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引流量及肺功能预测值对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2023-10-27 06:30闫效坤吴庆华陈少慕程泽文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肺叶致病菌胸腔

闫效坤 吴庆华 陈少慕 程泽文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目前肺癌中的主要病理类型,手术治疗是NSCLC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临床主要的手术方式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lobectomy,VATSL)[1-2]。临床研究显示,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是影响VATSL手术疗效的重要原因[3]。研究发现,术前肺功能检测对于腹部、胸部等多种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均有一定的评估作用[4]。VATSL术后需置入引流管,将胸腔内多余的气体、液体排出体外,术后引流量能够直观地显示病人胸腔内有无出血或漏气等[5-6]。因此,推测术前肺功能检测及术后引流量对于预测NSCLC病人VATSL后PPCs的发生情况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对80例行VATSL的NSCLC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预测PPCs的发生提供参考指标。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二、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收集病人病历,统计病人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分期(Ⅰ级,Ⅱ级,Ⅲ级),糖尿病史(有,无),高血压史(有,无)。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两组病人基本资料比较:80例病人VATSL后57例未发生PPCs(未发生组),23例发生PPCs(发生组),PPCs发生率为28.75%。23例PPC病人中,共有7例气胸,4例肺部感染,4例胸腔积液,3例肺不张,3例吸入性肺炎和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分期,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及肺功(VC,FVC,FEV1,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PEF水平低于未发生组,术后3天引流量多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NSCLC病人VATSL后发生PPCs的多因素分析:将PEF、术后3天引流量作为自变量进行赋值,经Logistic回归分析,PEF、术后3天引流量是NSCLC病人VATSL后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3。

表2 赋值情况

表3 NSCLC病人VATSL后发生PPCs的多因素分析

3.PEF、术后3天引流量对VATSL后发生PPCs的预测价值:经ROC分析显示,PEF、术后3天引流量评估NSCLC病人VATSL后发生PPCs的AUC值分别为0.788,0.815,95%CI为0.682~0.871,0.713~0.893,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908,95%CI为0.823~0.961,见表4、图1。

图1 PEF、术后3天引流量对VATSL后发生PPCs的ROC曲线

表4 PEF、术后3天引流量对VATSL后发生PPCs的预测价值

讨论

VATSL术后仍有部分病人会发生各种的并发症,其中以PPCs最为常见[8]。肺叶切除后,肺部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引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PPCs,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增加死亡的风险[9-10]。目前临床致力于寻找能够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指标,以期提前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减少PPCs的发生率。有研究证实,平衡胸腔引流、术后引流能够有效预防肺叶切除术后肺水肿的发生[11]。Cao 等[12]研究发现,肺功能对VATSA后PPC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FEV1和一氧化碳弥散量是PPCs发生的预测因子。

本组PPCs发生率为28.75%,提示NSCLC病人VATSL术后易发生多种PPCs,影响手术疗效,临床若能提前预测病人PPCs的发生情况,有效采取防治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PEF是反映病人有效咳嗽能力强弱的指标,有效咳嗽的能力与术后肺部感染具有一定的关系;术后引流量能够直接反映出病人胸腔内液体的排出量[13-14]。本研究对有无发生PPCs病人的术前肺功能指标与术后引流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PEF水平低于未发生组,术后3天引流量多于未发生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PEF、术后3天引流量是NSCLC病人VATSL后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陈春雨等[15]研究显示,低PEF值与肺癌病人肺叶切除术PPCs的发生有关,可作为PPCs的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结果与其相符。分析原因为,肺功能正常者PEF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机体肺部压力较高,致病菌不易进入呼吸道,即使部分致病菌进入肺部也能通过有效咳嗽将致病菌排出体外,而PEF水平较低的病人肺部压力较低,致病菌更易进入肺部,引起肺部感染,且病人有效咳嗽的能力较弱,无法将致病菌排出,导致术后肺部感染的可能性较高[16-17]。术后引流量是指引流袋内的液体,排出的液体一般是由于术中造成壁层胸膜损伤,从而影响病人胸腔液体的重吸收及回流作用,因此发生PPCs的病人术后引流量越多,表明壁层胸膜损伤越严重[18-19]。本研究中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术后3天引流量有差异。本研究ROC分析结果显示,PEF、术后3天引流量评估NSCLC病人VATSL后发生PPCs的AUC值分别为0.788,0.815,截断值分别为2 947.42 ml/s,602.59 ml。因此,临床应对术后3天引流量>602.59 ml,PEF水平<2 947.42 ml/s的病人予以重点监护,以减少PPCs的发生。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908,且联合检测能够提高PEF、术后3天引流量单独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提示PEF联合术后3天引流量对于VATSL后发生PPCs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术后3天引流量及PEF对于预测NSCLC 病人VATSL后PPCs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联合用于预测VATSL后PPCs发生预测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肺叶致病菌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
乳腺癌肺转移胸腔积液的治疗(附36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