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博士团

2023-12-11 15:54许然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富顺博士食品

许然

博士来镇上帮忙出主意,学历很高,但书生气挺浓,这能成事吗?两年前,四川自贡市富顺县代寺镇党委书记林利第一次见到来自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副教授魏丕伟时,心里泛起了疑问。

彼时的魏丕伟,作为富顺县委组织部牵头的“新时代百名博士进富顺”活动中的一员,根植自身生物与医药方面的专业属性,担任起代寺镇的乡村振兴发展顾问。从指导农户翻土耕田、播种育秧,到手工收割水稻,他一头扎进田间地头,攻克水稻品种选育中的技术难题。

两年过去了,系列成果在代寺镇落地——推动建成“川南稻粱产业科创中心”“富顺县再生稻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优选出高抗、广适应性的中稻再生稻品种……

“不仅引才到乡镇,更要到村。”富顺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建介绍,在2021年开展的“新时代百名博士进富顺”基础上,2023年该县推出“升级版”——“一村一名博士”计划,通过“刚性+柔性”引才,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在乡村规划、农业产业现代化、乡村旅游、食品生产等方面展开合作,填补乡村高层次人才空缺。

直奔一线“望闻问切”

“食品生产技术组博士们主要是对接13个村的食品生产企业,主要包括白酒、调味品、蔬菜制品、肉制品生产企业。”从事微生物发酵研究并担任食品生产技术组组长的赵长青博士说,10月18日,在“一村一名博士”计划启动当天,该小组就有3名博士到桂花村、芭蕉村、天台村等3个村走访调研,详细记录食品企业的现状和可能存在的困难。

“调味料虽小,食品安全却是其重要的一环。”如何安全有效地延长食品保质期,又不影响其口感等问题,此前一直困扰着一些企业。

通过探访自贡富顺盐都人家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食品生产情况,赵长青和团队成员开始了解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经过深入排查,博士团队给出的技术方案是:先带走部分样品,检验微生物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有效选择食品防腐剂,在包装后强化杀菌,并重视操作环境杀菌,从而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

“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有望迎来突破口!”赵博士团队指点迷津后,自贡富顺盐都人家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桂英豁然开朗,“没想到,看似一个保质期问题,背后的解决方案并不简单。”

目前,食品生产技术组通过现场交流、电话、微信等方式,基本完成与各村的第一次交流。通过调研,博士们对于各村食品企业可能存在的困难有了进一步了解,正在着手研究后续解决方案。

除了紧盯生产端的食品生产技术组,博士们还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根据专业类别和基层情况,组建起乡村规划组、乡村旅游组、农业产业现代化组。每名小组长均为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

与食品生产技术组不同,来自经济学院的教授陈希勇则带着农业产业现代化组,着重考察产业链的上下游。

陈希勇回忆,启动仪式当天,他们与博士团队来到位于永年镇洗马村的富顺县惠诚禽业有限公司。“这是个比较现代化的养鸡场,发展得不错,主要是养蛋鸡,生产鸡蛋。但是我们觉得目前这个产业链条仍然较短,比如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较低。”

“从全产业链条的角度来看,上游可以自己生产饲料,不仅能保证品质,还能节约成本。下游被淘汰蛋鸡可以再精加工处理,另外就是对鸡粪的再利用,比如生产肥料,种植菌菇,形成种养循环。”陈希勇说,重点是让企业树立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理念。

这些意见提出后,该公司负责人李於钢说:“当局者迷,平时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专家们一说就清晰了!光是被淘汰蛋鸡的再加工利用,每年就能新增上百万元收入。”

“把脉支招”引领乡村发展

“到了最基层才发现,有些村跟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乡村规划组组长梁俊勇副教授告诉记者,村与村之间的差距比较大,有的村已经打造得颇为成熟,有的村还比较原始。不同发展进程中的村应该如何根据其特点进行规划,这一难题一开始困扰着博士们。

乡村规划,首先看产业。在飞龙镇真觉村,通过对500亩蚕桑产业园的考察,梁俊勇和团队成员发现,每年在桑叶采摘后,桑园都会有小半年的闲置期。“利用好这些闲置期,拓展产业发展,可以为乡村增收。”

于是梁俊勇团队提出,可以探索林下桑枝菌间作、桑基鱼塘等,甚至下一步还可以配套建设桑叶茶产研中心。这一下便打开了村集体经济负责人的思路。

原本,在做产业规划时,按照以往的思路,规划师只需將某个地块定义为诸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较空泛的概念,而梁俊勇团队在首次考察中就为真觉村明确了可拓展的具体产业,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为基础设施较薄弱的真觉村提出优化产业的思路。

“可不可以帮村里即将举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拉练评比活动出出主意?”与真觉村不同,龙万乡的五余村则是和美乡村示范点创建村。一到村里,便有村干部拉着博士团队着急地问。在看了活动现场的设计方案后,梁俊勇团队很快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我们团队一共15名博士,联系25个村,村子比较分散,覆盖面积较广。目前我们正在逐步加强联系,边做边积累经验。”梁俊勇说。

同样是围绕乡村发展做文章,乡村旅游组组长李鹏举教授与博士们的“把脉支招”,为当地解决了不少烦恼。

两年前,作为“新时代百名博士进富顺”活动中的一员,李鹏举来到自己结对的狮市镇。“当时镇长很苦恼,政府投资了不少钱把古镇打造好,但却没有人气。”李鹏举观察后发现,没人气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缺少吸引人气的项目。“当时我提了一个思路——用研学旅行来引流。”

按照这个思路,狮市镇很快在马安村引进了一家做研学旅行的业主“马安小镇·农场”。“业主来了之后,不仅解决之前村集体的这块场地烂尾和闲置的问题,还修建了无动力乐园,和一些研学场地。”狮市镇镇长文波表示,现在业主每年业务量都非常大,像寒暑假的夏令营、冬令营,名额很难抢。

“这下,镇上的人气噌噌往上涨!”文波难掩喜悦,如今镇上还引进了酒庄、度假民宿,以及富顺最大的足球培训学校,正在建设标准化的足球训练场和比赛场地。

随着校地合作的深入,狮市镇也成为四川轻化工大学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之一。更多研究生与博士生的“智力输入”,为该镇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与农业、旅游、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下基础。

让乡村留得住人

作为两年前“新时代百名博士进富顺”活动的一员,魏丕伟由于实验周期性的需要,向学校提出在新一轮的结对中,依旧保持联系代寺镇和童寺镇、古佛镇。这3个镇,均分布着魏丕伟的育秧试验田。

“已经连续育种两年,也收割了两个批次的水稻。从一开始28个品种锁定到今年11个品种,再到明年的2到3个品种,在探索筛选出适合当地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最佳水稻品种的同时,也在给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指导。”在魏丕伟看来,博士进乡村,就是要发挥自身特长和价值,为乡村发展赋能,让乡村留得住人。

有魏丕伟对水稻“选品”的指导,童寺镇老寨村党总支书记曾封良也逐渐放宽了心。以前每到三四月份春耕生产时,曾封良最放心不下的事,就是在秧苗品种和品质上选得不够好,导致秋收时收成不好。

现下,水稻的收成是保住了,但怎么在稻米的用途上做文章,开发一些特色产品,带动村民增收?

对此,魏丕伟又结合一些乡村提出的发展需求,计划选育出一些低镉、稻香味浓、直链淀粉占比高,更适合做凉糕的水稻品种,帮助当地改良凉糕品质,提高产品收益。

“未来两年内,魏丕伟等来自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高校的约160名博士人才和多个专业博士团队以及户籍在本地的博士专家,将全面对接富顺县203个行政村。”负责该县引才工作的富顺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黄声剑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了‘最强大脑们担任发展顾问联系指导产业、开展项目合作,相信未来能带动培育更多的本土乡村人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富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彭万松表示。

作为农业大县,富顺是四川省粮食、生猪主产区。在陈希勇看来,很多农业大县最缺的就是现代农业产业链及产业融合發展规划,以及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一懂两爱”农业人才。

“乡村振兴最终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链,二是要培养具备现代经营理念的农业人才,把更多的收益、就业岗位都留给农民。”陈希勇说,目前校地合作才刚开展,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更合适的合作模式。“有些现实性的问题要在不断交流中才会显现出来,因此需要保持长期交流。”

“‘一村一名博士,通过一个计划,实现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桥梁搭建、高层次人才学以致用本领提升、地方发展方向和内容护航提质、基层组织各方资源链接等4个方面的合力,将激活乡村振兴这‘一池春水。”长期从事基层发展研究工作的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村政学院高级讲师邢永亮说。

猜你喜欢
富顺博士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食品造假必严惩
博士蚊
富顺豆花十三屏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豆花香自富顺来
润博士问答
豆花香自富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