1社交焦虑也可以正向预测T2父母冲突。结论:初中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水平越高,其社交焦虑水平也越高;初中生的社交焦虑程度越严重,其感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4期2021-12-06

  • 试析互动式足球教学训练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影响
    陈方成摘要:社交焦虑起于心理层面的安全感缺失,在缺失了安全感之后,青少年无法对社交行为的结果进行明确的判断,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如果这种畏惧心理不能得到有效缓解,久而久之,就会极大地限制青少年的社交行为。而在这种缺少有效社交行为的状态下,青少年也自然不会感受到良心社交对生活以及学习状态的经济影响,进而继续缺少正向反馈,最终导致青少年出现社交焦虑心理。为此,若要消除或者减弱青少年的此种心理,需要从行为和思想双方面去引导学生互动教学活动,类如互动式足球教学训练活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7期2021-12-06

  •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焦虑"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焦虑指的是个体在进行社交媒体交往的过程中,在情境中感受到紧张和恐惧等负面的社交体验,包括交往焦虑、负面评价恐惧以及担心隐私等方面。社交焦虑是当代高中生在进行日常社会交往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状态,会引发他们心理成长的各种问题,如果这种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改善,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就社交媒体上的社交焦虑相关概念以及如何克服社交焦虑做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关键词:社交媒体;社交焦虑;高中生引言: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2021-11-25

  • 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及建议
    摘要:社交焦虑是比较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在国内外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大学生这一群体因其特殊性,也是主要的社交焦虑障碍群体。故本文从大学生的角度对社交焦虑的成因进行阐述并给出一些可借鉴的建议。关键词:社交焦虑;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网络中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习惯在网络中展现出多面姿态来打造自己的“人设”。在网络中,现实中沉默乏味的人也可以展现出幽默风趣的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电子屏幕这块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2021-11-24

  • 农村初中生社交焦虑现状研究
    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关系,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为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及心理健康课堂开课方向提供内容结构指导。本研究选取社交焦虑量表(IAS)对418名农村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交焦虑在农村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其中中等程度的社交焦虑占大部分,社交焦虑在性别上差异显著(P0.05);社交焦虑在是否住宿上差异不显著(P>0.05)。【关键词】社交焦虑;农村初中生;教育应对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学生社交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0期2021-11-22

  • 大学生社交焦虑阅读疗法书方配伍研究
    具有不同程度社交焦虑的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运用自助式阅读为主,阅读疗法师干预为辅的方法进行前后测对照,研制大学生社交焦虑配伍书方。实验证明,配伍书方能有效疗愈大学生社交焦虑,尤其对轻中度患者疗效显著。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阅读疗法;配伍书方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82“阅读能治病”即阅读疗法,很早就被人类所认知。汉代学者刘向就有“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的论断,古埃及底比斯

    河北科技图苑 2021年5期2021-11-12

  • 脸盲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低脸盲群体的社交焦虑,将脸盲大学生分为干预组12名、控制组11名,对干预组进行团体辅导,研究发现,本研究设计的团体辅导干预方案能有效降低脸盲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关键词:脸盲;社交焦虑;团体辅导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1-0155-03人生活在群體社会之中,面孔识别能力非常重要,快而准地识别熟人的面孔,能够增加人在社会互动中的安全感。有些人却无法通过面孔快迅而准确地识别他人,被称为“脸盲”。本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6期2021-09-10

  • 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实证研究
    效降低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方法]将16名社交焦慮的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团体箱庭疗法进行每周一次共6周的干预,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大学生综合诊断量表进行前、后测。[结果]干预前两组在量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实验组报告在社交方面更加主动积极,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包容、接纳他人。[结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交焦虑干预时,团体箱庭疗法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团体箱庭疗法;大学生;社交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0期2021-07-20

  • 影响高学段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家庭因素探究
    段小学生人际社交焦虑的来源以及产生原因,共同讨论出缓解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相关建议。关键词:高段小学生;社交焦虑;家庭因素;建议;方法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学校是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场地,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但是形成小学生社会交往技巧以及交往风格甚至是对交往的态度和结果都和学生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其中和父母的联系最为紧密,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对孩子言传身教。故我们在探究高学段小学生的社交焦虑问题时,应该最大限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5期2021-06-25

  • 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为探究这些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研究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综合国内国外研究42篇,中文文献8篇,英文文献34篇,共53个独立样本,总样本23032人。研究结果显示,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呈高度正相关(r=0.42),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受到年龄段、反刍思维使用量表、社交焦虑使用量表的调节,不受研究设计、文化背景的影响。关键词 反刍思维;社交焦虑;元分析分类号 B842.6DOI: 10.168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5期2021-05-31

  • 大学生完美主义,社交焦虑与错失焦虑的关系
    题,逐渐产生社交焦虑及错失焦虑。关键词:完美主义 社交焦虑 错失焦虑 定量分析一、相关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而社会交往则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状态重要因素之一。过往大量研究证实: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也对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学历优势,80%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但进入大学后,部分大学生会因环境及个人条件等情况,形成心理落差。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者及健康完美主义者能快速适应环境及条件落差,迅速调整心态,避

    公关世界 2021年2期2021-03-08

  •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心理健康干预策略研究
    熊达凤【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转型时代背景下的传统家庭结构遭到严重冲击,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当下社交媒体普及的形势下,社会化的过程受到非常多的关注,社交媒体凭借其海量的信息及特殊的互动方式在留守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阐述了社交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交心理;社会化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正处于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导。在留守儿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5期2021-01-11

  • 实习护生社交焦虑与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
    了解实习护生社交焦虑现状并分析情绪智力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与情绪智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对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38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发放238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35份,有效率98.74%。235名实习护生社交焦虑水平总分为(40.76±5.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23期2020-11-09

  • 贵州省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调查
    生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总体分布情况为安全型(71%)、冷漠型(14.1%)、迷恋型(8.5%)、恐惧型(6.5%);贵州省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交焦虑;不同成人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社交焦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依恋回避维度、依恋焦虑维度和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价值,可以了解贵州省大学生成人依恋和社会焦虑的具体关系,对学校相关部门帮助具有人际心理问题的学

    科教导刊 2020年27期2020-11-09

  • 小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启示
    年来,小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日渐凸显,由社交情景中所产生的焦虑、紧张和退缩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正常的身心发展。以往关于社交焦虑的研究多集中在青少年及成人,对小学生的社交焦虑成因缺少讨论,对此,本文从生物学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交环境三方面对小学生的社交焦虑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教育启示,以供教育者、研究者参考。关键词:小学生;社交焦虑;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7-100-1随着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2020年17期2020-11-06

  • 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模型、成因分析与干预
    目的:分析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模型、成因分析与干预。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的40例存在社交焦虑的大学生,以及招募40例社交正常的大学生。调查统计研究对象社交焦虑程度,以及利用情绪stroop范式得出研究对象人际交往中关注的偏向。結果: 研究组患者的社交焦虑量表得分、社交焦虑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 社交焦虑;大学生;认知-行为模型;成因分析;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9期2020-10-26

  • 初中生假想观众、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究假想观众与社交焦虑对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对三者关系进行分析讨论,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举办提供经验和依据,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强化学生自主感培养,减轻孤独感,缓解社交焦虑,改善人际关系。关键词:初中生;假想观众;社交焦虑;孤独感1 问题提出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加速时期,初中生正处于这一特殊的过渡时期,个体的情绪体验强烈,为平稳进入成人阶段带来风险和危机。这一时期青少年需要获得老师同学的认可和理解,并渴望与周围人建立真诚友善的关系。但是身心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3期2020-10-21

  • 体育锻炼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焦虑的影响
    析体育锻炼与社交焦虑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显著(P < 0.01);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对社交焦虑有显著影响。建议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体育锻炼一、前言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调查显示,截止目前中国农村仍有697万余留守儿童。由于代际教育和客观生存环境的问题,留守儿童面临的不仅仅是营养、健康、安全、

    体育风尚 2020年7期2020-09-10

  • 军校学员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
    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的基本情况,为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成长和培养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军校学员的负面评价恐惧在生源类型、政治面貌、是否独生、是否担任骨干上存在显著差异。2.军校学员的社交焦虑在生源类型、政治面貌、是否独生、是否担任骨干上存在显著差异。3.军校学员的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键词:军校学员;负面评价恐惧;社交焦虑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日益严峻。军校对学员的标准和要求也有了很大提高。学员面临着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7期2020-09-10

  • 心理素质对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
    理素质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和流动中心抑郁量表来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焦虑和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三变量间显著相关且社交焦虑在心理素质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关键词:中学生;中介作用;心理素质;社交焦虑;抑郁情绪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0.112抑郁是一种消极情绪,长时间的抑郁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对个体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身心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20期2020-06-19

  • 养育者羞怯与幼儿社交焦虑的关系
    的羞怯与幼儿社交焦虑的关系,采用羞怯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哈尔滨市450名3~6岁幼儿的养育者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发现:(1)不同养育者的羞怯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外祖母、其他这两类养育者最高,其次母亲和外祖父,父亲最低。(2)不同养育者的羞怯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养育者的羞怯与幼儿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4)直系亲属、隔代亲属和无血缘关系这三类养育者的羞怯与幼儿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无血缘关系养育者羞怯所关联的幼儿社交焦虑最大,其次隔代亲属,最低为直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5-19

  • 艺术治疗对儿童社交焦虑的干预作用
    高年级儿童的社交焦虑问题进行干预。其中,一共有自由涂鸦(2课时)、小组曼陀罗涂鸦(3课时)、主题临摹(3课时)、房树人绘画(1课时)、雨中人绘画(1课时)五个阶段共10个课时。结果发现:(1)80%的被试达到了良好的干预效果;(2)被试的社交焦虑得到明显改善;(3)被试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明显提升。本研究结果表明,绘画疗法对于改善儿童社交焦虑有显著的作用,同时为绘画疗法在心理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关键词】艺术治疗  绘画疗法  社交焦虑  正常儿

    商情 2020年14期2020-05-13

  • 青少年身体意象与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综述
    展,青少年的社交焦虑问题也日益凸显,影响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因素有很多,个体的身体意象就是其中之一。身体意象是自我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正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上的发育和变化会对他们的身体意象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法,对青少年身体意象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关键词:青少年;身体意象;社交焦虑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7期2020-05-09

  •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
    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文章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对1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6次连续的干预,结果显示,经过团体辅导后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和消极反刍思维明显下降,积极反刍思维明显提高。证明了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可以帮助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倾向,提高他们在社交时的积极感受,降低其消极思维和焦虑水平。关键词:积极反刍思维;社交焦虑;团体辅导;心理健康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其基本表现是:害怕与别人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4期2020-05-09

  •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为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进一步讨论其与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2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较高,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显著相关,且二者均对社交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起部分中介作用。得出结论:核心自我评价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核心自我评价水平可以降低社交焦虑程度。关键词: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大学生一、问题提出社交焦虑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期2020-05-08

  •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社交焦虑现状及其相关研究
    生心理资本与社交焦虑现状,探讨心理资本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以及社交焦虑量表为调查工具,在浙江省随机抽取2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大学生的韧性水平将影响其社交焦虑水平。关键词:社交焦虑;心理资本;大学生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是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问题,它指的是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着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或回避行为。社交焦虑的个体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人际交往,严重的社交焦虑将会对大学生的正常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2期2020-04-29

  • 注意偏向矫正对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综述
    的注意偏向是社交焦虑者的重要认知特征,近年来,研究者发现注意偏向矫正(ABM)对社交焦虑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注意偏向矫正的程序和范式,对相关干预效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评估矫正效果的手段、研究范式等方面的不足,提出进行长期效果的追踪研究及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等可能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注意偏向矫正;社交焦虑;干预一、引言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SAD),又称社交恐怖症,是指

    青年时代 2020年3期2020-04-17

  • 浅谈社交焦虑障碍
    回避,这就是社交焦虑障碍。社会交往是人的内在需求,良好的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交焦虑障碍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了解并克服社交焦虑,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关键词:社交焦虑;回避;社交恐怖症一、社交焦虑障碍的概念、类型与表现社交焦虑障碍也被称作社交恐怖症,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适当的焦虑情绪是有益的。例如,在受到攻击时,不安的情绪(焦虑)和行动,会让人们更好地躲避伤害,而不是在面临危险时不作为。真正对人们有不好影

    青年时代 2020年2期2020-04-17

  • 莫名的眼泪感让我非常恐慌
    凤平〔摘要〕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时,感觉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在本案例中,心理教师仔细梳理了来访者社交焦虑的成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其进行辅导:先纠正其错误认知,提升自信指数;再应用森田疗法,鼓励其接纳焦虑情绪;最后运用系统脱敏技术,减轻焦虑程度。除此之外,辅以一定的资源拓展,最终帮助来访者走出社交焦虑的困境。〔关键词〕社交焦虑;森田疗法;系统脱敏;初中生;个案辅导〔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9期2020-04-07

  • 中小学生社交焦虑成因及教育建议
    广泛关注,而社交焦虑更一直是其中的热点话题。本文从中小学生的个体气质、家庭因素、创伤性社交经历等方面探讨了中小学生社交焦虑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教育建议。〔关键词〕中小学生;社交焦虑;原因;教育建议〔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1-0051-02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惧症,表现为过分害怕他人的注意和评价,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美国1994 年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期2020-02-10

  • 青少年羞怯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自我接纳和评价恐惧的多重中介作用
    恐惧在羞怯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作用机制。 选取404名初高中生,采用羞怯、社交焦虑、自我接纳、正面评价恐惧、负面评价恐惧量表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显示,羞怯、自我接纳、负面评价恐惧、正面评价恐惧、社交焦虑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羞怯不仅能直接预测社交焦虑,而且还通过两种间接效应影响社交焦虑,即评价恐惧单独中介作用、自我接纳和评价恐惧链式中介作用。 结论:自我接纳和评价恐惧在羞怯预测社交焦虑中起着多重中介作用。关键词 羞怯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年12期2020-01-18

  • 试论啦啦操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的影响
    生心理健康 社交焦虑中图分类号:G804.55文献标识码:A啦啦操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和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经常进行啦啦操训练有利于降低社会焦虑感,并能引导大学生相互交往和交流,改善社交恐惧症状。现有研究也表明,对于女大学新生而言,啦啦操对社会焦虑、心理健康具有相应的关联性,连续进行拉拉操运动训练,能优化心理健康水平。故而,高校正在积极推广啦啦操训练,以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焦虑难题,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1啦啦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经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8期2019-12-12

  • 温州偏远海岛地区留守儿童社交动态现状的个案研究
    特征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变化趋势及社交现状。本课题将人口社会学、家庭环境及心理因素与留守儿童社交相关联,并使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访谈的方式,从家庭、个人、心理等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交动态进行调查研究。呼吁社会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必要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及矫正,以减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发生与发展,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键词:海岛;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一、前言(一)调研背景及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工作三个月以上,而儿童留

    青年时代 2019年29期2019-12-11

  • 农村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生情绪智力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总体上发展较好,部分人的社交焦虑情况比较突出;农村大学生可以通过培养其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来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关键词:农村大学生;社交焦虑;情绪智力中图分类号:B844;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9)20-0198-03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0.04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20期2019-12-11

  •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的 相关研究:注意力的中介作用
    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注意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注意力问卷、手机依赖程度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369名大学生进行施测,了解手机依赖及其由此伴生的注意力转移问题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社交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能够直接影响社交焦虑的产生,同时也能通过注意力这一中介间接影响社交焦虑,提出要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缓解社交焦虑,并引导他们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避免孤独和焦虑。【关键词】大学生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6期2019-10-25

  • 高中生自尊、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探索
    中生的自尊与社交焦虑、孤独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做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社交焦虑量表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北京市102名高中生进行测量,并使用SPSS进行数据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中介模型检验等。结果发现:(1)高中生自尊与社交焦虑、孤独感分别呈负相关,高中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呈正相关;(2)高中生社交焦虑在自尊和孤独感间起中介作用。关键词:自尊;社交焦虑;孤独感;高中生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5期2019-10-06

  • 高职学生社交焦虑情况调查分析
    分学生开展了社交焦虑现状的调查,本文是对量表调查的一些分析建议。关键词:高职生;社交焦虑;心理健康一、问题的提出高职学生所处的16、17岁到20、21岁这一时期是人生道路的重要阶段,在生活、专业学习、就业方面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特别是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困惑或问题,如与陌生人一说话就脸红;即使参加社会活动也不能融入其中,而在一旁缄默不语;遇到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也不愿意开口求助等等。这些社交问题的存在,又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亲子关系、社会适应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8期2019-09-10

  • 新时代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社交焦虑和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童学习适应、社交焦虑和幸福感用量表进行测验,三者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年级方面有显著差异,五年级社交焦虑相对较低、幸福感相对较高,四年级学习适应相对较低;以幸福感为反应变量建立学习适应和幸福感的回归模型。关注流动儿童有现实价值,丰富的成长轨迹为其全面发展开拓了视野,多维尝试的流动儿童是人才梯队要积极拓展的多面手,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经历、多元化的人才储备是新时代建设不可或缺的角色源泉。[关键词] 新时代;流动儿童;社交焦虑;学习适应;幸福感[中图分类号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亚临床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和羞怯的关系
    :探讨亚临床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和羞怯的关系.方法:使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信任量表(Trust scale)和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对538名大学本科生进行测查.结果:高社交焦虑组(HSA)信任量表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组(L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A组信任量表可依靠性、信赖度与LSAS回避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1),HSA组羞怯量表与LSAS害怕/恐惧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9-10

  • 高年级小学生自信心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社交焦虑的调节作用
    学生自信心、社交焦虑及亲社会倾向的关系,采用自信心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及社会适应量表中亲社会倾向维度,对412名高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年级小学生自信心在年级上差异边缘显著,社交焦虑在性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亲社会倾向与自信心呈正相关、社交焦虑呈负相关;自信心、社交焦虑对亲社会倾向起到显著预测作用;社交焦虑在自信心与亲社会倾向中调节效应显著。结论:自信心与社交焦虑的不同水平可以显著调节个体的亲社会倾向。〔关键词〕自信心;社交焦虑;亲社会倾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22期2019-08-27

  • 心理虐待及忽视对儿童的社交焦虑与自尊的影响研究
    12岁儿童的社交焦虑与自尊的影响。方法 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社交焦虑量表与自尊量表随机抽样对唐山、保定城镇两所小学四个年级共42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河北省两城镇3至6年级小学生的心理虐待及忽视的检出率分别为27.7%和24.1%;(2)河北省两城镇3至6年级小学生心理虐待及忽视总分及各因子在性别上、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3)心理虐待及忽视与小学生自尊水平和社交焦虑均存在显著相关;(4)心理虐待及忽视变量能预测自尊4.4%的变异量,可预测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1期2019-08-27

  • 微信团体咨询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个案研究
    询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取样方法选取团体成员6人(男生2人,女生4人)为研究对象,进行8次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微信团体咨询。在咨询干预前后自我评价、个人访谈以及咨询师观察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团体成员的社交焦虑有所改善。结论:线上团体对社交焦虑的改善的疗效机制主要体现在团体的接纳性、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微信线上平台解除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微信线上平台的隐秘性、团体的分离焦虑和依恋降低。【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咨询;大学生;社交焦

    科技视界 2019年16期2019-07-23

  • 推拿结合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观察
    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与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SHS)作为筛查工具并以常模值比较进行筛查,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社交焦虑大学生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纯团体辅导干预、推拿结合团体辅导干预,连续观察3周后,比较两组前后IAS与SH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在干预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经过3周的干预,两组的IAS、SHS评分均下降,与干预前比较,

    科技视界 2019年14期2019-07-10

  •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设计
    知行为疗法对社交焦虑的干预,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Stefan G.Hofmann提出的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型,采用演讲暴露、心理教育、认知重建以及现实暴露等认知行为的干预技术,设计出符合我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方案。该团体治疗方案共八次,以切实可行的不断增加难度的演讲暴露为主要暴露方式。实践证明,对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症状改善具有显著效果,易于推广。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方案设计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项目编

    职教通讯 2019年2期2019-06-11

  • 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
    【摘 要】 社交焦虑作为大学生较为普遍且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已广泛引起高校及社会的关注。认知行为疗法以其理论与实践在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中具有的独特价值,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心理工作者所接受,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本文将这一疗法应用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常见的社交焦虑案例,通过“认知重建”使学生逐渐代替不合理的认知,从而缓解焦虑,恢复社会功能,正确面对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关键词】 大学生;社交焦虑;心理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应用国内文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3期2019-04-29

  • 择业期大学生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业期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自尊水平的特点及现状,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寻求更科学的预防方法,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本研究采用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SES)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1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择业期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社交焦虑水平均无性别差异和专业类别差异;择业期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择业期大学生,自尊水平则无显著的群体差异;择业期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个人社交焦虑水平的相关极其显著,自尊对社交焦虑水平有预测作用。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期2019-04-17

  • 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的潜类别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化与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社交焦虑进行干预。采用身体监视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550名女大学生施测,探索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的潜在结构、人口学特征与社交焦虑状况,结果表明:(1)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水平较高,存在三种潜在类别模式:低自我客体化组、相貌监视组和穿戴监视组。(2)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潜类别的人口学特征不明显。(3)不同自我客体化类别的女大学生社交焦虑存在显著差异。由于自我客体化水平较高而出现的“相貌控”“穿戴控”,容易引

    西部学刊 2019年22期2019-02-06

  •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
    Leary的社交焦虑量表为基础自制问卷,对102名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社交焦虑水平上与非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显著差异;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留守期间感受越消极,成年以后焦虑水平越高,其产生的无助感、失落感,影响他们在自尊层面的发展;父母和孩子的联系频次越少,成年以后对社交关系的满意程度越低。由此得出结论: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成年后的社交关系存在一定影响,为此需要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积极自我调适增强社交能力,学校应当整合心理学、

    西部学刊 2019年22期201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