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智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

2023-10-14 15:25王婉婉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4期
关键词:培智智力校本

王婉婉 罗 娜

(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安徽亳州 236800)

随着我国融合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和提升,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上升。近些年来,随着培智学校的增多和培智教育的迅速发展,更多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被送进了培智学校和康复机构,培智学校学生结构的变化导致其课程也将面临相应变革。虽然现在部编教材已发行,但各个地区的地理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导致各地生活存在差异性,开发与研究一套适合本学校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校本教材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培智教育教材使用的现状分析

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虽然目前已经发行了培智统编教材,但统编教材只到小学阶段,而且《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也指出,各地在使用课程方案时,可根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社区生活环境等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的多样性。由于培智学生的障碍程度各有差异,培智学校或康复机构在进行教学时,尤其是培智教育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多是以本校智障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为主要依据,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各个学校教师自行挑选教材版本,增加、删减或自编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目标。

二、培智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智力障碍儿童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他们在学习和接受知识时落后于正常儿童,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对于他们来说,远离自身生活环境下的课本知识难以被他们吸收接受,对他们的康复训练也很难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使他们获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校本教材可以从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习内容大多可从平时生活中提炼。在对智力障碍学生使用校本教材的过程中,教师更易提取教学资源。通过展现日常生活场景,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唤起生活记忆,达到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学习“学校”“教室”时,校本教材可以直接用本校学校和教室的图片,这样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尤其是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来说,他们可以在书本上看到自己的学校、教室,学习起来更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知识。

(二)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够更好地促进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

针对智力障碍儿童因自身缺陷,普遍性格比较闭塞这一现象,教师就要加强对智力低下儿童的引导与开导,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多参与生活的点滴并且可以组织社会交际活动,使这些智力低下的儿童打开心扉与正常人多接触,慢慢适应生活环境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存价值。校本教材的开发让智力障碍儿童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知识、做游戏等来使智障儿童的生存能力与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并且为他们能够独立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可以有能力融入社会、走向社会,并且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

(三)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够更好地实现培智教育的目标

培智教育的目标在于保障智力发育迟缓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缺陷补偿,发掘潜能,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最终将他们培养成为独立生活、融入社会的人。培养智力落后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为了使他们能够生活自理,并且参与社会生活,智力障碍儿童特别是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因为自身的缺陷,普遍生活地域范围偏小,多以本地生活为主。学校开发符合低智力儿童的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并且使校本课程可以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适应、融入他们身边的社会生活。

(四)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开发校本教材首先要搜集整理相关内容资料,建立教学资源包或者教学资源库。建立教学资源包或者教学资源库可以充分地发掘并且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因为培智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它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一些教育资源没有被合理、有效地运用起来,许多教师也没有相互交流教学方法。而在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互通信息,资源被最大限度地利用,积极完善管理体系,构建一个科学、系统、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建立资源库之后,资源多、易调取,培智教师的教育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库的作用,帮助儿童更好地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五)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够突出地域和学校的特色

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自然要融入学校的特点和当地的地方特色,如南京市秦淮特殊教育学校的校本课程渗入秦淮河、总统府、夫子庙、特色小吃等内容。而我们亳州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众多世界级历史名人和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花戏楼、地下运兵道、万佛塔等名胜古迹,将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内容融入校本教材不仅能够突出和形成自己的地域和校本教材特色,而且能够让智力障碍儿童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他们的爱乡之情。

三、培智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一)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智力障碍学生因自身发展迟缓,在认知、语言、精细动作、情绪、行为等方面都存在滞后的特点。智力障碍学生感知觉范围狭窄、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刻板,思维大多数仅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还存在记忆功能差、识记慢、遗忘快等特点。但特殊教育孩子因障碍类型不同、程度不等,每个学生的特长、缺陷、学习能力都不同,学校可针对学生的个别化需求,自主选择适合学生的课程。例如,对粗大动作发育较好的孩子,我们可以开设除体育课外的特长班,如篮球、足球、羽毛球、跑步、骑车等特长班;对精细动作发展较好且喜欢做手工的孩子,我们可以开设手工兴趣班,如串珠、十字绣、棉花画等手工兴趣班。

(二)适应性与特色性相结合

培智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是相对于统编教材而言的。校本教材更侧重于学校情况的独特性、差异性,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开发,是对部编版教材的有力补充。教育部统编培智教材,大局考虑,重在全体学生共同发展,难以照顾到因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差异、学生情况不同、家长重视程度不同而存在的差异性。一线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个别化需求的前提下,研究设计了教学活动,从而开发出以学生为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校本课程,以促进培智学生的个性发展。

校本教材的开发应该突出地方特色,推进区域文化,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最能体现本地乡土人情、风俗、文化、特色美食、著名景点等内容,并对选择的题材进行研究。如南京市秦淮特殊教育学校极具特色,在课程中融入南京本土元素,秦淮河、夫子庙、小笼包等进入课堂,培智学生在课堂上仿佛置身社会生活之中,为他们走入社会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铺路。我们也可以立足学校的地域特色,开发校本教材《我的家乡——药都亳州》。培智学生大多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对看到的直接事物印象更深刻。所以在教授该教材内容时,教师可以直接带着他们去中药材市场认识中药,或者把中药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真看、真摸、真感受去了解中药,知道亳州是四大药都之一,亳州的中药文化源远流长,中药不仅可以入药治病,也能做景观赏。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三)遵循性与补充性相结合

校本教材的开发要遵循教育部统编教材的编写原则和选题依据,编写要遵循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校本教材作为统编教材的补充学习教材,不能因为一味追求突出自己的区域文化和校本特色而忽略统编教材的编写依据以及由易到难、由具象到抽象的学习发展规律。对于培智儿童,我们应坚持生活化、全程化的教育理念,广东佛山市顺德启智学校的全程体验人性化课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们把课上育人与课下育人紧密结合,坚持做课上课下同育人,课下育人是课上育人的延伸和关键保障,以培养学生成为在社会中“有尊严活着的人”为目标,形成了全程体验培养模式,建立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地关注学生生存技能的教育到较高级地关注学生生活质量的金字塔式的目标体系。

四、培智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影响因素

针对智力障碍儿童,学校要立足于所有学生的整体学习接受程度以及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来开发培智教育校本教材,需要依赖学校领导、教师等各方人员共同努力。首先,一线教师扎根课堂,是校本教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是校本教材开发内容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人员,要使培智教育校本教材得到更好开发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研究适合本校智力障碍儿童学习的内容并且可以实实在在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二是要有正确的课程意识,正确的课程意识是教师进行校本教材开发的动力源泉,是进行校本教材开发的基础;三是在开发研究的时候不要怕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要坚持多视角、全方位地思考研究;四是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以及较强的专业素养来培养智力障碍儿童,帮助其纠正不良行为,使其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其次,要注重加强培智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相关内容的学习培训,坚持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多学习特殊教育前沿理念,参考其他兄弟学校的教材编写并结合自身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实践,最终形成适合本校智力障碍学生学习内容的校本教材。最后,教师虽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但校本教材的开发绝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智力障碍儿童在家时间多于在校时间,为了更好地开发校本教材,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校本教材开发需得到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

五、培智教育校本教材开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我校情况来说,培智教育校本教材开发还存在难度大且不适于每个孩子的问题,要展开以智障儿童的生存能力与适应社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个性化、生活性培智教育概念。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还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要研究制作一套针对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方案,并且将这一方案建立成资料库,方便使用。第二要不断创新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教学方法,如生活化教育、游戏化教学、培智教育与普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的方法等。第三要加强教师的交流合作,成立专门的校本教材开发教研组。在培智校本课程研究中,虽然各门课程的研究基础都不大相同,但所开发的校本课程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培智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并不仅仅涉及一个学科,而是涉及众多学科,即校本教材的开发不应也不能是某一科目的教师或者某几个教师的责任,而是特殊教育教师这一群体的责任。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校本教材开发教研组,成员们集思广益,不仅能加强教师的交流合作,还能保障校本教材的质量。

通过对培智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开发培智教育校本教材非常必要。课程与教材是培智教育学校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善校本教材才能帮助更多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融入生活、走向社会,所以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一定要贴近生活,使智力低下儿童可以在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中学习。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智力低下儿童教育教材的研究,将更多的生活常识放在日常教学中,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帮助智力低下儿童健康的成长,将教育的各个环节与智力低下孩子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

猜你喜欢
培智智力校本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