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经典款式的创新发展
——论《供春龙》的艺术特色

2023-12-09 13:25胡仁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1期
关键词:款式紫砂壶工艺

胡仁杰

在中国陶瓷艺术世界中,有无数精美的作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作品在人们的印象中逐渐淡去,只有紫砂壶艺术仍然极受人们关注。与其他陶瓷艺术相比,紫砂壶或许算不上历史悠久的,但却是最实用的,因而极受人们喜爱。紫砂壶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中也十分进取,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空间。此件《供春龙》将经典款式供春壶与龙图腾结合起来,形态是古典的,艺术表现却是创新的。本文将对此壶的灵感来源与艺术设计进行分析,说明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个性特征以及紫砂壶经典款式在发展中的创新。

一、开天辟地的“供春壶”

关于紫砂壶创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范蠡有“陶朱公”之称,后世认为范蠡即是紫砂壶的创作者。或许是受制于工艺,又或许是人们的饮茶热情还未到达巅峰,紫砂壶艺术并未在春秋时期发展起来。明朝正德年间,历经千年发展的中国已经具有了极为扎实的文化与艺术积累,唐朝时期,茶道文化的诞生更是直接刺激了人们对饮茶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紫砂壶艺术终于诞生了。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件紫砂壶是由明朝正德年间生活在江苏宜兴的书童供春所创造的,后世将此壶称之为“供春壶”。[1]书童供春从一颗大榕树的树瘤中获得了艺术灵感,遂用紫砂泥制成了一件紫砂壶。若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供春壶或许称不上精致,但那严谨的结构、自然的纹路却是能彰显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供春壶是开天辟地的作品,自供春壶之后紫砂壶艺术形成了一股潮流,发展迅速,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茶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今天的紫砂壶艺术依然在人们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恰恰证明了供春壶的伟大意义。

二、《供春龙》的创新表现

此件《供春龙》是在供春壶的基础上融合龙图腾装饰所形成的全新样式。供春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龙图腾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创作者通过融合经典的方式凸显创新精神,展现了紫砂壶经典款式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此壶泥料呈深棕色,有朴实的泥土气息,带有微微的红润光泽,显示出紫砂泥性质的独特。紫砂泥从开采到打制成泥坯要经过多道工艺,历经数月之久,最终才能得到那细腻、精美的泥料。[2]从此壶泥料表现来看,泥料不仅十分细腻,更带有明亮的光泽,这必须经过创作者的精心打磨才能形成,而紫砂泥独特的纹理并未在精湛的工艺处理下消失,保留了紫砂泥个性的原生之美。

壶身圆润饱满,形态标致,底部带有圈足,稳定性强,并赋予作品以端庄感。壶盖为轻薄圆片,与壶身大小相协调,层次分明。圆筒形直嘴简洁实用,耳状环形端把线条流畅,弧度自然。壶的整体造型简单、耐看,源于供春壶之形,在工艺上更加精细,体现了紫砂壶工艺的发展。

此壶中运用了两种装饰,一种是延续了供春壶的特征,模仿了大榕树树瘤的纹理,主要呈现在壶嘴、壶钮、把手以及圈足之上,纹样各有特点。把手与圈足之上是一种立体的线条所构成的曲折纹理,与供春壶的纹理相同。[3]把手部分是人们的手部经常能接触的部分,这样一来人们便能从触觉上感受作品的工艺之美与供春壶的自然之美。壶嘴上的纹理则更加规矩,纹线分布均匀,如同年轮。壶钮的形态独特,创作者将之雕刻成小小的嫩芽,又似一朵灵芝,生动且实用。这几部分设计也是体现作品自然美的部分。

另一种装饰则是龙图腾装饰,位于壶身之上。以把手末端的壶身部分为起点,一条龙腾飞于壶身表面之上。壶身上的龙身与把手的线条恰好构成完整的龙的形态,并发生了一种独特的空间转换,龙好似从外部飞入壶中,极具动感效果。壶身上的龙图腾设计也是十分立体的,就连龙身上细密的龙鳞都刻画得十分清楚,鬃毛、龙爪等部分也是无可挑剔。最为出色的当属龙头,刻画得栩栩如生,在龙头前方则是一轮旭日,外部线条构成了光圈,烘托出场景效果,使龙的形象更加逼真。龙图腾展示了紫砂壶雕刻工艺的极高水准,也完成了对作品主题的表达。

三、《供春龙》的创新价值

此件《供春龙》将供春壶这一经典款式与极具民族象征意义的龙图腾结合起来,在彰显紫砂壶经典特征与中华民族审美特征的同时完成了创新塑造。此壶有着自然美的一面,也借龙图腾表达了美好的祝福和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丰富了作品的精神内涵,从文化层面体现了作品的创新价值。

综上所述,从紫砂壶经典款式中获取灵感或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元素是紫砂壶创作创新的重要方式。此件《供春龙》提供了极好的范式,创作者通过此壶展现了紫砂壶鼻祖供春壶的艺术魅力,也借龙图腾展现了紫砂壶雕刻工艺的精妙绝伦,表达了美好的思想感情,上升到文化精神的层面。紫砂壶的创新从来不是随意取材,而是重视那些凝结着工艺精神、民族情感的内容,在创新发展中多方面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

猜你喜欢
款式紫砂壶工艺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Dream Bag
最火的单品款式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