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壶作品《莲子》的设计特征以及艺术意境

2023-12-09 13:25张暗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1期
关键词:筋纹器筋纹壶盖

张暗军

当代的紫砂壶成为了人尽皆知的一种艺术品,紫砂壶的多元造型艺术与装饰风格,造就了一把把独一无二、各具魅力的紫砂壶,紫砂壶也因此发展到了艺术的顶峰。紫砂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百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当时的饮茶文化正盛,紫砂壶也因此开始逐步发展,直到明清时期,紫砂壶开启了属于它的盛世之旅。历代紫砂艺人赋予了紫砂壶独特且深厚的内涵,推动了紫砂壶的发展进程。从粗狂简单的茶具到赋予人文气息的艺术品,紫砂壶一路走来都离不开“人”这一个字。这也是传统手工工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紫砂壶不仅是一件实用的茶具,更是一种表达了人文思考的载体,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引发人们的共鸣。

紫砂壶原产于江苏宜兴,这一富含着浓浓人文气息以及文化涵养的江南水乡,这也就是紫砂壶骨子里带有的儒雅以及文化的来源。紫砂壶造型具有千变万化的魅力,在不同的创作者书中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形式。紫砂融合了多元文化的交汇,让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完善且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分支。按照紫砂的类别来分类,一般可以分为方器、圆器、筋纹器等等,圆器与方器是紫砂壶之中最常见的类别,方器利落明快,圆器典雅朴实,而筋纹器相较于上述两款造型来说要更为复杂,结构、筋纹的排布都是十分讲究的,这也让筋纹器在紫砂壶造型之中脱颖而出,受到世人的喜爱。笔者认为,筋纹器是对自然界之中的美丽最直观的还原,也展现世人对大自然的爱慕与敬畏之心。

笔者所创作的《莲子》就是典型的筋纹器,通过块面与线条的分割,让整体看上去更加协调,力度恰到好处。顾名思义,《莲子》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就是自然界中的莲子,壶身的部分设计成了莲蓬的部分,包围着莲心与莲子。笔者将圆器的弧度圆润与筋纹器的特点相结合,壶身饱满,用筋纹分割开的块面大小均匀,曲线的弧度也十分具有视觉张力,把莲蓬的饱满、富态尽数呈现,层次感十足。筋纹从壶身延续至壶盖以及壶底,底部筋纹搜索的形制让作品看起来更加精致,不会显得过于笨拙。壶盖则是将主题中的“莲子”进行了呈现,莲子的形象十分生动,粒粒分明,如同真实的生长情况遍布在壶盖之上,充分展现出了紫砂壶作品的艺术神韵,也与壶身的莲蓬造型相得益彰。壶钮更是一颗饱满的莲子,位于作品的正中央,没有过多的设计语言,却将壶盖上的设计显得十分精致。壶嘴与壶把的设计都简单大气,没有过多的纹理装饰反而呈现出紫砂壶的经典简约之美。经典三弯流的设计加上耳把的形状,局部与整体相呼应,融为一体,让整件作品“壶身相同”,各个衔接处严丝合缝,实用性与艺术性两者兼得,也能展现笔者的匠心独运。

莲子的选材显然是来源于山水自然之美,紫砂壶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除去紫砂壶的造型,其泥料的选择也会对整件作品的意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制作《莲子》这件作品时,选择的是青灰段泥,这种泥料的色泽特殊,如同青灰一样冷凝,质地紧密,由于石英的含量较高,烧制过后手感会呈现出颗粒状,十分有趣。整件《莲子》的泥料呈现出一种高冷、远离世俗之感,就如同莲花与莲子一样,天然去雕饰,出淤泥而不染,力求返璞归真的美好。莲子作为莲花的果实,自古以来就有被视为幸福美满、连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在许多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不同形式的文化,笔者通过借物寓意的手法,赋予了这件作品幸福、吉祥的美好寓意。

《莲子》这件作品的壶身十分干净,是光器的典型代表。笔者没有选择给这把紫砂壶过多的装饰,完全还原了莲蓬与莲子的最初形态,将紫砂壶的古朴之美尽数呈现。光器也是紫砂壶所有造型中最朴素却也是最能体现紫砂神韵的器型,没有装饰也没有掩盖制作中的瑕疵,因此对创作者的手艺也有极高的要求。

《莲子》这件作品融入了笔者对紫砂文化的所感所思,以及对紫砂壶制作的经验与技巧。这件作品通过不同的造型艺术以及造型展现出不同的内含意蕴,整件作品动中有静,将莲子的清新与紫砂壶的古朴相结合,呈现出“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高洁之感。经过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流动,紫砂壶依旧历久弥新。紫砂文化发展至今,经历了苦难与险阻,依旧熠熠生辉,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

猜你喜欢
筋纹器筋纹壶盖
“君乐壶”的筋纹艺术美感探究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高梅花”壶的筋纹艺术之美与品格塑造
浅谈紫砂筋纹器“清趣”的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
香雾空蒙高海棠——浅析“高海棠壶”的筋纹器之美与花之韵
浅谈筋纹器的发展
瓦特的故事
紫砂筋纹的艺术魅力
纠结总是一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