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林区人工造林及抚育技术探讨

2023-11-22 06:56陈晓岗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6期
关键词:营林造林苗木

陈晓岗

人工造林是我国目前林地绿化的主要方式,造林成活率的保证和后期苗木的健康成长,都需要先进的造林和抚育技术支撑,这就要求提高苗木质量、栽植技术和后期抚育管理方法,让苗木在成林前得到科学有效的营林方式和严密的保护措施,提高造林成效,保障苗木在成林过程中茁壮成长,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增加助力。

人工造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自然环境,加快生态建设的步伐,不仅要把培育好的苗木栽植到造林地块,还要保证栽植后的成活率,同时采用较为先进的营林方式和管理措施,能够使营林工作取得良好的资源效果,从而达到营造优质林木的目的。

一、人工造林及抚育的意义

人工造林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改善优化地理和人居环境的主要绿化方式之一。现阶段我国部分地方还没有完成区域国土绿化,边远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还亟待进一步统筹规划,人均享有国土绿化面积同比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要改善人居环境和人均占绿比例,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开展规模化营林造林,通过人工科学植绿,提高植绿技术,扩大绿化面积,降低“两碳”水平。人工造林通过科学的、先进的营林理念,有计划的对荒山、草地、沙地等植被覆盖不均衡的地理位置进行苗木栽植,从而达到修复薄弱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及恢复植被生态功能的目的,控制温室效应提供能量支撑;有效应对气温变暖,改良空气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幼林抚育是经过人工参与苗木生长过程,有效使用现代化设备及技术手段,帮助造林地苗木顺利健康成长的一种方式;人工抚育是保持幼苗成活率和中幼林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造林苗木成长工程经过人工抚育,提高了造林林分质量,减少了病虫害发生几率,保证了绿化成果,达到了减排降碳的目的。通过人工营林及未成林、中幼林科学有效抚育,成林率不断提高,绿化面积稳步扩大,碳水平降低或保持在一定水平,生态环境及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二、人工造林现状

我国天保工程设施以来,经过两期工程的重点投入和多方营林造林,全国绿化面积有了大幅增加,生态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南方发达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在我国西北高寒偏远的洮河林区,由于气候和地理因素影响,加上交通不便、有害生物侵害,虽然造林质量比天保前期有了较大提高,林地绿化面积有所增加,但是,洮河林区因为立地条件差,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长期生态薄弱,植被出现了退化及沙化现象,部分地区由于各种条件制约,宜林荒山、荒地没有能够及时植树造林,迹地更新迟缓,过熟林及次生林面积不断增加,导致成林率降低,原有环境有所弱化。这就需要我们改变现有状况,使用现代化设备和方法,提高造林和抚育的方式方法,以便达到快速造林成林、恢复植被的目的,及时跟上全国生态建设步伐。

三、林分结构在营林中的意义

在造林设计中,了解各类树种在植树地块的分布情况,能够指导设计人员决定该地块栽植树木品种和栽植密度。造林过程中,合理的林分结构,能够提高苗木营造质量和抵抗有害生物侵染能力,使已植苗木顺利成林。

洮河林区已有的中幼林中,人工造林面积和纯林占有比重比较大,主要以云杉纯林为主。目前中幼龄林的在全区占有份额比较多,由此造成了洮河林区森林树种比较单一、林分结构相对简单、生物多样性简化、森林整体质量偏低的现象,从而致使中幼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弱,导致有害生物浸染逐年递增的内在因素,需要进一步提高林分结构,加大抚育力度,增强苗木抗病能力。

科学的林分结构是营造优质森林的关键和基础。一般来讲,林分主要以树种组成、树高、树龄、直径、树形、层次、蓄积及密度等指标表述。各项指标在表达林分各项特征时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数量特征提供了森林经营的最基本信息,同时也是以往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林分结构显示着林分所有因子信息,通过资源调查得到林分中各类信息,为科学经营森林和提高造林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林分的结构影响着林分的功能,有怎样的林分结构,就有对应的林分功能。相反,林分功能的强弱,反映着林分结构的合理与否。

四、造林抚育应用技术

1、造林地整理

在人工造林之前,对造林地进行实地踏查,发现有不平整的地方,或者有需要清理的枯枝、沙坑、碎石等影响造林的地方,条件允许的环境下,可以用人工或机械对进行造林地清理、覆土、施肥、杀虫等,以便创造适合造林的立地条件;次生林和需要更新的其他迹地,如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等大面积造林地块,就需要在造林前一年秋冬季节对造林地进行割灌、割草、清林等改造整理活动,以便达到适宜造林地的标准。清理林地时,要求保留一切乔木和自然生长的乔木、珍贵树种及新生苗木。

2、造林前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指导

大面积造林时,尤其是在山区进行荒山造林时,除了要准备造林工具和必要的保护物资、药品外,最重要的是个人安全保护培训,其次是造林技术培训。苗木栽植方法,可以按照人工造林设计规程进行现场培训。按照造林小班面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林业技术人员分组对工程施工小组进行植苗程序指导,直至造林人员全部掌握苗木栽植程序和要点,避免因技术问题,影响造林质量,造成苗木、经济受损。

3、造林树种及苗木选择

洮河林区根据对造林地块地理位置、坡向、坡度、坡位、海拔、土质等调查因子的对比,选择适合立地条件的树种进行人工造林;坡向为南或东南的坡面,一般向阳,土壤干旱较硬,土质较差,适合栽植喜阳耐旱植物,如柠条、沙棘、杏树、油松等;阳坡海拔到达3500 米左右,一般灌木在靠近山顶位置不易生长,低秆草本植物开始丛生,是野生动物及牛羊主要进食场所,不宜栽植苗木;坡向为西、西北和西南的造林地,日照强度比较弱,土质疏松肥沃,水分保存较为充足,适合云杉、冷杉、桦树、柳等苗木栽植;在靠近山顶位置,随着海拔、坡位的升高,暗针叶类乔木逐渐不适合生长,高山杜鹃开始出现,不适合喜阴乔木生长。树种选择好以后,便要挑选造林苗木,把顶芽饱满、植株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健壮苗木选出来作为造林苗,优质苗木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抗病能力。以云杉为例,按照高度、地径区分开,符合造林设计要求苗木的分区遮阴储备,准备造林,其余苗木亦可分区妥善栽植到苗圃。

4、起苗前准备

按照计划造林的时间,提前整理好苗木假植地块,在交通便利的宽阔地带搭好遮阴棚,有条件的可以准备好拌入灭菌和生根药物的蘸浆池备用;天气干旱时苗圃地需要提前灌溉,等到造林幼苗比较容易起离苗床时,就可以开始起苗分级;或者选择在雨后苗圃不泥泞时组织人员进行起苗,然后将造林苗木蘸浆,及时运输到造林地进行栽植,这种方法适合云杉苗木在荒山造林过程中运用;剩余的起离苗床的幼苗和来不及运输的苗木,这时就可以假植在提前准备好的遮阴棚内,以便后期栽植。用容器苗造林时,用工具启出苗木,剪除容器外多余根须,然后运到造林地块栽植。

5、造林过程中注意事项

造林前按栽植小组配备好安全及技术指导人员,避免造林过程中意外事情发生;指导栽植人员按造林设计进行造林;荒山造林要对栽植苗木根部进行遮阴处理,谨防苗木根部被阳光灼伤和风干。

6、人工造林类型和栽植密度

人工林按照实际需求和用途,可以营造有经济价值和具有保护性的林木,来实现各类树种的利用功能;植苗按地类需求,可营造纯林、混交林,这种营林方式各有优势,纯林营造比较简洁快速,便于操作,抚育起来容易,却容易引发森林病虫害;混交林栽植起来相对困难,营造时费时费工,营林成本相应增加,但是利于苗木生长,病虫害发生率降低。

栽植密度一般按照植物生长特征、立地条件、经济条件、林种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讲喜光的、生长迅速的、阔叶的、郁闭快的树种,初植密度小,便于植物生长;反之,增加植树密度。按照立地条件,生长环境利于造林树种生长的地块,种植密度以稀为好;条件差的,种植密度宜大;在干旱地带或林班阳面也应当稀植,以便扩大植株对单位面积水分的吸收,利于植物生长;大面积栽植的人工林,营林成本高,生长速度快,初植密度应当小。对于粗放栽植的树种,可以适当密植。按照树种需求,经济林初植宜稀,用材林适中,薪炭林宜稠。具体栽植密度依培育需求而定,需要小径木、早期或多次间伐的树种也可以调高初植密度。

7、人工造林方法

春季气温转暖,山土解冻后就可以植树造林。以洮河林区荒山造林为例,一般在4-5 月份造林,使用30-50cm 的云杉为造林树种,采用穴状植苗的方法,穴口直径和深度均为30cm;穴口上部土质比较肥沃,挖穴时与下部土壤分开放置,除去土中杂物石块,然后放入苗木并扶正,使苗木根部主根及须根舒直后即可填土,先填表层比较湿润肥沃的土壤,以便利于后期苗木生长,然后填土到穴深的2/3 时,将苗木向上慢慢一提后踏实,防止发生窝根现象;再将土填满踏实,最后覆一层虚土到根部,不要超过根部生长线为标准。一般穴面外面要和靠山一面平齐或略高,方便存储水分。容器苗只需去掉苗木外容器袋就可以植苗,覆土要求和裸根苗一样,边栽边把去掉的容器袋收集好,以免造成垃圾污染,容器苗成活率相对较高。

8、抚育技术

造林结束后,根据苗木周围杂灌生长程度,需要对栽植苗木进行科学抚育;抚育能够改善林木周围生长环境,加快苗木生长,提升林木健康比例;当年造林幼苗,苗根未完全与土壤密切结合,一般不提倡穴内松土,只在苗根周围覆土踩实,辅助苗木端正生长;翌年,依照造林苗木成活情况,开始进行苗木补植,挖出枯苗,植入新的苗木。同时可以对造林苗木进行抚育,抚育方式有扩大整理穴口、清理杂草杂物和穴内松土扶正等;除草松土时要穴内苗木根部浅,坑穴外围较深的方法,防止伤及幼苗根系和皮梢,锄松的土壤覆盖在幼苗根部,扶正培实苗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干旱季节对造林地块进行喷灌施肥。西北地区寒潮来临比较早的地方,已植苗木生长期结束后浇水,一般不建议施肥,避免引起幼苗二次发育,造成霜冻现象,影响来年苗木健康成长。

中幼林抚育方面,为了减少病虫害和火灾的发生,洮河林区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天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抚育。天然林一般为混交林,纯林较少,抵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人工林由于栽植的是同龄苗,生长相对整齐集中,抗病能力较差,感染病害几率比较大。以人工林抚育为例,规划好抚育林班后,首先采用招标方式确定作业单位,进行施工人员操作规程和作业工具的使用培训,然后进入安全抚育过程。目前,洮河林区采用修枝、清理割灌和补植苗木的方式抚育森林。修剪活立木上的枯枝和稠密的枝条,修枝过程要求高度相对一致,创面余留短而整齐,不伤树皮;清理林下枯木杂草,割除影响主要树种生长和易引发火灾的低价值灌木,按设计的规定清理成方堆。对树木稀疏的地块补种优质苗木,使林木郁闭度相对均衡。经过以上方式,有效减少了森林病虫害的浸染几率和火灾发生,保护了资源安全。

9、病虫害防治

苗木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有害生物就有机会侵染,造成林木资源损失,这就需要对已造林地块定时巡查,尤其在病虫害多发季节和地方,要做好重点监控和预防工作,因为病害方式经常不是一次性的,多为循环性重复感染,大面积发生后,很难进行有效控制,对林业资源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所以有害生物预防很关键,提前监测施治是有效手段;条件成熟的林区,可以用无人机或机械喷洒化学药剂防治;一般林区通过植物检疫、清理有虫害枯木、枯叶和烟剂进行防治;选取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的品种造林,增强抗病能力;也可以借鉴生物、微生物相互制约技术防治,达到鸟虫相制或虫虫相制的效果;机械和物理方法也能够防治,如使用高温、部分射线、诱捕等,不适合大面积森林虫害防治。人工林和天然中,云杉易发生病虫害,一般常见为叶锈病、落针病,受地理环境制约,化学防治成本大,不便防治且难以根治,普遍运用抚育方式,通过降低森林郁闭度、清理脱落灌木枯枝减轻病害浸染,减少资源损失。

五、优化造林和抚育技术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传统的造林和抚育方法已经渐显落后,先进的林地营林技术模式不断出现,新的营林模式避免了以往固定操作方式的缺点,灵活多样的造林和抚育方法,能快速有效的解决由于环境限制定植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技术、理论、管理上不断更新以往模式,掌握新的营林方法和技术,参加理论培训和实际规程操作,有效提高植绿、复绿造绿水平。其次,对于已经成活的苗木,抚育后的管理也比较重要,加大管护力度和巡查方式,及时排除火灾隐患,监测有害生物浸染,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从而达到有效保持营林及抚育成果的目的。此外,也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优良的绿化单位,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营造工作。

总而言之,森林在生态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由于树木生长周期比较长,后期也因为自然灾害和火灾造成损失。因此,苗木成活后需要采取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才能使林木健康成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现代化科学营林技术和管护措施的合理运用,是确保林木营造质量和数量的关键。不断提高营林工程中的科学含量,才能少走弯路,营造出经济、效益双提升的优质林木。

猜你喜欢
营林造林苗木
苗木供求信息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