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心脏移植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10-30 02:35陈红珍赵巧燕
黑龙江医药 2023年20期
关键词:移植术心脏情况

夏 宁,陈红珍,赵巧燕,洪 敏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心脏移植是对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冠状动脉疾病进行的外科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1-2]。近几年,随着心脏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心脏移植术的使用率不断增加,心脏移植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大量临床实践发现[3-4],术后管理效果对心脏移植术的成败起到关键作用。护理是术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护理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有报告[5]显示,在心脏移植患者护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心脏移植术所需时间等,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预后效果明显。集束化护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科学性,能使护理行为更精准、优质,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6]。为了研究集束化护理在心脏移植术中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心脏移植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取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2 月—2020 年12 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心脏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 例。参照组男25 例,女14 例;年龄19~71 岁,平均年龄(49.67±5.75)岁;平均供心冷缺血时间(169.48±10.26)h。研究组男24 例,女15 例;年龄18~67 岁,平均年龄(49.53±6.08)岁;平均供心冷缺血时间(175.26±11.37)h。纳入标准[7-8]:符合心脏移植术条件;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诊手术;合并严重并发症。(3)有抑郁症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环境管理,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等。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集束化护理方法如下:(1)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后由主任医师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上岗。(2)护理人员手术前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心脏功能,确保患者在等待供心期间的安全。患者移植后的心脏比较依赖血管活性药物,需要保证血管活性药物稳定输入,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采用泵对泵的方法更换微量泵,保证药物能稳定输入,避免发生严重事件。监测患者血压、尿量及皮肤情况。术后7 d 内每日对患者的心脏进行检查,采用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评估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情况。(3)将患者床头抬高30 度,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吸痰,吸痰时需要膨肺湿化,有利于改善患者肺部内环境,减少肺不张的发生率。护理人员要准确评估患者呼吸情况,等到患者能自主呼吸后,尽早脱离呼吸机。鼓励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咳嗽。(4)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环境的消毒,定期对病区空气、物表、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检检测,避免细菌引发患者感染。(5)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较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有无出现排斥反应,由于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结合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尽早发现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并给予干预处理。(6)由于心脏移植创伤大,术后伤口疼痛,并且患者术后需要在重症监测,无亲人陪伴,患者易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发生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干预。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介绍成功案例来鼓励患者,打消患者顾虑,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焦虑程度越轻。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抑郁程度越轻。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感染、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排斥反应、低心排出血量综合征。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心脏移植术所需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以及心脏移植术后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环境影响),生活质量评定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包括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影响、催眠药物应用、入睡时间),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评定,评分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情况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情况(±s) 分

组别研究组(n=39)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参照组(n=39)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焦虑自评评分抑郁自评评分65.81±6.94 22.18±1.92 0.057 0.895 70.09±6.52 18.75±1.33 0.040 0.903 66.23±6.88 43.27±4.95 11.489 0.002 69.57±6.31 42.16±4.95 12.753 0.003

2.2 两组患者各项所需时间情况

研究组患者心脏移植术所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心脏移植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所需时间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所需时间情况(±s)

组别研究组(n=39)参照组(n=39)t值P值心脏移植术所需时间(min)70.02±2.08 88.42±1.95 17.759<0.001机械通气时间(h)7.28±2.37 15.17±12.02 18.476<0.001重症监护时间(h)4.03±1.52 6.97±1.08 17.948<0.001脏移植术后住院时间(d 4.98±1.14 7.95±1.16 19.234<0.001

2.3 两组患者心脏移植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脏移植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

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s) 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s) 分

组别治疗前研究组(n=39)参照组(n=39)t值P值治疗后研究组(n=39)参照组(n=39)t值P值生理状态环境影响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总计33.01±6.14 33.42±6.23 0.049 0.957 34.21±6.10 34.90±7.05 0.047 0.956 36.83±5.94 37.23±6.11 0.051 0.952 33.43±6.05 34.13±5.44 0.052 0.873 36.03±7.04 36.71±7.40 0.056 0.862 86.75±6.74 55.15±6.28 21.565<0.001 87.22±7.04 57.05±6.37 13.754<0.001 89.15±6.91 56.10±7.01 13.101<0.001 88.21±6.50 52.02±6.17 14.501<0.001 87.02±8.40 54.90±8.22 15.417<0.001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情况

研究组睡眠质量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情况(±s) 分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情况(±s) 分

组别治疗前研究组(n=39)参照组(n=39)t值P值治疗后研究组(n=39)参照组(n=39)t值P值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影像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应用睡眠障碍2.93±0.24 2.97±0.22 0.040 0.953 2.98±0.24 2.95±0.23 0.029 0.895 2.67±0.18 2.73±0.15 0.019 0.760 2.83±0.13 2.80±0.11 0.043 0.951 2.91±0.11 2.87±0.09 0.041 0.963 2.85±0.06 2.83±0.03 0.044 0.493 2.91±0.72 2.81±0.67 0.033 0.412 0.91±0.02 1.92±0.08 20.422<0.001 0.88±0.05 1.89±0.06 18.563<0.001 0.89±0.12 1.89±0.11 32.926<0.001 0.95±0.14 1.97±0.13 19.86<0.001 0.84±0.13 1.91±0.19 20.884<0.001 0.73±0.09 1.89±0.23 18.522<0.001 0.73±0.06 1.91±0.20 18.099<0.001

3 讨论

终末期心脏病是心内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心脏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首选方法[9-10]。心脏移植手术是一种高危手术,受外科手术技术、心理因素、感染、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均不能出错,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护理是心脏移植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优质的护理能提高预后效果。集束化护理将具有循证基础的一系护理措施整合起来,将护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让护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不遗漏任何关键措施,从而保证护理质量[11-13]。本研究通过对心脏移植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其与常规护理相比,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心脏移植术所需时间等,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配合力,预后效果明显。

集束化护理其核心优势是将护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让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不遗漏任何关键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缩短预后时间[15-16]。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心脏移植术所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心脏移植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说明对心脏移植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能缩短心脏移植术所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心脏移植术后住院时间,预后效果较明显。大部分心脏移植患者围术期会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在等待供心期间出现心力衰竭死亡,术后发生感染、排斥反应、肾功能不全等。集束化护理在术前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应用药物治疗患者的心功能异常问题,控制患者体重,保证患者在等待供心期间的生命安全。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证血管活性药物稳定输注,防止心功能衰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缩短住院时间[17-19]。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说明对心脏移植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能缩短心脏移植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原因在于,集束化护理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措施,做好环境及物品的消毒和检测,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及时评估各类导管,及时拔管,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

睡眠质量对心脏移植术术后恢复影响较大,睡眠质量差,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对患者的代谢情况产生影响,会使患者术后恢复慢,甚至影响术后恢复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20-21]。因此需要提高睡眠质量才能增加预后效果。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高于参照组,说明在心脏移植术中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提高睡眠质量。普通护理夜间值班人员少,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未引起关注,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集束化护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成立集束化管理小组,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家属了解睡眠对患者身体恢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的睡眠管理中。家属记录患者每天的睡眠质量并及时主动告诉护理人员记录情况,从而使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根据患者的睡眠质量给予相应处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22-23]。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跟着提高。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说明在心脏移植术中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也发现,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轻于参照组,说明心脏移植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加强护理管理是成功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保障,集束化管理小组应该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护理团队组成,护理常规由集束化管理小组根据临床各方面情况综合制定,保证护理的有效性。加强患者对成功案例的了解,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24]。

综上所述,在心脏移植患者护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效果明显,能缩短心脏移植术所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力,预后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移植术心脏情况
心脏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急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介入失败后的应用
一例心脏移植术后继发肺感染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特殊情况
精密吻合移植术在眉毛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
椎管内阻滞在干细胞输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