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下沉落地 四川持续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023-12-11 15:54吴艳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腐败问题监委纪检监察

吴艳

“今年以来,四川省纪委监委督促指导市、县纪检监察机关,起底2021年以来相关问题线索1.1万条,正在处置2521条,督促提级查办55条。同时,全省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123个,处理1706人、处分1400人……”

这一组组数据的呈现,正是近年来四川省纪委监委坚持以案件开道引领护航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成果展现。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看住国家资产、集体财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近日召开的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跟进保障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作出明确部署。

实践中,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严的基调、采取严的措施,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持续强化办案引领,推动净化县域政治生态,以高质量的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以查办案件为牵引,从严从深从实纠治“微腐败”

“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综治中心原副主任胡游在实施村级工程项目中违规收受礼金问题;中江县集凤镇银冯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凌永木串通他人借用资质围标串标、违规赠送红包礼金等问题;峨眉山市水务局工作人员黄志明项目验收把关不严、龙池镇马坪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马德彬虚列项目报销费用的问题……”

近期,攀枝花、德阳、乐山市纪委监委陆续公开通报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释放出全省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以力度不减、尺度不松的节奏推进专项治理,对觊觎乡村振兴“奶酪”者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乡村振兴点多面广、项目体量大、资产资金规模大,如何找准监督重点、精准发现问题,是专项整治取得成效的关键。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握专项整治内容多、任务重、时间长、要求高的特点,把监督办案重点聚焦在产业发展和资金监管上,从严查处其中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推动专项整治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乡村振兴推进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省纪委监委先后在凉山州和巴中市召开全省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片区推进会,明确要求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的职责定位,紧盯乡村振兴领域重点环节,严查隐匿其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持续释放强大震慑。同时,为深化专项整治效果,出台《四川省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指引》,系统明确“作风改进、责任落实、资金监管、项目建设、基层监督”5个方面的整治重点、刚性要求、易发点位、监督方式,指导基层“照单履职”。

“一份是600元,一份是650元,同一工程内、同一时间段实施的两处道路加宽项目,混凝土方报账单价能有这么大差异?”日前,巴中市南江县纪委监委开展“水地路”专项监督检查时,在八庙镇小寨村道路整治工程的两份报账单中发现了“蹊跷”。

问题的快速发现正是该市纪委监委精心甄选50个“关键一招”,紧扣水、地、路、苗四个领域,聚焦“二量三纸”突出问题,结合省纪委监委出台的工作指引形成监督手册,为查纠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供了小切口、好点子。自该手册推广运用以来,巴中市在相关领域发现问题线索数上升74%,立案数上升86%。

围绕乡村振兴领域工程招投标、施工过程、资金管理使用、项目竣工验收等环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找准切口、找准关键,推动专项治理方法体系化、点位精准化、成效系统化。

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标准”问题,自贡市沿滩区纪委监委运用“五类监督”协同联动机制,深挖细查区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原主任杨某某不按规定履行审核监管职责、违规审批提前兑付补助资金170余万元等违纪违法事实。并在全区铺开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整治,循线追踪乡村振兴领域“蝇贪”“蚁腐”等严重啃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问题线索32条,立案19件、处分17人,留置2人,移送检察机关2人,涉案金额400余万元。

精准发力靶向监督,清堵点击痛点净化政治生态

“冬春救助资金每笔金额应在150元至300元之间,穿洞村这几笔资金却超出5倍以上。要及时把这个情况反馈至兴仁镇调查核实。”不久前,广安市邻水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祝林查阅“小邻通”政务云监督平台数据分析模块时,发现数据信息存在异常。

原来,穿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某与文书陈某能通过谎报求助对象名单的方式,上报8笔1000元至1500元不等的资金,套取救助金9450元。最终,陈某、陈某能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该问题的发现得益于邻水县纪委监委坚持“数智化”赋能监督,整合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等资源,搭建的“小邻通”政务云监督平台。该平台可全流程监管335个村(社区)补贴发放、财务收支等内容,精准发现虚列名目、虚假支出、套取经费等问题。自平台运行以来,及时清理不符合政策条件享受惠民惠农补贴资金187人,清退资金11万余元,批评教育41人、诫勉6人,立案25件,党纪政务处分21人。

在大数据的“显微镜”下,乡村振兴领域一批穿着“隐形衣”的违纪违法事实暴露出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数据赋能,积极探索“大数据+专项监督”模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监督体系,实现让数据“开口说话”,持续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以有力有效监督保障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实现“人防+技防”的深度融合,崇州市纪委监委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督促7个部门联合出台实施意见和19项配套制度,录入信息近3万条,绘制“农村闲置资源云图”,成功交易20宗集体闲置资源资产,实现对村集体“三资”的“存、管、用”在线上一体运行,强化对村“一肩挑”人员权力运行的监督。

紧盯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中的堵点、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的关键点、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正是推动四川有效纠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题中应有之义。

绵阳市盐亭县纪委监委建立“阳光三晒”工作机制,对党务、村务、财务等情况进行通报,把村级工作置于“阳光之下”,把村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中,目前已召开“阳光三晒坝坝会”活动508场,收集意见建议600余条,推动解决问题312个。广元市昭化区纪委监委细分具体监督事项101个,量身定制《村级党组织精准监督纪实手册》,配套编制小微权力清单及操作规范,明确4类42项小微权力,制定小微权力“联防联控”流程图,推动村级权力规范运行。

“要持续鲜明大抓基层导向,促进城乡基层高效能治理,坚决懲治‘微腐败、有效管住‘微权力,不断积累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的四川经验,加速形成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猜你喜欢
腐败问题监委纪检监察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5个多月近2万名干警向纪委监委投案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新形势下我国腐败问题分析以及治理策略
纪检监察
刍议医学科技新闻腐败问题
新形势下企业应坚持不懈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