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特征、困境与出路

2023-11-06 07:21商宪春袁金星黄森文
高校后勤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一站式育人思政

商宪春 袁金星 黄森文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特征、困境与出路

商宪春 袁金星 黄森文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是加快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是继书院制改革基础上对宿舍育人功能的创新性拓展。目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已经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开,总体上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管理上还存在着管理手段与育人理念融合深度不够、学生社区管理建设不均衡、“一站式”不够突出等问题,需要从理念转变、治理转型、机制保障三个方面协同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健康、有序、高质地发展。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是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要和时代变迁而产生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通过管理网格化、服务基层化、教育社会化、平台数字化等手段打造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推进“三全育人”新格局。

一、“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特征

通过总结“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云平台的典型做法,发现“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具有服务基层化、管理网格化、教育社会化、思政精准化等特点。

(一)服务基层化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与传统学生社区管理的显著区别是更加注重服务育人,强调服务下沉。一方面,院校领导直接参与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活动。通过走访班级寝室、举办社区活动,经常性深入学生社区,倾听学生意见建议,使“三全育人”理念在学生社区管理中真正落地;另一方面,推进党建下沉。把学生党支部工作开展到学生社区中,使党建工作向学生生活区域延伸,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民主管理,以朋辈互促助力党建工作全面开展,让党建力量真正下沉到学生生活中,在全员参与中加强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充分发挥组织育人的作用。[1]

(二)管理网格化

管理网格化是“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最主要特征,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利用两大管理平台即数字化平台和学生管理平台,将学生社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络,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2]一方面,网格化管理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能够将后勤报修、请销假、学生证办理、活动申请等较为琐碎的事务性工作转移至线上进行,提高师生办事效率,提升学生满意度和幸福感;另一方面,网格化管理通过定格、定岗、定责、定员明确学生社区管理责任体系,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做出快速的反应,及时为学生提供精准帮扶和有效指导,提高教育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

(三)功能社会化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整体思路是通过对社会生活模型的复制和模仿,对学生校园生活空间加以改造,使学生宿舍生活化、生活思政化、思政社会化,打通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学生走出校园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不只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场所,而应兼具丰富的社会教育功能。学生通过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为适应社会生活做准备。“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的社会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宿舍布局的社会化,通过对设施、文化和组织的改造,使宿舍不再是单纯的栖居场所,而是将学生成长、生活、娱乐、学习、休闲等各种需求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场域,使宿舍走向生活化;另一方面是学生社区管理的社会化,学生直接参与社区自治,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将直接面向学生的服务事项下放至学生社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素养独立解决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自我获得感,使社区生活走向思政化。[3]

(四)思政精准化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说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而发生的教育方式变革。基于数字技术介入把大数据、云计算应用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生成长需求,呈现可视化“学生画像”,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动态,精准施策。实现学生发展信息可溯源,学生能力提升有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可追踪。[4]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典型做法与现实困境

2019年以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从首批试点到逐步深化探索再到全覆盖,形成了一批典型的经验做法,但也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

(一)“一站式”学生社区改革的典型做法

1.形成“学院+书院”育人模式

“学院+书院”是“一站式”学生社区最早的管理模式,因西安交通大学“学院+书院”制的成功改革,这种育人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中。一方面,各二级学院作为社区管理的主导者,将宿舍楼划分为“楼”“层”“组”等不同管理单位,学校领导干部、学院辅导员、学生干部分别参与不同单位的社区工作管理;另一方面,在书院中设置专业导师负责学生专业学习和成长。学院与书院对接,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社区协同育人机制。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社区—书院—教学—项目—产业”育人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纵一横”育人模式都是基于“学院+书院”育人模式的探索。

2.打造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阵地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强调党建在学生社区中的引领作用。目前各高校在学生社区建设中采取各种措施突出党建工作特色。多数高校会在学生社区中成立基层党组织服务中心,打破专业、年级、师生界限,设置功能型支部,健全责任区,通过党建下沉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如上海大学“一轴三进四联动”的党建引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一竿子到底”,推进党建进园区、进楼幢、进宿舍,促进学生社区与学院、教师与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线上与线下四维联动;华南理工大学“党建+社区育人体系”将党建引领融入实体课堂、网络课堂、行走课堂、体验课堂,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打造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阵地。

3.构建学生社区自治新格局

传统宿舍管理主要依靠学工队伍和后勤队伍保障学生宿舍有序运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主体主要依托学生自治组织,学生全程参与社区治理,将社区自治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发挥自助与朋辈互助的作用。[5]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三自”教育广阔天地,建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组建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建设“志愿者之校”4.0,推动志愿服务融入学生社区治理,打通服务学生的“最后一米”;上海大学组建“啄木鸟”社区规范自查自纠自管队伍,对社区生活中的失范行为进行自管。

4.推动精准思政有效落地

按照《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文件精神,“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需要赋有精准思政的属性,即运用大数据分析找准思政工作切入点,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6]一方面,通过数据平台的联动分析,精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如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对学生日常消费曲线分析,实现对贫困学生的精准帮扶。通过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等措施解决贫困学生学费、生活费问题,减轻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精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如河北大学始终坚持探索“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数据分析和网络监测,对社区学生思想动态进行科学分析和精准研判,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困惑,一人一策,将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想相结合,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困境

1.管理与育人融合深度不够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以高校学生宿舍物理空间改造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起点,但这并非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工作建设的归旨。从目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改革实践来看,强调宿舍硬件设施配套、社区空间布局以及大数据平台的开发和使用,但在学生社区管理方式上依然沿袭传统宿舍管理思维,依赖过去建设经验,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观判断严重,将学生社区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未能将“一站式”育人理念与“学生社区”管理方式进行有效联动。对于“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什么,如何建好、利用好、发挥好“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2.社区管理建设不均衡

我国高校“一站式”社区建设采取“先试点、逐步推广到全覆盖”的模式。但目前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云平台建设来看,“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建设整体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一方面,各地区学生社区建设数量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试点院校的数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学生社区管理建设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经济投入上。园区生活设施改造、数据平台建设、移动终端的使用、社会服务购买等都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目前我国高校硬件设施建设受地方经济发展影响明显,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呈现出明显差异。

3.“一站式”不够突出

“一站式”主要是指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实现大数据赋能,减少师生事务性办理的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提高育人效果,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但从目前“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情况来看,学生社区管理高效化、数字化倾向并不明显。大数据平台建设缺少联动机制。教务、学工、后勤等业务信息相互分离,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存在,信息孤岛并未被打破,校园事务办理流程依旧繁琐,“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依旧是“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的难以突破的瓶颈。

三、“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的出路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是以学生宿舍为场域的一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变革。鉴于目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理念转变、治理转型、机制保障三个方面协同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健康、有序、高质的发展。

(一)强化社区思政育人理念

“一站式”试点建设主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新格局。立德树人的成效,将作为检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成败的根本标准。因此,“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建设中,应把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管理的始终。一是提升师生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育人理念的认同感,将课程思政与生活思政有效联结,在社区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在社区物理空间改造过程中增加思政元素,更加重视社区文化的育人作用,将地方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社区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三是要提高师生参与度,通过参与社区自治、党建活动、文娱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加快数字化治理转型

一是打造智慧服务平台。通过引入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及物联网等技术,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及安全防控能力,提升学生智慧化服务体验。在学生社区中充分利用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设施资源,精准对接学生成长需要,全时空开展智慧社区服务,体现“一站式”特征。二是加强平台数据分析。通过学生在网络社区的活动轨迹与记录构建出反映学生成长规律的数据模型,精准判断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行为状况及思想状态,并有效采取教育措施,体现精准性。[7]三是成立网络学生组织和社团。一方面是将传统组织和社团网络化,主动适应“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网上”“网下”协同发展的需要,突出网格化管理特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大网络平台凝聚大学生网络组织力量,通过朋辈在线互助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学生社区数字化治理格局,为学生提供社会化生活的真实情境,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三)完善制度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社区管理制度保障。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普遍推广的背景下,因地制宜制定学生社区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一校一策,确保“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持续、健康、深入的发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机制。“一站式”学生综合管理模式是一次需要全员协作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转移的战略行动。因此,要加强领导队伍、师资队伍、学生自治队伍在学生社区建设中的统一管理。三是加强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经济投入是决定“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实践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需要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软硬件设施建设良莠不齐,需要通过畅通经费渠道来补齐“一站式”学生社区软硬件建设的短板。

[1]陈南菲,尹金荣.自我同一性发展理论视角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9):85-88.

[2]洪雷,张佩.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7,333(12): 96-101.

[3]严明,潘志娟,蒋闰蕾.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 665(02):61-63.

[4]王懿.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 514(02):107-111.

[5]王钰亮.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20, 222(09):27-29.

[6]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2020-04-28)[2023-02- 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7]汪俞辰,刘大卫.数字化赋能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1028 (04):109-112.

2020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思政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ZX2065)

(责任编辑:赵鹏程)

猜你喜欢
一站式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