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卫生化学理论课线上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3-11-29 08:07徐厚君郝玉兰王曼曼王学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超星卫生问卷

徐厚君 郝玉兰 王曼曼 王学生

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河北唐山 063210

卫生化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卫检)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基于分析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随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不断发展出现的一门交叉学科,侧重于研究与健康相关介质中某些化学物质的质、量及其变化规律[1]。进入新世纪以来,环境污染、职业卫生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不断涌现,对卫生化学的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卫生化学理论授课主要以线下讲授为主,内容较为枯燥,且不属于考研必考专业范畴,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环节中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2]。

新冠疫情期间我国针对性地采取停工、停学、居家隔离等预防措施,疫情给我国的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3]。我院按照“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原则,紧急组织教师利用多种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的授课新模式。本研究利用网络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新冠疫情期间我校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卫生化学理论课学习情况、教学效果和效果评价,并分析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态度和满意度,以期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调查我院参与《卫生化学》线上理论课的所有同学,分别为18级预防医学专业144名和19级卫检专业51名,共195名。两专业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化学》第8版教材,线上理论学时数均为48学时。

1.2教学方法 利用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和微信群等方式建立线上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主要使用腾讯会议直播,首先在腾讯会议预定授课时间,采用超星学习通发布教学内容通知,在微信群进行答疑,讨论和分析案例,超星学习通平台实现教学互动、课后作业和平时测验。

1.3问卷内容与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总体课程满意度、教学环节、学习态度、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包含14个题目。其中满意度调查包括课程资源满意度、授课方式满意度和课下答疑满意度;教学环节包括课堂互动、线上讨论、学习目标、听课效率;学习态度包含学习兴趣、投入精力、预习和复习;教学效果采用自我评价和期末成绩进行主客观评价。期末成绩采用百分制,包括线上成绩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线上成绩主要包含作业成绩、课堂表现成绩和平时测验成绩三个部分。

所有题目均采用封闭式问题,采用三级评分:不符合,不确定,符合。分别计1~3分。利用问卷星App发放问卷,学生集中在线填写,填写前进行问卷讲解和说明以提高问卷填写的完整性。共发放问卷195份,回收195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2.1基本信息描述 本次共调查两个专业195名本科在校生,预防医学专业男生38名,女生106名,平均年龄(21.2±0.8)岁。卫检专业男生12名,女生39名,平均年龄(20.5±0.9)岁。

2.2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 超星学习通平台的课程资源包括电子版教材、参考书、自测题、在线慕课相关视频资源以及教师的授课录屏视频等内容。87.7%同学认为学习资源充足,可以满足自学需要。仅有2.6%的同学认为资料不能满足其需求。满意度调查的四个项目中,课堂氛围满意度略低为72.8%,考虑是由于线上授课的虚拟课堂,不易观察学生听课状态,氛围不易掌控,见表1。预防专业学生由于听课人数较多,满意度显著低于卫检专业学生,见表2。

表1 195名学生对线上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例(%)]

表2 195名学生对课堂授课氛围满意调查结果[例(%)]

2.3线上教学环节评价结果 83.6%学生能参与线上的各种互动环节,表现出很强的学习热情。预防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及其应用认知程度显著低于卫检专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0.5%的学生认为,线上授课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也24.1%的同学持相反的观点。见表3、4。

表3 195名学生对线上教学环节评价结果[例(%)]

表4 195名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目标和应用调查结果[例(%)]

2.4学习态度评价 约70%的学生对该课程有兴趣,能够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21.5%的学生投入学习时间不足,两专业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个专业学生学习态度分布情况分析[例(%)]

2.5学习效果评价 195名同学成绩为(80.6±12.3)分,其中预防医学专业(78.8±13.5)分,卫检专业(82.2±10.1)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t=2.616,P=0.027)。学生学习投入和成绩预期符合程度自我评价,预防专业(2.1±0.1)分,卫生检验检疫专业(2.3±0.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疫情背景下的线上课程广泛开展,为卫生化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手段[4],线上教学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一个良好的契机,如何能够借助互联网,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丰富的特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3.1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 卫生化学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技术支持,不断丰富线上资源,从最初引用资源,如慕课录屏,到自建资源的不断增加,如学习指导、链接相关文献、教师拍摄微课[5]、建设试题库和完善课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海量资源,并且不断完善,如拍摄仪器部件进行简要讲解,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本次调查近90%的学生对课程资源感到满意,也说明课程资源是线上教学重要的抓手,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并提高了学生应对该门课程的信心。

3.2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线教学的最大难点就是互动不足,教师缺乏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表达,且易受网络环境和平台功能的限制[6],为此,本学科多次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钉钉等App使用培训,课堂上通过选人、抢答、头脑风暴等方式,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的动力;通过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如讲授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内容时,通过分组讲解氟元素理化性质、分布、对健康影响等内容,增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本次调查83.6%的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环节,极大弥补了线上教学的不足之处。

3.3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传统的卫生化学授课采用线下课堂讲授,课上资源少,方式单一乏味。线上理论教学可插入某些实践环节,利用微视频、动画、文献分析等手段,不但能够化枯燥为生动,而且学生可以重复观看揣摩,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较好解决了“仪器如何工作,分析用什么方法、怎么去用”的实际问题。比如在高效液相色谱关于高压泵和六通阀的工作原理时,插入许多动画资源,从微观层面清晰展示出其工作的原理和步骤,通过微视频展示仪器进样和工作时的情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授课效果。

综上所述,线上教学是在疫情背景下对教学方式的一种探索,也是卫生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其积累的经验也是对以往教学的反思与总结。通过教学团队的分析发现,线上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教学重心由“老师教”转变为“学生学”,构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线上微课-线下授课-实践创新”新的教育模式,提高了学生知识内化吸收,是引领学生知识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超星卫生问卷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卫生与健康
问卷网
卫生歌
问卷大调查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