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作品《树桩壶》的“原生”之美

2023-12-09 13:25吴文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1期
关键词:树桩泥料紫砂壶

吴文新

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紫砂壶制作工艺相当成熟,在追求创新的新时代,紫砂壶的表现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然而纵观几百年来的紫砂壶创作,能够发现自然美是紫砂壶创作的一大追求,建立起紫砂壶艺术的基本审美规范。此件《树桩壶》是一件明显具有自然特征的紫砂壶作品,本文首先探讨了紫砂壶艺术对自然美的追求,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分析此壶独特的“原生”之美,揭示紫砂壶创作自然美表现中的艺术价值。

一、紫砂壶的自然美追求

紫砂壶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诞生的作品数不胜数,但总有规律可循。从紫砂壶的艺术表现来看,分为光器、花器与筋纹器三大类型,其中光器讲究光素之美,通常不带有任何装饰,着重展现的是紫砂壶艺术质朴、纯粹的一面。[1]花器与筋纹器均与自然相关,两种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工艺方式去生动、形象地表现自然,这两大类型则更能体现出紫砂壶艺术对自然美的追求。

从紫砂壶的材质来看,紫砂泥是自然形成的泥料,它那绚丽的色彩远非人工调色能够相比,因此紫砂壶与生俱来有一种自然美。世界上第一件紫砂壶是明代正德年间的小书童供春所制作的“供春壶”,此壶参考的对象是大榕树树瘤的纹理,如果说泥料是一种天然的本质,那供春壶则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它不仅为紫砂壶创作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也体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美的本能追求。

二、《树桩壶》的“原生”特点

在紫砂壶艺术世界中,以树桩、松桩、梅桩等作为表现主题的作品颇多,一方面是因为紫砂壶中的圆筒造型与这些植物的形态比较接近,能够做到生动的表现;另一方面,这些植物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并包含着潜在的巨大生命力,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2]此件《树桩壶》所表现的便是树桩,创作并没有具体限定植物的品种,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一形态去诠释自然之美,并达到一种“原生”的效果,这也是作品的价值之所在。

既然以树桩为主题,在泥料方面就要十分贴合主题。紫砂泥丰富的种类为创作此壶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创作者选择的是接近树皮色彩的浅棕色,充满自然、朴实的韵味。紫砂泥的质感是极佳的,除此之外,精湛的工艺也是一件紫砂壶价值的重要构成,因此在泥料制作方面,创作者在保留泥料砂质颗粒效果的同时追求细腻,壶体表面光滑且带有光泽,又可见清晰的砂质纹理,达到了自然魅力与工艺效果的高度统一。

在造型设计上,创作者追求的是柔和之美,所以将壶体设计得偏为圆润。壶盖与壶身之间完美嵌合,几乎不见痕迹,保证了壶体造型的简洁与轮廓线条的完整,并展现出做工的精细。壶身为圆筒造型,顶面、底面与筒身之间的转折处理得相当圆润,整个壶体都具有一种温润、从容的美感,比起较为硬朗的树桩造型更添了一份自然的平和姿态。直流壶嘴与环形端把线条流畅。半环形壶钮镶嵌在壶盖中央,既美观又具有极强的实用功能。

树桩历经多年的风霜雨雪,其表皮必然是粗糙的,还要带有许多虫蛀的痕迹与新生的枝桠。创作者精准地去还原了这一特征。在壶身上,可见一些不规则的圆坑或是凸起的部分,模仿的便是树桩独特的痕迹。在壶嘴、把手以及壶钮上,创作者运用纹线加以装饰,模仿树枝的形态,并设计了一些立体的枝节部分,使树枝的形象更加逼真。这些装饰部分均采用陶刻工艺打造而成,比起精湛的工艺,这种对原生质感的还原更具难度,稍不留意就会显得过于粗糙,创作者只有准确把握树桩的特点,并建立起艺术、自然、精致、原生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即原生之美的展现。

紫砂壶通过塑造树桩等形态表现原生之美,强调了中国的审美品质,也强调了紫砂壶创作对艺术初心的坚守。优秀的紫砂壶作品并不是越华丽越好,关键在于气韵的呈现。此件《树桩壶》体现出紫砂壶工艺精益求精的精神,又不会显示出过多工艺锤炼的痕迹,达到了宛若天成的艺术境界。在此壶的“原生”之美中也能够看出创作者对各种传统工艺与传统造型的灵活运用,提示了紫砂壶创作者对工艺本心的坚守。

综上所述,此件《树桩壶》是通过形象、真实地再现树桩特点而展现出“原生”之美的紫砂壶作品。创作者在泥料选用、造型设计以及细节的雕琢上,都紧紧围绕着自然感、真实感,所呈现出的作品既有工艺之美,也充满自然韵味。此壶有着清新的气质,让人们在品味香茶之中充分感受到自然之美。

猜你喜欢
树桩泥料紫砂壶
树桩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树桩屋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树桩盆景的夏季管理
泥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基于ANSYS变温场的真空练泥机泥料挤出质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