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梳理与思考

2023-11-06 07:21丛文翠
高校后勤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一站式育人社区

丛文翠 王 军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梳理与思考

丛文翠 王 军

[青岛科技大学]

新时代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赋予新的内涵,各高校纷纷响应改革大势,搭建平台,构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内的各类育人资源协同的高校新生态体系。当前国内高校在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过程中,存在建设目标不明、社区功能薄弱以及建设思维单一等突出问题,本文基于高校新生态视角,对国内两批31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梳理,提出“勤思、乐学、笃行”三位一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案,切实拓宽育人思路。

三全育人;新生态;“一站式”学生社区

一、 引言

“学生社区”这一概念随着高校综合体制改革应运而生。2019年教育部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统筹推进基于学生社区的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和协同育人体系改革,并且计划逐渐扩大试点范围。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管理服务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主要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园区,探索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1]。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社区既是学生的生活单元,同时也可以成为高校工作者开展教育管理服务的单元。“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有利于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该模式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践行“一线规则”,推动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到学生中间,加快把高校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的进程,创造新时代高校版“枫桥经验”。[2]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生特点较之前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学习习惯以及人际交往模式等方面,一系列变化的出现对高校育人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需求,当前,国内各高校纷纷转变思路,将研究重点从传统校园、课堂转向学生社区,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以“00后”为新主体,打破资源时空局限,探寻教育新场景,打造高校新生态。总的来说,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有助于切实拓宽育人途径,打破壁垒,从而高效构建人人教育、时时教育、处处教育相统一的三全育人新格局,提高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在新生态视角下,探讨学生社区建设的科学机制、综合管理模式并应用于实践,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全面完善十大育人体系,全面深化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高校把握时代规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提质增效;有利于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丰富育人载体、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把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利于整合高校行政管理力量、思政力量,促进“五育并举”落实落细。

二、文献梳理

目前,国内主要有四种“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第一类以“全员制”住宿书院为载体,如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该模式下学生管理单位是主要抓手[1];第二类是以新生为主的住宿书院,主要抓手是新生培养单位,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2];第三类是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全面的学生社区,如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等[3];第四类是以社区功能型党组织为抓手推进“一站式”社区建设,如东北大学等[4]。复旦大学王毅认为“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党建引领、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当前学生社区建设主要面临功能转型和工作机制转型两大挑战[5];华中师范大学李刁从高校学生社区的构建现状和困境出发,针对队伍配备、职能发挥以及育人合力角度提出“三位一体”的构建策略[6];浙江大学史龙鳞通过文献回顾和个案观察,梳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难点、痛点和堵点,阐述浙江大学试点模式,强调物理空间、组织体系和服务三个维度探讨“基于空间-主体-服务-技术”四重机制的学生社区建设路径[7];苏州大学严明将“书院制”与“一站式”学生社区进行对比,阐述后者更加侧重于党建、资源汇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并且更加贴近时代需求,在此基础上从丰富功能和营造氛围等方面探讨学生社区建设优化路径,使“一站式”学生社区更能凸显党建引领以及协同育人功效[8];上海大学马成瑶提出当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碎片化现象严重,究其根源是传统体制存在壁垒,提出整体性治理理论,寻求包含治理理念、应用基础在内的内在逻辑和调适策略相统一的机制体系[9];重庆理工大学邵军提出,将文化育人思想融入社区建设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结合学院主题,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对学生社区实施精细化管理[10];陈乐以清华大学学生社区为例,提出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查询、统计,最终促进学生信息资源高效管理,更好地辅助学生社区建设[11]。综上,研究者普遍认为,“一站式”学生社区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各育人力量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重要空间,当前国内高校构建学生社区普遍面临建设目标不明、人员配备不齐、管理模式不精、功能不完善等诸多突出困境,研究者们从时间、空间方面持续探索科学机制,凝聚多方育人力量,以切实保障学生社区建设取得实效。

三、 思路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从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条件保障等方面入手,结合社区建设成效,总结各管理模式的亮点特色做法,凝练国内2批31所试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教育、管理、服务的主体、载体以及体系框架,发现各类高校在进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改革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境,对“三全育人”格局中各类全环境要素进行整理归纳,选择学生社区建设模式中可优化的过程、环节和方面,制定指标评价体系。

(二)个案调研

以XX大学XX学生社区品牌建设成果为例,对标先进,结合新时代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的各种新要求,开展师生调研,倾听师生发展诉求,对各关键要素进行权重赋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综合客观分析当前“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的优势劣势,全方位探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目标、路径和手段,提出优化对策,形成具体方案,推广应用。

四、 问题现状及解决办法

(一) 问题现状

1.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目标不明

目前,“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正处于由点及面、快速增长、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然而,部分高校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对目标认知不明晰,仅仅是为了响应上级要求和顺应潮流而开展学生社区建设,这样一来会导致“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高度一致,更有甚者将造成社区育人工作停滞不前。对此,梳理学生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探讨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生社区建设模式可以为高校提供有效参考。一是各高校要查漏补缺,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建设方略和实施方案;二是各主管部门要大力推动学生社区功能转型,拓展社区实践育人、学生管理等功能,从而形成常态化、广覆盖的长效机制,精准提升育人实效;三是要解决学生关切问题,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拓展人际关系,为学生发展提供便利;四是要整合育人要素,营造良好格局,从而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切实增强教育、管理、服务实效。

2. “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薄弱

服务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主要是指高校通过日常工作对学生思想和生活产生影响,从而使学生在接受学校服务的过程中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根据马克思的教育服务理论,高等教育是高校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和学生期望接受高质量教育服务的双向环节,由于体制路径等多重原因,当前国内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暂未得到最大程度激发,直接导致学生社区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薄弱,下一阶段“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需要回归学生社区本质功能,聚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环节中较为薄弱的学生劳动素养以及审美价值观的形成,以美育、劳育为突破口,构筑坚实育人载体,推动学生社区育人进程量质并举。

3.“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思维单一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大学生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低需求为学习和生活场所;其次是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师生和朋辈关系,师生的爱护;最高需求则是自我实现的价值。受传统思维影响,多数人认为学生社区的建设仅仅是后勤部门的职责,建设出来的学生社区仅仅适用于学生生活、住宿。新生态视角下,建设学生社区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高校在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时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一是建立系统性思维,制定阶段目标,强化不同部门之间联系,加入“互联网+”元素,打造适用于学生社区的“云生态”网络;二是回归育人初心,构建时空一体化最优格局,探索包括育人力量、资源配备等在内的全要素参与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在推动面上发展的同时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三是在学院层面,广泛开展典型选树工作,加强交流合作,拓宽思路路径,构筑育人新生态。

(二)“勤思、乐学、笃行”三位一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案探索

1.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构筑“勤思”新阵地

一是硬件配备到位,依托校、院两级党建品牌,充分利用学生社区公共空间如宿舍大厅、宣传墙以及党员活动室等场所,收集素材,购置多媒体影像设备,建设社区党建文化墙,打造思政影院,推进学生社区“沉浸式”党建,包括融入最新时政元素等;二是完善党员活动室功能,设计适用于学生社区的党日活动,按学科专业分类建党小组并在学生社区开展系列活动,如:读书会、党史故事周周讲、党员过政治生日、支部共建等相关活动;三是党员宿舍挂牌展示,学生党员亮身份,在宿舍管理室、自习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培训上岗党员,排班值守,展现学生党支部良好风貌;四是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系列学生社区建设文件,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典型宣传、突出建设重点。

2. 以学生参与为主线,打造“乐学”新场景

一是学生骨干带头成立楼宇自治管理委员会,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设立楼长、层长,其中楼长设1名,由学生会主席或副主席担任,便于职能集中、统一落实,而层长根据人数比例设定,织密管理网格,确保百分百覆盖所有宿舍、所有学生;二是在宿舍区体现“红旗宿舍”“十佳宿舍”“优秀学子”“就业之星”“青云人物”“优秀班集体”等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影响青年学子,增加学生活力,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三是推动各级各类团学活动进社区,工科类院校可通过科技创新小组开展活动,展示中国尖端科技,讲述相关专业领域党员科学家先进事迹,同时各院校可以加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师生共度传统节日,加强文化浸润,促进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感受美,创造美,形成高雅的审美观;四是建立“沉浸式”学风机制,完善学生社区内部自习室、研讨室等功能布局,打造学风建设品牌,桌椅定点摆放,在环境中点缀绿植,开放线上预约座位系统,提高空间利用率,营造“比学赶帮超”优良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学生受益。

3. 以条件保障为着力点,营造“笃行”新生态

一是校、院两级领导及政工队伍定期深入学生宿舍,践行“一线规则”,在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谈心谈话,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学院的关心支持,营造温馨社区氛围,建设“辅导员值班室”“辅导员工作室”等设施场所,为辅导员进驻学生社区提供便利;二是打破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壁垒,找到可融合的关键节点,寻求二者横向交叉,形成合力,探索建立适合各高校的“师导学”“生导生”制,将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以及宿舍管理员四类人群有效融合,出台政策引导青年教师揭榜挂帅,谁有能力谁揭榜,在学生社区内部积极开辟学生社区“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求知践行,选拔“领航学长”,研究生带本科生、高年级带低年级,常态化开展学业帮扶活动;三是整合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劳动教育进社区,“后疫情时代”使得“线上”“云”等形式愈发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同样可以结合此类理念,不受时间地域影响,常态化开展,比如开展学生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安排规划勤工助学岗位,打造志愿服务超市,工时积分可在超市换购商品,进而提升学生获得感,正向激励学生积极接受劳动教育,热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1] 赵静.“一站式”学生社区党组织育人路径探析[J].党政论坛,2022(04):35-37.

[2] 周远,张振.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空间建构逻辑与路向[J].思想理论教育,2022(07):102 -107.

[3] 邱永建,刘凯.书院制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智行书院为例[J].学园,2022,15(12):19-21.

[4]吴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逻辑理路与比较路径[J].理论观察,2021(11):102-105.

[5] 王懿.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02):107-111.

[6] 李刁,陈志.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65-68.

[7] 史龙鳞.场域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区建设——基于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案例分析[J].高校辅导员,2021(03):57-61.

[8] 严明,潘志娟,蒋闰蕾.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2):61-63.

[9] 马成瑶.整体性治理视域下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2(03):96-101.

[10] 邵军.高校学生社区文化育人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38):167-168.

[11] 陈乐,杨铁娟.学生社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初探——以清华大学学生社区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9(09):45+52.

(责任编辑:赵相华)

猜你喜欢
一站式育人社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珠”育人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