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扬中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2023-10-14 03:42田燕徐红梅肖敏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4期
关键词:扬中市肥胖率中重度

田燕,徐红梅,肖敏

扬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镇江 212200

随着城乡居民营养条件的改善和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生长发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时肥胖、超重等检出率不断上升,但以消廋为主的营养不良问题依然存在[1]且儿童营养健康存在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2]。本文通过对扬中市2022年6~18岁中小学生营养状态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分析扬中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22年扬中市6~18岁中小学生,数据来源于扬中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库。

1.2 方法 按照《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GB/T 26343-2010)[3]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按《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4]来判定超重、肥胖。按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WS/T 456-2014)[5]判定生长迟缓、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营养不良。

1.3 质量控制 为保证体检质量与数据的准确性,参与体检的工作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体检。体检数据均进行双录入。

1.4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13.0、Stata 1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状况 共调查28 993名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5.55%,生长迟缓率为0.14%,轻度消瘦率为2.68%,中重度消瘦率2.76%;超重率为17.52%,肥胖率为18.48%。

2.2 不同性别营养状况比较 调查男生15 173名,女生13 820名,男生轻度消瘦率(3.00%)、营养不良率(5.82%)、超重率(20.2%)、肥胖率(23.21%)均高于女生(分别为2.33%、5.26%、14.58%、13.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4.31、158.10、473.10,P值均<0.05);生长迟缓率、中重度消瘦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70,P值均>0.05)。见表1。

表1 2022年扬中市不同特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比较[n(%)]

2.3 不同学段营养状况比较 调查小学生16 924名,初中生6 951名,高中生5 118名,轻度消瘦率初中段(3.15%)高于小学段(2.65%)和高中段(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P<0.01);中重度消瘦率、营养不良率小学段(3.83%、6.61%)高于初中段 (1.27%、4.52%)和高中段(1.23%、3.4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8、92.02,P值均<0.01);超重率高中段(19.50%)高于初中段(18.41%)和小学段(16.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1,P<0.01);肥胖率小学段(20.10%)高于高中段(17.51%)和初中段(1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7,P<0.01)。不同学段生长迟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P>0.05)。见表1。

2.4 营养状况城乡比较 调查城区学生17 719名,农村学生11 274名,城区学生轻度消瘦率、中重度消瘦率、营养不良率(分别为3.05%、3.68%、6.59%)均高于农村学生(分别为2.10%、1.30%、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61、145.63、93.74,P值均<0.01);农村学生超重率(19.74%)高于城区学生(1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9,P<0.01)。生长迟缓率、肥胖率城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69、0.44,P值均>0.05)。见表1。

3 讨论

调查显示,扬中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现象共同存在,生长迟缓、消瘦及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超重和肥胖问题相对突出。扬中市中小学生生长迟缓率为0.14%,且在性别、年龄和地区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远远低于2022年我国中西部贫困农村6~15岁学龄儿童2.3%水平[6],低于2020年我国城市6~17岁儿童1.0%水平[7],提示可能与遗传、家庭经济条件、个人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扬中市中小学生消瘦检出率和营养不良率均低于2019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8.19%、10.2%)[8]。营养不良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这与之前多数研究一致[9-11]。城区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乡镇,与苏州[12]、射阳[13]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扬中自然地域小,城乡经济差距小,生活环境、营养理念等发生融合有关;扬中市中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分别高于全国(14.03%、10.86%)水平[8],亦高于《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显示的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11.1%、7.9%)[6]。超重率高中生最高,小学生最低,肥胖率小学生最高,初中生最低,超重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这与之前研究相符[9-11]。城区学生超重率低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率无显著差异,说明我市城乡差异在进一步缩小。

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其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形成和固化的重要时期。学生营养工作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一项公共事业。建议应结合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的一系列营养健康相关政策,采取综合策略和措施,推进学生营养健康相关工作,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防线;以提高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为核心,加强对社区、学校、家庭和儿童个人的营养健康指导;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特征、锻炼习惯、课程学习等特点,家校联动,多途径促进身体健康;同时关注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科学安排膳食,减少不健康食物和含糖饮料的摄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

猜你喜欢
扬中市肥胖率中重度
扬中市灵新风机氟塑有限公司
扬中市灵新风机氟塑有限公司
扬中市“两个百分百”守牢安全底线
扬中市欧美同学会“白、扬”村企结对帮扶活动成功举办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