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机制探究

2023-12-09 14:57
高校后勤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一站式社区建设

吴 双

“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机制探究

吴 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当前各高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探索研究方向,以学生公寓为核心综合性功能场所能够有效改进当前学生思想引领和管理服务的“碎片化”问题,拓展学生党建活动场所和组织体系,从而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顶层设计缺乏、协同机制不完善以及学生参与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制约着“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影响“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效性。本文通过引入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指导理念和分析逻辑,对“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整体性治理理论;“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

一、引言

社区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自我组织性和自我管理性,是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高校学生社区指的是高校或者学生自治组织管理的、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社区,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基本载体,同样是高校内社会关系的载体。“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教育系统根据政府“放管服”改革思路,参照政府“一站式”行政服务大厅建设理念,整合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社会服务、文化和社交活动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同样也是政府职能“由管理到服务”渐进性转变态势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表达。

整合各高校和全社会育人资源,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是新形势下各高校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守正创新地做好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教育部及各行政部门和各省市、高校都十分重视该项工作,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要求积极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选择了十所高校作为试点推进建设,并计划扩大工作范围。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除了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融入功能,高校学生“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思想价值引领、党建功能眼神、文化交流等功能得到丰富和拓展。

整体性治理理论起源于西方,是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回应而建立起来的治理模式,特别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碎片化”困境提出了解决途径[1],其主要思想是将多个领域和层面的问题统一地进行规划、协调和管理,以实现系统整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所依据的理论视角主要基于该理论代表学者佩里·希克斯(Perri Hicks)的相关研究成果,将需求作为最重要的治理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治理手段,将整合、协调、责任作为核心内容,对治理层级、治理功能、公私部门关系进行重新整合与有效协调。[2]高校传统科层式行政体制固化,传统班级建制存在弊端,“重管理,轻治理”理念落后等问题依然造成了三全育人机制的“碎片化”,需要整合高校育人力量,提升整体管理服务工作质量,将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应用于高校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有很好的契合性。

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基本理念要求和分析框架,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在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方面的价值进行阐述,以相关案例为基础,对当前“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整体性治理理念的相关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丰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突出实践应用价值。

二、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价值分析

(一)拓展党建功能场所空间

学生物理空间范围聚集是学生社区的形成条件,也是“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的现实载体,“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对宿舍、实验室等物理聚集空间进行整合改造,从而实现场所资源的整合使用和功能再造。一方面,高校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对聚集场所空间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使得空间形态符合年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与日常生活风格,提升物理空间利用效率,赋予学生社区生活和社交双重属性,将学习共享、心理辅导、生活互助、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内嵌社区形成生活共同体,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亲和性。

信息技术成熟为线上虚拟社区空间提供了技术支撑,学生利用学校官网、社交软件甚至网络游戏形成了多样性的线上学生社区,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为社区党建引领功能提供了新的阵地,可以用高质量党建文化产品占领网络舆论高地,实现党建资源互联互通,突出虚拟化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二)充实党建组织体系

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党组织是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升高校党组织育人水平的关键。“一站式”学生社区将党组织推向了最为聚集最有活力的地方,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充实的组织体系。

一方面,“一站式”学生社区扩大了高校学生党组织的覆盖面,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中明确指出:“探索学生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扩大党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学生党员哪里就有学生党组织。”[3]学生社区是学习生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载体,依托学生社区形成的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形成坚实群众基础,推动党建引领功能全面下沉。

另一方面,学生社区打通了院系、年级、班级等固有限制,在新的组织架构中学生以更开放姿态进行交流,提升党的先进理论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基层党组织学习宣传解读效率,为党组织制度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既培养学生党员坚强党性,又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判断力和组织本领,充分体现基层党支部凝心聚力的政治优势。

(三)更新思政育人理念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实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4]传统思想观念指导下的高校工作体系行政色彩浓厚,实践中重视教育和管理,教育行为呈现单向性,服务职能大多体现在长期承担社区管理工作的后勤保障部门,各育人力量更加注重以部门绩效目标设计日产工作,对学生实际需求重视程度不够,未给予学生畅通的自治渠道,“三全育人”理念辐射面有限。“一站式”学生社区体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工作实际耦合形成“以学生为本”理念,推动整合了高校教学部门、后勤部门、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力量资源,实现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相统一,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思想基础,也为党委领导下的高校治理机制基层落地实施提供群众基础。“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要求高校工作者树立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学生社区内现行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

三、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现存制约

(一)顶层制度设计缺乏

实践工作的创新需要完备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提供支撑,“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相关推进工作仍处于试点阶段,制度体系建设较为薄弱,具体实践缺少有力指导。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专门文件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依托云平台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等,包含了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原则等内容,文件内容指导性强但较为宏观。各省级行政单位如广东省、云南省、江苏省等根据国家部委相关指导文件也出台了地方性工作通知,这些文件内容较为宽泛,原则性较强,在文件层级、实施范围以及执行流程上显得既不充足到位,也不够明确具体。

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和所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倡导,截至2022年7月,全国已有上千所高校探索了“一站式”社区建设工作,已有610所高校通过试点建设形成经验并依托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站云平台上进行了展示分享,2022年9月,全国高校思政网牵头,同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高校成立了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研究课题组[5],全国积极探索建设模式的氛围浓厚。但就各高校公布的相关工作文件来看,文件类型多为工作方案,少有纳入到整体管理制度体系当中的做法,文件内容对于约束性和强制性的表达较为欠缺。

(二)各部门协同机制不完善

“一站式”学生社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服务内容多样化和服务手段系统化,能够把与学生成长发展所需各项事务通过部门联动机制实现有效供给,以回应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合理需求。就当前各高校工作推进情况来看,学校各部门协同机制运行尚不流畅,所谓“一站式”的宝贵价值尚未发挥。

其一,各部门重视程度不一。当前各高校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大多由学生工作处和校团委在承担,但“一站式”服务功能繁杂,需要教务处、保卫处、就业部门等多个部处共同承担相关责任,在实际工作开展时,不同部门对工作重视程度不相同,信息横传沟通不长,会影响跨部门协同配合效率;其二,部门职能划分不清。相关部门职能未进行明确划分,学生在办理具体业务时会遇到部门推诿或者多次重复性奔波的尴尬局面,影响“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体验感。

(三)互联网冲击效应明显

当前,高校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在即时性和全球性的互联网加持下,高校党建引领工作虽然有了很多便利条件,但同时面临着很多负面的影响,“一站式”学生社区也面临着党建引领价值削弱的挑战。

一方面,互联网的互通性质让学生直面多元价值观,一些西方的价值观容易对学生思想造成错误引导,也让“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工作和舆论导向工作面临着困难。学生社区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如果缺乏创新意识,追求“短期效益”,应付上级领导检查,随意照搬党建工作方案以及教育内容,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注以及基本的知识储备,会导致党建工作的水土不服[6],导致“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党建引领工作转向形式化,必将遭到学生的反感。

另一方面,互联网使得学生线上学习生活需求大幅增加,尚未形成互联网思维能力的社区工作人员面临挑战,短时间内也很难提升相关知识和能力,难以照顾到学生的线上学习生活需求。目前生活社区内线上服务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互联网设施增加和改造需要较高成本。

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优化路径

(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完善制度体系

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来引领一切实践工作,是整体性治理理论本土化的鲜明特征,也是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要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7],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要以党组织建设为动力,将相关建设统一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制定科学工作方案,完成配套政策制定与实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细化当前指导意见,对整体工作的目标要求、工作任务、队伍建设、保障措施等持续明确下来,强化制度文件中强制性内容表达。各高校要严格落实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综合考量自身高校条件和工作实际,充分征集学生的需求意见,利用学校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机制进行专题研讨,利用学生社区拓展党建阵地,及时将建设目标和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传达到二级学院、研究院以及各党支部,由上到下地强化共识。

(二)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形成整体性协同机制

“一站式”这个关键词是当前学生社区建设的核心价值,坚持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指导,多元主体力量必须得到相关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必须重视协同机制的构建。

一方面,要形成强有力的纵向协同机制。纵向工作机制是确保政策执行效率、形成快速响应机制的关键,各级行政部门要明确政策传达机制,高校要加强与各级行政部门的配合,党委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形成由上至下、畅通迅速的协同工作模式,既可以广泛征集学生的需求和意见,经过有效讨论形成文字性方案;又可以将政策精神快速传达,通过科层制组织架构行使管理和监督职权,确保工作方案能够落地实施。

另一方面,要建设互动协调的部门间横向工作机制。“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与学生成长发展相关的各项服务的集合载体,需要同级别部门的通力合作,各统计部门要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确立责任边界,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以及工作合作关系,可以设计联合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形成工作推进联动机制。各部门可以提前预设业务流程,为学生提供便捷服务。

(三)发挥信息技术赋能,提升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整体性治理理念,为整体性治理提供了技术条件。[8]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中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不仅能为数字化管理服务手段改革进行技术赋能,还有助于党建引领工作拓展阵地,占领网络思政教育主动权。

要用信息科技赋能学生社区的综合管理。高校要加快社区内数字化设施的建设,硬件方面尽快投入先进自动化设备,如安装智能门禁,运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完成自动记录信息;软件方面加快线上虚拟“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整合各部门线上服务流程,增强学生数字化体验。加快部门间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现存办公系统为基础,进行“去中心化”信息共享运作平台,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数据为基础,实现精准识别、分析、实施和评估,用信息交流闭环助推工作协同。在这个方面,有许多高校已经做出探索,如西安交通大学完善了学生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依托校园一卡通对学生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南昌大学研发资助“AI机器人”,实现社区内各项服务功能整合等。

[1]胡象明,唐波勇.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01):11-15.

[2]Perri Hicks. Holistic Government[M]. London:Demos,1997.

[3]王军华.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内生价值、现实挑战与突破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 (10):108-111.

[4]黄一玲.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历史演进、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85-94.

[5]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课题组召开工作研讨会.[EB/OL][2022-09-02].https:// yurenhao.sizhengwang.cn/a/yzssq_tzgg/220902/1126007.shtml.

[6]游敏惠,覃优军.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36-37+ 40.

[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12-09.

[8]韩兆柱,杨洋.整体性治理理论研究及应用[J].教学与研究,2013(06):80-86.

(责任编辑:胡新龙)

猜你喜欢
一站式社区建设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