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闻采访的“突破点”

2023-10-15 08:25张文胜宋莉
传媒评论 2023年8期
关键词:突破点鄞州老总

文_张文胜 宋莉

篮球术语中的突破,指的是一方持球,在运动中使身体摆脱对方球员的防守,从而在更接近篮筐的同时创造出利于自己投篮的空间。突破能力,不只是篮球运动员的“真功夫”,同样,新闻采访也需要有突破能力。现场被封锁、当事人“无可奉告”、被报道对象不愿接受采访……面对这些情况,记者是打退堂鼓,还是勇往直前?这时,记者如果具备相应的突破能力,“进”一步可能是海阔天空,往往就能挖掘出独家新闻或者更有卖点的新闻。反之,采访也就不了了之。这几年,不少新闻媒体在招聘记者时,其中一个重要的考核条件是“采访突破能力强”“有较强突破能力”“能突破各种时空、地域、人为的限制,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可见,具有突破能力对记者来说是一项必须练就的新闻基本功。

一、突破——不惧迂回曲折

2022年12月,宁波多家媒体刊登了笔者采写的《国内首单南美白对虾品质保险落地鄞州》的新闻稿,但采写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11月上旬,某保险公司通讯员向笔者发送了一份鄞州南美白对虾品质保险落地的信息。笔者觉得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这篇稿件中没有注明保险是什么时候生效的,养殖场为何投保这一险种等内容。于是,笔者向保险公司的通讯员提出,请他们联系养殖场负责人,想去现场采访一下。没想到,第二天通讯员反馈说,养殖场以“很忙”为由婉拒了,不想接受采访。至此,这篇稿件面临搁浅的窘境。

这时,笔者又请养殖场所在地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出面协调沟通。这位镇长回复说,对方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一直以来很低调,不愿意对外宣传,但也给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可以采访保险公司为主,养殖场这边可以取些镜头。这也说明,养殖场的负责人态度已有所松动。随后,笔者把这条信息反馈给保险公司通讯员。但是,通讯员再次跟养殖场联系时,对方又婉拒了。主要是养殖场负责人有顾虑,不想出现自己的名字,不愿意被拍到视频里,更不愿意出镜。

采访再次陷入了僵局,这篇稿件还要不要写?这时,笔者与养殖场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大致意思是:养殖场投保南美白对虾品质保险在国内也是首创,通过保险+服务来提升对虾品质是件好事情,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亮点。我们来采访时不会把负责人拍进去,稿件里面也不会出现他的名字,请他放心好了。就这样,对方总算答应了。两天后,我们顺利地到养殖塘进行了采访。稿件在区融媒体中心的各个端口刊播后,还被宁波电视台等媒体播出。

无独有偶,今年3月笔者在采写《外贸订单去哪儿》时,也是遭遇了重重阻力。由于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前两个月,作为浙江“外贸大区”的鄞州,出口显著下降。笔者想从商务、海关等部门获取出口数据时,对方都不愿意给。同时,笔者想了解本地几家主要外贸公司出口下降情况时,企业也是三缄其口。无奈之下,笔者想到了与出口息息相关的航运物流业和出口退税额。航运物流业可以说与货物出口“唇齿相依”,出口退税额被誉为外贸出口的“晴雨表”。于是,笔者从外围突破,通过对鄞州区航运物流业协会和税务局的采访,从对方提供的数据,基本推断出鄞州出口下降的情况。

二、思考——多种方式寻求突破

从这两次新闻采写实践来看,作为记者,采访遇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外围迂回,择机寻求“突破”。

记者采访,犹如一场战役,当正面进攻受阻时就要善于从其他方向择机寻求突破,有时甚至需要大迂回。新闻记者作为社会活动家,需要广泛结交朋友,不断积累人脉,形成强大的“朋友圈”。有些朋友虽然平时联系不多,但关键时刻有朋友相助,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像上文中,笔者在跟养殖场负责人沟通前,已经请当地镇政府分管农业副镇长与之沟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平时,笔者注重积累,每次采访结束后,将采访对象的名字、单位、职务、联系方式都一一记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上,进行分门别类保存,这也是自己的一种独特“资源”。而且,记者要善于从多个点位“迂回”。就以《外贸订单去哪儿》一文为例,政府相关部门不愿意提供出口数据,笔者除了向当地航运物流业协会与税务局获取相关信息外,还留了一张“牌”,那就是保险公司。万一前面两家单位中又碰到不配合的,还可以向保险公司了解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情况,从这个侧面佐证出口的确切信息。

第二,单刀直入,从正面进行“突破”。

还是以前文为例,既然靠外围“突破”达不到目的,笔者就向保险公司要来了养殖场负责人的电话,进行正面“突破”。当然,正面“突破”也要注意沟通方式和态度。笔者不是贸然给对方打电话,先曾尝试加他为微信好友,但对方没有通过。于是,笔者尝试给他发短消息。如果直接打电话沟通,很容易被对方婉拒,毕竟对方已两次拒绝了保险公司。如果电话里已经被拒绝,再发短消息沟通,效果就不一定好。当然,在发短消息时,一定要用协商的语气与之交流沟通,求得理解,争取对方的同意。而且,在发短消息时,笔者把对方所顾忌的事情都说清楚了,“不写你的名字,不拍你的照片,不让你出镜”,让对方吃下“定心丸”。这样推心置腹的沟通,破除了对方存在的戒心,使之态度较之前有所软化。由此,笔者也联想到,6年前《鄞州日报》推出“工匠精神”系列报道时,我们想采访本地一位中成药厂的老总,笔者也是先给老总发了一条短消息,两天后老总才回复说可以。这位老总平时很低调,后来他告诉笔者,“看到我在短消息里语言很诚恳,才愿意接受采访。”

第三,百折不挠,勇于自我“突破”。

记者要善于跟陌生人打交道,遇到挫折时要无所畏惧,不气馁,需要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条好的线索,哪怕是“热脸贴冷屁股”也不能轻言放弃。一旦突破了,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说不定是一篇好新闻。当事人婉拒记者的采访,肯定存在一定的原因。这时,记者需要从中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确定突破的办法。如果遇到了一点阻力就选择“躺平”,自然不是一名称职的记者了。其实在我们身边的同行,采访时“碰壁”现象肯定不少,优秀的记者或许次数更多,正是碰到的“钉子”多了,才造就了他们“突破能力强”。

笔者认为,记者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安慰,善于调节心理。对于一时确实难以突破的采访,不要过于焦虑,可以先把素材放一放,等有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攻坚”。2001年鄞州区两会期间,笔者在采访“规定动作”中,“顺便”采集到与电价市场化改革相关的信息。因电价市场化改革是个新鲜事物,多数企业对此存有许多疑虑,笔者曾想采访本地两家企业的老总,但他们都闭口不谈。巧的是,这两位老总都是区人大代表,笔者不久后参加了区两会的采访,代表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给企业减负时,老总们打开了话匣子,全面客观分析了电价改革中存在的利与弊,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

猜你喜欢
突破点鄞州老总
我在鄞州 我很幸福
践行“四力”追梦新时代——以鄞州日报《天南海北鄞州人》专栏报道为例
小区域 大关注——《鄞州日报》探索多平台建设的初步尝试
二轮复习如何找突破点
宁波市鄞州精艺机电厂
找到分级诊疗的突破点
面对复杂局面必须找到突破点
寻找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点
与IT界老总聊聊“医院云”
跟随彭老总的最后岁月(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