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农村家蚕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试验报告

2023-12-04 12:12李冬兵王洪江吴佩霜兰凤杰贾晓虎邹邦兴
中国蚕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蚕体蚕期春蚕

李冬兵 王洪江 吴佩霜 兰凤杰 贾晓虎 邹邦兴 方 杰 王 一

(1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四川宜宾 644000; 2四川省三台蚕种场, 四川乐山 614013; 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四川南充 637000; 4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 四川珙县 644500)

目前栽桑养蚕仍是很多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与传统养蚕直接饲喂新鲜桑叶不同,人工饲料养蚕就是用家蚕人工饲料而非新鲜桑叶养蚕。家蚕人工饲料育革新了传统的“先栽桑,后养蚕”的生产模式,使养蚕生产摆脱了季节与自然条件的限制,可实现全年连续养蚕,开辟了一条显著提高养蚕生产效率的新途径[1-2]。按照饲养家蚕的时期不同,人工饲料养蚕可分为小蚕人工饲料育和全龄人工饲料育;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人工饲料养蚕又可分为传统的家庭式人工饲料育和工厂化人工饲料育[3]。浙江巴贝集团(陌桑高科)有限公司已建成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工厂,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甚至智能化的全龄人工饲料养蚕[4-5]。家庭式较成熟的人工饲料育模式——1~2 龄(或 1~3 龄)人工饲料共育3~5 龄(或 4~5 龄)桑叶育已在江苏、浙江、广西等地推广应用[6-7]。人工饲料养蚕与传统桑叶养蚕不是竞争和替代关系,二者都是为蚕桑产业发展服务的手段,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共存,四川地区建议先发展小蚕人工饲料育[8]。宜宾市全市小蚕共育面在90%以上,仪评收茧率在95%以上,宜宾市小蚕共育面广,小蚕共育基础好[9],这为 1~2 龄人工饲料共育 3~5 龄桑叶育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研究在宜宾市家庭式饲养中,1~2龄人工饲料共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以下简称桑叶育)不同饲育模式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丝质量的影响,对于优化人工饲料养蚕模式、加快人工饲料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蚕品种 试验用蚕品种为人工饲料筛选品种茗山×碧水,为2020年秋制春用种和2021年春制秋用种,由南充蚕种场提供。

1.1.2 供试人工饲料 试验用人工饲料为小蚕专用粉体饲料,桑叶粉含量为 30%,由重庆正佳饲料有限公司生产。

1.1.3 供试桑叶 试验用桑叶为农桑14的桑叶,采摘自珙县底洞镇现代蚕桑科技园区内,土壤为黄壤,树龄3年,宽行2.0 m,窄行0.7 m,株距0.5 m,栽植密度为每667 m2桑园栽培700株。

1.1.4 主要仪器设备 CYSIV型环境智能控制系统、QLJ-101型人工饲料粉碎机、QSJ-90型切桑机,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安装提供;B30型搅拌机,济南慧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产品;220 V、8层商用厨房蒸饭柜,泰安志高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品;JY1002型恒平精密电子天平,上海析域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方法

1.2.1 饲料制作 按照粉体饲料与水质量比为1∶1.7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放入饲料盘,盖上保鲜膜,放入蒸锅蒸煮1 h,取出自然冷却。喂蚕前将蒸煮后的饲料用粉碎机打碎,然后均匀铺在收蚁专用塑料饲育箔里面,蚕座面积1龄期为0.9~1.0 m2、2龄为1.8~2.0 m2,厚度约为0.5 cm。

1.2.2 收蚁时间 参试蚕品种在珙县催青室催青处理后,在珙县底洞镇现代蚕桑科技园区内人工饲料共育室补催青收蚁,收蚁时间为4月17日和9月1日。

1.2.3 家蚕饲养 试验在珙县底洞镇现代蚕桑科技园区内进行,于2021年4月17日至5月18日开展春蚕农村饲养产量对比、9月1日至9月30日开展秋蚕抗性产量对比;饲育方式为1~2龄集中共育,共育方式为粉体人工饲料共育和桑叶共育,饲料共育和桑叶共育由同一农户同时饲养各3张蚕种;共育到3龄后分户饲养,3龄起蚕后均采用桑叶饲养,由3户农户(以下简称试验户)同时各饲养1张蚕种。1~2龄人工饲料共育采用塑料饲育箔上覆盖黑布暗饲育,其饲育温度为29~30 ℃,相对湿度为85%~90%,1龄和2龄各喂食饲料1次,每龄期调换1次各区位置,以保证各区饲育温度相同。1~2龄桑叶共育,其饲育温度为26~27 ℃,相对湿度为80%~85%,1龄和2龄每天喂食桑叶3次。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1.3.1 生长发育调查 用天平称量试验户不同饲育模式每个龄期的眠蚕体质量,每种饲育方式每区称量20头眠蚕体质量,记录各饲育模式家蚕幼虫各个龄期的龄期经过。

1.3.2 茧丝质性状调查 不同饲育模式上蔟7 d后,统计产茧量,调查试验户公斤茧颗数、全茧量、茧层量等指标,计算茧层率。调查完后烘干,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南充蚕桑研究所丝质检测室进行缫丝,按国家标准 GB/T 1797—2008《生丝》[10]测定上车率、解舒率、茧丝长等指标。

1.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龄期经过

从春秋2蚕期不同饲育形式的各龄期经过(表1)可以看出:共育阶段各龄期经过时间人工饲料育均比桑叶育长,其中2龄经过人工饲料育比桑叶育长19.5 h,据我们试验观察增加的时间主要在于2眠时间的延长;在农户饲养阶段,3龄经过人工饲料育比桑叶育增加明显,增加时间为19.3 h,增加的时间主要在于3眠时间的延长。全龄经过增加17.7 h,主要增加时间在于共育阶段的各龄眠期和农户饲养阶段3龄期。

表1 春秋2蚕期不同饲育形式的各龄期经过 h

2.2 眠蚕体质量

从春秋2蚕期不同饲育形式的各龄眠蚕体质量(表2)可以看出:共育阶段,春秋2蚕期1龄眠蚕体质量饲料育显著低于桑叶育,2龄眠蚕体质量饲料育极显著低于桑叶育;农户饲养阶段,春蚕期3龄和4龄眠蚕体质量饲料育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桑叶育,而秋蚕期则相反为饲料育极显著高于桑叶育,这可能与春秋2蚕期桑叶质量有关;春秋2蚕期5龄熟蚕体质量饲料育与桑叶育无显著差别;饲料育共育期间眠蚕体质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桑叶育,在3龄转桑叶育后,眠蚕体质量差距呈逐渐减少至追平的趋势。

表2 春秋2蚕期不同饲育形式的各龄眠蚕体质量 g

2.3 5龄不同时间蚕体质量

从春蚕期不同饲育形式5龄不同时间的蚕体质量(表3)可以看出,在5龄大蚕期间,5龄24 h蚕体质量桑叶育显著高于饲料育,5龄48 h后蚕体质量桑叶育与饲料育无显著差异,5龄72 h至熟蚕上蔟蚕体质量桑叶育与饲料育无显著差异,饲料育蚕体质量追平桑叶育蚕体质量,说明饲料育家蚕在5龄第1天的食桑量和生长速度显著高于桑叶育。

表3 春蚕期不同饲育形式5龄不同时间的蚕体质量 g

2.4 鲜茧产量及茧质

从春秋2蚕期不同饲育形式的鲜茧产量及茧质情况(表4)可以看出:春秋2蚕期平均张种产茧量饲料育略低于桑叶育,这与克蚁产茧量饲料育与桑叶育的成绩无显著差别结果一致;春秋2蚕期公斤茧颗数饲料育低于桑叶育;全茧量秋蚕期饲料育显著高于桑叶育,而春蚕期则无显著差异;鲜茧茧层量春蚕期饲料育显著低于桑叶育,秋蚕期则相反;茧层率春蚕期饲料育显著低于桑叶育,秋蚕期则无显著差异;但死笼率春秋2蚕期饲料育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桑叶育。

表4 春秋2蚕期不同饲育形式的鲜茧产量及茧质情况

2.5 丝质情况

从春秋2蚕期不同饲育形式的干茧丝质成绩(表5)可以看出:饲料育在上车茧率、清洁、洁净方面优于桑叶育,属高品位丝,茧丝纤度低于桑叶育,但万米吊糙次数高于桑叶育;在茧丝长、茧层率、粒茧质量方面接近桑叶育,毛茧出丝率低于桑叶育。

表5 春秋2蚕期不同饲育形式的干茧丝质成绩

3 小结与讨论

本次春蚕期与秋蚕期农村试验中,饲料育全龄经过均比桑叶育延长1 d以上,这与李开莉等[11]在宁南县开展人工饲料养蚕单次共育规模最大的试验结果饲料育蚕在龄期经过方面较桑叶育长一致。全龄增加时间集中在收蚁至3龄,这与韩益飞[12]从收蚁共育至 3 龄饷食,人工饲料育的小蚕与普通桑叶育相比,发育经过时间延长24~30 h的研究结果一致。1~2龄龄期的延长可能与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有关[13],3龄龄期的延长可能由于饲料育转桑叶育食性的改变需要适应期。

本次春蚕期农村试验中,饲料育1~2龄眠蚕体质量极显著低于桑叶育,转到大蚕期桑叶育后,生长迅速,3~4龄眠蚕体质量增幅较大,在熟蚕阶段差异不显著,这与何君等[14]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到大蚕期桑叶育后生长迅速结果一致。结合春蚕期5龄每天蚕体质量变化看出,在5龄饷食24 h后,饲料育蚕体质量由4眠蚕极显著差异至与桑叶育无显著差异,推测可能由饲料育转换成桑叶育存在追赶性生长[15],由于前期营养不良或人为进行限饲,在营养水平恢复正常后,机体表现出较快生长速率的现象;在5龄饷食48 h至熟蚕阶段,蚕体质量无显著差异,这与张冬梅[16]的研究结果类似,动物在补偿生长达到一个生态平衡后将不再无限制地补偿生长下去。在秋蚕期的农村饲养中,饲料育1~2龄眠蚕体质量极显著低于桑叶育,3~4龄眠蚕体质量增幅较大,在熟蚕阶段差异不显著,这与春蚕期结果类似,转桑叶育后饲料育3~4龄眠蚕体质量极显著高于桑叶育,这与春蚕期略有不同,可能是由于春蚕期的桑叶营养价值高于秋蚕期[17]所致。

本次春蚕期与秋蚕期农村试验中,饲料育的产量指标、全茧量、茧层量与桑叶育的相当,无显著差异,这与丰洪平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但茧层率却比桑叶育的低,这与张桂征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发现,人工饲料育家蚕丝蛋白合成效率低、产丝量少与其代谢异常有关;另外,饲料改变导致肠道微生物改变,从而影响人工饲料育家蚕的营养和代谢[20-21]。可能是桑叶育有助于家蚕将营养物质用于产丝,人工饲料育则将大量营养物质转化到蛹体内。饲料育的死笼率显著低于桑叶育,这与邓真华等[22]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饲料经过熟化灭菌,蚕室能有效隔离病源,从而有效防病、防农药中毒、防空气污染对养蚕的危害。秋蚕期的成绩与春蚕期的结果类似,茧层率的变化可能与不同季节桑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17]影响家蚕的消化转化率有关。

本次农村饲养试验表明,饲料育的洁净比桑叶育略高,茧丝长、茧层率、毛茧出丝率略低于桑叶育,其他主要丝质成绩与桑叶育指标不同,可能受气候和上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导致。

综合评价,饲料育家蚕生长发育经过延长,较桑叶育延长1~2 d,但饲料育表现出较好的补偿生长能力,饲料育共育期间眠蚕体质量显著低于桑叶育,在3龄转桑叶育后,眠蚕体质量差距有逐渐减少至追平的趋势;饲料育的产量指标、全茧量、茧层量与桑叶育的相当,无显著差异,茧丝质成绩与桑叶育相当,死笼率与桑叶育相比显著降低;丝质成绩在洁净方面有优势,均可缫高品位丝,但饲料育的茧层率尚低,产丝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蚕体蚕期春蚕
春蚕吐丝做茧忙
蚕品种对不同发育阶段蚕体、蚕沙及蚕茧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云南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关于毛脚茧判定方法的探讨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春蚕1~2龄颗粒饲料育试验初报
春蚕
对如东县“续春蚕布局”生产的再调查
晚秋蚕饲养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