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吕梁山区体育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3-12-11 14:48司景梅赵永军李艳江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吕梁市吕梁旅游

刘 静,司景梅,冯 岩,赵永军,李艳江

(吕梁学院 体育系,山西 离石 033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当前中国乡村工作全局,深刻把握农村人口成长规律和城乡变化特征,顺应我国亿万人民对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幸福要求,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中国式智慧研判,“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准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1]。“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基础,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不仅能够盘活黄河流域地区的旅游资源,还能够通过体育赋能,推动传统旅游产业升级,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2]。

吕梁山区毗邻黄河流域中心区域,具有十分深厚的黄河文化,2022年,吕梁政府出台了《吕梁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吕梁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规划》等重要发展蓝图,旨在振兴吕梁体育旅游产业,基于此,在全力推动全域体育旅游产业建设的基础上,探讨和解决吕梁山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路径,以期为吕梁市相关单位提供政策和建议。

一、吕梁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体育与旅游融合程度不足,产品体系不健全

经过课题组的走访调研,吕梁山区尽管有着丰厚的资源与特色文化,但对旅游产业却未能实现长久的可持续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与体育有关的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同时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融程度也不足,文化旅游资源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体育旅游在城乡振兴中的重要功能并未得以有效发挥。吕梁山区旅游景区内开展的户外运动项目相对偏少(见表1)。以交城庞泉沟国际森林景区为例,该景区内体育资源十分丰富,认知度高、客流量大、但仅有户外、漂流体育项目,浪费了当地特有体育旅游资源。同时还存在体育旅游产业系统不完善、产业单一的问题,根据区域的经济特点发展多元化旅游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产业。因此,通过开展体育旅游多元化业态的深度融合,形成体育旅游业态集群的整体发展,从而形成吕梁市体育旅游品牌效应,对提升当地乡村振兴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表1 吕梁市体育旅游产品汇总表

(二)体育旅游赛事影响力有限,品牌传播力不强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近十年来吕梁市开展的体育赛事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范围在逐渐拓展,但总体看,体育赛事总量不多,层次不高,缺少高质量活动和文化品牌活动。目前常规的比赛仅有5个省级比赛,所带来的效益很少。此外,比赛类型不够多样,仅有的5个比赛都是半程马拉松赛赛事,且层次较低,参与的人员多是本地具名。赛事项目对吕梁市资源与民族文化的整合不够,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未见有效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

(三)对体育旅游作用的认识有限,专业人才缺乏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尽管近年来吕梁市各级政府部门,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发展过程中严重欠缺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特别欠缺拥有经营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体育知识、旅游知识的复合性体育人才极度稀缺,由于缺乏专业的体育旅游产业运营机构与专业人才,再加上政府对发挥该区域内的体育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意识还缺乏,因此严重影响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对于黄河大峡谷、北武当、碛口古镇等国家重点景点,体育旅游的布局单体性、同质化现象、内卷性问题依然存在,反映了吕梁市体育旅游中缺乏专业队伍的全面建设、运营管理能力薄弱,以及专业人才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

(四)体育旅游产业价值较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有限

据吕梁市旅游局数据,2022年的吕梁市重点监测景区体育旅游总收入为2089.59万元,尽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旅游项目的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我们能够看到体育旅游总收入所占比例较低,与吕梁市在2022年全年2 418.9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比较,对当地经济社会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吕梁市的体育旅游资源丰厚,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很大,怎样盘活资源,推动体育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给地方经济带来更加明显的效益,让之形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动能,将成为未来吕梁市在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吕梁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找准吕梁山区体育旅游项目发展的市场定位

随着我国百姓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体育旅游市场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伴随着健身、娱乐、探险等体育旅游项目参与人数的持续增加,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拓展。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旅游的兴趣日益高涨。因此,吕梁市体育旅游市场应将国内市场作为首选,积极高效的培育和拓展国内旅游市场。吕梁市体育旅游资源充足,很多体育项目深受国人欢迎,绝佳的休闲健身旅游环境,以及近年来当地众多的民俗体育项目频繁举行,必然会有效激发大量国人来吕梁旅游的积极性。在划分体育旅游市场时,要着重考虑体育旅游产品和游客需求两个方面,密切联系游客在购买行为方面的差异性,把游客消费整体市场划分成适应游客购买群体的小型市场,从而提高旅游目标市场选择和确定过程中的准确性,站在总体角度来对目标市场展开清晰定位[3],举行行之有效的促销活动,进而有效降低促销费用,实现促销收益最大化。

(二)打造红色元素和地方文化相结合的体育旅游项目

乡村振兴强调以发展地方特色为引领,促进地方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源远流长的黄河历史与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相结合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吕梁市作为革命老区,又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东征纪念碑、晋绥边区首府、刘志丹革命纪念馆、八路军120师等历史遗迹,要充分发挥红色历史、晋商文化资源的优势,打造红色元素和地方特色相融合发展的体育旅游产品,走特色化发展路线。如以沿黄公路打造红军东征旅游路线产品,并以碛口古镇为核心区域,观赏吕梁特有的伞头秧歌、腰鼓、挠羊、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品尝当地特有的碗托、莜面鱼鱼、黄河大鲤鱼等特色美食,提升旅游线路产品的附加价值。此外,吕梁有果老峰国家深林公园、贾家庄特色小镇、汾酒文化景区等吸引周边省份游客的积极参与,成为吕梁的体育旅游名片,有利于提振乡村的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以“体育+旅游+其它”产业模式融合发展

体育旅游等多重产业整合发展,将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与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4]。我国乡村文化复兴规划要求进一步发展农村的多产业、新型服务业,以建立与城市产业整合发展的有效方式。而吕梁市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动能与支撑力较弱,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新兴及融合其他产业,从而改善乡村经济条件和提升旅游产业。而体育旅游的社会兼容性与包容性都较强,因此能够借助多样化的产业整合,成为促进本地乡村经济发展与升级的有效方式。一是通过产业的整合发展,使体育旅游和农村发展结合,进而形成体育旅游与休闲农产品开发相结合,带动乡村休闲、民宿、采摘、农产品销售等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体育旅游产业与教育业、文化产业等其他行业结合,由此产生出多个新型行业。如通过“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模式,“形成地方特色体育旅游品牌,带动体育、晋商文化以及传统手工业等产业的发展”[5]52-56。三是通过体育旅游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带动不同产业门类和产业体系共同做大做强。如把良好的环境资源与当前的老龄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了“体育旅游+康养”的新发展模式,通过布局健康旅游业态,建设老年人休闲服务中心、老年人休闲产品市场等。打造“体育旅游+教育培训”发展模式,如通过吕梁学院体育休闲专业开发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户外运动等产品,大力开发休闲体育项目多元化发展[6]。

(四)打创新牌,推进体育旅游综合体发展建设

“体育旅游综合体”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以体育为元素在一定空间内,依托体育资源和自然资源,整合酒店、餐饮、会议、养生、娱乐、教育等项目,形成一个多功能、多业态、高聚集、高效的综合服务功能区[7]。因此,在规划体育旅游资源时,应当从全局角度出发。在建设旅游综合体时,应当时刻贯彻“全面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时应当做到有步骤、分地区、分重点,进而形成拳头产品,努力使体育旅游品牌的支撑点得以树立。在开发过程中,应当努力形成自身特色,从而产生优势互补,由此来有效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吕梁地区进行体育旅游消费,将吕梁建设成国内知名的体育旅游热点区域[8]。

三、结语

开发农村体育旅游是实现中国农村经济振兴与健康发展的需要,通过农村体育旅游多领域、多行业、多要素多元开发,促进农村体育产业链条旅游化、旅游业态体育化、体育旅游服务均质化,推动全区农村体育旅游产业的整合开发,以促进吕梁市经济统筹发展。

猜你喜欢
吕梁市吕梁旅游
吕梁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吕梁市: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
吕梁市土蝗发生趋势预报
吕梁市科协举办功能食品开发研讨会 同时吕梁市第一家科技工作者之家共建单位挂牌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