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土建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23-10-26 03:31邓立明童莹芳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3年12期
关键词:土建类土建工科

邓立明,童莹芳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新工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应对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提出的新发展战略。2017 年,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为工科的学科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1-4]。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土建类学科亟需培养具备较强工程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工程事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卓越人才。鉴于此,明晰土建类人才培养现状,探析新工科背景下土建类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建类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契机

(一)国家战略发展要求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打造系统完备、高效使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致力于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机融合,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需要土建类学科的支持和土建相关人才的贡献。更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要求在交通、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交通强国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的推进须匹配不仅具有土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应能将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等理念和技术贯穿基础设施设计与建设全过程的“新工科”人才

(二)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近年来,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根据《2021 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显示,2021 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9.3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63%,建筑业仍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新冠感染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建筑业总产值仍保持扩张趋势,近两年年均增长率达8.98%。然而,近年来尽管建筑业企业数量在递增,但从业人员数呈波动下降趋势,这表明建筑业发展仍有较大的人才需求。

另外,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之一,建筑业存在能耗大、污染排放高、建筑方式粗放等问题。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等对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新工科和“双碳”背景下,如何培养一支大规模、职能分明的复合型建筑业人才,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学科发展的软需求

进入新发展阶段,各行业均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化、智能化的持续渗透也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在大量新兴产业产生和崛起对人力资本产生新需求的同时,新工科建设的兴起也对传统土建类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聚焦卓越工程师的核心素养,把握前沿的工程科技发展态势,将“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三位一体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贯彻“三位一体”育人理念需要权衡教学—科研—实践三者的权重,充分将高校“学科优势—科研优势—数字化优势”有机融合,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身份”的“三跨”多层级交流。因此,新工科下的土建人才培养不仅是土建学科内部的专业交汇融合,也应是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全方位的多学科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创新思维、数字化思维等,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力,提升专业技能迁移能力[5]。

二、当前高校土建类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一)学科认知缺位

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深刻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购物、娱乐等活动的主要途径。然而,互联网言论发表的无门槛性致使其存在信息泛滥的问题,部分“准大学生”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暂不能准确评判所获取的信息真伪,这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对土建行业发展前景认知与现实存在严重偏差,认为土建行业未来就业“苦并累”,发展局限性大,因而对土建专业的认同度低。

另外,土建行业的工程项目式工作特质难以激发部分成长于优渥生活环境下“00”后的“吃苦耐劳”品质,导致部分土建学科的学生在入学后“逃离式”地选择转专业,改为修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等热门专业。

(二)学科交叉融合不够

以学科知识为导向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学科之间的孤岛效应等因素制约了土建类学科专业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土建类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学科边界线明显、课程融合度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的是跨学科课程开设不足,与计算机、物联网、工程、经济学等学科结合不够紧密。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目前全国仅有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21 所高校开设了智能建造专业,初探传统土木工程专业转型,大多数高校目前均停留在传统课程教育层面,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和专业教育课程涉及交叉学科和前沿技术知识的课程明显不足,学生可选择的选修课程较少,土建类学科的拓展性和创新性难以发挥,无法满足新时代下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配性较低。

(三)协同育人机制缺失

新工科视域下土建类人才培养教育,并非单纯为土建类学科的学生提供教育和服务平台,也不是毫无目的地鼓励学生在土建类学科课程基础上学习其他学科知识,而是为当代大学生未来长效性发展提供动能。可惜的是,新工科教育起步较晚,现有的资源和培养模式有限,仅通过专业课程教育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建设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前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固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任课教师沉醉于“独角戏”教学,习惯采用单向的说教式教育方法,难以充分挖掘辅导员、高年级党支部中坚力量和朋辈教育的亲和性、平等性的作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较为有限。二是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能力有待提升。“互联网+”时代,打破时空局限,给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是现阶段仍有部分教育工作者依赖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探索,难以满足现阶段“网络育人”的需求。

三、新工科视域下土建类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一)思政引领发展,立德树人与专业教育协同推进

新工科视域下土建类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均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且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因此,新工科视域下土建类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领航新工科视域下土建类人才培养,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要义,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土建类人才涵养,有利于为高校向社会输送高思想素质、强专业技能的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为更好满足新工科视域下土建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结合融入,充分发挥专任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实践论》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理念贯穿于土建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而言,一是搭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理论+实践”育人模式,首先专业教师从课程设计、知识导入、授课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课上理论育人、课外实践育人,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知识;其次,通过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多形式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6]。二是挖掘和构建丰富的课程思政内容,打造“党建+学科专业”协同推进模式,推进先进基层党支部、样板党支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阵地建设,大力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融双促进,实现思政价值、知识价值和技能价值协同提升。

(二)多元融合发展,土建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

新工科视域下的土建学科专业改造,需要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服务于建材、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等产业发展,对整个学科体系以及专业建设进行全新的结构性改革。

1.树立学科融合发展新理念。2018 年中央办公厅等发布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首次提出加强新工科等建设的思想,2021 年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将推进新工科等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2022 年在中央文件中则将推进新工科等建设作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与此同时“十四五”教育规划中用大篇幅来部署“四新”,提出标准与举措,新工科等建设从顶天的战略变成落地的策略,即工科、理科和医科等不同学科之间相辅相成,实现学科协同发展。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是土建学科在新时代下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科交叉融合一是需要充分认识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性,致力于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力争实现“1+1>2”的融合成效。二是树立学科融合发展理念。当今土建学科许多的重大研究均是在跨学科融合发展背景下实现的,因此需要牢固树立学科融合发展理念,以交叉融合—特色融合—优势互融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完善土建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在土建学科课程体系设置中应将学科融合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真正打破学科壁垒,建设前沿性和高质量的课程。一是在通识教育中构建“文理—理工”融合的课程体系。其必修课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开设美学、社会学等人文素养类课程,工程科学等科学探索类课程,提升土建类学生的全面性思维和涵养。二是建设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教育。为适应新时代下的土建学科发展变化,土建学科应基于建筑行业发展的本质,将人工智能、BIM 信息化建模、大数据等融入课程建设[7]。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增设智慧土木、智慧交通、交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交叉学科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土建学科的进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

3.注重构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科融合发展对传授者和求学者的双向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求学者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改变单向式的全盘接受知识思维,而应学会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所接受的知识,进行创新性、开放性思考,更加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探索。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则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实施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智慧课堂等新模式,将传统的填鸭式、独角戏式的单向课堂变成思维碰撞、启迪智慧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

(三)强化实践发展,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高度契合

1.创新土建学科实践技能培养。进行创新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思维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竞赛过程中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竞赛指导,补足学生理论指导实践能力缺位的不足,不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新型人才。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优势,充分利用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强调市场需求适配、注重实践操作的生产精准联通,跳出“课本教育”,提高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打造学生的技能壁垒,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2.大力推进产教、校企深度融合。“产学研合作办学、协同育人”是新工科视域下土建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土建类学科专业教育的转型必须符合企业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整合现有课程资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校内培养方案,建立校企“订单式培养”的长效机制,对接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构筑实践项目—学校—企业的联动平台,在专业建设改革过程中以兴趣为导向,加大应用技术训练,开展技术兴趣小组重点培育,对规模以上的技术兴趣小组给予立项、配套经费和校内外导师,并推荐优秀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激发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这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

同时,着力建设和完善“教学—科研—实践”的一体化平台,打造相对稳定且形式多元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让学生既能够在校内完成理论知识实践创新,又能够走进企业、科研机构等校外实践基地,了解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并在原有实践基础上创新,做到理论知识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力争与市场发展不脱轨,构建起基础实践—设计实践—创新实践的宽口径、多层次人才培养架构,提升学生的基础工程实践、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融会贯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四、结语

本文立足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需求,结合新工科视域下土建学科建设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固本—强基—重应用”的原则,提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思政引领,注重学科多元融合,强化实践育人,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以提高学科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

猜你喜欢
土建类土建工科
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绿色建筑技术诉求的高职土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中外合作办学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