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合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探讨

2023-09-19 15:46朱锦榕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家校联合方法

朱锦榕

摘 要: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家校联合育人是一种必然趋势。家校共同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并且双方建立平等、友好的协作关系,有助于增强教育力量,发挥教育效益最大化,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双重教育保障。目前,初中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学生身体综合素养的发展得到了重视,为促进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终身体育观念,教师进行了教学探究活动,认识到家校联合育人的作用和优势,并针对家校联合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方法这一课题展开了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校联合;初中体育家庭作业;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6-0046-04

传统的初中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和实施中存在不足,如作业布置不足、缺乏家庭教育的支持等,无法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量,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影响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改善这些问题,本文基于家校联合视域,对体育家庭作业的意义、特征、问题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1.家庭体育作业意义

(1)增强学生的体质

要想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就应进行反复的体育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家庭作业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训练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开展体育活动,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并且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也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从而不断地提升身体素质。

(2)促进学生智力发育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大脑发育程度。人的大脑发育情况和身体素质有很大的联系,因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中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让大脑获得足够的休息和均衡,有利于促进学生大脑的活动功能,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所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促进其大脑有效发育,教师应注重这一点,设计科学、多样的体育作业,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

(3)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的增长

当父母与孩子一起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他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认识,孩子也能够将自己在体育课堂中所学习到的各种运动技巧向他们的父母展现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展现自我。同时,学生也可以与父母一起进行体育游戏,从而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游戏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与小伙伴建立合作、友善的关系,孩子与父母开展游戏活动,可以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

(4)促进教学延伸

体育课时较短,而家庭作业可以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具有延伸教学的作用。一方面,体育家庭作业的场所具有随意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所进行体育活动,相比具有局限性的课堂训练来说,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可以与多个参与主体进行,如父母、朋友等,对于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具有推动作用。

2.家庭体育作业的特征

(1)计划性

身体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体育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教学需要将眼光放长远,结合学生现阶段的身心特征,有计划地设计作业目标和具体内容。另外,教师还需结合学生生活环境、气候条件、体育课程内容计划作业方案,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体育家庭作业。

(2)可操作性

在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作业的可操作性,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材、场地等,不能随意地设计作业内容。另外,教师需考虑学生的安全,安排一些适合学生在家能够安全进行的体育活动,避免出现危险行为。家庭作业的形式和难度应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而定,又简单到复杂,保证作业难度和作业量不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

(3)全面性

体育的功能性很多,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能、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等,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注重全面性,通過多元化体育活动,从不同的层面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素养。与此同时,注重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自主体育锻炼的习惯。

3.家校联合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1)现有的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内容不能满足初中生的校外体育锻炼需求

据调查研究可知,很多学生反映传统的体育家庭作业过于古板、枯燥,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的参与性不强。体育家庭作业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不仅是为了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达到增强身体素养、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因此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十分必要。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缺乏体育作业设计意识,甚至很少去布置体育作业,导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通常没有结合学生的个体需求以及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大多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运动,然后要求家长进行监督,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热情并不高,甚至存在畏难的心理,严重影响将来的发展。

(2)现有的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实施中缺少有效的作业评价方式

对初中生进行体育家庭作业评价,旨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但是,部分教师只根据初中生的作业视频或运动照片,对其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质量进行评判。这样的作业评价形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导致了初中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同时也不能实现家庭作业的最终目标。

4.家校联合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分析

(1)建立家校联合促进家庭体育作业的创新理念

第一,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学校要从顶层设计的视角出发,建立家校联合的教育观,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起到引领作用,推动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一种体育教学协作的意识。所以,管理层必须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进行整体的规划,将培养学生身体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与“双减”理念相一致。在家校联合体育作业體制下,学校要与家长进行一系列的交流和协作,从而增强教育力量,实现育人效益最大化。推动家长对家校联合教学模式的认识,提升教师和家长对家校联合活动的认同感。

第二,强调家长在体育家庭作业中的作用,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在传统初中体育家庭作业设计中,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协作缺乏足够的深度,但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改的推行下,家校联合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协作在空间、时间和内容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家长对家校联合教学模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促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地担任起对体育家庭作业进行监督的责任,以及对教学方案提出建议的责任,促进家校联合在初中体育家庭作业中的有效落实。

第三,构建培训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工作态度、教学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家校联合在体育家庭作业实施中的效率。基于此,学校应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对家校联合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认识,提高教师的应用积极性和应用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家长共同开展体育教育活动。

(2)建新型家校合育下家庭体育作业的沟通合作方式

第一,建立家庭作业管理档案。家校联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充分发挥体育家庭作业巩固知识、延伸课堂的作用。家校联合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共同决策、相互提供学生信息,更好地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作业设计和作业指导,保证学生能够顺利、高效完成体育家庭作业。教师需要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体能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情况、体育兴趣等,并将这些内容反馈给家长。这样家长在对学生体育作业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就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措施,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保障;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联系,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体育作业完成情况等,以便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特征,并设计多层次的体育家庭作业,保证作业内容和形式符合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然后建立体育家庭作业成绩报告表,通过对成绩数据的横、纵向对比,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习惯和品质。

第二,搭建网络体育学习平台。在家校联合的过程中,网络平台起到了重要的联通作用,保证了家校联合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信息化课堂的构建,学校不仅要设置网络学习平台,还应开发专门的家校联合沟通平台促进家长和教师随时沟通。目前,最常用的网络学习软件就是钉钉和微信,这些信息化教辅工具的存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拉近了家长与教师的距离。然而,由于体育课程比较特殊,单纯地利用课堂时间教授学生运动技巧是远远不够,体育训练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如果体育训练不持续,存在零散化现象,无法让学生的体质得到更好的提高,所以体育教学必须要延伸到课后,通过做家庭作业进行巩固和完善,并且教师还需要对体育家庭作业进行精心的设计,以确保作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基于此,必须建立一个更加专业化的网络沟通平台,这样教师就可以与家长进行随时的沟通,对家长提供正确的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促使家长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更有力的教育服务。

第三,构建家长的监督制度,促进学生能够及时、高效地完成体育作业。实际上,初中体育课时较短,学生在学校中开展体育锻炼的机会较少,而在体育课堂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无法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体育训练活动,基于此,教师必须抓住学生在家庭生活时间,引导他们在家中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以此达到正常的运动标准。但是学生的自制力较差,若没有教师的监管,则很难自觉地完成体育家庭作业,这时就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在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时候,父母若能对学生进行监管,则会对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可有效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养的目标。由此可见,建立家长监管机制十分必要。

例如,在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之前,教师除了要向学生展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家长监管机制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地完成体育作业,让学生在愉悦、舒适的环境中完成体育锻炼,并体会到不同方式中体育练习的快乐。初中生对轮滑这一项体育项目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传授轮滑技能,然后布置相关的轮滑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练习,同时要求家长为孩子寻找合适的运动场地,也可以设置一些障碍,引导他们完成穿梭轮滑作业。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对学生进行监管,同时用手机拍摄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视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趣的轮滑运动。

(3)体育家庭作业的科学布置

第一,从课堂教学需要的角度。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练习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实现自我完善和提升。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也应以巩固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展开,或是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发挥体育家庭作业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技术训练内容,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时间,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在知识和技巧的传授上,让学生充分掌握体育技能,并促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完成体育作业的必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有效、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作业训练活动当中。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体育技能和知识,与家长进行交流互动,这既可以让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在沟通与交流中将知识内化,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素养,从而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不同形式和难度的体育作业,如体育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体育基础水平较低的学生,他们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不足,教师可为他们布置简单的“拍球”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上下肢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强化他们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运动技能,教师可为他们布置“仰卧起坐”作业,锻炼学生的躯干支柱力量,又可以提高体能测试成绩;体育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布置“立定跳远”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爆发力,锻炼学生的肢体、躯干控制能力。

第二,从适合学生发展的角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初中生的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需求选择作业内容,设计多元化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身体素质的训练,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理特征,设计一些体能练习作业。例如,针对体育基础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可布置“开合跳”“前后移动”和“滑雪步”等训练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进行选择性训练;针对体育基础水平中等的学生,教师可布置“花式跳绳”的训练作业,让学生通过花样跳绳的形式,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这种运动方式具有创造性,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实现“小场地,大技能”的效果;针对体育基础水平高的学生,布置“半蹲起”“卷腹”等非器材的身体训练作业,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体育教学任务的安排要灵活多变,考核模式也应做到多样化,保证教学活动符合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征。在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课程需求和计划进行安排,同时更应该做到“以生为本”,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其中。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体育作业项目,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活动。

第三,从增进亲子关系的角度。体育课程的独特性,不但体现在其高度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促进引导方面。因此,家长与教师应做出共同的努力,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性,促进双方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体育作业,这样就可以促进家长利用自身的功能,引导孩子深度地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与父母建立起一个融洽友好的家庭关系,并在相互间的交流中,互相學习、互相促进,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体育作业。此外,父母的参与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热情,利于充实他们的家庭生活。例如,在设计体育训练作业形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利用有趣、新颖的练习形式来增强对体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参与积极性,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出来,他们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运动当中,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如很多学生都很喜欢跳房子这项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学生需要严格遵守规则,并进行跳跃技能的训练,锻炼自身的体能。此外,鼓励父母参与到游戏当中,在院子里或小区楼下开展游戏活动。在规则的指导下,学生的规则执行意识也会得到提高。

第四,完善评价监督制度。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不同,它的实践性更强,甚至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必须以实践性作业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养的目的。但是,部分教师难以对学生的体育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握和评价,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十分必要。教师可以制订一个练习打卡表,在家长的合作下,及时填写打卡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进行有效评价。

5.结语

家校联合在初中体育家庭作业中的有效实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和发展。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活动,对体育课程标准以及教育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究家校联合育人的意义,结合实际学情,探究科学、有效的家庭作业设计策略,实现教师与家长的深入交流与协作,更好地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陈东.“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3(14).

[2]莫燕飞.“互联网+体育教学+家校联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广西教育,2022(17).

[3]孙修丽.浅谈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优化策略与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2(25).

[4]张玉平.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家校协作实践探索[J].中小学班主任,2022(01).

[5]钱红艳,田丽玲.家校社一体化体育作业设计初探[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08).

猜你喜欢
家校联合方法
学习方法
关于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可能是方法不对
沟通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体育教师如何开展家访工作
捕鱼
家校联合 共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