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家: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2023-10-26 03:26李修建
艺术学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礼乐中华文明文化

李修建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中华文明何以具有统一性?如何理解这种统一性?需要深入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内部,来思考这些问题。

一、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需要统一

中华文明以农耕生产方式为基础,主要围绕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发展而来。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定居的耕种农业[1]许倬云:《中国文化的精神》,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第19页。。农业生产仰赖天时地利,有相对固定的节律,正所谓春耕、夏长、秋收、冬藏。正常状态下,人们的活动范围极为有限,他们定居村落之中,围绕附近的土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并不远的固定集市进行商品贸易,因此不必像商业文明那样,需要通过长途跋涉、投机冒险来满足生活所需。

为了保障生活无虞,中国人所渴求者:一是风调雨顺,二是国泰民安。

前者是针对自然的,希望阳光普照,雨水充足,有个好年景,作物有好收成。不过,由于洪涝、干旱、蝗灾等自然灾害屡见不鲜,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发展出认识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知识与智慧。诸如天文地理、二十四节气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谣谚等种种关乎自然的知识,以及祈求雨水、禳除灾荒的仪式,兴修水利的技术,还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与观念,皆产生于人与自然相摩相荡的过程之中。

后者是针对社会的,希望天下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因为维持生计的土地与作物皆无法移动,所以中国人安土重迁,有浓重的乡土观念。一旦烽烟四起,百姓最为遭殃,为了活命,只能流离失所,离开养育自己的土地,投奔前路渺茫的他乡。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争战,魏晋六朝时期的南北对立,宋、辽、金、西夏的并峙,以及其他改朝换代时期的混乱,皆对社会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破坏。如汉献帝时期,“遇董卓称乱,大焚宫庙,劫御西迁,是以兴平、建安之际,海内荒残,人户所存,十无一二”[1]杜佑撰,王文锦等校点:《通典》卷七《食货七》,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44页。,类似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屡有发生。所以,人们渴望和平统一、国家安泰,能够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与农耕生产方式相伴随的是对水的治理和利用,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人民生活,都离不开水,世界几大文明都依水而兴。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水患不断,史不绝书,大禹治水的故事绝非虚构。治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调用庞大的人力、物力,只有国家统一,才能有效整合力量,上下齐心,完成这一重任。

治水不仅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和长江等重要水系基本为东西走向,沿水而行,东西之间的交流与交往较为顺畅。上古时期,位于西部的夏族与东部的夷族处于对立状态,东西对峙与互动成为大中原地区历史主体结构。“此消彼长,往复不断,构成早期大中原族群互动融合的主要趋势,直到汉代基本形成汉族。三国以后,持续数千年的东、西部族群之间的互动大势开始转为南北争斗为主体的形势。”[2]陈立柱、刁华夏:《“敬天”与“射天”:上古夏、夷族群融合之殇》,《史学月刊》2020年第4期。隋代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统一全国后,为了解除南北交往的障碍,隋炀帝调动全国力量,开凿了大运河。运河的开通,不仅解决了南北方的物资交流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体现出重要的政治意义,而这也使得全国大一统的局面更为稳固。

二、礼乐制度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铸牢了文化根基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究其根本是中国文化的内在要求,礼乐制度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铸牢了根基。

上古时期,部族林立,据《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提出了“协和万邦”的政治理念,礼乐制度此时已有初步萌芽。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周公辅政时期,制礼作乐,形成了完备的礼乐制度,这套制度为历代所因循,深入中国人的骨髓,至今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简单讲,礼乐制度是一套行为规范:人们在不同社交场合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依其社会身份,皆有所规定;人人依此行事,社会就会稳定有序。礼乐制度又具有道德教化作用,单纯的礼具有等级性和强制性,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对立,而诗乐舞一体的乐可给人带来身心愉悦和美感享受,能起到缓和紧张局面、敦睦情谊的作用,所以礼中有乐,乐中有礼,礼乐相须为用。《礼记·乐记》所言“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将礼与乐视为天地自然的本然状态,乃天之经、地之义,强化了礼乐制度的本体论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礼乐制度外化为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审美符号和身体美学,富有艺术情味,贯穿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之中。所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易·系辞传》),所谓“衣冠文物”[1]魏徵、令狐德棻:《隋书》卷二十六《百官志上》,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20页。,皆是指此。古代中国早就形成了天下观,《尚书·禹贡》中讲大禹划定九州,区别华夏与四夷。天下所涵括的区域,包含了华夏与周边少数民族所处地区。所谓“华夷之辩”,不在种族,而在文化。韩愈云:“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2]韩愈:《原道》,国学整理社编《韩昌黎全集》,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174页。以是否认同礼乐制度,作为区分华夷的标准。春秋战国时期已是如此,秦汉确立大一统政权,尤其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礼乐制度更为历代所奉行,各民族莫不潜心学习礼乐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皆以中原制度为标准,进行汉化改革,其中尤以北魏的改革最为彻底,如禁胡服、断北语、推行汉字教育、发布汉文书籍、尊孔崇儒和兴复礼乐等。南梁陈庆之曾出使洛阳,并发出这样的感慨:“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3]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82页。可见北魏推广汉化政策之成功。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与宋朝并峙的辽、金、西夏政权亦是如此,辽在文化政策上全面采纳中原地区的汉文化,以儒家学说作为政治文化的主导思想。宋人陈旸的《乐书》提到,契丹“所用声曲,皆窃取中国之伎”[4]陈旸:《乐书》,永瑢、纪昀等纂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1册,第727页。。金同样建立起以汉文化为主干的文化结构,金太祖特别注重对文物典籍的搜求,在征辽之时,他下达诏令:“若克中京,所得礼乐仪仗图书文籍,并先次津发赴阙。”[5]脱脱等:《金史》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页。西夏的文化景观及典章制度亦深受汉文化的熏染。元朝与清朝这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尤其清朝,更是奉行儒家思想,推行礼乐制度。

由于共同尊奉礼乐制度,中华各民族经过数千年的演进,团结并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时至今日,无论哪个民族的中国人,都重礼、明礼、讲礼、守礼,礼乐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传统价值观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古代中国认为“气”乃宇宙本源,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合而生,本质上是同一的,所以有“齐物”之论。人是自然之一员,天与人相合无间。中国人早在魏晋时期就发现了自然的独立审美价值,自觉地欣赏自然、热爱自然,主动亲近自然山水、流连花鸟虫鱼。这一时期,山水诗大兴;山水画萌芽,并在唐宋以后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中国人将身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身心一如,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医学理论和天人相副的观念。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为次第展开,却将家国天下视为一体,追求国家统一、天下太平。帝尧说“协和万邦”,孔子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梁启超化用顾炎武之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皆为此意。

“和”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阴阳二气只有处于“和”的状态,自然、身体、家国才会健康有序。所谓和而不同,中国文化承认多样性,认为不同的事物、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都是必要的存在;它们交叉融汇在一起,相须为用,才显出生命的活力,使得世界的存在成为可能,构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所以,中国文化追求“和”的状态与境界,如民间信奉和合二仙,期待婚姻美满、生活幸福;家庭关系主张“家和万事兴”;国家之间强调和平共处。

我们常将儒、释、道视为中国文化的三大主干。儒家敬天法祖,孔子为其注入了“仁”的内核,将对父母、兄弟的孝悌之情视作仁爱的出发点,并将其推衍至夫妇、朋友、君臣、国家,生成了忠君、爱国、诚信、义气等价值观。《周易》中提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道家与道教追求清静无为、与世无竞;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儒、道思想相结合,产生了因果轮回、善恶有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等观念。三教之间并不对立,而是互相融通的,这些价值观念为整个中华民族所共享共尊,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中国历代典籍及文艺作品,都在宣扬上述价值观念,面向普罗大众的通俗文艺和民间文艺尤其如此。宋元以来,尽管普通民众的识字率很低,但小说、评书、戏曲、版画等文艺作品的普及,不仅能够传播各种历史知识,更有效地传达了传统价值观。南宋陆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将杂剧分为十二科:神仙道化、林泉丘壑、披袍秉笏、忠臣烈士、孝义廉节、叱奸骂谗、逐臣孤子、䥽刀赶棒、风花雪月、悲欢离合、烟花粉黛、神头鬼面[1]朱权:《太和正音谱》卷上,《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7册,第489页。,这些科目名称传达出民众所期待且认可的价值观。精忠报国的臣子,刚正不阿的清官,行侠仗义的豪杰,才貌双全的男女……构成了中国通俗文艺的人物谱系。包括少数民族文艺在内的此类文艺作品,基本有着大团圆结局,宣扬有情人终成眷属、善恶到头终有报,推崇仁爱友善,高歌爱国奉公,满足了全体中国人的心理期待和审美情感,也使中华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

如今,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变迁,农耕生产方式已被工业化所取代,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所推重的价值观念,依然在当下发挥着重要而持续的影响,为中华文明的统一提供着坚定的支撑。

猜你喜欢
礼乐中华文明文化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谁远谁近?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