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及长效机制的构建

2023-11-16 10:36梁慧贞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32期
关键词:增值税

梁慧贞

摘要:企业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经济形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水平获得稳步的提升,要注重在当前复杂经济背景下,缓解企业运营的压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促进市场实现快速复苏。国家所制定的逆周期调节政策,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方式,有利于企业享受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过程中所带来的红利和优惠。文章主要围绕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以及未来长效机制的建设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稳步提升。

关键词: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企业长效机制

企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为人才拓展就业渠道,在提升经济水平的同时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推动现代社会科技实现进一步的创新,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了进一步调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实行减税政策,通过灵活运用相关工具和手段,有利于分担和规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通过采取这些方式和手段,为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背景下,要注重保障企业的稳步发展,本文围绕增值税留抵退税及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行详细探讨。

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概述

自全面推行“营改增”相关举措以来,实施了大规模降低增值税税率的措施,并在之后,持续深化增值税税制改革工作,对于提高我国退税力度,以及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覆盖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举措和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优化我国当前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激发和提高企业建设和发展的活力,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的背景下,必须加快建立现代税制,增值税也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必须得到进一步的改革。增值税的留抵税额政策主要是指一般纳税人当期的进项税超过自身的销项税,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没有达到足额抵扣,但是可以结转下一期抵扣的税额,这种方式也被叫作超额进项税。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约有30%的企业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而且是呈现不同规模大小的情况。产生留抵税额的原因可能是政策性因素及非政策性因素共同影响的,与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会受到企业本身所处于生命周期阶段的因素的影响,但无论何种因素,如果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退还处理,可能会影响企业本身的投资能力,从而导致大量的资金被占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融资成本,对此必须要探究有效的运行机制。

二、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对于增值税留抵税额会采取及时退还的举措和方法,这一方式被称为留抵退税制度,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我国也在不断地深化增值税的相关改革工作,并且逐步推进留抵退税制度和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可能会增加政府税收管理所付出的成本,也会面临一定的税务风险因素,但总体符合国际增值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从增值税的征收原理分析留抵退税

增值税被定义为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的过程中对单位以及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主要采取抵扣法来进行计算,基数主要是各个环节的增值额,最终由消费者来承担实际税负。根据增值税的征收原理,能够发现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出现重复征税的情况,因此对于避免税收对市场运行情况产生干预,具有一定的作用。及时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可以保障纳税人取得被占用的现金,实现资金的有效流通。

(二)实行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不断进行增值税税制的改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的覆盖面额,同时也加大了退税力度,出台和实行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有利于优化当前的营商环境,避免占用过多的资金。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吸引网络的外资投入,对于企业来说,有利于节约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确保有限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更多的管理和生产方面,从而对当前的产业结构达到有效的优化措施,也能够在未来实现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

(三)保持增值税中性原则

在征税工作进行过程中,增值税所采用的是购进扣税法,但是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企业可能会出现当期进项税额超过销项税额的现象,我国长期以来对企业的超额进项税都会采取结转的措施和制度。税收中性主要是指政府在采取征税措施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对市场运行造成干扰,但我国长期以来对企业的超额进项税所采取的措施,在实质上可能会减少企业当期可用的现金流,从而造成对企业资金和成本的无偿占用。

(四)优化我国营商环境

采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自然流入我国企业之中,对未来企业的融资和投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营商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增值税留抵税额能否得到及时退还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就要加快优化和改善当前的营商环境实施留抵退税制度,提高营商环境在世界上的排名。

(五)均衡区域财政收入分配

作为我国政府税收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增值税历来在我国税收总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任何政策方面采取调整对策,都会影响到中央以及各个地方政府的收入分配情况,对此必须对增值税收政策的改革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增值税留抵税额退还制度会直接影响到区域财政收入的分配情况和标准,如果未能及时退还企业的留抵税额,就会影响区域性财政收入的不均衡情况,进而也会影响区域发展之间的不均衡情况。

三、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实践

根据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的实践情况来看,虽然目前主要采取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制度安排,但是并未完全实施这种留抵制度。在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我国也在不断进行退税制度,措施的改革和完善,并且逐步開始推行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除了在特定的企业进行实行之外,也会在部分行业中试行,从而形成在目前全行业内试行的状况。

(一)特定纳税人实施留抵退税

我国在2011年开始对外购设备采取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这项政策最初只适用于国家所批准的29家企业,只适用于特定的纳税人的某些特定事项,而且早期主要是进行一次性退还的方式。在最初阶段内,主要是为了鼓励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解决重大项目,企业外购设备所引起的占用资金的情况和问题。但这种政策实施过程中还比较零散,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完善的制度体系,影响范围总体来说也比较有限,但在实行过程中,却为后期的制度,推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对部分行业存量留抵税额实行退税

在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的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推动留抵税额实现快速增长的状况。为了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的政策2018年,我国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之中,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在这个阶段中,主要是对部分行业的存量留抵税额采取退税措施。但这一举措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的构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将影响范围进行了扩展和延伸。有利于解决企业沉淀的税负问题,也建立了初步制度化的退税管理体系。

(三)全行业试行增量留抵退税

我国一直在深化增值税改革工作的进程中,在2019年试行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并将其扩展在全行业范围之中。同时从总体的角度来看,也会考虑到总体的财政承受能力,以及骗税风险,因此设置了合理的申请退税的条件,只有具备这五大条件才可以将构成比例的60%予以退还。无论是在步骤和具体操作过程中以及办理程序中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相比前两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退税也变得更加具有操作性。而且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常态化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并且不会在行业内进行限制和区分,总体上也更加符合增值税的国际发展趋势。

四、现行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制度存在的不足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我国税收范围内属于一项新的制度,虽然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全面实行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总体来说,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各个方面中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在探讨长效机制发展策略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視解决这些问题。

(一)退税门槛设定过高

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主要是在全行业范围内试行留抵退税制度,对所有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享受政策所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设定了更为严格的条件。一般来说,纳税人在申请退税工作之前需要连续六个月新增的留抵税额大于零,只要有一个月没有增量留抵税额,那么就可能会失去申请退税的资格。除此之外。根据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所有的新设企业信用等级都会直接被定为M级,根据信用等级的评估情况,也会被直接排除在留抵退税制度享受名额之外,由于当前的退税门槛设定过高,可能会影响企业创业的预期收益状况。

(二)未能解决存量问题

目前在全行业范围内实行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总体来说,主要是针对增量留抵税额,并没有考虑到存量留抵税额的退还情况。这主要是考虑到国家现有的财政承受能力,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投入,促进相关研发工作的实行,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标,并没有有效解决存量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全行业中,一般纳税人累积了巨额的存量留抵税额,如果这些留抵税额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持续的影响和困扰。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于企业增值税超额进项税所采取的是结转政策,由此可能会造成大规模的积压。

(三)退税期限设计较长

目前所设置的留抵退税适用退税期限主要为连续六个月或者两个季度,也就是全行业范围中的大部分纳税人都要在连续六个月或两个季度中达到新增留抵税额大于零的情况,如果出现小于零的情况,那么就需要重新开始进行计算。如果纳税人符合了所有的条件和要求在一年内也最多只能申请两次退税。但是由于退税期限较长,可能会增加这部分税款在企业的沉淀时间,影响部分纳税人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获得退税,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退税期限设计较长,也会影响我国纳税后报告流程指标得分。

(四)退税比例设置偏低

根据目前的政策执行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依然享受留抵退税所带来的红利,但同时也会受到退税比例限制所带来的影响。目前退税比例设置偏低,主要是指企业最终所获得的留抵退税额只能达到增量留抵税额的60%。如果企业已经抵扣的增值税中含有收购,免税农产品以及其他凭借非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抵扣计算的情况时,就会出现构成比例,低于百分之百的状况。从这个角度来看,进项构成比例和留抵税额60%的限制都会影响自然纳税人无法全额获得留抵税额的退还。

(五)退税具体操作不够清晰

虽然国税总局对退税的具体办理操作流程和步骤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使得退税操作更加具有操作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缺乏系统性的留抵退税管理方法和操作指引,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也会采取系统进行自动对比和分析,通过对自然纳税人所提交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判断,从而判定其是否满足条件。根据系统分析的状况,对于无法自行判断的情况和问题也需要进行人工审核,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涉及实地检查。缺乏对增值税风险等明确定义,而且基层税务机关对于实际操作的理解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问题都会导致骗税风险很难防范。

五、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及长效机制建设策略

自从我国发布留抵退税政策,并进行有效的实施以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而且根据市场主体的反映情况,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所带给企业的红利以及产生的良性影响。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的背景下,注重企业未来的发展,加快优化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有效发挥国家对企业发展的激励作用。

(一)适度放宽退税条件

根据相关理论原则,自然纳税人所出现的留抵税额,应当得到及时的退还。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必须要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和统筹规划,才能推进我国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建设。根据目前国际市场经营情况来看,大部分国家都允许纳税人的超额进项税得到全额退还,甚至还会在每月自动及时进行退款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激活企业经营的活力。但根据我国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出于对税收管理成本和骗税风险因素的考虑,通常为设置严苛的退税条件。但是这些退税条件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可能会影响退税处理的进度和效果。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尝试放宽对部分先进制造业所设计的条件和门槛,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保证税制的公平性,同时也可以建立长效机制,在今后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其适用于其他行业的纳税人。今后依旧需要我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通过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举措,加强对风险因素的管理,并且根据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来提高退税比例。

(二)逐步解决存量问题

在长期实施增值税留抵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巨额的存量留抵税额,如果一次性解决这些存量留抵税额,并予以退还,可能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总体来看,我国留抵税额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时间较短,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因此要充分考虑国家现有的财政承受能力和水平,并且积极解决存量留抵的退还问题。通过对纳税人的存量留抵税额的实地调查,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推进措施,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对于重点行业的自然纳税人来说,存量达到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时,就可以由纳税人来申请退款处理。政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首先解决这些较为急迫的资金占用问题。如果存量金额较少的情况下还没有达到企业暂缓退税的设置的比例,可以在降低税收管理成本的情况下,避免对财政造成冲击和影响,而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达到消化存量留抵的目的。

(三)设置明确退税操作

为了进一步规范退税操作的流程,应该设置清晰的操作指引,目的是帮助税务机关能够规范有序的办理相关工作,同时也应该设置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和棘手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符合条件就应该及时退税处理,而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防范骗税风险。加强对退税操作的指引和规范,有利于自然纳税人能够充分了解退税的流程和进展情况。同时也要加强实地核查税务机关可以在既定的时间锻炼,对涉及金额比较大的自然纳税人进行实地核查审计。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评估和了解,同时也要判断增值税进项税的真实性。要建立明确的税务、财政及国库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彼此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且针对过程中所出现的常态化問题进行沟通和协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障退税时限得到有效的统一。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以采用电子退税业务,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来压缩退税处理耗费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可以在网上,使得自然纳税人能够知晓退税办理的进度。

(四)推进省以下财政分担机制

为了确保留抵退税制度,能够在未来实现有效的运转,必须要确定省以下退税分担机制,目的是减轻基层政府财政退税压力,而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保障,在既定时间内能够及时退付这些留抵税额。从减轻基层财政退税压力的角度来看,上级财政积极承担更多的退税资金在这样的情况下,省级财政和企业所在地市县财政应当积极负担一定的比例,可以分别承担30%和20%。除此之外,也可以考虑到均衡省内区域财政分配的情况,为了确保各地区经济发展均衡,也应该避免出现某个地区征税、而某个地区退税的不合理局面。

(五)减少未来增量留抵税额

在解决现有留抵退税问题的过程中,还应该从根源上剖析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因素,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留抵税额的出现。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不断针对增值税进行深入的改革,但是在制度设计方面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改变。而这一现状也会不可避免出现适用于低税率的企业可能会获得高税率的进项税额。这样的情况会导致企业现有的销项税总额不足以抵扣他的进项税总额,从而造成留抵税额现象的发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那么就应该对现有的税率档次进行简并处理。首先要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和水平,现代制造业与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可持续发展,应当减少税率档次,同时也应该尽可能保障税率达到统一,而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持续扩大和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围绕增值税留抵退税及长效发展的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未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会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受到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业务能力差异的影响,未来应当在工作方面迎合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各方面要求,加强把握政策所带来的红利,同时也要加强在各个阶段的筹划和监控尽快落实国家各项税收政策,推动企业在未来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开东.逐步实现增值税留抵税额全面退税[J].经济研究导刊,2022(31):90-92.

[2]蔡晓程.浅谈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对管理型企业的影响[J].交通财会,2021(08):62-65.

[3]薛芬.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21(10):102-103.

[4]秦海林,刘岩.留抵退税能否助力制造业升级——基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5):1-14.

[5]马晓燕,李晶.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J].民心,2022(07):29.

[6]秦燕,刘剑.留抵退税新政中的“两类主体”“两个概念”“三个变化”[J].注册税务师,2022(05):13-15.

[7]马珺.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完善税制的有效结合[J].中国财政,2022(09):32-34.

*基金项目:2022年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校级科研课题“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对粤港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项目编号:HLZ22KY01)。

(作者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增值税
财税部门延续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
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
增值税下调化肥企业利润是增是减?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否包含增值税?
增值税收改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营改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的几点思考
降低增值税对化肥市场有何影响
国外增值税与国内增值税的比较
“营改增”后契税等四项计税依据明确
关于餐饮业征收增值税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