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形成性评价体系在药学类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2023-12-07 08:25臧凌鹤阎晓丹魏秀岩徐静华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考核内容生理学解剖学

张 弘,臧凌鹤,阎晓丹,金 戈,魏秀岩,李 欣,李 罡,徐静华*

(1.沈阳药科大学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2. 沈阳医学院 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人体解剖生理学涵盖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主要介绍正常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学功能,并讲解各生理功能的产生机制和调节机制,是衔接医学基础和药学实践的重要学科。在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人体解剖生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是学生后续学习药学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也是学生开展药学专业科学实验的实践基础。

在我校,既往人体解剖生理学采用的是终结性考核评价体系。终结性考核评价体系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评价[1]。该考核评价系统仅以学生的期末笔试成绩为最终考核成绩,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存在下述问题:(1)考核内容不全面。由于受到尸源紧张、经费紧缺等原因的影响,教师只能借助于教具、模型、挂图面授讲解人体解剖学部分内容,缺乏实操性且授课效果欠佳。因此,我们未在考核评价中加入人体解剖学的相关内容,故而无法反映学生对于人体解剖学的掌握程度。此外,人体解剖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基础,人体生理学是人体解剖学的表达,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人体解剖学部分考核内容的缺失导致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效果欠佳,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内容。(2)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学学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然而,受实验经费和场地紧张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考核评价体系并未包括实验操作考核,无法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也无法反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应试型突击备考。由于人体解剖生理学记忆的知识点多,且生理学过程复杂抽象,仅通过面授教学单一讲解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常心存考前突击过关的侥幸心理,并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本领。(4)无法反映真实掌握程度。人体是一个多器官协同合作的精密系统,尽管在授课过程中按照人体的八大系统分章讲解,但实际各系统需配合完成生理功能的调节。然而,在终结性评价中,由于受到卷面篇幅影响,所能考察的知识点极为有限,不仅无法反映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实际掌握程度,也无法反映学生的灵活应用程度。

此外,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线上教育平台助推了“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加速融合[2]。随着辽宁省一流课程建设的推进,我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也利用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同时开展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教学手段和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传统教学模式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无形中深化了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3],同时,也意味着“一锤子买卖”式的考试评价体系已无法与在线教学形式和培养目标相匹配[4]。因此,建立新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在线教学的顺利实施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元化评价”是指高等教育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呈现学生多元化表现的考核评价体系。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多元系统,反应在评价的内容、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及其管理等环节的多样性[5]。建立“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可在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的综合性评价,这不仅与在线教学的模式和培养目标相匹配,同时,也是因材施教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

基于既往人体解剖生理学考核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人体解剖生理学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目标,依托于线上教育平台和在线软件,分别从增设考核内容、完善考核办法、调整考核模式三方面建立全新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多元化”形成性评价体系,从而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多元化的、跟踪式的考核评价。“多元化”形成性考核体系不仅对提高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药学人才也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具体构建方式如下:

1 增设人体解剖学部分的考核内容

既往由于受到教学资源有限、授课方法局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体解剖学部分的授课效果不佳。因此,在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考核内容中也未涵盖人体解剖学内容,只包括了人体生理学部分内容。为解决此问题,在辽宁省一流课程建设推行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线上教育平台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新打造了人体解剖学部分的授课内容,包括:①在互联网上积极寻找网络教学视频资源,为学生在课上提供生动、立体、形象的视频资料,丰富授课内容;②打造全新的课件,细化人体解剖学授课内容,突出学习重点与难点,并融合创新思维和思政建设内容,提高授课效果;③增设解剖学基本操作技能培训环节,增加手术器械识别、持拿方式和实用方式环节,增强解剖基本操作技术能力培养。

基于授课模式和内容的调整,我们也相应的增设了考核内容。首先,我们借助中国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首次构建了沈阳药科大学人体解剖学在线试题库。人体解剖学试题库不仅涵盖了人体八个系统,即运动、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系统脏器外部形态结构的识别、内部构造的判定以及与其他脏器的毗邻关系,也涵盖了手术器械的识别、持拿方式、使用方法和用途。考试题型主要集中在客观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名词解释。随后,我们从人体解剖学试题库中挑选试题,在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的“测验与作业”模块和期末考试中均加入人体解剖学部分的考核内容。增设人体解剖学部分的考核内容不仅弥补了考核内容的缺失,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理解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学功能,增强学生的解剖学基本操作技能奠定了基础。

2 完善人体解剖学部分的考核方法

此前,人体解剖生理学仅通过笔试对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知识点的程度进行考核,然而,传统的笔试考核方法一方面受到考试篇幅和题型的影响,考核范围和维度都有限;另一方面传统笔试也无法对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和解剖学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基于此,我们借助线上教育平台和在线软件,以线上考核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综合应用能力,完善了考核方法。包括以下两部分:

2.1 创新应用能力考核

人体是由多个系统所构成的具有分工协作特点的复杂机能体。如果无法对人体各系统结构和生理功能融会贯通,建立系统认知,也就无法将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为了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核,我们借助腾讯会议平台,以创新应用能力考核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开放创新能力。

考核规程:以药学(英语)专业为例,该专业共3个班,平均每班32人。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组,即每班可分为8组。随后以抽签形式从人体的八个系统中选取一个。根据所学知识试为该系统可能产生的疾病设计新药物,也可根据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心肌梗死、火灾、溺水、地震等)提供相应的应对或抢救措施。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形成组内观点,推举代表以口头汇报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展示时间为5分钟。评委除包括1名授课教师外,还包括各组选派的1名评委。评分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展示内容的丰富程度、PPT制作的精美程度、展示时间分配的合理程度、汇报人的具体表现等方面。评分标准则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设立为:及格、中等、良好、优秀,并依据表现进行赋分。展示结束后,由评委打分并最终获得各组的成绩。评分表如表1所示(以2020级药学英语1班为例)。

2.2 解剖学基本操作技能考核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尽管在课程中共设置了6个学生实验,在解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中,我们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麻醉、手术器械的选择以及手术操作进行了详细讲解,然而,在既往的考核体系中却并未对实验操作进行考核。由于缺乏考核机制,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仅无法掌握具体的实验操作内容,也无法真正理解实验中所出现的生理学现象。基于此,我们借助于腾讯会议平台和泰盟医学实验仿真虚拟平台,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虚拟实验技能考核。

考核规程:从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中选取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呼吸运动的调节、肌肉的收缩特征、血压的调节、蛙心灌流。学生以抽签形式从四个实验中选取一个,随后,对所选取实验进行虚拟仿真试验操作,以腾讯会议投屏的方式进行展示。考核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实验动物的选择、麻醉剂及剂量的选择、麻醉实施操作技能、手术器械的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并由授课教师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则根据学生选择是否正确和操作的熟练程度设立为:及格、中等、良好、优秀,并在考核结束后,由评委依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赋分。评分表如表2所示(以2020级药学英语3班的部分同学为例)。

3 调整人体解剖学部分的考核评价方式

既往人体解剖生理学始终采用“一锤子买卖”式的终结性线下考核评价方式。尽管该考核评价方式在中国教育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此考核方式并不能动态监控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考核结果也只能反映学生对考核点的掌握情况,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不能反映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基于此,我们借助于线上教育平台和在线软件,将既往的线下终结性考核评价改革为“线上+线下”考核评价模式,包括以下三部分:(1)线上动态测评成绩:通过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的“测验与作业”模块,以“动态养成”模式线上监控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性考察。这一方面可动态掌握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可借此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图1所示)。(2)线上综合应用成绩:通过泰盟医学实验仿真虚拟平台和腾讯会议软件,以创新应用能力考核和解剖学基本操作技能考核的模式,在线上全面考核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同时,在应对考核的过程中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线下期末成绩:在重新打造人体解剖学授课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创建了人体解剖学试题库,又完善了已有的人体生理学试题库。课程学习结束后,我们从两试题库中随机抽取或选取题目组成试卷,组织线下考试考核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的总体掌握情况。

Fig. 1 The online dynamic evaluation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图1 人体解剖生理学线上动态测评示意图

4 制定综合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在原有期末测评的基础上,通过增设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方法和调整考核方式,从“多元化”角度出发,新增了动态测评、操作技能、创新应用考核,共计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的、综合性的考核评价。随后,我们汇总来自上述考核评价的得分,制定综合评价标准(百分制)计算学生的最终考核得分。综合评价标准共分为两部分:知识点考核(80分)和综合能力考核(20分)。其中,知识点考核得分来自线上动态测评成绩(40%)和期末线下成绩(60%);综合能力考核得分来自解剖学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成绩(50%)和综合应用能力考核成绩(50%)。根据上述“多元化”形成性考核手段所获得的最终得分可综合性地反映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如图2所示)。

Fig.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luralistic" formation evaluation system for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图2 人体解剖生理学“多元化”形成性考核评价系统示意图

5 结语

我们针对人体解剖生理学既往线下“终结性”考核评价模式所存在的考核内容不全面、无法动态监控学生学习情况、无法全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问题,立足于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目标,在重新打造和完善人体解剖学部分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和线上软件,通过增设人体解剖学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方法、调整考核方式,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分别从知识点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动态测评、操作技能和创新应用考核、期末线下测评,形成性地全方位评价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本研究的实施解决了既往终结性考试评价体系无法及时反应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热情低下的状况。基于该形成性评价体系,学生们在线下课堂上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课上的讨论,完成中国大学MOOC线上教育平台上的习题和测验,累积和夯实专业基础。此外,通过创新应用能力考核,我们也帮助学生将正常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学功能与患病机体建立联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于研究领域研究的兴趣,为后续开展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近年来也逐渐提倡素质教育,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不是教师的最终教授目的,也不是学生的学习终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而“多元化”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其出发点并不是考,而是通过建立全面、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的培养方向和学生的学习方向,以期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药学人才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猜你喜欢
考核内容生理学解剖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制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能练习》课程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研究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