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与提升建议

2023-12-08 12:14蔡方凯蔡礼渊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变量满意度

赵 柯,蔡方凯,蔡礼渊

(成都工业学院 a.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b.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成都 611730)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1]。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培养精通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可从事相关工作的ICT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高校以“行业 ICT”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为引领,创新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ICT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伴随着“以人为本”“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专业发展需求以及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掌握学生的满意度及学生的需求,成为高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而学生满意度也日渐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目前,关于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国内外成果较多,窦硕华等[2]、刘喜梅等[3]对大学生满意度测评起源、学生满意度定义进行研究,考证了国内21世纪后启动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等大规模的实证研究。关于学习者满意度模型构建方面,在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ACSI)模型[4]的基础上,刘丽娜[5]构建了非学历远程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曾嘉灵等[6]探究了在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5个变量,赵国栋等[7]、姚文建等[8]提出了学生满意度分析模型、满意度因果关系模型的师生、课程等影响因素研究。对学习者满意度的研究日趋成为焦点,国内外研究者将顾客满意度模型应用到远程教学、网络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分析评价当中,针对网络课程、平台体验、在线学习感受等归纳出影响学习者满意度的分别是学习者、教师、课程、技术、设计和环境等,取决于教学、互动、教师、技术和课程管理等因素。但是,这些探讨和策略多采用SPSS相关统计软件来进行分析学生满意度情况,其实践性有待加强;上述研究对象多为普通高校学生,从实证的角度定量探索和验证各个因素对学生满意度影响程度的研究鲜少见到。因此,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构成及相互关系,探索增强学生学习满意度、提升学习效果的合理的路径和方法。

1 研究假设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ICT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满意度影响假设:

1)实习实训条件、学习媒介平台、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源条件被认为是师生教与学过程中重要的联系中介因素,具有传播信息和反馈调节的作用。这些中介因素决定了教学信息传递的效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推测假设1(H1):学习资源条件的设计可能对学生满意度产生正向且显著的影响。

2)教师被视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其在学习过程中担负着主导、控制、协调和沟通的角色,教师通过对学生特点的判断,确定教育方向与目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认知和适应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可能会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种积极的教师行为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满意度。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设2(H2):教师行为可能对学生满意度产生正向且显著的影响。

3)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协作互动被视为教师对教育工作和学生态度的一种体现,同时也展现了课堂教学艺术。良好的协作互动反映出师生之间平等与民主的关系,同时也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种互动不仅仅是在学业上进行指导,更是在思想观念上的引导。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通过师生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可能能够建立更紧密的师生关系,提升学习动力。因此,我们提出假设3(H3):协作交互可能对学生满意度具有正向且显著的影响。

4)校风、学风、班风等校园文化环境因素被认为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实施。这些因素类似学习环境,可能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设4(H4):学习环境可能对学生满意度产生正向且显著的影响。

5)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扮演着主动的角色,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较高的能力并取得一定的成就,他们往往会更有动力、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这种积极的参与度和认真程度可能会促进对学校的认可,并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教师也会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较高而更加投入教学。基于这种观点,我们提出假设5(H5):学生的学习成就可能对满意度产生正向且显著的影响。

我们假设,学习资源条件设计、教师行为、协作交互、学习环境、学生学习成就等5个因素是ICT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满意度影响的主要因素,其相互关系见图1。然而,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需要进行实证研究并收集更多的数据支持。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充实的实证证据,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确认上述假设因素对学生满意度的确切影响。

图1 ICT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假设

2 实证研究与分析

2.1 问卷的发放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近3年采用的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9]为蓝本,根据ICT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性进行修改完善,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等要求,设计ICT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满意度测试指标及相应的量表,确保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项目组对应用型本科院校ICT相关专业的180名学生进行了预测试,对预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完善,最终形成了包含52个统计变量的量表。然后,对ICT相关专业的720名学生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85份,有效率为95.14%。设5个程度选项,即A为非常满意、B为较为满意、C为一般、D为不太满意、E为不满意,测试学生个人主观意愿和评价。采用问卷星在线平台测试问答。

2.2 相关性检测

对上述测试结果,首先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测,对数据进行线性相关性检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强相关前5位见表1。

表1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强相关前5位

其余变量只存在较弱相关。同时,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特征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即变量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所以需要对变量的筛选,选出评分比例高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假设与相关调查问卷数据,首先选用采用SPSS软件绘制学生满意度主成分分析模型,发现以85%解释度为界,通过提取教学活动、教学条件、校园环境等所包含的27个主成分,可以将数据的解释度提高至85.69%。然而,结果中前2个成分影响比例很高,后面成分的比例极为平坦,故本研究未采用主成分模型分析。

2.3 逐步回归模型

由于主成分分析效果不佳,所以本研究进行模型优化,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根据调查数据、研究假设等,采取以“学生的总体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过原点线性回归。

对所有回归自变量X1,X2,X3,…,Xp,分别同因变量Y建立一元回归模型:

Y=β0+βiXi+ε,i=1,2,…,p。

(1)

(2)

(3)

最后考虑因变量对自变量子集的回归重复式(3)的计算,直到没有变量引入为止。

基于上述模型假设以及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通过逐个向模型中加入或删除变量,寻求最优的预测变量组合。为了便于比较各变量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项目组进一步按标准化系数大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通过逐个向模型中加入或删除变量,寻求最优的预测变量组合。最终得到的主要统计变量见表2。为了便于比较各变量对结果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按标准化系数大小对结果进行排名,根据基础数据将学生的总体满意度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过原点线性回归,结果见表3。

表2 统计变量及其描述

表2(续)

表3 逐步回归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2.3 结果与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假设的关键变量均在最优的预测变量组合中,即ICT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满意度与学生对学习资源条件设计、教师行为、协作交互、校园学习环境、学生学习成就具有正相关。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可知,学生对已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学的总体满意程度,与本专业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方法和总评成绩的计算)、专业课堂教师教学对学习的帮助程度呈现强相关,由于课程考核的学业成绩直接关系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也是报考研究生或者公务员的重要参考,因此学生高度关注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更倾向于多元化、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引导,对学习问题的解疑答惑,给予了学生极大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受到被测学生高度认同。学生对校风学风的满意程度,表现为与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程度强相关。也从被测学生的视角反映出,对辅导员加强班级学风、班风管理,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出了诉求。学生对校园学习环境的满意度,呈现与对图书馆学习资源和环境的满意程度较强相关,表明当代大学生更多需要自我规划和自我学习,图书馆馆藏和信息资源成为了重要的学习资源,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持服务,因此受到学生的强关注。而学生取得学习成绩与效果、专业知识技能增长、自我学习评价和认同等学习过程的收获与学生的满意度呈现较强相关。其余变量之间只存在较弱相关。此外,调研期间通过项目组与ICT相关专业学生的访谈得知,学生对学习成就的满意度,与对专业认知教育、学习环境、毕业以后第一年的薪酬,也有适中的关联度。对日常管理的满意度,与对校风学风的满意程度、对学校防疫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创新创业教育满意程度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综上,本研究将学生对学习资源条件设计、教师行为、协作交互、校园学习环境、学生学习成就假设为影响学生满意度的5个关键因素。经过调研、检验、分析,本研究的所有假设都得到了支持,较好阐明了ICT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相互关联。

3 提升满意度建议

应用型高校要提升ICT应用型人才学生的满意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本研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 强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学习满意度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行为所呈现出的教学模式,以及师生交流互动、帮扶指导,是学生的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首先创新实施“行业ICT” 应用型人才“全链条”教学环节培养模式,以“行业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为引领,组建集“科学研究、政策指导、工程应用、技能实操”于一体的多方混编师资团队,整合“行业ICT”教学资源,提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实效水平。其次,注重“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全过程监控,尤其注重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个性化教学设计,合理设置考核评价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具备“行业ICT” 应用型人才的理论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最后,强化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通过专业介绍、学业指导、课后解疑答惑,以及学科竞赛指导等,让学生深刻了解ICT专业“干什么、学什么、如何学”,形成良性互动,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满意度。

3.2 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

学生学习成就感是影响学生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加强宣传,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依托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等渠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业观。其次,注重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之具备学风、班风管理等“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工作布局能力。如选派优秀辅导员参加工程实践锻炼,帮助其进一步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提升辅导员实践育人能力。再次,发挥学业导师作用,聘请学校专业教师与ICT企业工程师担任导师,联合深度挖掘实验、实践环节的思政育人元素,并将企业在攻坚克难生产过程中涌现的拼搏精神、钉子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课程内容和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在潜心钻研、探索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工程能力、ICT行业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建立学习成绩与效果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评价,增强其归属感与学习成就感。

3.3 增强条件保障,提升学生幸福感

专业课程设置、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校外实习条件及安排等学习资源条件设计,对学生满意度具有较强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首先通过顶层设计,预先做好专业教学资源的设计、调配、建设和维护。其次,与ICT企业深度合作,引入最新的技术标准,将政策链、专业链、ICT企业行业的技术链有效整合,形成“政行园企校”多方协同、有机融合、同频共振,通过组建ICT现代产业学院,提供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在真实的ICT产业环境中提高学生行业应用能力。再次,学习条件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提供丰富而有选择性的学习资源是提高学生满意度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应进一步丰富选择性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最后,还需要注重建立学生的评价与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及时反馈在学习资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予以进一步优化和及时解决,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认同感,达到管理、服务与育人的统一,协同推进学生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变量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抓住不变量解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也谈分离变量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