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习力提升的语文跨界学习研究

2023-09-15 01:46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第一实验小学江雯君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跨界语文课堂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第一实验小学 江雯君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夯实基础、提升学习力的阶段。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科教师只负责本学科的内容,较少为学生搭建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桥梁,阻碍了学生学习力的发展。而跨界学习教育模式,可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带给学生新的学习体验。具体来说,在语文课堂上,跨界学习是指以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主线,为学生引入其他学科知识,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唤醒学生学习活力的学习模式。在对学生的学习力进行培养时,教师不妨主动突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打破戒备森严的壁垒,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养料,让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纷呈。

一、有效准备,增强理解能力

教师充足的准备,能为跨界教学夯实基础,从而游刃有余地为学生引入其他学科的内容,让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一)充分备课,引入跨界元素

在跨界学习思想引领下指导学生参与语文课程的学习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引入其他学科的内容。然而,语文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有限,在上课时,当教师向学生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时,难以保证所引内容的正确性。因此,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的内容和主题,以便结合需求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收集准确性高、丰富度强的跨界知识及跨界元素。

例如,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课前,教师可以先翻阅、查找相关的建筑资料,了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筑结构、建筑原理、建筑价值等内容;也可以请教建筑学家,从更加专业的角度积累赵州桥的建筑知识,确保跨界知识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正式上课时,教师便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工具为学生呈现赵州桥的图片、视频,辅助学生学习,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进一步了解赵州桥。

(二)自主检索,丰盈学习素材

新课标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希望学生能掌握学习的方法,在离开教师、离开课堂后,依旧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取知识。因此,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不仅要收集知识,也要鼓励学生参与知识收集的活动,做好语文学科与信息科技学科的跨界整合,主动为学生引入小课题研究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收集相关学习资料,以便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有效发展。

例如,教学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一课前,教师先为学生引入“利用网络,收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的小课题,鼓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课后,学生利用信息科技学科所学的“访问网站的方法”“下载网上信息的方法”等知识,在浏览器中输入“太阳”这一关键词,获取与太阳有关的信息。随后,学生对网页上出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下载,逐步整理出带有个人色彩的网络资料。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调换身份,请学生担任“小老师”,与他人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使学生在共享资源的过程中开阔视野,了解更多与太阳有关的科学知识,促进小课题的探究。

二、跨界教学,强化学习动力

利用跨界教学的理念驱动语文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更加自觉地跟随教师的步伐,遨游在语文的海洋,主动地汲取成长的养料,从而促进学习力的持续提升。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序幕,好的导入方式,能够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让学生对未知的内容产生极强的探索欲,更加自觉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在跨界学习思想指导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带给学生新鲜的学习体验,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耳熟能详、振奋人心的歌声,学生会不自觉地跟唱,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之后,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主动说出歌名。随后,教师说道:“这首歌曲以其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旋律,表达了中国人民不抛弃、不放弃,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民族精神。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你们想知道新中国成立时的盛况吗?”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了好奇心,主动开启新课学习之旅,为学习力的提升助力。

(二)以问启思,搭建桥梁

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会基于强烈的探秘心理,主动揭开问题的神秘面纱。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也要立足跨界教学思想,积极地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提出多样化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在探秘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步入其他学科的世界。通过这一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能实现角色互换,使学生真正地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跨界学习。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时,教师先围绕文章的语言特点,为学生设计“人们为什么将云称为‘火烧云’?”“文章中写出了火烧云怎样的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寻找答案,形成对火烧云的初步认识。随后,教师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计“火烧云是如何形成的呢?”“云还有哪些特殊的现象?”等问题,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关于云的科学现象。学生做出解答后,教师再从学生的回答出发,为学生引入课外知识,如在清晨或傍晚时分,太阳需要穿过的云层要比正午时分厚一些,一些光难以穿过云层,只有红光从云层中透出来,将天边染成了红色。这样能增强学生对云彩的认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根据云彩的自然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

教师将问题当作桥梁,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能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地在语文课堂上思考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在自主跨界中逐步提升学习力。

三、拓展活动,丰富教学形式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拓展活动形式的方式,为语文跨界教学输入新鲜血液,丰富语文课程的教学结构,让学生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增强学习语文课程的能力,懂得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对语文课程的内容进行解读,进一步提升学习的质量。

(一)引入绘画,突破想象空间

绘画是伴随人类文明出现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绘画因其创作方式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也成为小学生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托文字的世界,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鼓励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想象的画面,增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学生了解了故事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后,教师鼓励学生:“小女孩实在是太可怜了,请大家闭上眼,根据老师读的内容想象相应的画面。想象后,也请大家用画笔将故事情节画下来,好吗?”肯定回复、进行朗读、展开创作,流程自然,学生用画笔重现了文章中的情节。完成创作后,学生再回归语言文字,进一步增强对文章情感、内涵的理解。

(二)动手实践,扬弃纯脑活动

语文课程带有强烈的抽象色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学科与实践活动之间具有不可跨越的沟壑,相反,这意味着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弥补语文课程的短板,带给学生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在跨界学习的教育思想指引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也要为学生引入动手实践的小课题,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探索文本内容的新方法。教师应为学生创建合作互动的小组,为学生提供互助的平台,从而加快动手实践的进度。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时,教师先请学生阅读文本,并与学生一起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整理,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整篇文章,初步认识制作竹节人的材料并掌握方法。随后,教师提出“根据文章内容,你们知道如何制作竹节人吗?”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进行判断,并以此作为分组的依据,使每个小组内都有操作思路较为清晰的学生。分好组后,教师为学生引入“探究竹节人制作方法,并完成制作”的小课题,并引导组内成员进行细致分工,如有的成员负责收集材料,有的成员负责罗列制作步骤,学生在相互辅助中提高制作竹节人的效率。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再鼓励学生与他人一起展开斗竹节人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也能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作者童年的欢乐。

总而言之,跨界学习能够为语文教学带来新思路,为学生学习力的成长带来新动力。然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跨界学习模式的落地。因此,教师应增强对跨界学习思想的重视,主动做好语文课程教学结构的调整,使学生在跨界精神食粮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跨界语文课堂
跨界
跨界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