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旅产品的文化卖点

2023-10-08 12:21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3年8期
关键词:研学消费旅游

从7月中开始,到8月底结束,“暑假游”已经收官。各方发布的暑假游成绩单,彰显了旅游业带来的一系列强劲的消费增长信号。18.39亿人次、1.21万亿元,是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对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的最新统计。

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等出行热点带动了旅游消费者的流动,定制游、小团游、私家游、半定制半自由行等旅游产品产品迭代升级,不断涌现的音乐节、演唱会、露营节、漫步城市、自驾游等,打造了一批文旅新消费场景的“爆点”,旅游消费正在由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沉浸式旅游转变。

火热的文旅市场,一头连着“诗和远方”,一头连着消费、就业和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推动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旅游本身是个值得深挖的富矿,消费增长空间广阔,在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上大有文章可做。旅游+“夜经济”,唤醒了中国夜间消费市场新活力;旅游+研学,让游学消费崭露头角;旅游+“科技”,逐渐走进了中国各大旅游景区、文博场馆,带来了更具便捷性、趣味性、创新性的旅游服务和体验;旅游+观演,呈现了个性化的文化演出体验;刚刚举办的成都大运会、即将举办的杭州亚运会、频繁举办的城市马拉松比赛等,让人们看到了旅游+体育的市场潜力……

在这个背景下,旅游产品的供给种类和数量的创新、旅游服务水平的品质提升也提上了日程。

一方面,旅游市场复苏提速,各地相继推出产品差异化、服务精细化、主题多元化的旅游线路,长线游、亲子游、研学游、人文游等旅游产品陆续“上新”并受到追捧。

另一方面,这一综合性消费体验的背后,也期待更贴心的服务,说涨就涨的旅游价格、人满为患的热门景区、“货不对版”的住宿质量、门票是否方便預约、团队游是否尽如人意、优惠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旅游消费体验满意与否、市场安全是否让人放心……

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除了期待有更多可玩的“花式”旅游产品的出现,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服务水平的品质提升。比如,今年暑假,新疆导游小祁因游客发的一条表扬视频,一夜涨粉百万。视频中的导游不仅为游客规划好最佳旅游路线,带游客吃当地物美价廉的美食,还用相机和无人机为游客捕捉旅途中的美好瞬间。不少网友甚至因为他真诚的态度和无微不至的服务,将自己暑期的旅游目的地改到了新疆。

值得思考的是,面对热门景区“一票难求”,是不是可以让放票时间、预约方式更科学、更人性化;面对博物馆热背后的“讲解器荒”“讲解员荒”,是不是可以探索更多的智能化手段;旅游消费者到了目的地,不仅是看风景,还需要了解目的地的信息,车次、车辆的问题。

从这一方面来说,只有从食、住、行等多方面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实现旅游消费结构的升级,加大旅游投资和创业创新的力度,让更多的资本、技术、文化创意,为旅游营造更高品质的场景,提升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让更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让消费者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以此,持续提升旅游市场的热度,为旅游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由此看来,在旅游产品不断“上新”,大客流带来高营收入的同时,“舒心”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提升旅游市场的服务质量,业者依然任重道远。

——轮值主编  雷玄

猜你喜欢
研学消费旅游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40年消费流变
研学之旅
旅游
新消费ABC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