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烧钱”攀比家长何以解忧

2023-10-08 12:21罗克研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3年8期
关键词:花销账单钱包

罗克研

有人曾用“每逢暑假钱包减半”这样的感受,来形容孩子在暑假期间开销大,并且透出明显的无奈和焦虑。

暑假里,有家长在网上晒出了“暑假40天孩子开销五六万”的账单引发热议。也有不少家长在小红书等平台上晒出了国内旅行、各种培训班、研学游的账单,很多时候数额甚至超过万元。

之前有媒体进行了相关调查,暑期花销在5000至10000元的最多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暑期花销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的家庭最多,占比35.27%,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花销在2000-5000元和10000-30000元两个区间的家庭,比例为30.62%和23.64%,仅这三个选项占比就达到了近九成,消费跨度颇大。

暑期是观察消费市场景气程度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暑假旅游等服务消费明显回暖,对消费扩大支撑作用明显。

透过火爆的暑期消费,可以捕捉到许多家庭不同的消费观念。

暑假里,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暑假期间进行国内或国际旅行。这包括机票、酒店住宿、景点门票、餐饮等费用,往往成为家庭开支的重要部分。

此外,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在假期期间能够参加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和夏令营等活动,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这些培训班的费用不菲,加上杂费和学杂费,往往成为家庭负担的一部分。

新京报调查显示,超四成受访家长暑期消费花在研学旅游上,与此同时,超四成受访家长认为暑期消费中研学旅游类花销占比最大。

但研学热持续升温之时,名校游览变“校门打卡”、博物馆研学变成参观游览等现象也引发了学生和家长的吐槽,研学游如何保证质量成为了暑期热点关注的问题。

暑假烧钱,钱包瘪了,并非都是家长的自嘲与调侃。像“暑假40天孩子开销五六万”的一些家长表面上是在抱怨,实则在网上可能被认为是“凡尔赛”式的炫耀与攀比;也有一些“教育博主”宣传,暑假花钱研学游等,是“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有评论认为,一部分家长花钱大手大脚,一部分家长不情愿地加入“烧錢大战”,暑期账单俨然成为“鸡娃”成绩单,孩子的暑假价值似乎可以用花钱多少来衡量,显然让暑假消费有些变味,再次折射部分家长内心深处的焦虑。

抛开这些焦虑,每个家庭都有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双职工家庭少有时间带孩子外出旅游;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也没能力安排研学游。丰富暑假生活,不一定要靠花大价钱来实现。

有的家长给孩子的安排是上午在家学习,下午到科普馆、图书馆等地研学,另外还会安排孩子在家劳动;一个假期算下来,孩子的支出仅在3000元左右,同样能收获不少。

可见,与其不加选择地顺从暑假“烧钱大战”,让情绪和钱包都焦虑,还不如量体裁衣,探索更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暑假教育方式。

猜你喜欢
花销账单钱包
暑期调查:超六成受访家长认为学科学习花销最大
网上理财陷阱多 捂紧钱包别上当
账单式小康
钱包
账单式小康
钱包
又至一年“账单”发布时
美国人花钱,住房也是大头
闽南妈妈的“生娃”账单
看好你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