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落实活动型课程育人价值的探析
——以“探究世界的本质”一课为例

2023-10-14 15:25王小菊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4期
关键词:合肥育人思政

王小菊 曹 恒

(合肥一中教育集团包河分校 安徽合肥 230000)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是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社会理解力和参与力的综合性学科课程。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活动型课程并不是排斥知识的生成,而是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实践活动与思政学科理论知识有效融合在一起,真正将该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发挥思政学科自身独特的立德育人价值。故笔者在带领学生探究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这一模块的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时,开展一系列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及社会经历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利用思维活动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理解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正确性、科学性,并认识到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提升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促使学生做到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设计课程内容活动化,促进学科知识内化于心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下的活动型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拓展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空间,并不断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设置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探究,促进师生之间良性互动,使课堂教学在相对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进行。

首先,笔者在带领学生探究必修模块四“哲学与文化”中的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时,在课前布置与本课相关的议学任务:让学生多方面多渠道搜集与本课议题相关的“哲学小故事”、制作与本课议题相符合的“哲理小动漫视频”、查阅与本课议题相关的“漫谈不同哲学家的内心世界”等。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选择一种类型的任务在课堂上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分享,在分享中阐明相关学科知识。例如,学生在展示“不同哲学家的内心世界”时,运用相对直观的手法表达了不同时期哲学家的基本观点,挖掘哲学家思想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在相对宽松活跃的气氛中通过分享及展示活动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明确其内涵异同。

其次,鼓励学生从自身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出发,搜集家乡合肥的“前生今世”,在课堂活动中通过不同方式多方面展示合肥的无穷魅力。例如,学生通过查阅搜寻资料了解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通过直观真实的情境材料的展示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从而更加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学生通过分小组议学探究的活动方式,搜集合肥巢湖生态治理、合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等相关视频资料,在相关议学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阐述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等哲学原理,从中理解无论是在巢湖综合环境治理中还是在合肥科技发展过程中,合肥都从自身的城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才能取得如今的巨大进步,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在自身的生活学习中也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课堂探究中通过多种活动分析真实情境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合肥的巨大变化发展后撰写一篇小论文或者一篇演讲稿。要求围绕本课重点内容(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展开议论或者演讲,促使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刻体会信心、信念的精神力量,鼓励学生在未来为家乡合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笔者依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型课程的要求引导学生将必修模块四“哲学与文化”中的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教学内容活动化,促使学生在思维活动、实践活动中学习学科知识,将活动内容与学科内容相结合,在活动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塑造心灵,在润物细无声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生活实践,从而发挥思政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挖掘议学活动情境自身蕴含的育人价值,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立德铸魂是高中思政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故思政教师在以本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课程中,要针对高中生自身成长的特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设计不同情境,挖掘活动情境本身所蕴含的育人价值的积极因素。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必修模块四“哲学与文化”中的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时,提取本课的学科大概念“世界是物质的”,设计该活动课程主议题“从合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促合肥发展”,将子议题设置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等,引导学生搜集查询自己家乡有哪些真实情境案例能反映本课的主要议题,在促使学生感受家乡合肥的巨大发展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合肥的情感。这样的活动探究一方面落实思政学科重点知识,另一方面落实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思政学科立德铸魂的根本育人价值。

首先,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子议题时,应基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围绕该议题,引导学生查阅搜集关于巢湖远古时期美丽的传说、巢湖形成的真正原因、今天巢湖综合治理的各种具体措施等相关资料,并且建议学生实地考察今天合肥市政府坚持不懈进行环巢湖综合治理的具体举措。鼓励学生从搜集的资料中分析哪些资料能够反映思政学科知识,促使学生在活动探究中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坚定科学无神论,反对一切有神论。鼓励学生分析真实议学情境材料“纵深推进合肥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认识到贯彻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属于“正确思想意识对物质世界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的知识范畴。鼓励学生搜寻家乡合肥着力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推进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的相关举措,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知道保护生态环境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体现,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利用规律造福合肥人民的体现,从而认识到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可以充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们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社会造福。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畏艰难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合肥的发展积蓄力量,在细微之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活动型课程教学中通过真实议学情境的创设,不仅促使学生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幸福感,而且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将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在带领学生探究“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这一子议题时,对学生进行分组,6人一组,成员通过不同的途径(图书馆查阅、网络等大众传媒、拜访年长老人等)收集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合肥发生的历史巨变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小组收集好资料后,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每组选出一名代表通过不同方式(图片、文字、影像等)展现本组收集的资料所体现的学科观点。这样的展示性活动,一方面,促使学生通过比较直观的方式理解抽象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促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总结,落实思政学科公共参与素养。

最后,在带领学生探究“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子议题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开展合作,走出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完成与该议题主题相符合的一项社会调查活动,理解合肥市是怎样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成长为一座“科里科气”的科技创新之城的。在学生完成社会调查后,引导学生利用学科理论知识阐释调查报告,将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为合肥的创新发展寻求科学理论支撑,促使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此类活动型课程设计,既落实学科重点知识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三、探究活动内容课程化,发挥思政课程预期育人价值

高中思政课程本身具有的独特育人价值,要求教师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精选和整合活动课程内容,明确课程活动内容要求,从而在活动型课程中达成预期育人效果。笔者带领学生进行模块四“哲学与文化”中“探究世界的本质”活动型课程设计的探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使活动内容课程化,达成思政育人的预期效果。

其一,鼓励学生通过讲述哲学小故事、分析情景材料等语言表达以及逻辑思维等活动,将学科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整合素材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发挥思政育人价值。

其二,鼓励学生合作搜集资料,尤其是关注最新社会热点素材,培养学生把握时事热点、关注国家大事的主动性积极性,树立家国情怀,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总结提炼归纳整理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落实本课程学科核心素养,发挥思政育人价值。

其三,鼓励学生通过调查研究等社会实践活动,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符合教学议题的真实情境,采取多样化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调查研究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从而促使学生在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挥思政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其四,鼓励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知识,基于一定的议学情景材料,运用不同哲学视角,表达不同思维观点,提出不同的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可根据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制作评价量表,包含活动目标、活动材料搜集、小组配合情况、小组观点交流论证等指标,既评价学习过程又引导活动过程,使有关学科内容生活化和结构化,充分体现活动型思政课程的教学特点,发挥思政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由此可见,落实思政课活动型课程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将知识与生活融合,关注学生的发展和体验,鼓励学生用心走进思政课堂,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活动进行互动交流,体验思维和情感的碰撞,尤其是要引导学生用思政理念看世界,培养家国情怀,落实学科重点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发挥思政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通过灵活多样化的活动设计,开展不同方式的实践教学,从而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育人目的。今后笔者将继续立足高中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和未来长远发展,将思政学科知识观点与学生生活经验、生活经历有机结合,在活动型课程教学中努力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带领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教学中思考感悟真理的力量,提升其政治站位和思想境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合肥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合肥的春节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合肥的春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