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真实情境的地理教学设计
——以“河流对聚落的影响”为例

2023-10-19 02:48李德孝陈宣良吴丰帆
地理教学 2023年17期
关键词:界首河流情境

李德孝 陈宣良 曹 宁 吴丰帆

(1.遂昌中学,浙江 丽水 323300;2.丽水市教育局,浙江 丽水 323000)

在设计“河流对聚落的影响”这节复习课时,笔者引入松阴溪案例,创设真实情境,运用探究活动。该教学设计的主要意图是,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提出“河流对聚落分布、形态、发展的影响”“该聚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聚落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三个层次递进的问题,以真实情境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学逻辑

本教学设计的逻辑为:内容整合—教学目标—真实情境—问题链与探究活动—解决问题。本课以“河流对聚落的形成、发展、影响”这一问题为例,在真实情境中探究河流对聚落兴起、衰落的影响。时空线和素养线贯穿其中。时空线涵盖了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下河流对聚落产生的不同影响。素养线则涵盖了本课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的三方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学生通过多角度综合考虑实际地理问题,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在解决“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培养人地协调观;通过百度地图模拟真实情境,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教学内容整合

“河流对聚落的影响”内容分布在湘教版教科书各章节中,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见表1)。

表1 “河流对聚落的影响”的内容整合表

三、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空间尺度下河流对聚落影响的差异,以此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

人地协调观:在真实情境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代,河流功能对聚落的不同影响,提升学生的人地观念和发展观念。

综合思维:基于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河流与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实践力:真实情境下,引导学生运用百度地图模拟呈现身边的生活环境,并结合实地调查,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回顾旧知

【情境材料一】在浙西南(丽水地区)的瓯江上游,隐藏着两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史料显示,这里曾是中原文化的避难所,也曾是福建客家人北迁的家园。

【情境材料二】松阴溪是瓯江上游主要支流,源于遂昌县垵口乡。先自南而北,后折向东南,流经松阳县,在丽水市大港头入瓯江中游大溪。两岸阡陌连连,稻浪、茶桑翠翠,数以百计的古村就隐藏在那大大小小的河谷中。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图如下所示(见图1)。

图1 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

【情境材料三】古村落的相关图片和“江南秘境”视频资料。

问题1:描述图1中古村落分布特点。

问题2:简析聚落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为接下来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利用有关家乡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读图获取信息,提高分析、表达能力;设置一个认知冲突点——河流交汇处。

2.创情境,设疑问

【情境材料四】瓯江水系示意图(见图2),实际聚落分布图(图略)。

图2 瓯江水系示意图及丽水城区、大港头村图

探究活动1:在图中标出可能出现较大聚落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探究活动2:对比丽水城区(好溪、大溪交汇处)与大港头村(松阴溪、龙泉溪交汇处),在聚落形态、规模等方面的差别。

探究活动3:归纳河流地貌如何影响聚落分布。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共同认知冲突,引发思考;使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分析复杂的实际问题。

3.转化情境尺度,探究释疑

【情境材料五】瓯江不同河段的聚落形态图(见图3)。

图3 不同河段的聚落形态图(源自百度地图)

探究活动1:归纳不同河流地貌形态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探究活动2:学生根据图3整理资料,呈现聚落在河流两岸的分布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应用百度地图的过程中认识到河流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提升地理实践力;在整理资料呈现答案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文字总结和归纳能力。

4.深化情境,建构提升

【情境材料六】界首村是遂昌、松阳交界处的一个溪畔小村。松阴溪在村庄外围画出了一条饱满的“弧线”,一道高高的堤坝将村庄牢牢固定在水边。一千多年来,这一带曾遭遇过多次洪水冲击,但智慧的界首人修造了多条堰渠,对溪水进行了分流,紧居水岸的界首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界首村的整体格局就像一艘泊在溪边的航船,中间宽大、两头狭小。“船头”朝西北方,是河流的来向。“船尾”朝东南方,是河流的去向。

【情境材料七】界首村村落分布图(见图4)、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图(见图5)。

图4 界首村村落分布图

图5 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图

问题1:从微观尺度,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预设答案:阶地的形态影响聚落的面积和形态;河流阶地取水便利,利于防洪;河流凸岸,泥沙淤积,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村落对面是河流凹岸,可建码头。

设计意图:从宏观、中观再到微观符合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问题2: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影响聚落的因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培养归纳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情境视角转换,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情境材料八】界首村中间是一条长约500米的古驿道,两侧坐落着民居、祠堂、拱门、牌坊、商铺等格式建筑。鹅卵石的道路平整,沿街修建的鹅卵石石墙排列整齐,大小、高低十分均匀。

【情境材料九】路面和房屋地基(见图6);枯水期河道图片(见图7)。

图6 路面和房屋地基图

图7 枯水期河床图

问题1:思考图中房屋鹅卵石地基的原因,学生思考、整理,并展示答案。

预设答案:“气候湿润,降水多”,很少有学生答出,学生普遍缺少空间尺度转换的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景观图获取信息,提升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空间尺度的适用性,提升学生的空间尺度转换能力、区域认知。

【情境材料十】界首处于水陆交通要道上,一直是松阴溪上游著名的埠头,大量的货物在这里中转,向北通过陆路转向遂昌和龙游,向南通过这条黄金水道转向松阳、丽水,水道的尽头是更加遥远的温州。作为一处商贸中心和物流集散地,盐、粮食、茶叶、布匹、铁器等物资在这里交易了千年,为界首积累下了浓郁的商贾文化。这是一座由松阴溪船帮托举出来的商埠,由于财富的巨大积累,整个村庄能够在各个时期得到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从而保证了村庄格局的完整统一。但现在这条水道已经隐入沉寂,埠头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界首失去了前行的动力。

问题1:分析界首村兴起、繁华原因。探究活动1:讨论界首村衰落的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时间演进了解地理事物的兴衰,培养人地协调观。

【情境材料十一】从破旧老屋到网红村落,松阳古村如何实现“涅槃重生”?穷山村里斥巨资建书店,花重金修缮古屋,松阳传统村落里藏着怎样的生意经?

【情境材料十二】界首村外是万寿山、狮子岩、仙岩、朝岩山、寺坪、石镜等风景名胜。村内则有老街、牌坊、石拱门、宗祠、大禹宫、震东学校、古民居群等,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村落的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是浙江省第三批历史文化保护村。2015年,界首村规划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历史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目标。近几年来,村两委着重对村内古建筑进行修缮,完成了环村公路、1000余米松阴溪防洪大堤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等。

问题1:请你为界首村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预设答案:大力发展农家乐;发展古镇旅游;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注重环境保护;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注重品牌建设、宣传等。

探究活动1:利用周末时间去实地调查界首村,并分小组完成调查报告。

探究活动2:调查遂昌县境内地名中与航运、水源有关的地方现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地理实践力;引导学生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提升人地协调观;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由理论延伸到实践,引导学生理解地理学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

整节课设置多个环节,通过问题链和探究活动串联而成。从时空角度,分析“河流”这一区位因素在不同社会时代、空间尺度下对聚落的影响。学生学“有用之地理”,其实就是解决身边现实问题,这体现了地理的实用性、价值性。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承,更是学科方法和思维的养成。如何将其落实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界首河流情境
漫步安徽“小上海”界首
不同情境中的水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安徽界首:生姜种植拓宽增收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