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水系贯通工程与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投资分析

2023-09-16 08:40
湖南水利水电 2023年3期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概算清淤

王 璐

(甘肃甘兰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计价贯穿于工程设计的每个阶段,随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内容的深入,对工程计价精度提出更高要求[1]。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投资估算是政府审批该项目的主要依据[2]。该阶段估算资金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并且对后续建设项目各个阶段投资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3]。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下一个阶段是项目初步设计阶段,该阶段概算在全面反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情况下,如果超过可研估算投资的10%时,则需要重新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申报工作,对可行性研究的估算投资进行补充说明[4]。本文以秦州区水系贯通工程与水美乡村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对比可行性研究估算投资与初步设计概算投资的差值,分析造成差值的原因,通过进一步优化方案,避免重要节点出现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投资,为后续开展同类型项目不同阶段的设计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

秦州区水系贯通工程与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涉及藉口、太京2 个乡镇、20 个村庄,受益人口7.2 万人。在深入挖掘秦州区伏羲文化、秦宗文化和民俗风情文化等人文历史资源的基础上,开展藉河及其支流金家河、平峪沟的建设。围绕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河湖管护、防污控污、景观人文等措施,工程治理河长32.2 km,其中藉河15.9 km(太京至藉口镇段),金家河9 km(藉口镇铁炉村至藉河交汇口段),平峪沟7.3 km(席范村至藉河交汇口段)。河道清淤疏浚42.25 万m3,布置各类堤防及岸坡整治总长34.62 km,其中新建生态堤防13.31 km,改造堤防21.31 km,新建堤顶绿化林带6.98 万m2,形成绿地护坡面积为12.58 万m2。新建拦挡坝1 座,新建防冲坎2 座,固床堰41 座,恢复河道生态水面10.1 万m2;观景平台4 座,亲水平台1 座。大力开展防污控污,修建截污纳污管道28 km,建设人文景观设施。打造以藉口、太金两镇为核心的伏羲文化旅游带。

2 设计概算与可研估算对比表情况

秦州区水系贯通工程与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完成后,与其可行性研究阶段估算进行对比(各工程项目对比数据详见表1)。表1中各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各有增减,藉河岸坡整治投资费用增加比例较高,增加了2 507.07 万元,增减比例达到15%,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减少了311.20 万元,增减比例达到25%。

表1 投资规模对比分析表

3 设计概算超可研估算原因分析

设计概算超可研估算的主要原因经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岸坡整治项目是主要增加项,增加额合计为2 257.07 万元(见表2),清淤疏浚、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及防污控污项目均有所下降,其中防洪控污下降资金最多,达到了1 129.83 万元。以下将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对各项目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表2 主要变化内容分析表

3.1 清淤疏浚项目变化

项目区河道纵坡较大,存在河道转弯凸岸段、支沟汇合口处、过去河道采砂废弃物堆积区及新建堤防河道段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淤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没有详细的断面测量资料,按照平均0.5 m 来估算清淤量;初步设计阶段考虑河道行洪畅通性并对断面进行实测,计算后的清淤厚度在(0.3~0.8)m 之间,清淤总量为42.24 万m3,其中藉河、金家河、平峪沟段分别为26.84 万m3、7.20 万m3、8.20 万m3。清淤量除部分腐殖土外,其余部分用于堤身填筑料,剩余部分拉运至弃渣场。清淤单价按照12.17 m3/元计算,可研与初设投资相差不大。

3.2 岸坡整治项目分析

本次治理范围涉及藉口、太京两个乡镇的三合村、窝坨村等20 个村,现有人口7.12 万人,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2014)的规定,工程区是以乡村为主的防护区,工程防护等级为Ⅳ等,其中藉河人口密集,乡镇企业较发达,防洪标准按20 年一遇设防;平峪沟及金家河保护人口及耕地较少,淹没损失较少,防洪标准选取为10 年一遇设防。可行性研究阶段布置各类堤防及岸坡整治总长43.98 km,新建生态堤防15.47 km,生态改造堤防28.51 km,配套建设护堤路、栏杆等23.81 km。初步设计阶段对堤防建设内容进行了调整,布置各类堤防及岸坡整治总长34.62 km,其中新建生态堤防13.31 km,改造堤防21.31 km;堤顶人行步道及钢制栏杆34.62 km。除建设内容进行调整外,对堤防生态改造的形式也进行了优化,生态改造形式为坡面1∶2.0生态混凝土+覆土+植草绿化。生态堤防改造单公里造价由520 万元/km 增加至627.27 万元/km,整体投资相对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增加了2 257.07 万元。

3.3 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项目分析

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对金家河及平峪沟治理段进行工程性水保措施,建设谷坊34 座,排洪渠和急流槽各8.60 km,河道边坡整治8.60 km。可研阶段由于条件的局限性,缺少灌溉调蓄设施及首部枢纽,对以上部分内容缺乏考虑。而初步设计阶段建设谷坊13 座,排洪渠300 m,河道边坡整治0.88 km,新建水源井2 处,高位水池2 座,埋设绿化节水灌溉管道23.80 km,但初步设计阶段删除了急流槽和消力池建设内容。以上原因导致投资相比于初设有所降低,减少了604.02 万元。

3.4 防污控污项目分析

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收集相关部门“十四五”规划内容进行整合,修建截污纳污管道64.55 km,管道采用直埋,村庄道路管径为DN200~DN500,新建仿古厕所11 座,改建厕所1 960 座,垃圾箱512 个,垃圾斗16 个,并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初步设计阶段,通过现场调研能够在年度计划内落实的项目只有太京镇窝驼村——李家台子雨污分流管道项目,该项目计划在藉河右岸窝驼村——李家台子段沿新建规划滨河道路铺设28 km 雨污分流管道,为混凝土管道,管径在(800~1 500)mm 之间。故投资金额相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减少1 129.83 万元。

3.5 景观人文项目分析

初步设计阶段根据秦州区人口密度与周边文化资源,与区住建、太京镇、藉口镇、天投公司等部门单位对接,目前已落实能够整合并纳入到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程整合的项目有5 处。分别为职教园区绿化工程项目(1 100 万)、石榴园绿地公园项目(1 012.2 万)、藉口镇吴家崖村乡村环境整治项目(260 万)、藉口镇金河小区堤顶绿化项目(210 万)、平峪小镇东侧规划道路沿线绿化项目(830.86 万),相对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整合项目无变化,投资未发生变化。

4 实例分析对项目设计不同阶段的启示

4.1 可研估算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是从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面开展论述,开展堤防结构形式、清淤疏浚等的方案比选。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工程总估算表对项目的建设全过程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要是可行性研究阶段批复的估算投资与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投资相差较大,在初步设计报告的概算投资进行批复时,会对一些项目的单价进行调整,部分单价会被压缩,在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总投资超过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情况,致使招投标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5]。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初步设计阶段甲方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出了要结合藉河一期、二期综合治理的经验,特别是对生态堤防改建提出了新的要求,致使岸坡整治投资超过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单公里造价,由520 万元/km 增加至627.27 万元/km;二是由于报告编制深度的差异,在可研阶段相关的设计方案可能精度不够,但在初步设计阶段都是经过现场仔细查勘,存在投资漏项或者单价预算不符等情况,不能够按照项目的建设思路做出合理调整;三是本项目还涉及整合资金项目,这些项目主要依靠其他部门的资金去安排解决,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一定要在熟悉相关概预算定额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的筛选,对于不符合建设需求的项目,可以将其剔除。此外,作为工程概算人员,一定要积累项目相关造价的材料,分析不同项目特征、专业系统下的指标情况,培养工程概算经验,特别是关于一些资金整合项目中所列的项目,如在藉河右岸窝驼村——李家台子段沿新建规划滨河道路,铺设28 km 雨污分流管道,投资额为2 600 万元,更要注意这些整合项目的方案及概算投资,确保能顺利实施[6]。

4.2 设计概算编制阶段

受可行性研究阶段估算投资限制,初步设计阶段总概算理论上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投资及建设内容进行确定。编制人员在没有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好衔接的情况下,极易造成设计内容不一致、标准不统一、投资失去控制等风险。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投资评审的一些要求,如果初步设计报告中的概算投资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投资时,就要把初步设计报告中各项工程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估算投资项目进行比对,通过与项目评审专家沟通,确定超概算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依据评估结论对初步设计报告的内容进行修改,一直到概算投资符合相关批复的要求[7]。故在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报告编制人员必须与概算人员进行沟通衔接,在报告编制过程中树立经济学概念,将限额贯穿设计的全过程。在秦州区水系贯通工程与水美乡村建设项目中,由于岸坡整治中堤防改造设计方案概算投资在超可行性研究估算投资的占比较大,存在可调整优化的选项。在堤防结构形式上综合考虑行洪防护安全、绿化景观、生态修复、环保等功能,对河道生态改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四种改造方案。方案一:利用现状坡度1∶1.5,加蜂巢格室+植生毯+覆土+植草绿化;方案二:坡度1∶2.0 缓坡处理,加筋麦克垫+覆土+植草绿化;方案三:坡面1∶2.0 生态混凝土+覆土+植草绿化;方案四:坡面1∶2.0 大三角链+覆土+植草绿化,并对上述四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四种方案均为常规性设计的合理方案,材料来源、施工难度和稳定性均没有太大差异,综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对最终效果的分析以及造价,选择方案三为推荐方案,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景观要求,提高生态效益并保证经济效益。

5 结 语

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的合理确定和控制,对于项目建设全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可行性研究阶段估算金额对于项目前期决策至关重要,而在初步设计阶段的总投资是项目的关键环节,项目建设前期的投资确定工作是后期实施过程中资金的保障。

猜你喜欢
可行性研究概算清淤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EPC项目设计的概算控制和管理探讨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PPP项目识别与可行性研究
Widuri油田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
力士德清淤挖掘机
TD-LTE应用于CBTC车地通信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板集煤矿主井井筒快速清淤施工技术
对节能评估与可行性研究之间关系的思考
城市排水系统沉积物特性及清淤方式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