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谏逐客书》的论辩艺术

2023-10-20 20:38潘明珠
中学语文 2023年26期
关键词:宝物李斯比喻

潘明珠

在中国古代经典中,李斯的《谏逐客书》如一颗明珠,以深刻的思考、娴熟的修辞和激荡的情感,展示了一位智者的担忧与呼唤。他透过文字为我们演奏了气魄雄浑、铿锵有力的思想交响曲,引领我们穿越时光,感悟智慧与情感的交织。

一、历史事实引证与对比手法

1.引用历史事例支持观点

文章运用历史事实引证和对比手法,引用历代君主成功的治理经验为观点提供依据。

(1)历史事实引证。文章引用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等君主,展示了他们治理国家时在吸纳外来人才上取得的成功。其中提到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东得百里奚、来丕豹、公孙支等例子,以及孝公、惠王、昭王各自的治国经验。这些历史事实不仅为文章的观点提供了直接的支持,也从历史的角度证明了吸纳外来人才对国家的益处。

(2)对比手法。李斯通过对比过去的成功治理与当前的逐客政策,巧妙地凸显了逐客政策的不合理性。他以历代君主吸纳外来人才所取得的成就对比秦始皇过度追求虚名的做法,强调了逐客政策带来的危害。通过对比,更加凸显自己的观点,引起读者对逐客政策的质疑。

(3)历史依据的建构。李斯通过引用历史事实,构建了一个具有历史依据的论证框架。文章中,当年穆公拜流亡在戎地的由余为上卿,用五张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百里奚,请隐士蹇叔出山,重用晋国大夫丕郑的儿子丕豹,任在晋国不受重用的公孙支为上大夫。这些案例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因此被视为客观的历史依据。通过这些案例,他成功地展示了吸纳外来人才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从而有力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2.对比论证

(1)对比历史治理与当时的政策。李斯引用历史上的君主治理经验,如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等,突出了这些君主通过吸纳外来人才在国家治理中取得的成功。与此同时,他对比当时的逐客政策,论证了逐客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强调外来人才的价值。李斯的论证强调外来人才对国家发展的价值,通过对比暗示逐客政策导致国家失去了借助外来人才促进发展的机会。他列举历史上君主因吸纳外来人才而取得的成功,强调外来人才对创造繁荣国家的重要性。

(3)激发观点对立。李斯通过对比,刻意制造了观点的对立。他将过去的成功治理与当下的政策进行对比,引发读者对两种不同观点的思考和比较。这种对立激发了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更容易对逐客政策产生怀疑和思考。

(4)认同历史智慧。通过对比历史治理与逐客政策,李斯强调了历史智慧的重要性。他借助历史经验,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观点:借鉴过去的成功教训,为当前的决策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二、比喻与形象描述

1.生动形象地描绘逐客政策的不当之处

(1)比喻的构建。在“藉寇兵而赍盗粮”这一比喻中,李斯将政策比作“藉寇兵”,把问题比作“赍盗粮”,将政策的不当之处生动地展示出来。

(2)生动的形象描绘。通过“藉寇兵”和“赍盗粮”这两个形象比喻,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逐客政策的不妥。“藉寇兵”暗示了政策的不良影响,而“赍盗粮”则强调了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如耗费国家资源、助长外敌等。

(3)引发联想与共鸣。读者通过“藉寇兵而赍盗粮”的比喻,将政策与日常生活中的不合理行为相联系,更能理解政策的问题所在。

(4)强调政策的荒谬性。李斯通过这个比喻,暗示逐客政策就像是将自己的敌人当作朋友并供给粮食一样荒谬。这种荒谬性通过比喻得以进一步强调,让读者体会到政策的不合理和不明智。

(5)增强修辞效果。这个比喻不仅在逻辑上有力地揭示了逐客政策的问题,同时也在修辞上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生动的比喻使文章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对读者来说也更具吸引力。

2.通过形象的描述强化观点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通过对宝物生动形象的描绘,强化了他对逐客政策与吸纳外来人才之间的对比和论述。

(1)形象描写的构建。李斯使用了“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这一形象描写,将秦王的珍贵宝物与国家的政策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富有感触和强烈对比的图像。

(2)奢华宝物的比喻。用“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等高贵的宝物来比喻秦王的珍贵物品,李斯将国家政策与这些奢华宝物进行联系,强调了政策的虚华与珍宝一样,在实质上并没有给国家带来财富或好处。

(3)对比的强调。将国家政策与“垂明月之珠”等宝物进行对比,李斯突出了政策的虚弱。与宝物的实际价值相比,政策是不当且无益的。

(4)引发思考与质疑。读者在感受到珍宝的虚华后,可能会开始思考国家政策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虚幻成分。这种深入思考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李斯的观点。

(5)加强重点。形象描写在文章中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通过比喻,李斯将国家政策与宝物联系起来,凸显了政策的问题所在,使读者更容易抓住他所要传达的观点。

三、情感动员劝说

除了大量逻辑清晰的理论与事实论辩,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还通过情感动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担忧,以引起秦始皇的情感共鸣。

表达关切和担忧。李斯在文章中多次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担忧,他提到逐客政策可能导致国家失去富利和强大,无法跨海内、制诸侯,表明自己深切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引起秦始皇对他情感的共鸣。

情感的强烈表达。李斯在文中运用了情感色彩浓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等。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使他的担忧更加真挚,也更容易引起秦始皇的情感共鸣。

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中心。李斯在情感动员中强调了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他的关切和担忧不仅仅是个人情感,更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忧虑。这种立场使他的情感动员更具有普遍性,更易引起秦始皇的情感共鸣。

强化历史责任感。李斯通过回顾历代君主的成功治理案例,强调前人为国家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他暗示现在的决策可能影响国家的未来,而他表达的关切正是出于对历史责任的感知。这种历史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了他情感动员的说服力。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使用历史事实引证、比喻、情感动员等多重论辩手法,巧妙交织,书写了国家治理的核心,刻画了政策的危害,以情感动员唤起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篇文章不仅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智慧之光,更在心灵深处引发着思考之火,成为一份永恒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宝物李斯比喻
端午节里的“避邪宝物”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long-snake moxibus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due to kidney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比喻
冠军诞生记
比喻最爱
消失的宝物
什么是比喻
李斯自食苦果
只爱黑白红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