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蒙阴县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实践与探讨

2023-11-24 01:23于文章孙圣君王泽民
森林防火 2023年3期
关键词:蒙阴县护林员火情

于文章 公 梅 孙圣君 王泽民∗

(1.蒙阴县国有岱崮林场,山东 临沂 276200;2.蒙阴县国有天麻林场,山东 临沂 276200)

临沂市蒙阴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沂蒙山区腹地[1],是林业资源大县,全县森林面积99 333.33 hm2,其中公益林面积24 365.4 hm2(国家级13 457.53 hm2、省级10 907.87 hm2),森林覆盖率达62.2%,居临沂市第一位,山东省第二位,是鲁中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2-3]。近年来,蒙阴县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方针[4],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十年来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本文通过分析十年来发生的森林火情原因,总结蒙阴县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典型经验,为其他地区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工作提供研究思路和决策方向。

1 森林火情案例分析

1.1 2013—2022年度森林火情发生数量及原因

图1 表明,烧荒、烧地边,上坟、庙会烧香、燃放烟花,野外吸烟3 个因素导致森林火情均是8 起,占发生总数的70.59%。图2 表明,野外用火导致森林火情共29 起,占发生总数的85.29%,说明野外火源管控不到位是造成森林火情的主要原因。

图1 2013—2022年度森林火情发生数量及原因Fig.1 Number and causes of forest fires from 2013 to 2022

图2 2013—2022年度野外用火与非野外用火占比统计Fig.2 Statistics on the proportion of outdoor and non outdoor fire usage from 2013 to 2022

1.2 2013—2022年度森林火情发生数量及时间

图3 表明,2月份、3月份分别发生森林火情12 起、11 起,占发生总数的67.65%。森林火情发生主要集中在春季[5],上坟祭祀、春耕备播、踏青游玩等活动大量增加,烧荒、烧地边地堰、林区内焚香烧纸等野外违规用火呈多发态势,加之大风高温天气多,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是森林防火最关键的时期。

图3 2013—2022年度森林火情发生数量及时间Fig.3 Number and time of forest fires occurred from 2013 to 2022

2 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实践与探讨

2.1 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能力

2.1.1 宣传对象要百分之百覆盖到位 上山采药、上山放牧、林区施工、上坟祭祀、进山旅游、林缘务农、旅游写生、外地返乡、痴呆傻等重点人员以及农村吸烟群众、中小学生、“驴友”是森林防火重点宣传对象,要加强防火安全教育[6],引导树立“上山不带火、带火不上山”的防火意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2.1.2 宣传工具要百分之百利用起来 通过组装宣传车、固定宣传牌、悬挂防火标语、喇叭播报、张贴发放封山令、禁火令、关于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的通告、一封信等方式,深入重点部位开展宣传。利用电视台、网站等媒体[7],每天发布森林火险预警和反面警示信息,营造浓厚氛围。

2.1.3 宣传主体要百分之百行动起来 乡镇街区、国有林场、景区景点、村居社区、中小学校、县直部门是森林防火宣传的主体,通过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包林区、包农户、包重点人群,广泛宣传森林防火规定及扑救知识,推动防火宣传进林区、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

2.2 强化野外火源防控监管能力

2.2.1 建立健全查处野外用火长效机制 建立以公安、综合执法、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为主的专项巡查组,划分区域,靠前驻防,全天候开展巡逻检查,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乡镇街区组建10 人以上的专职巡查队伍,固定专人专车,不间断进行巡查,加大违规野外用火处罚力度[8],严格责任追究,切实遏制野外用火多发势头。

2.2.2 建立健全上坟祭祀监管长效机制 通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托清林区坟头墓地的具体位置、数量、责任人、上坟时间等情况,逐一建立台账,在关键时期实行上坟祭祀报备制度,上坟前提前向村委会申请备案,明确专人监管,同时划定禁止上坟烧纸、上香、燃放烟花爆竹等用火区域,规划建设焚烧池,确保防火安全。

2.2.3 建立健全联防联控长效机制 重点围绕蒙山区域,在市级层面,由市林业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召开蒙阴县、平邑县、费县、沂南县林业部门、国有林场、蒙山周边乡镇等部门负责人森林防火蒙山片区工作协调会,并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演练;在县级层面,定期组织召开国有林场、属地乡镇、涉及村居等负责人森林防火片区工作协调会,构建分工合作、高效协调、优势互补的跨区域合作机制[9-10]。

2.2.4 突出抓好重点部位管理 蒙山区域、国有林场等重要林区是森林防火的重中之重、要害之要害[11-12]。通过全面排查进山路口,登记造册,按照县政府《封山令》要求,严格落实封山措施,明确管理责任人,安排专人在路口盯守,并采取严厉措施封堵,严禁一切无关人员和火种进山入林。同时,全面排查林区生产经营场所,建立台账,由乡镇政府、国有林场逐一与其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压实经营单位防火主体责任,督促落实各项防火措施。

2.2.5 突出抓好重点时段管理 阴历“十月一”、冬至、元旦、春节、元宵节、“三月三”、清明节、五一等重要节日,国家和省市重大会议、各级“两会”等关键节点和持续四级以上高火险天气是森林防火重点防控时段,必须全天候进行巡逻检查,深入排查火险隐患,坚决杜绝在林区内和林区边缘500 m范围内上坟烧纸烧香、燃放烟花爆竹、上灯送灯以及其他野外用火行为。

2.2.6 突出抓好防火检查站规范化建设 防火检查站是守好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13]。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合理安排人员,按照统一场所建设,统一制度上墙,统一配备防火物资,统一配备道闸,统一配备智能语音卡口,统一配备视频监控平台“六统一”标准和“不接受教育不放行、不检查登记不放行、不留置火种不放行”的“三不放行”要求,切实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2.3 强化森林防火技术防控能力

2.3.1 高空卫星遥感观测 利用慧眼卫星遥感客户端,通过对接多源卫星火情监测系统数据[14-15],实时获取全县范围内高分卫星的热点图像,对全地表火情类型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从卫星数据接收、数据处理、火点提取、虚假热点剔除、热点信息分发全流程自动化,为蒙阴县林业提供高频次、高精度、不间断的监测预警。

2.3.2 中空无人机定点巡查 目前,蒙阴县在国有天麻林场和国有中山寺林场部署安装了 3 套全智能无人机森林安防系统,从起飞、巡查、降落、换电整个流程,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无人机场自动辅助无人机全流程作业并运用AI智能、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16-17],实现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对整个林场的监控盲区进行全天候定点昼夜巡查、火情排查和搜寻救援。

2.3.3 低空林火视频监控 发挥通信运营商基站铁塔40~60 m的高度优势,在3 处国有林场部署了44 处双光谱森林防火可视化智能监控,满足低空4~5 km的远距离监控需求,可对监控点附近的山区、林区、村落、农田等区域,进行全天候、远距离烟雾和热成像监控,实现了可视范围内24 h不间断火情监测。

2.3.4 防火检查站视频监控 全县46 处防火检查站视频监控全部与县大数据平台联通,实现对过往车辆、人员的实时监控。通过下载相关软件,将视频监控与手机相连,检查人员可随时察看值班检查站人员值班值守情况。另外,利用“二维码”技术,在防火检查站设置防火码[18]、导航码,实现了全县防火检查站“一站两码直通”机制。

2.3.5 地面网格化护林防火巡查 蒙阴县构建完善了30 名县级领导、81 个县直单位、3 处国有林场、63 个防火重点村和650 名护林员的“县、镇、村、片”四级网格化责任体系,形成了县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和乡镇干部包重点村、村干部包片、护林员一线巡护工作格局。通过以网格化开展护林防火巡查[19],更有利于森林火灾预防。

2.4 强化森林火灾应急救援能力

2.4.1 加强专业消防队伍建设 加强以县森林消防大队为主体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20],按照每个森林防火重点县50 人以上、3 333.33 hm2以上国有林场100 人以上、666.67 hm2以上国有林场50 人以上、重点乡(镇)25 人以上(666.67 hm2以下国有林场参照)的标准,及时补充队员,配强物资装备,强化培训管理和实战演练,切实提升队伍战斗力。防火期内,坚持靠前驻防,提升处置突发火情的时效性。

2.4.2 加强森林应急队伍建设 本着精干实用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森林扑火应急队伍建设,重点乡镇建立50 人的扑火应急队伍,非重点乡镇建立30 人的扑火应急队伍,国有天麻林场建立50 人的扑火应急队伍,国有岱崮林场、中山寺林场建立10 人的扑火应急队伍,孟良崮景区建立20 人的扑火应急队伍,强化培训和实战演练,增强扑火应急队员的实战能力。

2.4.3 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蒙阴县护林员管理办法》,进一步充实全县护林员队伍[21],既发挥巡山护林的作用,还在发生火情时发挥向导作用。同时,严格落实护林员考核奖惩办法,发挥护林员电子巡更签到系统的作用,将考核情况与管护费挂钩,充分调动护林员工作的积极性,对表现突出的护林员给予表彰,对不尽职尽责的给予相应处罚,对不合格的及时予以撤换,充分发挥护林员第一道防线和应急处置作用。

2.4.4 加强物资装备建设 通过加强基层国有林场、重点乡镇街区专项森林防火资金的扶持力度,增加先进的森林防火机具装备数量,保证充足的物资储备,特别是串联式水泵、水带、风力灭火机、对讲机、手灯、铁锨等必备物资,每年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配备到位,同时,定期进行维修测试,保证性能良好,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2.4.5 提高应急备勤和火情处置能力 严格执行24 h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旦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拨打119电话报警,119 接警后立即报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同时,通知火灾发生乡镇街区或国有林场进行先期处置,通知县森林消防大队前往救援。另外配备完善三维电子地图,明确发生火情的林区地形地貌、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和力量分布等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提高火情处置能力。

2.5 强化森林防火基础保障能力

2.5.1 完善防火道路网 依托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森林保育项目,以蒙山区域为重点,按照新建林区道路3 m宽,路网密度3.1 m/hm2的国家标准,详细规划防火道路建设,逐步建成重点林区专业队伍徒步3 km半径作业圈,一旦发生火灾,能确保森林消防专业队伍顺利到达火灾现场并实施扑救。

2.5.2 完善灭火水源网 灭火水源网建设是森林防灭火工作最有效、最根本、最直接的实践[22]。结合全县重点林区实际,按照“不超过66.67 hm2林地上至少有1 处水源地,取水半径不超过500 m”标准,完善重点林区水池、水塘、水罐等灭火水源建设,提高以水灭火能力。同时,统筹推进“引水上山”工程建设,确保就近有水、就近取水。

2.5.3 完善林火阻隔网 林下可燃物清理是科学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手段[23-24]。通过全面实施清林缘、清路边、清地边、清坟头“四清”行动,在重点林区边缘、林区道路两侧、林缘农地周边、林区坟头墓地周边,严格按照重点林区周边防火隔离带宽度不低于50 m,林区墓地、庙宇周围宽度不低于20 m,林内主要道路两侧不低于15 m标准,对林下可燃物进行彻底清理,切实发挥林火阻隔作用。

2.6 强化落实森林防火责任能力

2.6.1 落实森林防火包防责任 30 名县级领导带头到包防乡镇督导检查,研究协调解决问题,传导工作压力,督促抓好隐患整改。81 个县直包防部门单位全面深入排查所包防村的重点人群、重点部位,加强值班值守、查清摸透实情、宣传防火政策、排查火险隐患、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督促防火措施落实。

2.6.2 落实森林防火属地管理和主体责任 国有林场、乡镇街区是维护生态资源安全最重要的管理主体[25],必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主要负责人是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对防火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林业站长、派出所长、村居集中精力抓好工作落实。通过进一步优化、完善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以“林长制”为载体,将防火责任与考核奖励、待遇保障等挂钩,全面落实好辖区内防火措施。

2.6.3 落实森林防火督导责任 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成立10 个督导组、县林业局成立4 个督查组、县纪委成立4 个督导组,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能立即整改的督促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督促防火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对森林防火管控不力,造成森林火灾的,由县纪委监委依规依纪追责问责。

3 结语

临沂市蒙阴县作为生态大县、林业大县,加强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是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守护生态资源最基础、最关键的措施。全县各级森林防火部门为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可持续优化工作体制机制,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源头管控治理,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完善提升队伍建设,不断在“人防”“物防”“技防”3 个方面下功夫,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切实提高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能力,保护全县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蒙阴县护林员火情
火情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含羞草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省级家庭农场系列之
——蒙阴县蒙林家庭农场
蒙阴县金崮园家庭农场
成功处理沙漠火情
第三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光影视界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