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课程思政培养体系探究

2023-10-20 06:47郑斌李波蔡清吉王有镗高萌孔祥金褚兆勇
科学咨询 2023年15期
关键词:选题导师研究生

郑斌,李波,蔡清吉,王有镗,高萌,孔祥金,褚兆勇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构建“大思政”格局奠定了重要基础。“大思政”格局下的课程思政,正好为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有助于我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高等人才。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中,专业知识要求高但思政育人困乏的情况较为普遍,迫切需要高校将立德树人贯彻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1-5]。

“大思政”格局下的本科生思政育人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整体效果有限,主要表现为:1.研究生、导师及辅导员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不清楚、不透彻,认为课程思政仅限于课堂教学,是简单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导致课程思政无法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2.导师对课程思政建设意义的认识仍有待深化。导师认为自己只需要完成好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即可,导致他们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意识较为薄弱。同时,部分导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还有待提升。3.大部分研究生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可以有效地将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科研及社会实践中。但研究生价值观受课程思政的引领依然不足,使部分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4.课程思政实施的载体不明确、不强大,大部分课程思政的实施主要依靠导师或者辅导员,高校未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未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良好结合。5.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未及时全面地反馈给导师和辅导员,高校对此尚缺乏完善的培养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体系。

综上所述,培养研究生不仅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本领,使研究生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而且教师要实现德育智育并重,与研究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实现研究生专业能力与思想精神的协同发展[6-10]。因此,笔者以“教工支部+研究生支部”双堡垒为依托,系统探究了大思政理念与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有机融合方式,构建了“专业+思政”的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

二、课程思政培养体系的系统构建

笔者把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分解为六个阶段(入学、课程学习、科研选题、科研实验、论文撰写、生活及就业),系统分析各培养阶段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研究与各阶段匹配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构建了“六段一体”型课程思政培养体系。学校依托教工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在课程思政方面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和研究生队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建设。笔者结合研究生培养环节,构建了多元化质量监控体系,为培养体系的持续建设提供了保障。项目总体的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实施路径

(一)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构建“六段一体”型课程思政培养体系

笔者详细分析了研究生培养各阶段(入学、课程学习、科研选题、科研实验、论文撰写、生活及就业)的特点和研究生需求,研究了各阶段针对性的课程思政融入方法,构建“六段一体”型课程思政培养体系。

1.入学:导师和高年级研究生要充分与新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新生的性格特点,积极引导其融入新环境和课题组生活。2.课程学习:导师每月跟研究生进行一次交流,了解其学业进展情况、有无难题或困惑,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提出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导师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攻坚克难的精神。3.科研选题:导师要充分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只给学生提供研究方向,循序渐进地辅导学生从国际研究前瞻性、研究内容创新性、课题组研究基础延续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题,由学生自己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使研究生真正成为课题研究主体。同时,导师协同校内外专家对选题进行把关,保障选题的科学性、全面性。4.科研实验:导师全程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记录情况,确保实验数据真实准确。导师定期进行研究进展调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术道德意识和严谨的科研态度。5.论文撰写:导师利用组会为学生讲授论文撰写规范和技巧,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研究结果的习惯。导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的机会,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使学生能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前沿信息。导师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反对一切不良行为,杜绝学生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6.生活及就业:在日常生活中,导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导师要指导学生合理规划人生,选择针对性强且对国家发展有价值的工作岗位,确保阶段性人生价值的充分实现。

(二)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引领者。高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对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认可度,促使导师将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方能把研究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利用党建促进导师能力的提高,积极开展党支部课程思政类主题党日活动,在课程思政内容挖掘、研究生价值观引领、研究生学术作风建设等方面的专题研讨中实现导师队伍课程思政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导师要与辅导员联合管理研究生,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高校要依托研究生党支部,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对优秀导师和优秀学生的宣传,树立典范,促使广大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向优秀师生代表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构建多元化研究生思政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隐性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意味着高校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导师应深入研究生中间,定期调查其思政素养,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调查。导师、辅导员等群体立德树人的思政目标一致,但协同育人的角色定位是有区别的。高校需要将导师和辅导员对研究生的定期评价纳入质量监控体系中,把综合监控结果定期反馈给导师和辅导员。导师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指导思路和内容,辅导员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和策略,确保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

三、结论

第一,高校要详细分析研究生培养各阶段(入学、课程学习、科研选题、科研实验、论文撰写、生活及就业)的特点和研究生需求,确定各阶段针对性的课程思政融入方法,构建“六段一体”型课程思政培养体系。

第二,高校要以教工党支部为载体,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思政建设,深化导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升导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有效激发导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第三,高校要以研究生党支部为载体,深化研究生对课程思政价值的认识,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高校要调查课程思政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情况,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导师和辅导员,以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良好的“培养—反馈—改进”循环。

猜你喜欢
选题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