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导向下电子政务案例教学改革探索

2023-09-01 06:31胡海波胡碧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3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案例教学法创新创业

胡海波 胡碧莲

摘  要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一目标融入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且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应用场景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电子政务课程是一门应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方法,并结合实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电子政务课程内容模块进行分解,并结合相应的知识点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启发式教学。首先,采用启发式问答的方式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结合应用场景带领学生深入案例现场考察并收集资料,运用相应的理论框架分析该案例,最后得出相应的分析结论。研究发现,案例教学法在电子政务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案例分析和理论框架结合紧密,深受学生欢迎。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电子政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3-0118-04

0  引言

电子政务是一门新兴学科,存在学科交叉性,涵盖公共管理学、计算机和网络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知识。课程主要研究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政务部门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隔离的限制,建成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务部门运作模式[1]。由于电子政务在我国还处于建设和发展阶段,电子政务的教学实践还存在一定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静态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互动性下降,学习效率低下。而电子政务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高的学科,在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背景下,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对自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引入新的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为教学内容,通过问答环节进行教学的方法[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1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案例教学法是将相关学科专业的真实案例引入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探索、讨论的教学方法。我国的案例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对案例研究的应用学科也越来越多,在高校教学中的研究多聚焦于高等教育、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职业教育、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等领域。对于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电子政务课程的研究相对缺乏。案例教学法作为全新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及思维发展特点,有益于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知识储备和课堂管控能力,教师须充分备课,将案例与课程紧密结合,提高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从社会角度来看通过对案例的情景再现,培养学生的应用型思维,提高对所学课程的辨析能力,满足当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3]。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应用中也存在问题:缺乏丰富、动态更新的案例库;教师对案例教学法融入教学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案例教学的经验不足[4] 。

目前学者对电子政务课程改革研究较少,且缺乏系统完善的案例教学方案的改革研究。赵丹阳、范静文[5]从课程思政的角度研究电子政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教学改革目标,从而对思政元素进行挖掘;陈璟浩[1]在电子政务的教学中对模拟式教学、课外实践教学、案例式教学三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为电子政务课程开展提供了参考。吴鹏[6]从案例教学应用的角度,探讨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內涵、教学趋势以及基本环节的应用。相比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在电子政务方面,案例教学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也不够全面充分,主要体现在集中在教学模式的探索,对具体的案例教学的全面描述、教学实施策略较少。在此研究背景之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研究对电子政务中的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其适用性、具体实施策略,以及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  案例教学法内涵及其适用性

2.1  案例教学法及其特点

创新创业教育能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意识,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创新创业社会需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法是基于多种资料对少数个案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描述、探索或解释的研究。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为今天的“案例分析法”[7]。案例分析是指结合文献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分析,得出事物一般性、普遍性规律的方法。在电子政务课程教学中,围绕实践案例开展教学设计,通过案例分析、小组研讨,设计课程准备、内容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环节,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它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一系列实际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法的具体特征主要包括:

1)以少数个案为分析对象;

2)可以让人们了解现象或事物的全貌;

3)对研究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强调在自然情境下研究,对研究对象和过程不作任何干涉;

4)适合对现象进行深度的考察[8]。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功能:

1)有助于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理论框架建构;

2)有助于对相关知识的应用场景产生深刻的认识;

3)有助于学生领悟所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放思维[8]。

2.2  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

案例教学法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案例应用实践,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电子政务课程是一门集理论知识、案例场景和应用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在电子政务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国内外一些电子政务、数字政府相关的应用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剖析来理解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基本规律,通过走访实践、案例解读、分析探讨来理解电子政务理论框架、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思路、基本流程、技术方法和手段、实际应用情况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3  电子政务课程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

目前,高校电子政务教学模式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既有来自计算机应用学科,也有来自公共管理学学科,还有的来自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信息管理学科。因此,电子政务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对电子政务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实践明显不足,教学效果不佳[9]。如何改革电子政务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电子政务理论和应用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构一套符合电子政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成为电子政务专业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3.1  教学设计

电子政务案例教学的应用是一个循环、递进的完整过程,电子政务案例按照不同的知识模块可以分为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态势、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情况、政府内部管理的电子政务业务流程、政府对外服务的电子政务服务等。整个教学设计框架可以沿用如下过程:理论框架—选取案例—实地考察—小组讨论—剖析案例—学习心得。

3.1.1  理论框架

电子政务案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教学之中,建构理论框架是第一步。

3.1.2  选取案例

电子政务案例一般要选取与电子政务、数字政府最新发展动态密切相关的最新案例,且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智慧城市发展情况,笔者选取广州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枢项目“穗智管”平台作为“数字孪生”典型案例;如让学生了解“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应用情况,笔者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一站式政务框架”应用案例作为典型案例。

3.1.3  实地考察

在课程教学设计时,我们根据相应的知识模块,选取了相应的电子政务应用案例场景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并且通过电子决策剧场应用软件来辅助理解相关的应用场景。

3.1.4  小组讨论

在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将全部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约8~10人,然后确定一名小组长,围绕相应的知识模块和应用案例,进行开放式讨论,讨论的焦点是“你认为该电子政务案例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你认为该电子政务案例应用存在哪些不足?还有哪些可优化之处?”

3.1.5  剖析案例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该教学案例进行分解、剖析,并从结构上理顺各个模块之间的知识关联。

3.1.6  学习心得

对拟选案例进行充分讨论和案例剖析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小组成员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的分享。

3.2  案例选取

案例教学法可让学生处于真实问题情境中,让他们灵活运用已学的电子政务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入案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积极协作,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则要把案例与已学知识结合起来,利用已学知识分析案例,积极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0]。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素材,在案例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电子政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来安排案例教学内容。

3.2.1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进展及启示

这一部分内容我们选取了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有益经验作为讨论的案例,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国家,经过认真查阅资料和讨论,总结出该国电子政务发展态势及成功经验。

3.2.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这一部分我们选取了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的电子政务创新服务作为案例,并把广东省数字政府研究院、广东省电子政务协会作为实地考察学习的基地,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广东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3.2.3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

这一部分我们选取广东省政务服务管理局的相关政务服务云平台作为学习考察案例,了解政府后台云平台的具体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并就数字化服务在政务流程再造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

3.2.4  政府门户网站与政务新媒体

这一部分我们选取了广东省政府服务网上大厅、“粤省事”APP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作为学习的案例。通过了解网上服务大厅的基本运作流程、APP的功能模块、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推送功能等来了解这些政务新媒体在政府对外公共服务中的具体应用。

3.2.5  电子政务创新应用场景

这一部分我们根据智能决策、公共服务、城市应急、网络监督等模块内容,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重点探索分析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案例,重点对数字城管系统、智慧政务系统、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区块链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进行剖析和解读,让学生理解这些新兴数字技术在政府治理和变革中的具体应用。

3.3  实施方法与步骤

3.3.1  展示案例,启发思考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前,我们会将本章节所涉及的电子政务理论知识模块进行深度阐释,然后借助案例来理解该部分知识。教师把精选出的电子政务案例以恰当的方式提前展示给学生,并告知学生该章节案例教学是采用“课堂讨论”还是“实地走访”等形式展开,激发学生探究案例的热情,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情境)去理解教材理论知识,为小组讨论和案例剖析做好铺垫,并在课堂教学中嵌入课程思政。

3.3.2  探究案例,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对电子政务、数字政府相关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根据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展开方式,比如对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态势进行归纳总结,我们会选择文献调研、网站资料搜集等方式整理该国家(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与态势。如果我们需要探究电子政务系统及其功能模块时,我们会带领学生参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政务云服务平台进行观摩,并深度了解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

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概念或原理对所分析的案例进行自主探究、分析、讨论,以小组讨论为主,然后在班上进行汇报。针对小组讨论出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展开辩论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开放式思维,进行互动式教学。

3.3.3  总结案例,归纳心得

在小组分组讨论和班级集中讨论之后,我们会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是基于课堂理论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通过案例分析和案例学习,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比如,“‘互联网+政务平台建设如何优化地方政府营商环境”

“数字政府建设如何驱动地方政府组织变革”“数字技术如何驱动政府治理变革”“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大厅如何改善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建设如何优化政府内部流程”“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数字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如何回应公众应急管理需求”“数字技术如何驱动政府治理变革”[11]等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对于这些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问题,学生光靠课堂讲授很难深刻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学生深度参与和体验,对这些问题有更深的理解。

3.4  教学效果

电子政务课程的评估是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再现与巩固,为科学评估电子政务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教学效果,采取学期末的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同时,综合分析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期末考核进行评估。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以案例教学方式进行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学校每学期期末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综合所教班级的问卷结果,均分达到85.77分,说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案例,学生普遍接受度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多样化考核方式,学生平均成绩达到81.25分。试卷考试,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把握;课堂团队协作和案例分析讨论,考查学生对课程关键内容的把控,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综上,通过对大量电子政务相关案例的分析讨论,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这门课程在社会政府服务治理中的作用,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思维,增强自主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

4  结论与讨论

电子政务是一门集公共管理与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既强调理论创新又强调具体应用的综合性课程,其知识覆盖面广,理论性和实践应用强。这给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理论讲授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电子政务这门课程的教学,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理论植入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对案例资料的研读、实践案例的分析和小组讨论,从具体个案中总结出一般规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电子政务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政务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提升电子政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电子政务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具体如下。

1)案例教学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理论知识模块和案例的匹配性。这样便于我们将电子政务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密切结合,不至于出现案例分析与讨论的结果与理论知识不匹配的问题。

2)急需加强电子政务案例库建设。挖掘并整理丰富的案例库资源是开展电子政务案例教学的前提,为保障电子政务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应当充分挖掘现有案例资源,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加快电子政务、数字政府、数字治理等领域的典型案例库建设。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适时搜集典型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编写电子政务案例库,进一步丰富案例资源。

5  参考文献

[1] 陈璟浩.电子政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17(26):103-105.

[2] 运用案例教学法推动法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OL]. (2022-12-16)[2023-01-15].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5S0n9fL2suRadTyEVl2pW9UrhTDCdPD67Xs8gnxhJ0HLWqS6TPp9eAaiX3t412nmb47YTGhiXf8xUKYKjYYbpM&uniplatform=NZKPT.

[3] 高娟,夏凌娟.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0):179-180.

[4] 熊义淇.基于专创融合的《网商创业》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7):187-189.

[5] 赵丹阳,范静文.本科《电子政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兰台世界,2022(9):26-29.

[6] 吴鹏.论案例教学在电子政务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政务,2007(5):42-44.

[7] 王少辉.电子政务案例教学工具开发问题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8):207-208.

[8] 张世晓.研究生案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11):145-147.

[9] 孙宇.MPA电子政务教学改革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15-117.

[10] 马小娟.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电子政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3(9):83-86.

[11] 张杰,刘芳璐.《电子政务》教学改革的实践[J].办公自动化,2020,25(9):47-49.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案例教学法创新创业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