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破局 靶向治理村级项目“微腐败”

2023-12-11 15:54张友权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微腐败乱象村干部

张友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村级项目资金多、涉及领域广、操作灵活、监管不到位,致使村级“微腐败”多发易发,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据统计,2018年以来,松潘县查处村级项目中贪污腐败的村干部高达35人,占被查处村干部的45%。

近年来,松潘在全县集中开展村级项目“阳光直通车”行动,靶向治理村级项目建设乱象,严厉打击村级项目贪腐行为。

乱象丛生,村级项目建设亟需整治

经系统梳理分析,松潘县村级项目建设违纪违规违法乱象主要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幕后操作,意图权力变现。有的村干部以村级项目程序简易、操作灵活,便利用手中职权,不经集体研究,违规决策,擅自将村级项目交由亲属朋友实施,自己搞幕后操作,甚至相互交换利益,谋求私利,实现权力变现目的。比如,在2019年前后,时任镇坪村支部书记何某某与村主任黄某某二人违规操作,在未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情况下,擅自决定将镇坪乡机耕道建设项目交村主任本人承建、将浙江对口援建生产便道项目以村支部书记嫂子罗某某名义实施、将镇坪村生产便道建设项目由村支部书记妻子张某名义实施并将项目结余款3.2万元据为己有。

欺瞒群众,为他人谋利益。有的村干部利用群众对他信任,为规避监督、躲过监督,欺骗群众、糊弄群众,违反村级项目程序,擅自将村级项目交由他人建设谋利。比如,2022年黄龙乡大湾村实施76万元的饮水改造提升项目中,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谢某某谎称该项目是陈某某通过招投标取得实施资格,便擅自将该项目交由陈某某承建,规避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决策,躲过该村群众监督。被查处后,陈某某主动上交项目结余款10.1万元。

除此之外,还存在有的村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工程项目、以假乱真套取项目资金、違规施工影响项目质量、监管缺位履职督促不力等问题。

精准整治,推动村级权力阳光化

针对以上问题,松潘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村级项目建设中的违规决策、幕后操作、插手工程、监管缺失等突出问题,推动村级权力阳光化、村级项目建设规范化,保障把村级项目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坚持多点发力推动末梢监督灵敏化。聚焦监督主责,建立县、乡、村三级纪委监察监督网络,发挥委机关牵头协调、17个乡镇纪委全时跟进、122个村(社区)监委会驻地贴身监督作用,将村级项目建设纳入常态化监督重点。推动部门联动,建立“纪委+职能部门”协作机制,发挥巡察、审计专业监督作用,激活乡村振兴、发改、住建、水务、林草、科农等部门监管职能,实现工作共推、信息共享、困难共解和线索快移快处。

坚持案件开道推动震慑警示常态化。拓展线索源,制发开展村级项目“阳光直通车”行动方案,发布村级项目限期主动说清问题公告,宣传并用好“码上举报”平台,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主动挖线索,深化“委领导+室组地”4个片区协作机制,深入乡村一线和项目现场,对近五年实施的101个村级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紧盯项目决策、资金使用两大关键环节,精准发现疑点、查找症结。

坚持定权明责推动项目实施规范化。制定一套规范,制定《松潘县村级项目实施规范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明晰村级项目立项、审批、实施、资金拨付、验收等环节的程序流程,让乡村干部易明白、会使用。明晰三方责任,依据中央、省州村级项目有关政策规定,细化以工代赈、村级简易项目的权责边界,明确村级项目的乡镇属地管理责任、部门属事监管责任、业主实施主体责任,做到权责清晰、简单明了。深化以案促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村级项目乱象暴露出的廉政风险隐患点,督促发改、财政、乡村振兴等职能部门,完善《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工作指南(试行)》、规范《2022年推广以工代赈自建项目保障资料指南》等村级项目管理制度,压缩违规违法操作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保障村级项目建设在阳光下规范实施。

下一步,松潘县纪委监委将深化“坝尚清风”专项行动,坚持系统思维、标本兼治,以案件查办为引领,常态化推进村级项目建设乱象专项治理,持续巩固治理成果。(作者系松潘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猜你喜欢
微腐败乱象村干部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光伏招投标乱象,谁之殇?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莫让“微腐败”酿成大祸害
治理基层“微腐败”的思考
莫让“微腐败”变成大祸害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