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概念“位置和分布”的学习进阶研究
——以“欧洲西部”为例

2023-10-19 03:26许令明
地理教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进阶气候课程标准

许令明

(中山市南朗街道云衢中学, 广东 中山 528454)

一、核心概念与学习进阶

核心概念是指学科概念体系中核心的、具有统摄力的概念。地理学科核心概念是体现地理学科本质、有学科价值、反映地理学科基本思想、具有统摄力和解释力的概念,是地理学科上位的概念。[1]对地理核心概念的理解,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学科体系,有利于学生构建起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当前,众多一线教师对地理核心概念做了系列研究。例如王浩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为例,探讨基于核心概念“位置和分布”的学习进阶研究;[2]张天中以“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为例,说明基于核心概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进阶研究。[3]

学习进阶理论最早由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提出,指学生在各学段学习同一主题的概念时所遵循的连贯的、典型的学习路径的描述,一般呈现为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由简到繁、相互关联的概念序列。[4]这与核心概念的学习过程是一致的,均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目前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仍存在“八股”式教学,该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架构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割裂了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开展基于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的地理教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于学生深层次认知地理学科本质,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对基于核心概念的初中地理学习进阶研究较少。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一节为例,参考学习进阶理论,选取“位置和分布”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研究学生在领悟核心概念过程中思维与能力的进阶过程,并为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材、课程标准和学习进阶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欧洲人的饮食主要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这种饮食习惯与其所处的位置息息相关(见图1)。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面积广阔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该气候使得当地适合发展乳畜业。因此,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羊肉、牛排、奶酪等食品。

图1 “欧洲西部”教材内容分析

2.新旧课程标准关于“位置和分布”条目对比分析

在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需占据一定的空间,意味着它们占据的位置不同。这些位置因物质、能量、人口、信息等的交流而相互联系,并帮助我们解释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分布。认识人、事物和区域的位置是我们认识区域特征及相互关联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对比发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关于“位置和分布”的学习要求发生了如下变化。第一,更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应用,将位置与自然环境、当地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贯彻人地协调思想;第二,更加贴近生活,注重在实际生活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顺应新时代要求,增加关于我国固有领土的位置分布,增强学生的领土意识和爱国情感(见表1、表2)。

表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位置和分布”的条目

表2 新课标关于“位置和分布”的条目

从行为动词来看,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关于“位置和分布”的培养均是从低到高、由简入繁的进阶过程(见表3)。

表3 课程标准行为动词对比

3.“位置和分布”教学内容的学习进阶分析

笔者根据新课标,并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初中地理教学实际,构建了“位置和分布”学习进阶假设模型(见图2)。

图2 “位置和分布”学习进阶模型

三、课例呈现和学习进阶应用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今天中午吃的是什么?主食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展示欧洲人的餐桌图片,提出问题:他们和我们吃的有什么不同?并引出这节课的主题,揭示“欧洲人餐桌美食之谜”。

【设计意图】从生活角度引入,对比学生和欧洲人的餐桌食物,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个主线任务揭示“欧洲人餐桌美食之谜”,统揽整节课。

【环节一】笔者展示两幅不同比例尺的欧洲西部地图(图略),要求学生自主描述欧洲西部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图片,再结合地图册,描出赤道,能判断出欧洲西部位于北半球;结合经度能判断出其位于东半球;并在地图上圈画出其濒临的大洋以及所处的大洲,得出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因此本部分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给定的图片和资料,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描述欧洲西部的位置扣紧“位置和分布”这一核心概念,对应水平1的要求。

【环节二】知道欧洲西部的位置后,从广州乘坐飞机来到英国,当地的好朋友约翰来接待。刚下飞机,天气灰蒙蒙的,还下着小雨,跟广州艳阳高照的天气截然不同。提出问题:英国阴雨连绵的天气与当地的什么自然条件有关?学生回答后,出示欧洲的气候分布图(图略)以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见图3),引导学生据图说出欧洲西部主要的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征。学生通过读图,能够发现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广的特征,能根据《七年级上册》所学知识判断出该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湿润。追问学生:这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如何形成的?与欧洲西部的位置有什么联系?初中地理对气压带、风带和洋流的相关知识没有教学要求,教师给出补充材料(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图3 伦敦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从欧洲西部的位置过渡到气候的学习。学生判读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思考温带海洋性气候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关系。这两个任务均围绕“位置和分布”核心概念开展。从地理位置的描述到觉察气候的分布、分析气候的成因,这是一个思维与能力的进阶,对应水平2。

【环节三】约翰接到我们后,立刻带我们去到他家,并用丰盛的美食招待我们,如牛羊肉、奶酪等。吃完饭后约翰带我们去到他家的农场。农场里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约翰说他家的农场有50公顷,大部分用作放牧和种植牧草,小部分种植饲料作物。提出问题:为什么当地不种植粮食作物?这个问题承接环节二,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稍有难度,需联系当地气候特征。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这里会饲养大量的牛羊?该问题承接上一个问题,难度较小。再追问学生:与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相对比,为什么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较广?要求学生查找地图资料,小组合作讨论,并派代表作答,最后小组合作绘制一张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环节三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因此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该环节主要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判读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分析该气候的热量与降水适合哪种农业生产,再通过读图对比北美洲和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让学生找出北美洲和欧洲西部的地形图进行分析。学生讨论后能得出欧洲西部中部有平原分布,受到海洋的影响,从而形成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环节看似主要在分析气候与农业生产的联系,但归根到底还是围绕地理位置。当地的位置促使欧洲西部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又影响了气候的分布,最终当地的农业以乳畜业为主。该环节内容依然紧扣“位置和分布”核心概念,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空间觉察能力的要求更高,对应水平3。

欧洲人饮食和农业生产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存在联系。但认识这种联系的逻辑起点是认识当地的位置。环节一让学生描述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难度较低,学生基本都能完成水平1的要求。环节二给出相应地图和补充材料,让学生判读气候分布,从位置角度思考当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对学生的空间觉察能力和综合思维有一定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大部分能够达到水平2。环节三综合思维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讨论地形如何影响气候的分布以及气候如何影响农业,最后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领悟“位置与分布”对整节课的总领作用,通过教学干预基本实现水平2向水平3的进阶。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以“位置和分布”这一核心概念作为教学主线,设计相关教学环节,逐步加深学生对于空间观念的理解,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素养,使学生养成从位置和分布的角度认识区域的习惯,能够将位置与当地自然环境、区域发展建立联系,形成因地制宜的思想认知。同时,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理清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思维框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单靠一两节课很难让学生养成“位置和分布”的思维方式,因为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情、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位置和分布。

猜你喜欢
进阶气候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领克进阶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进阶中的北汽新能源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