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精神内涵变迁及其当代启示*

2023-10-25 04:41王治东
关键词:劳模劳动者劳动

王治东,施 政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我国的“劳动模范”概念肇始于中央苏区时期。早在20世纪30年代,党带领军民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生产竞赛运动。1933年5月毛泽东同志将“春耕模范”的荣誉称号授予瑞金武阳区和石水乡的群众。这是我国第一次表彰生产劳动中的突出群体。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一系列生产运动的先进人物,如赵占魁等。《解放日报》通过社论《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总结提炼出“始终如一、积极负责、老老实实、埋头苦干、大公无私、自我牺牲”①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M]//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册).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621.的赵占魁精神,成为引领边区工人争当模范工人的精神旗帜。新中国成立后,在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中,涌现出更多的模范典型人物,如“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等。尤其是从1950 年开始党和国家进行全国劳动模范评选和表彰,让劳动精神通过一批批劳动模范的鲜活事迹得到进一步升华。

不同历史阶段评选的劳动模范结构的变化特点鲜明,映射出劳模精神内涵的历史变迁和时代演进,探究时代变迁背景下的劳动精神内涵变化,对今天时代新人的培育具有积极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特点和劳模精神的变化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先后进行了15次全国劳模评选和表彰,累计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4万人次。“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频繁出现在党的重要文献和会议中,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劳模工作、劳模精神的高度重视。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劳模特点和劳模精神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贫困,百业待兴,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调动广大劳动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国家发起劳动竞赛、典型教育等群众性生产活动,广泛开展劳动模范评选和表彰。

在此背景下,广大劳动者以昂扬的斗志和高度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生产建设,各行各业都涌现了大量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劳动模范,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党和政府于1950年9月举办了首次劳模评选活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全国群英会),共有464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劳动模范受到表彰,其中来自工业战线的模范代表208人,来自农业战线的模范代表198人。①李立三.关于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J].江西政报,1951(1):82-84.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发表的贺词中称赞劳动模范“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97.。此后,党和政府分别于1956 年评选出4 703 名、1959年评选出3 267名、1960年评选出2 686名,合计10 656名劳动模范。1960年6月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上,来自教育和文化等战线的脑力劳动者首次进入了劳动模范的表彰行列。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然而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起步,设备、资金紧缺,为了凝聚人心、激发广大劳动者投身生产建设的积极性,劳动者的主体作用愈加凸显。③李建国,刘芳.建国70年来劳模精神的发展演进、理论诠释及新时代价值[J].学习与实践,2019(9):14-24.大批在生产一线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工人、农民受到了表彰。从“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掏粪工时传祥,再到百货大楼“一团火”的售货员张秉贵,都是劳动模范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典范。劳动模范以“老黄牛”的精神在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以“啃硬骨头”的大无畏精神投身经济建设。这一时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已经初步凝聚成型,国家基本建立了劳动模范评选和宣传的机制。劳模精神得以成为沟通劳动人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桥梁,营造了劳动者投身新中国建设的火热氛围。“学雷锋”“学铁人”的风尚成为社会现象,激励了广大工人阶级克服种种不利因素,自觉担负历史使命的豪迈情怀。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劳模特点和劳模精神体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随之展开。此后三年间进行了五次全国性的劳模表彰。1979 年表彰之前,党和国家首次明确了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判断一个职工是不是模范,一个集体是不是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其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是不是起了显著的作用,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不是作出了较大的贡献。”④姚力.1977—1979年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5):39-47,125-126.

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劳动者不仅能埋头苦干、吃苦耐劳,创造引领社会的政治效应,更需要敢于尝试、“巧干实干”,创造高效率的经济效应。这一时期的劳动模范不仅继承了建国初期的爱国敬业、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可贵品质,而且具有敢闯敢干、与时俱进的劳模精神。1989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在此背景下,劳模评选机制逐渐系统化,评选对象从单一领域、单一标准转变为全口径、全行业的劳动者,劳模评选和表彰进入常态化阶段。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劳动者能“肯干苦干”,更要“巧干实干”,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的全国劳模评选中,民营企业家和农民工首次受到表彰。由此可见,劳动和劳动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化、结构进一步多元化,劳动者作出的贡献更加紧密地呼应了时代的要求。

2005年,胡锦涛同志首次系统论述了劳模精神的内涵:“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①胡锦涛.在二〇〇五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01(2).这一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劳动模范不仅有凝聚精神、团结人心的政治引领效应,更能以其创新实干的行动带来强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被进一步推崇和认可。党和国家给予非物质劳动、脑力劳动应有的认同和尊重,劳动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敢为人先”“巧干实干”的“弄潮儿”劳模精神成为时代风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劳模特点和劳模精神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②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高质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产业转型、发展转型迫在眉睫,“中国制造”正处于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攻坚期。在此背景下,劳动、劳动模范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方向。以相关职业和特征的关键词检索历年劳动模范表彰名单(图1),可见劳动模范群体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体现了全新的时代特色。

图1 1989—2020年评选的工程师、技师、教授劳模占比

这一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知识型、技能型劳动模范的培养与表彰,涌现出一大批在科学技术前沿默默耕耘、在生产一线创新创造的新型劳动模范。据有关数据计算,拥有“教授”职称的劳动模范比例持续上升。2020年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表彰的拥有“教授”职称的劳动模范占总数的6.38%①新华社.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J].工会信息,2020(23):9-17.,是2010年表彰(0.47%)的14.5倍②新华社.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0-04-28(1).。

与此同时,劳模评选不但没有否定普通岗位的劳动者,反而更加倾向于投身基层一线生产的劳动者。经有关数据计算可得,企业法人和高管被评选为劳动模范的比例逐年下降(图2),2005年劳模评选中,以“董事长”为职业的劳模比例为8.52%③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5(18):16.,在2020年劳模评选中,这一比例则下降为5.94%,“厂长”劳模的比例则从1989 年最高峰时期的9.50%下降为2020 年的0.44%④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召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9(12):500-502.。

图2 1989—2020年评选的厂长、董事长劳模占比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劳动模范群体构成进一步丰富,劳模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义。“知识型、技能型、管理型”的创新型劳动模范人才群体成为新时代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劳动模范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即坚韧、专注、严谨和创新,有力地推动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二、劳模特点变化体现劳动精神的“变”与“不变”

我国劳模精神随着历史进程逐渐变迁,内涵逐渐丰富。从劳动形态的变革、劳动价值观的演变、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三因素以及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劳动解放的价值旨向的守正价值看,我国劳模精神的发展变化有明显规律性、科学性,内涵呈现融通性、时代性。

(一)劳模特点变化体现劳动精神的“变”

其一,劳动形态之变。马克思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工业革命以来,传统意义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经济逐渐瓦解,工业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逐渐成为经济结构的主体,从而促使生产方式产生巨大变革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类似地,社会整体劳动形态的变革也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近年来,新科技革命和数字经济完全重塑了工业革命以来的劳动形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使得人类的劳动表现出与历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形态变革截然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劳动工具数字化。我国劳动模范的劳动工具变化是劳模精神发展的真实写照。在当今数字赋能的时代条件下,数字技术、数字设备成为全新的劳动工具,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成为劳动工具的重要载体。从锄头、拖拉机到计算机、高铁,我国一代代劳模的劳动工具从简单重复的机械化到数字化、智能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总体劳动形态的变革。其次,劳动过程创造化。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之初的劳动是“极其单调和极易学会的操作”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工人只需要克服人类自身作为天然有机体的缺陷,并适应机械的运转方式和工厂的管理模式即可完成劳动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凭借人类单纯肌肉力量的体力劳动逐渐减少。在人工智能时代,科学家、程序员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者逐渐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主力。这也意味着大量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不再是机械性的重复,而是由创新、批判、抽象、统筹等创造性活动组成。再次,劳动对象非物质化。物质劳动是人类社会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性劳动,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人类通过物质劳动与自然界产生交互。不同的是,“非物质劳动”不是直接生产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产品,而是生产满足人类情感和科技进步需求的知识性、情感性的劳动产品。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讨论了非生产劳动的科学范畴,并精准预见了“服务”作为非物质性的劳动终将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即具有了“与生产工人相同的性质”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当前,诸多数字化、科技化的劳动工具使得知识传播、信息传递、情感创造的门槛大大降低,物质劳动和非物质劳动的主从关系被极大颠覆。④郜清攀.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人类劳动形态变迁[J].经济学家,2022(2):53-63.物质需求的满足使得人类对情感表达、科技创新、艺术创作等方面的需求空前高涨。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政策的推行,我国的科技水平进步使得劳动工具的使用不再耗费巨大的体力,脑力劳动的比例逐渐上升。新时代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劳动模范的劳动工具更加多样。

其二,劳动价值观之变。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对劳动目的、方法、态度的认识和评价,对人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劳动价值观的发展和变迁生动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在旧社会,劳动人民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境地,劳动不但不是劳动者实现自我的手段,而且是负担和枷锁。新中国成立后,全体人民拥有了生产资料,党和政府在全社会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社会风尚,广大劳动人民逐渐形成了“劳动光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这一时期涌现的王进喜、时传祥等劳模既是普通劳动者,又是引领社会发展潮流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精英,成为“国家上层意志与民间社会的互动力量”①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J].党的文献,2013(4):84-8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市场经济的浪潮使得知识、技术等新生产要素变成商品交易的元素,人们借助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科技可以用更少的个别劳动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然而在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入侵下,我国劳动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庸俗化、功利化倾向,例如对娱乐明星的崇拜取代了对劳模的崇拜、集体本位的劳动价值取向的逐渐淡化等。虽然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行为准则仍处于主流地位,但是庸俗、功利化的趋向亟需以劳模精神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当前我国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无疑对化解改革中出现的劳动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党和国家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劳动光荣”思想。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到八荣八耻的“以辛勤劳动为荣”,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蕴含着对全体人民崇尚劳动、投身劳动的呼吁和要求。与此同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模精神的弘扬。2015 年、2020 年分别召开了两届劳模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都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入论述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进一步倡导和宣传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由此,劳模精神真正成为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创新形式。

其三,社会主要矛盾之变。中国从农耕文明出现以来,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在统治阶级的绝对权威和层层压迫下,地位极其低下,劳动果实被剥削阶级无偿占有。新中国成立以后,劳模精神的精神内核的历史演变轨迹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的脉络相互印证,形成紧密的时空契合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较短时间内,党和国家以三大改造、公私合营等方式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的劳资关系问题。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国家迫切需要广大无产阶级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广泛开展劳模评选,先后四次召开劳模表彰大会,表彰了上万名在基层工厂、农业生产等各条战线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社会生产力是此阶段最为迫切的需求。下海创业的“弄潮儿”的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劳模精神广为传播。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勾勒出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新轨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提高发展质量、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敢为人先、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再到“刻苦攻关、填补空白”的高铁高级技师苏健。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展现出“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的崭新意蕴,“大国工匠”成为当代劳模精神的生动阐释。

(二)劳模特点变化体现劳动精神的“不变”

其一,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不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之一。这体现了党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趋同性和一致性,有力地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主体问题。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离开劳动者,劳动活动便无法开展。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发展,都是依靠劳动者、发挥劳动者作用的过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不仅强调了由谁来劳动的问题,还对劳动概念进行了拓展。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体面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产品分配等诸多方面。体面劳动体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劳动者本身、对劳动过程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在社会生产中,劳动是关键环节,每个劳动者都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充分就业,并且能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和良好的自我认同。体面劳动也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只有给人以尊严的职业,才能使人们“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劳动者在创造性劳动中可以把自己从复杂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爱好的劳动,因此有更多精力从事科学创造活动。公平的劳动产品分配在体面劳动中体现为劳动者能获得其创造的所有劳动果实,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这种绝对的公平需要社会成员“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从我国劳模精神和劳模群体的发展脉络看,不管生产方式、分配方式如何变革,我国发展的目的始终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劳动者的主体地位都在不断深化,深刻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政治旨归。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劳模精神鼓舞全体人民投身生产,支援军事斗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人民为了改变社会生产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局面,以劳模精神凝聚全体人民,以发展生产力为工作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党和政府表彰了一批技能型、科技型、知识型的劳模。在不同发展阶段中,虽然劳模精神体现了不同的形式特点和内涵特征,但其精神都鼓舞了全体劳动人民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来推动社会进步。

其二,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不变。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本质的剖析和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创立了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辨析了各种不同的劳动类型。在此过程中,马克思指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正是基于对劳动创造价值的正确理解,马克思阐明了资本增殖的运作逻辑和剥削劳动者的秘密,从而进一步厘清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运行方式和内在矛盾,为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本质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纵向比较而言,我国当前的生产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落后到当今的突破性发展,充分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劳动,不断创造财富,最终创造美好生活;横向比较而言,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未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仍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不断促进物质和非物质两个领域的生产创造,促进共同富裕。

现代社会中,劳动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外延,劳动不仅包含传统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包含科技创新、艺术创作、经营管理等新样态。然而,我国的劳动模范表彰在向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倾斜的同时,从未否定体力劳动、传统劳动的重要作用,生产基层一线的劳模比例逐年上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充分肯定和创新发展。

其三,劳动解放的价值旨向不变。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对人类解放的途径进行了艰苦探寻,但是均未能找到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概括为“为人类求解放”①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立足现实的人的活动,深刻揭示了劳动解放是全人类最终解放的现实路径。劳动解放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的精神进步的统一②路丙辉,徐益亮.劳模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22(1):39-48.,生产力发展是精神解放的物质基础和保证,人的精神进步又能增强劳动者的主体意识,提高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由于受到异化劳动的压迫,劳动者的劳动只能束缚自身,也就不可能产生劳模精神。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但这并不否定精神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精神通过影响劳动者的主观意志,间接地影响生产过程,隐蔽地推动历史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劳模精神随着时代变迁发生了历史性的嬗变。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先进,劳模精神消解了异化劳动的负面影响,彰显了劳动的自由本性,以价值引领有力地鼓舞了全体劳动者积极投身生产。

从简单的体力劳动到复杂的脑力劳动,从吃苦耐劳到创新创造,劳模精神体现了新时代劳动解放的理论升华和具体实践,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意识映射。③赵志阳.新时代劳模精神的三维审视[J].长白学刊,2023(3):149-156.新时代,劳模评选已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拓展了劳模精神影响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由此,劳模精神对当今社会正确处理劳资关系,建设良好的劳动氛围提供了有益的价值旨向,成为劳动解放最终实现的价值航标。

三、劳模精神的当代启示

党的二十大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统筹部署和一体规划,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应有之义,这一部署充分体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和深远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④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25(2).。在新征程上,劳模精神依旧是全体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劳模精神所具有的新内涵、新特征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培育时代新人、促进科技创新、强化人才支撑三者的集成作用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一)紧扣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均需要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中,教育为科技和人才提供了知识增长、技能培训和理想信念引领的基础性功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第一次把劳动教育写进党代会的报告中。自人类诞生起,劳动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不但能推动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更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历史的发展,教育也和人类的劳动发展史相伴相生。教育的起源虽有较多争议,但是教育囊括人类劳动中一切具有教育内涵的行为是确定的。在劳动中教育,在学习中劳动,在这个意义上劳动便具有了教育意义。

劳模精神是劳动教育的价值指向,又是化解当代劳动价值观危机的精神驱动。劳动模范群体构成在变,但是劳模群体始终彰显了劳动者作为主人翁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劳模群体以高度的责任感勇挑重担,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劳动异化,促进了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的高度统一,劳模精神也由此具有了丰富的劳动价值意蕴。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着力点。

劳模精神是创新劳动教育形式、破解劳动教育时代化难题的实践出路。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引导社会价值取向。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当下,劳动价值观日趋多元,消费主义、“躺平”等错误思潮引发了人们对劳动的消极认知。全社会应以劳模精神为典型代表的正确劳动价值体系引导集体主义,摒弃极端个人主义。二是加强理论阐释和媒体宣传。首先,为克服人们对劳模精神是“片面奉献”“形式主义”的错误认知,全社会应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宣传,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对劳模精神的当代阐释。其次,以劳模精神为中心提高社会劳动实践水平。当代社会脑力劳动、精神劳动的重要性愈发超过传统体力劳动,劳动价值创造和人类文明推进越来越依赖于脑力和智力,这就要求劳动教育有更鲜明的创新价值指向。劳动教育应全面融入劳模精神中对“勇于创新”的取向和鼓励,以此提升我国劳动者的总体劳动素质。最后,促进劳模精神深入学校和课堂。“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教育是基础,把劳模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不仅回应劳动形式的当代发展诉求,还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各级政府、学校应改进应付式、短期性的劳模精神宣传,充分运用学校主阵地和课堂主渠道,组织专家学者和劳模编写专业教材,并探索劳动模范进学校授课的长效机制。

(二)促进科技创新,助推价值创造

科技是人类从工业经济转型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动力,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8.因此,教育和科技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问题。科技进步有助于改进教育的手段、方法和工具,教育则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促进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再生产,教育又能将人变成合格的劳动者,使他们投入科技创新和知识生产,即马克思所说的“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10.。因此,科技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中的重要动力。从前文的分析可知,我国劳模评选逐渐向科技创新人才、知识创造人才倾斜,具有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职称的劳模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创新创造的重大意义,在科技创新一线奋战的劳动模范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尊崇。以劳模精神为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是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现实路径。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世界格局的调整与每次科技革命紧密相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导致经济业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我国亟须调整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面临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现实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4.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不能继续走传统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道路。为了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必须依赖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劳模精神发挥实践创新引领作用,是重要的动力源泉。

一方面,新时代的劳模精神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精神助推力。劳模精神内涵的历史变迁表明,不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体力劳动者为主的劳动模范,还是新时代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知识型、技能型劳动模范,不管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创造,都能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宝贵的社会财富。劳模精神凝聚起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对有限的社会生产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劳模群体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为全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劳模精神是科技创新实践的示范引领。劳模形象是劳模精神的具象化和人格化,劳模又通过自身实践不断丰富劳模精神,而且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沟通窗口。通过对劳模精神的不断阐释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尊重知识、尊重科技创新的价值理念,激发全社会追求科学、尊重人才的热情。

(三)强化人才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实践的社会性主体,是一切活动的主动者。“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因此,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实践主体,必须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只有不断壮大我国人才队伍、提升人才素质和人力资源的品质,才能持续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接续发展。从现实性上看,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教育先行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主体;从理想性上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指向,因此,实现人的发展是教育和科技发展的主体和最终目标,与总体社会发展形成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社会逐渐形成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广泛共识,深刻体现了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极端重要性。劳动模范作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典范,其职业精神与职业操守能较好地促进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宝贵精神资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以劳模精神为突破口,积极培育和造就人才,应调动多方力量,将劳模精神创新性融入人才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探索建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机制,这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性质符合党的政策和社会需求。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党委领导下形成分工明确、层次清晰的人才培养体系。既要发挥学校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又要选拔适合开展人才教育的劳动模范进入培养过程。其次,拓展劳模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载体,同样重视线上、线下两个载体的建设。既要做好线下课堂、宣传栏、报刊等传统媒介的整合,积极宣传劳模精神的精神内涵,又要利用新媒体积极打造“互联网+”的传播模式,搭建劳模精神宣传的网络平台。最后,改善劳模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环境。热爱劳动、尊崇劳模的良好育人环境有利于优化育人效果,营造良好的劳模精神学习氛围。反之,消极理解、错误解读劳模精神的不良育人环境会阻碍劳动教育和整体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因此,学校、社会、国家应多方合力,优势互补,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和网络环境,促进积极的人才培养。

四、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任何制度和政策都必须考虑其整体性、普适性和系统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和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教育、科技、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三者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党的二十大审时度势地把我国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作了系统规划部署。劳模精神作为我国全体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培养时代新人、激发科技创造活力、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我们继续加强劳模精神的理论阐释,探索推动建立劳模精神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有效融合、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者劳动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