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实践研究

2023-09-29 10:24李芳芳
教师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结构化文言文导图

李芳芳

(上海金山区健桥实验中学,上海 金山 201500)

随着部编教材的全面铺开,文言文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不仅增加了文言文的学习篇目,还提高了教学要求;不仅要求学生积累文言字词、关注文言现象,还要求学生接受文言熏陶,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笔者尝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或图示组合梳理重要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结构化、记忆形象化、将本不可见的思维路径、思维结构呈现出来,达到思维可视化,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并将所学的知识通过思维的延伸进行拓展迁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系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科知识体系的高品质建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里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和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互动,也包括课前学生的自学及课后的复习、梳理、巩固、作业评价、反馈等过程。

一、运用思维导图让知识结构化

知识结构化,是指将逐渐积累起来的碎片化知识点加以归纳和整理,使零碎的知识点纲领化、系统化、结构化,做到纲举目张。将零碎的知识点结构化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意义非凡的作用,学生个体学习差异与知识的多少和知识的结构化有很大关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就是把繁多、零碎的文言知识用可视化的图示呈现出来,化零散为系统,新旧知识牢固连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厘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初三对文言文知识点进行复习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结构化。例如,在复习文言文常见文化常识时,就可以将《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2020 届新版)》第217—224 页“文言文常见文化常识简表”的内容,通过树状图(图1)来梳理。先将所有知识点分类,然后再逐一进行整合,让这几页的重要知识点有条理、纲举目张地浓缩在一幅树状图里,这样既保证了重要的知识点不会遗漏,又厘清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图1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化常识树状图

二、运用思维导图让记忆图像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当前似乎已经悄然进入“读图时代”“图像时代”。图像、短视频在现在的生活和教育领域中被广泛运用,且深受师生欢迎。实际上,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都是传递信息和表征世界的主要方式。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图文并用的表征方式体现出开放性、交互性、非线性等诸多新特点。如何更有效地顺应时代发展,借助图文并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图像和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有效连接和呈现,成为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图胜千字”,大脑对“图”更敏感。思维可视化就是利用“可视化增效”原理,把大脑对“图”的偏好,以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将师生的思考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把原本不可视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视化的情境或图示,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和加工效率,而且使图示语言与大脑思维发生共振,便于深层次理解和记忆。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将黑白文字用形象、多彩的图形表现出来,以关键词和简明的图示让思维可视化,使教学重点、教学思路和零碎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呈现出来,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能,减轻了大脑的识记负担,有利于学生记忆。

上文提到的“初中文言文常见文化常识”树状图,不仅使知识结构化,还使记忆图像化。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需要记忆的内容非常多,尝试运用思维导图,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

三、运用思维导图让思维可视化

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过程是思维在同化和顺应交替进行的过程中使原有的认知图式得到建构和发展,即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由此可见,思维活动是有效学习发生的首要条件,教学的关注焦点应该从浅表的“知识层面”深入内在的“思维层面”,让学习活动真正产生,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有效、系统、持续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可视化就是为了探寻、外显大脑思维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在意的是分数,却忽视了学习的经历、学习的过程,忽视了答案生成的思维路径。尤其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去掌握相关知识,不仅掌握的知识是片面的、浅表的,学习过程中也缺乏趣味性。因此,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成效的关键不在于知识的机械重复,而在于寻找、挖掘、呈现知识背后的逻辑连接和思维规律,并引导学生加以掌握和应用。

思维可视化作为一种知识呈现与组织方式,既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又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学方法,既有助于教师将知识和相关内容结构化,又可以帮助教师将原本抽象、琐碎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可视化,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作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将所学新知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使新知与原有知识进行融会,不仅提高新知识的学习效率,巩固原有知识,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教学思路、教学重点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如在执教蒲松龄《狼》一文时,教师可以尝试用鱼骨图(图2)来梳理故事情节,进行人物性格分析,将刻画人物的关键字词、主要性格都标示出来,不仅使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重点一目了然,还对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帮助。

图2《狼》情节梳理、形象分析鱼骨图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除了使知识结构化、记忆形象化、思维可视化,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初中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由于所学作品年代久远,不如现代文那样容易理解,学生有明显的畏难情绪,所以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形。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尝试思维可视化,采用课前先学模式、课中交互模式、课后巩固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恰当地运用思维可视化,将教学的思路、教学的重要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降低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记忆文言文知识点的难度,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产生获得感、成就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曾提出“让学”。“让”者,“使”也,包含“激励”“诱导”的意思。海德格尔笔下的“让学”包括让热爱和让实践两个层面。“让学”中的“让”,也可选取表面之意义,即让给、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活动时间,让出学生思考的空间。将思维可视化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知识传授的角色,转变为教学的引领者、陪跑者,把课堂上“教”的时间留出一部分给学生“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有更多的实践体验、更多的思考时间,实现课堂学习生态的转变,充分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爱上学习文言文。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与思维力有关。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传授知识,还需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可视化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画图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的过程。以思绘图、以思忆图、以思用图,同时以图引思、以图明思、以图理思,思维与图示共生并进,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大有裨益。

引导学生将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运用于初中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思维可视、外显,只是一个尝试。目前笔者感觉教学效果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效果要好,这样的教学方式受欢迎程度比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主动参与度高。学生对每一篇课文知识点的梳理更完整、更细致,对不同篇目之间的联系也挖掘得更充分,在每一篇构成一个独立的知识网络时,也建立了不同篇目之间的联系,但在思维可视化的科学性、实效性、创新性、艺术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学习、提升。在今后教学过程中,笔者将会进一步对思维可视化进行学习,也打算将思维可视化运用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活动中。

猜你喜欢
结构化文言文导图
烃思维导图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第6章 一次函数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