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09-18 19:18张青
健康之家 2023年15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影响因素

张青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PCI)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我院进行PCI治疗的9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给予300 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术后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持续治疗,分析患者一般资料、PAC-1、CD62P、血小板聚集抑制率、MPAR指标,观察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PCI术后24 h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45.05%,术后5 d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54.95%。抵抗组服药前、PCI术后的PAC-1、CD62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冠脉造影结果、支架植入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PAC-1、CD62P等血小板活化指标(P<0.05),不包括年龄、性别(P>0.05)。结论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是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影响因素;氯吡格雷抵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主要原因是为心肌提供血液供应的血管发生堵塞,致使心肌因缺血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首选血运重建治疗方式。

氯吡格雷是目前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要的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之一[1],但仍有11%~44%的患者接受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后会发生氯吡格雷抵抗[2]。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而言,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十分关键[3],一旦形成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会危及生命,造成致死性损伤[4]。本研究选取9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我院进行PCI治疗的9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54~79岁,平均(65.02±6.80)岁;男63例,女28例。

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既往无氯吡格雷服用史、PCI治疗史;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消化性溃疡病史;免疫系统疾病;合并肿瘤;合并感染;慢性血液系统疾病;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禁忌;明显肝肾功能异常。

1.2 方法

急诊PCI术后24 h~7 d内,以二磷酸腺苷(5 μmol/L)作为诱导剂,采用光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样PAR。将PAR>5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将研究对象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抵抗组)和氯吡格雷反应正常组(正常组)。

1.3 观察指标

(1)在服药前、术后24 h、术后5 d检测患者PAC-1、CD62P、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MPAR。

(2)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冠脉造影结果、支架植入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PAC-1、CD62P、血小板聚集抑制率、MPAR比较

抵抗组服药前、PCI术后的PAC-1、CD62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见表1。

2.2 单因素分析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冠脉造影结果、支架植入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PAC-1、CD62P等血小板活化指标(P<0.05),不包括年龄、性别(P>0.05)。见表3。

3讨论

氯吡格雷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5],属于新型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能够直接抑制血小板表面受体与ADP的结合,因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被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6]。但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个体差异相对较大,有部分患者用药后难以取得预期疗效,这一现象被称为氯吡格雷抵抗。氯吡格雷抵抗机制尚未明确。有关研究发现[7],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与氯吡格雷抵抗密切相关,而PAC-1、CD62P则是血小板活化指标[8]。

本研究结果显示,抵抗组服药前、PCI术后的PAC-1、CD62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冠脉造影结果、支架植入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PAC-1、CD62P等血小板活化指标(P<0.05),不包括年龄、性别(P>0.05)。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度、活化状态起着关键作用,为减少临床血管事件、血栓形成性疾病的发生,抗血小板治疗尤为重要[9]。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是在肝内经过P450细胞色素生物转化产生活性代谢产物[10],对ADP受体产生不可逆阻断作用,直接抑制ADP介导的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继而使血小板不能聚集。此外,氯吡格雷还可使血小板膜蛋白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降低,因副作用小、活性高而广泛用于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PAC-1、CD62P是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在血小板膜上,GPⅡb/Ⅲa复合物属于含量较高的糖蛋白,当ADP、胶原蛋白激活血小板后,在Ca2+参与下,两个以上的GPⅡb/Ⅲa分子能够同时与一个纤维蛋白原分子结合,继而发展为血小板聚集。CD62P又称为P-选择素,在白细胞与内皮细胞、活化血小板黏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介导作用,是一种静止血小板a颗粒膜上分布的蛋白质,参与血栓形成与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PAC-1、CD62P均是血小板活化指标,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贾蔓箐,王洋,蔡静,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磷酶1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16):61-65.

[2] 尹书会,曹清禹,张倩,等.细胞色素P4502C19快代谢基因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19(2):109-115.

[3] 姚懿,唐晓芳,宋莹,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影响因素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5):799-803.

[4] 张世魁,石建元.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慢性病学杂志,2021,22(10):1585-1587.

[5] 周美清,陈小艳,邓月.氯吡格雷强化剂量治疗冠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的Meta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5):19-25.

[6] 麻新国,王卫清,吴森林,等.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重度血瘀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7):31-34.

[7] 游正林,杨启才,任凌,等.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非氯吡格雷抵抗者行PCI术后炎性介质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10):1195-1200.

[8] 谷新伟.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J].实用医药杂志,2020,37(7):609-611.

[9] 申文彬,毛利宾,王明昭,等.个体化基因指导的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22(3):196-198.

[10] 韩冰.替格瑞洛在非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0,27(6):38-40.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