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以及对策

2023-12-09 13:46崔思思
考试周刊 2023年4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文本阅读教学

崔思思

一、 引言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持续稳步发展。基于此,文章将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以及优化政策展开经验分享,希望能够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二、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够合理

众所周知,语言是交际的媒介,是文化的反映。阅读文本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语言运用现象的呈现。通过阅读活动,学生们可以开阔认知视野,积累语言知识,获得品质渗透,提升阅读能力,等等。可见,阅读是发展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种教学活动的最终指向,也成为阅读教学的培养目标。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决定教学路径,也决定教学结果。如此,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教学目标的重新设计,以促进整个教学活动的科学持续推进。然而,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依然围绕着知识、技能、情感而设计。比如,在“At weekends”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只强调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结果,而对学生的阅读思维、文化视野等方面内容缺乏目标设计,这就使得整个的教学活动依旧处在传统应试化的范畴当中,进而成为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能力培养发展的阻碍。

(二)情境创设不够真实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不经常出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现象当中,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直观感性和真实的生活经验是情感认知得以产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此,小学生在抽象概括的语言知识方面存在理解困难和应用困难。情境环境提供和文本内容相对应的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情感的体验与共鸣,实现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的协调统一,进而能助力学生有效理解文本现象和把握文本内容。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重要教学准备工作,教师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创设,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感同身受的参与体验。然而,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境创设存在模式化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相符。比如,在“A new student”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借助课本教材中的照片,或者只是借助多媒体呈现相关的内容画面,就让学生展开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这很容易使得学生无法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也就无法获得对抽象语言的全面深入理解。

(三)活动层次不够鲜明

语言学科的学习活动经过听说读写的综合性训练,才能保证学生逐步生成良好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文本阅读也需要学生经历以自身实践探究为根本的“输入”“输出”语言认知规律的完整过程,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活动目标。特别是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根本导向的教学目标,也需要学生在多元主题的实践探究任务中得以落实。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进行层层深入的任务布置,引导学生实现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最终实现核心素养能力的生成和深化。然而,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关注重点通常集中在对文本语言知识的理论掌握层面。比如,在“Happy New Year!”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只是让学生总结其中的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表达技巧,而对其中的文化现象以及审美品位缺乏认知引导,这就会导致学生对文本解读不全面、不深刻,进而影响学生迁移、创新应用。

(四)师生互动不够科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需要真正地参与到阅读学习的每个环节和步骤,来实现个体能力的成长发展。同时,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恰当的指导帮助,来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让他们在真实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然而,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存在过度干预学生学习行为的情况,导致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够彻底,教师依旧占据课堂主导地位。比如,学生需要在阅读活动中自主总结归纳其中的语言知识,并对其中的语言表达规律进行探究总结,但有些教师会直接把最终的知识内容架构直接呈现给学生。又比如,学生需要对文本中的价值观点进行判断和评价,教师直接以权威的、正确的观点来代替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评价,这不仅制约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创新运用,也制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生成。

(五)活动评价不够客观

教学活动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始终符合学生的动态成长变化需求,进而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教学评价是发现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步骤、改进教学方向的重要依据。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学预设活动的对比观察,来明确教师“教”的不当问题和学生“学”的不当问题,进而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教学路径。特别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指导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然而,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评价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教学评价难以发挥功效。比如,在“An animal school”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并没有组织落实教学评价这一活动。又比如,在“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只是对个别学生的个别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没有呈现全体学生全部过程的学习情况,这不仅容易打击学生的阅读信心,也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还制约教学方案的优化创新。

(六)作业任务不够生活化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科学恰当的作业任务是巩固学生阅读成果,深化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保证。阅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语言学习活动,作业任务也应该是面向复杂生活的综合实践任务。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从文本内容的语言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等角度综合分析,设计出内容多元、形式新颖的作业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然而,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业任务通常局限在读一读、写一写这些相对单一简单的层面上。

三、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教学目标

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概念,核心素养是指能够服务学生终身学习成长的品质和能力,这指出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环境的影响下,教师往往把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唯一的教学标准,这使得阅读教学陷入应试灌输和死记硬背的低效模式中,也严重制约学生阅读素养的有序发展。而学科核心素养为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任务,也指明了新的教学方向。因此,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教学目标。

比如,在“The king’s new clothes”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就可以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让学生注意总结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并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和阅读交流活动,从而实现整体语言能力的有效训练;让学生就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结构进行总结交流,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让学生就中西方的童话寓言故事进行拓展延伸和对比观察,从而实现文化自信方面的有效训练;让学生就新衣服的判断标准、聪明愚蠢的判断标准展开交流分享,从而实现正确审美价值观的有效训练。这样,学生就在文本阅读中实现了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锻炼和培养。

(二)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认知情感都来源于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经验,阅读文本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反映,和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依托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并实现认知潜能的充分挖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不仅强调外界环境的真实性,也强调学生参与其中的真实性,这样,学生才能沉浸式参与其中,在多元的语言交际互动中增加见闻、积累经验,实现语言能力的发展进步。因此,教师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

比如,在“Holiday fun”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真实的假期生活经历,展开相关的语言交流活动。之后,教师再根据文本中涉及的具体地点和景色,借助多媒体呈现出这些地方的基本人文地理情况,来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互动中发展语感,积累语言表达经验。又比如,在“Our animal friends”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呈现动物朋友的具体画面,并让学生展开自由的交流探讨活动。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回顾课本资料,进行相关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总之,教师要通过环境创设,全面拉近学生和文本内容之间的距离,以促进学生认知思维的无限延伸和拓展。

(三)以能力培养为方向,布置活动任务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在活动任务的实践参与中逐步发展而成的,每一项活动任务都应该具有目标指向性。阅读并不是简单地认识文本内容、掌握语言知识,而是涉及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可见,在同一阅读教学活动中,活动任务之间应该具有层次性、关联性,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实践参与中逐步突破认知困境,并实现能力培养。阅读活动任务需要进行精细化和科学化的分析设计,而非主观臆断地任意安排,如此,教师需要以能力培养为方向,布置活动任务。

比如,在“At Christmas”单元的阅读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文本脉络的梳理和归纳,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再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集体性的交流总结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相关的情景剧的创编表演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表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需要从文本材料、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等方面综合分析,使得活动任务都能有序推进,真正达到服务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目的。

(四)以学生主体为根本,引导教学互动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习惯。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得以生成和不断深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低效错误的阅读行为,出现短期不理想的阅读结果,这些都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教师需要给予理解和尊重,并做好相关的指导。而如果教师采用越俎代庖的教学指导行为,只能导致拔苗助长的严重后果,因此,教师需要以学生主体为根本原则,科学指导阅读教学中的互动行为。

比如,在“Keep our city clean”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就要给予学生独立阅读、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归纳知识要素等活动的充分自主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现场巡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确定是否介入指导。又比如,在“Protect the Earth”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文本内容的讲解演说活动,教师进行提问和补充。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学生阅读行为的主动性、细节性以及全面性就可以得到锻炼和内化。

(五)以过程评价为原则,进行教学优化

在新课标中,过程性评价是教学指导建议的重要内容,过程性评价可以客观全面地呈现出学生在阅读中的状态和行为表现,并使得阅读行为和阅读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这样,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就得以被快速发现,也使得未来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调整方向和科学针对性。只有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顺利构建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因此,教师要以过程性评价为原则,组织教学评价活动,来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创新。

比如,在“Then and now”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就可以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教学评价表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之间呈现出一一对应的关系,是否认真思考归纳,进而顺利归纳出文本的框架结构,是否专心朗读文本,进而实现语感能力的有效积累,是否充分调动生活经验,进而对未来的生活进行科学规划,等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自评和他评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以及全面性。如此,学生就能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且主动纠正和修改。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反思教学活动设计在吸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恰当性和准确性,进而不断调整教学方案。

(六)以认知规律为前提,设计作业任务

作业任务和课堂活动都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让学生有效参与其中,并实现阅读素养的逐步提升。传统作业活动低效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尊重学生,没有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思维认知根源,以集体智慧促进思维发展。只有从认知规律出发,作业任务才能被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并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前提,科学设计具体的作业任务。

比如,在“The lion and the mouse”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舞台情景剧的方式演绎相关的故事内容。如此,在真实的环境氛围中,学生展开相关的语言表达活动,就能够实现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从而把握语言表达的相关知识。又比如,在“My e-friend”单元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亲朋好友来展开互联网交际活动。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交际体验,来展开相关的练笔活动。又比如,在“An interesting country”单元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文本中涉及国家的风土人文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来不断拓宽认知视野,并实现语言、文化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阅读是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英语阅读素养是小学生的重要学习目标。在新课改时代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对常规性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并积极采取优化改进措施,努力在创新实践探索中实现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文本阅读教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