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09-06 05:51何远平张智霖丁小美熊雪丹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8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灵性喉癌

何远平 张智霖 丁小美 熊雪丹

灵性照顾是指护士面对患者经历的创伤、疾病或悲伤时,能感知其灵性需求,并给予其富有同情心的回应 ,以帮助患者寻找生命意义、自我价值和信仰支撑[1]。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且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喉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喉癌会导致患者吞咽障碍、发声障碍、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喉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其陷入痛苦、迷茫的境地,进而更希望获得他人的爱护、支持等灵性需求[3]。研究[1]显示,护士对患者实施灵性照护可以引导患者释放负面情绪,帮助患者转变面对疾病的态度,学会在疾病中寻求希望与信念、爱与被爱。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喉癌患者的灵性照护需求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喉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33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喉癌诊断标准[4];(2)癌症临床分期Ⅲ~Ⅳ期;(3)神志清楚,理解及沟通能力正常;(4)患者知晓自身病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生活不能自理;(2)合并心、脑、肾等器官严重功能不全;(3)有精神疾病或既往有精神疾病史者。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样本量的要求[5],样本量为自变量数的10~20倍,且考虑10%的样本流失率,本研究最终纳入样本133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审(069)号]。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

研究者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合并慢性病、亲人照顾情况及有无宗教信仰。

1.2.2 灵性照护需求调查

采用患者对护士提供灵性照护的需求量表(nurse spiritual therapeutics scale,NSTS)进行调查,该量表由Taylor编制,谢海燕等[6]对其进行汉化,量表包括12个条目,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评为1~4分,量表总分12~48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灵性照护需求越高。得分12~24分为轻度需求,得分25~36分为中度需求,得分37~48分为重度需求。该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950,Cronbach′s α 为0.790,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3 质量控制

所有调查人员均经专业培训后方可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前向患者详细讲解调查目的、意义等,由患者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待其填写后当场回收问卷。本次研究发放问卷133份,回收有效问卷133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现状

133例喉癌患者的NSTS评分为(39.76±3.85)分,处于重度需求水平。

2.2 不同特征喉癌患者的NSTS评分比较

不同性别、是否行喉切除手术、主要照顾者是否为家属及有无宗教信仰的患者,其NST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喉癌患者的NSTS评分比较 (n=133)

2.3 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作为自变量 (自变量赋值见表2), 将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作为因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行喉切除手术、主要照顾者是否为家属、有无宗教信仰是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

表3 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n=133)

3 讨论

3.1 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现状

灵性照护可以帮助癌症患者寻求人生目标、意义,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患者心境平和[7]。本研究结果显示, 喉癌患者的灵性照护需求得分为 (39.76±3.85)分,处于重度需求水平, 说明喉癌患者的灵性照护需求较高,应予以重视。这是因为喉癌会导致患者吞咽障碍、言语困难、呼吸道感染等,在危害患者健康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患者负面情绪较重,有较强的精神需求[8]。同时,癌痛与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会导致患者痛苦不堪、难以入睡,更需要灵性照护[9]。建议临床医护人员积极探究喉癌患者的灵性照护需求,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3.2 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

3.2.1 性别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较高。分析其原因,与男性相比,女性喉癌患者的情感更丰富,心思更细腻,家庭观念更强,更容易因喉癌折磨、手术或化疗所带来的痛苦而出现较强烈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患者更希望获得他人的关心与支持,寻求精神寄托与人生意义,灵性照护需求更高[10]。因此,护士可主动与喉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诉求,尽量满足其合理诉求,并加强对女性喉癌患者的关注,叮嘱患者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以促使患者感受到他人的关爱。

3.2.2 是否行喉切除手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喉切除手术史的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更高。分析其原因,喉切除手术后,患者的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患者更需要专业的护理,对护士的依赖感更强,灵性照护需求水平更高;同时,手术的创伤会对喉癌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刺激,导致患者更依赖他人的照护,从而使其灵性照护需求升高[11]。因此,护士可加强对喉切除手术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身心变化,对于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一对一心理疏导,并叮嘱患者亲友多陪伴患者,以满足其灵性照护需求。

3.2.3 主要照顾者身份

本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不是家属的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较高。分析其原因,亲人照顾可使喉癌患者获得情感支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悲观情绪,让患者感受到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意义,促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喉癌,降低其灵性照护需求;而照顾者为雇佣关系时,喉癌患者获得亲人的支持与鼓励较少,患者常需独自面对喉癌的治疗及疾病的折磨,更易产生悲观、孤独等情绪,对精神慰藉的需求更高[12]。因此,对于无亲人照顾的喉癌患者,医护人员需加强关注,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心灵安抚,可以采取分享人生感悟,指导患者行冥想、听轻听音乐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灵性照护,以满足其需求。

3.2.4 宗教信仰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宗教信仰的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较高。分析原因如下,宗教信仰是人寻求自身归属感的途径之一,有宗教信仰的患者可以通过宗教活动获得精神的满足,也更习惯于接受他人的精神支持[13]。因此,护士对于有宗教信仰的患者应更加重注有关灵性相关的护理,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并主动了解相关宗教信仰内容,倾听患者诉求,尽量按照患者宗教信仰习惯为其安排病房或饮食等,使其得到心灵上的满足;但对于无宗教信仰的患者也不能忽视其灵性照护需求现状,需强化对患者的身心护理,以满足其灵性照护需求。聂小菲等[14]在研究中对喉癌患者的灵性照护需求进行探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宗教信仰及手术会对其灵性照护需求产生影响,其关于宗教信仰对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的影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4 结论

综上所述,喉癌患者灵性照护需求水平较高,尤其是女性、行喉切除手术、主要照顾者不是家属、有宗教信仰的患者更需重点关注,临床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采取心理护理、强化喉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等针对性措施来满足患者的灵性照护需求,改善其生存质量。但由于时间有限,本研究收集的数据有限,研究样本量偏小可能导致部分研究结果存在偏倚,未来将进一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以期为喉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灵性喉癌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
ABCG2及其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