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要丰满

2023-10-18 08:07甘逸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3年37期
关键词:包子铺老爹食客

甘逸

范本呈现

有温度的包子

钱国宏

阿桃下岗后,和老爹在闹市的拐角租了一个门面,开了一间包子铺。

为了吸引客流量,阿桃采取了一系列的促销,出售五种不同馅料的小笼包子,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店内还免费赠送小菜,北方人早餐都有吃小咸菜的习惯;早点加宵夜,一早一晚,解决了下晚班的食客无处吃饭的难题。因此包子铺刚刚开业,便客满如云。

镇上的其他几家早点铺发现“客流”都被阿桃的包子铺吸引过去了,很是嫉妒,便偷偷传言:“哎呀,你们还不知道吧,阿桃家的包子啊,那肉餡是用病死猪做的。那些青菜呀,农药超标不说,还懒得洗呢!”三人成虎,一周左右的时间,阿桃的包子铺就变得冷清起来。

这天早上,阿桃刚刚打开店门,端出蒸好的几屉包子放在火炉上,猛然间瞧见门外的台阶上,坐着一位年迈拾荒者。老人蓬头垢面,两眼无神,衣服黑黢黢地泛着油光,脚上趿拉着一双破鞋,有一只居然被大脚趾顶出了一个洞。阿桃也没理会——这会儿正是“饭口”,她得忙着招待陆陆续续进店的食客们。

正忙间,阿桃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瞥见拾荒老人。她看看手里端着的一盘包子,心头一震,稍作思忖,便径直走向老人:“大爷,您还没吃早饭吧,这几个包子您先吃着,不够我再给您拿!”

拾荒老人面现惊恐和怀疑,惴惴不安地嗫嚅着:“我……我……我没钱……”阿桃笑了,贴近老人的耳朵提高声音说:“大爷,您吃吧,本店搞活动,这盘包子不要钱!”拾荒老人似乎听明白什么,哆哆嗦嗦地伸手接过盘子,蹒跚着坐在门口台阶上,抓起包子狼吞虎咽起来。店内的食客边吃边透过玻璃窗,说笑着……

靠门口的那桌食客吃好后,出了店门。阿桃见店里出现了空座,便示意老爹把拾荒老人搀到店里。老爹把拾荒老人搀到后厨,帮他洗了手、净了面,然后把他领到门口那张餐桌前。阿桃麻利地给拾荒老人端来一盘热气腾腾的包子、一碟咸菜和一碗稀粥。

店内食客窃窃私语起来,几位常来的食客甚至笑着打趣:“阿桃,老头是你亲戚?”阿桃笑而不语,只顾忙着料理生意。

此后一连几天早上,拾荒老人都会出现在阿桃的包子铺门口。阿桃呢,也会准时将一盘准备好的热包子端给老人。

周日的早上,阿桃照例给坐在门口那张餐桌旁的拾荒老人端去包子。这时,忽见一男一女两个青年人急匆匆走进店里,来到拾荒老人面前,扑通一声跪下:“爹,您让我们找得好苦啊!爹,咱们回家吧!”一番解释,阿桃和食客们这才明白:原来拾荒老人是位走失的失忆老人。

拾荒老人被儿子、儿媳搀上车接走了。临走时,老人的儿子、儿媳一个劲儿地向阿桃和老爹鞠躬感谢。

不知什么原因,第二天,阿桃的包子铺门前突然间排起了长队,每天早上准备的30屉包子,不到20分钟就卖光了!阿桃和老爹忙着继续和面包包子——店门外还有好多食客在眼巴巴地等着买包子呢!这其中,居然有几位是另外几家早点铺的老板。

阿桃一见“同行”,诧异之中又多了几分警觉。这时只听队伍当中有人喊:“张老板,你家也开早点铺,咋不在自家店里吃,却来这儿买早餐啊?”那位张老板操着大嗓门答道:“因为这家店里的包子有温度!”

话音刚落,门外竟有掌声传来,“说得好哎——!”

此后,阿桃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没办法,谁不爱吃有温度的包子呢!

(选自《淮南日报》2023年4月24日,有删改)

技法提炼

初中作文离不开写人,但同学们在写人时往往过于简单,人物形象是粗线条、漫画式的。要想使笔下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以下两个方面尤为关键:

1.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人物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因此,要想写好一个人物,选取典型事例是关键。典型事例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必须是生活中的“真事”,这样才能使人信服。既可以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也可以是看似平凡,实际上却包含着人物不平凡品质的“小事”。文章通过阿桃开包子铺遭同行挤对,最后却因救助拾荒老人而让包子铺生意爆火的故事,表现出了阿桃的善良,也紧扣住了“有温度”的主题。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表现人物

写人就是要对人物和与人物有关的事件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和刻画,使人物特征得以再现出来,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让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如文中“心头一震,稍作思忖,便径直走向老人”“贴近老人的耳朵提高声音说”等句子,就体现了阿桃乐观善良的性格;还可以运用对比手法,从侧面表现人物,如文中阿桃的同行从一开始挤对她到后来帮衬她,前后判若两人,从侧面反映出阿桃的善良也潜移默化地感染到了其他人,这才是“有温度”真正的意义所在。

学以致用

我家的老大

吴锦华

谁在家管钱?老大。谁在家管事?老大。谁在家最唠叨?还是老大。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想都不用想就能脱口而出,因为在我家,这个“老大”人人皆知,那就是我的母亲大人。

“一天天的,就知道吃和睡,我就是个保姆,伺候你们这些大爷!”

“妈,天天唠叨,你不累吗?”我一脸无奈地看着她。

“谁是你妈?”母亲双手叉腰,系着围裙,留着六十年代的老式卷发,虽然我跟老爸都觉得不好看,但迫于“家中地位”,还是得像个“机器人”一样,“生硬”地说好看。

母亲大人能够“问鼎”家庭食物链顶端,可不仅仅是凭自己强势的性格,更是依靠自己的“一嘴之力”。母亲不光能说会道,还会讲多种方言。有一次,母亲跟老爸聊天的时候,用四川话你一句、我一句地讲着。四川话不算难懂,听得时间久了,我也能听懂大部分。

突然,我听到母亲说了一句“然后他就不开腔”,还是用那种凶巴巴的语气说出来的。我惊呆了,开枪?发生什么了?怎么突然就聊到开枪这个话题上来了?我慌忙问母亲:“你开枪要干嘛?你哪来的枪?别犯傻啊!”我紧紧握着母亲的手,脸上满是惊恐。

“开哪门子的枪!开腔,是这个腔,口腔的腔!”她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喉咙。我这才反应过来是虚惊一场,松了口气。

除此之外,母亲大人的教育方式也是一套一套的,连猫咪都不放过。家里的老猫生了小猫崽后,总是想给小猫崽在床上做窝,我们阻挡了几次,老猫就是不听劝。母亲大人一气之下,扯着老猫的两只耳朵,吓唬它:“你这个耳朵是干什么用的?信不信我把它当‘猫耳朵吃了?”这个场面,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不听话被揪耳朵的经历。我有点同情老猫了,居然跟我受了一样的“苦”。

很多时候,我也不能理解母亲大人的行为,她总觉得她是老大,讲啥都有理。有一次,我边吃饭边看电视,正看得入迷,突然一个巴掌朝我的方向呼来。惊慌之下,我便没拿稳手中的碗,让它“哗啦”一声摔在了地上。我转过头,一脸茫然地看着母亲大人,只见她举起手,手心里有一只米粒大小的蚊子,然后振振有词道:“我就用蚊子测了一下你,你看,叫你看电视,碗都叫你摔烂了!”说完,还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好似一切都与她无关一样。

虽然母亲大人很搞怪,还时常不太讲理,但我知道,这只是她表达“爱”的特殊方式而已,她爱着我,也爱着这个家!

【广东中山市永宁中学晓笛文学社】

点评

作文幽默诙谐,生动流畅,将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立体。文中运用大量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对母亲进行了精心刻画,遣词造句细腻传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母亲直率豪迈、简单爽朗的性格特征。全文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让人读来感到非常亲切。

猜你喜欢
包子铺老爹食客
鲸餐厅和它的食客们
Cartoons
“老爹风”来了
衡阳
看青
最悲伤的字
王老爹和他的马
就餐卡一下
后 街
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