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3-09-01 05:52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测量

张 宣

(西安文理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西安 710065)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工作要求,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7年10月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1](以下简称《办法》)。这标志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正式开启,对我国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的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健全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

2021年,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顺利通过了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标志着本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达到了教育部对幼师培养的质量合格要求。在此背景下,《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作为本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全程参与了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严格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以下简称《标准》),精确对标“课程与教学”模块中的具体要求,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三个维度深度实施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始于信: 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的解读

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的师范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选择课程资源,以产出导向设计课程方案,持续改进地实施教学活动,按照师范生的毕业要求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从而改进教学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明确指出要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方面出发,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和学生发展8个一级指标以及38个二级指标,提升教师能力素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而为学前教育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扎实基础。[1]

对专业所开设的每门课程的要求,主要囊括在“课程与教学”一级指标中,该一级指标下设5个二级指标,尤其是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3个二级指标中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将对这3个指标结合《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特点进行详细解读。

(一)课程内容

《标准》中指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在课程内容架构上,应注重基础性、科学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在课程思政方面,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在教学研究方面,应吸收学前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并能够结合师范生学习状况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1]对于《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来讲,主要是厘清“产出导向”认证理念下课程内容设置的价值取向,具体包括如何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师德伦理;如何在专业课程案例中引入最新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果和教学案例,并定期更新和持续完善。

(二)课程实施

《标准》明确提出,师范生的培养要重视课堂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严格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应支持课程目标的达成;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效果。[1]本研究中课程实施的改革主要关注课程组织实施的具体方案,探究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中心”的认证理念,凝练出契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组织实施方案。

(三)课程评价

《标准》指出要定期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并能够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结果来修订新一轮的课程目标。[1]基于此,《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评价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围绕课程目标的达成设置完备的全过程加全要素评价体系,并定期对目标达成度进行测评,为后续的改进打下坚实基础。

二、 重于知:《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教学现状

《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面向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大三年级学生开设,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开课至今已有14年之久,授课人数累计2 800余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教育测量与统计知识,明确教育测量与统计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熟练掌握基本的教育测量与统计方法,并能运用其指导学前教育教学实践。[2]

(一)发展历程

14年时间里,《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从基本建设到快速发展、再到改革创新,砥砺深耕、屡践致远。

基本建设:在课程的起步阶段,教学目标定位在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

快速发展:在课程的表现形式上不断丰富,从单一的多媒体课件起步,到目前已建设完成的网络课程、微课、电子教案、助学课件等,实现了课程的快速发展。

改革初探:连续两年立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在教改中突出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改革为核心,构建了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师范认证背景下的改革深化:以师范专业认证提出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选择课程资源,以产出导向设计教学方案,持续改进地实施教学活动。

(二)存在问题

1.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但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在内容设置上先理论后实践、重理论轻实践,直接导致理论与实践互相脱节。同时,由于该课程涉及较多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数学公式冗杂,导致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学习兴趣低下。以上问题均表明本课程内容设置偏离了“产出导向”的认证理念。

2.课程实施重教师轻学生

传统《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的实施,注重教师如何教授学生教育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忽视了如何指导学生利用所学去解决学前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如何更好地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要求相吻合,这种做法必然导致与“学生中心”认证理念相背离。

3.课程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传统的课程评价以闭卷形式进行考核,过分关注考核结果,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势必阻碍教学改革的进程,从而导致认证理念中的“持续改进”停滞不前。

(三)改革重点

1.破传统章节内容之旧

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体现在以“产出导向”为价值取向,以“科学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为整体框架,围绕本专业“崇善尚真,博学厚艺”的育人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特色,重新构建《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内容框架,形成全新课程内容模块。此外,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融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来源于实践,经过与理论的结合再梳理、提升、凝练,反哺课堂、充实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保持鲜活。

2.除单一知识授受之弊

在“学生中心”认证理念的引领下,课程实施的改革重在实现两个重心转移:一是从以“教师如何教”为重心向以“学生如何学”为重心的转移;二是从以“传授知识”为重心向以“解决问题”为重心的转变。通过问题导入、情景创设、问题解决策略、评价反思等手段,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创建以“培育新型师资,培养应用人才”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学习。

3.革单一结果评价之故

以“持续改进”为价值取向的课程评价机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建立课程合理性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机制,定期对课程合理性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合理运用课程评价结果修订课程体系。持续改进主要体现在这三个环节的循环往复,通过对本轮课程考核目标达成度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和调控作用(详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三、 达于行:《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教学改革

在师范专业认证大背景下,以《办法》中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按照《标准》中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三项指标的要求,深入分析上述存在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并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

(一)立理论与实践融合主题之新

课程改革破除了传统章节的内容设置,建立了以“产出导向”为核心的内容设置,实现了从“知识授受”型内容向“问题解决”型内容的转变。同时,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引入教育研究最新成果,注重课程内容选择的前瞻性、动态性。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以如何开展学前教育领域的调查研究为产出导向,按照“研究方向的确立--研究数据的采集--研究数据的整理--研究数据的分析--形成研究报告”的路径,以分阶段实践探索为载体,将理论知识有机融入解决实际问题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从而打破原有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局面,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共进的五大教学模块。具体内容如下:

主题一:研究方向的确定——《教育测量与统计》概述

主题二:研究数据的采集——教育测量篇

主题三:研究数据的整理——描述统计篇

主题四:研究数据的分析——推断统计篇

主题五:研究报告的撰写——综合应用篇

(二)兴“五主题、三阶段、三形式”之利

在课程实施方面,将五大理论模块(《教育测量与统计》概述模块、教育测量模块、描述统计模块、推断统计模块、综合应用模块)与五大实践模块(研究方向的确立、研究数据的采集、研究数据的整理、研究数据的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整合起来,形成理论与实践融合共进的五大主题,分为任务布置--任务实施--任务展示三个阶段,采用“集中学习+小组合作+个人报告”三种教学形式,最终形成“一理论一实践、集中学分组练”的“5+3+3”课程实施模式,实现了从“教”到“学”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学生中心”的认证理念。(详见图1)

图1 《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改革流程图

(三)鼎增值性评价之新

改革后的课程评价以全要素横向评价与全过程纵向评价相结合的理念为导向,以增值性评价为目标,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并定期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作为下一步改进的依据和方向,为课程的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这充分体现了“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

全要素横向评价:主要通过课堂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小组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平时作业等形式,从课程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全部要素来进行评价。

全过程纵向评价: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评价,课前评价包括预习资料的查阅和观看微课的次数和时长等,课中评价主要是指参与课堂互动的次数、互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课后评价包括所提交作业和研究报告的质量等。

具体评分方式由课堂互动、平时作业、分组阶段性任务、分组展示、期末研究报告五个环节构成,每部分的总分均为100分,按照相应的百分比计入课程总成绩,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成绩=课堂表现成绩×10%+课堂互动成绩×10%+平时作业成绩×10%+分组阶段性任务×10%+分组展示×10%+期末考试成绩×50%。

四、教改案例

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本课程改革的方案,下面以模块三(研究数据的整理——描述统计篇)为例,分别从内容的选择、组织实施、课后评价三个方面来阐释。

(一)内容的选择

为了体现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融合共进,下面着重介绍如何针对理论内容选取恰当的实践内容。在理解了本课程的性质和核心理念,并厘清了教育测量与统计“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三个问题后,各小组通过课堂深入讨论,并结合课后查阅相关文献,分别选取了感兴趣的学前领域问题为研究方向,后续理论模块的学习将始终以该研究方向为实践载体,贯穿本课程的始末。表2即为学生选题的典型实例。

表2 《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分组实践教学案例

(二)组织实施

课程组织实施以“五主题、三阶段、三形式”的模式具体开展。首先,学生通过自由组合,4-6人为一组,小组长统一部署,各个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五个阶段性(分别对应五个内容模块:研究方向的确立、研究数据的采集、研究数据的整理、研究数据的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分组任务。其次,每个阶段性任务均按照“任务的布置--任务的实施--任务的展示”三个环节进行。此外,每个环节分别以集中学习、小组合作、个人报告三种形式来进行。

以“幼儿使用电子设备的现状调查”为例,首先,学生自己动手参与问卷的编制,把自己切实关心的问题体现在问卷中,并发放、回收问卷,完成数据的采集。其次,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利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三)评价反思

活动结束后,由小组评议结合教师点评,分别从调研充分、特征量准确、图表精美、结果可靠等方面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各小组结合存在问题,持续改进,为撰写最终的课程考核研究报告打好基础。

此外,为体现持续改进的评价理念,在教学活动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该轮实践活动的看法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73.6%的学生表示喜欢此类小组活动,这种活动形式使得枯燥的统计与测量方法不是仅停留于书本,而是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能极大地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该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实施起来有相当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带动和其他同学的帮助才能完成。在后续教学中,课程团队将针对如何降低实践活动的难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为目的继续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五、结语

本次师范类专业认证大大地促进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乃至整个陕西省学前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幼儿教师队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3]此外,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通过也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始。教育测量与统计课程团队以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结果为依据,对课程教学进行新一轮的诊断,依然发现存在下列问题。[4]例如,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更新、动态调整执行情况轻微滞后于专业发展,课程评价范围相对集中、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反馈信息的数量、准确性、有效性还有待提升。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本课程将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继续优化课程体系,以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目标。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测量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测量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