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重要向度及指标设计

2023-12-12 12:21潘信林
探求 2023年6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教材

□潘信林 骆 枳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产物,是理论思想和知识体系统一的载体,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具有思想塑造、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为构建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植根中国的学术体系、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供重要支撑。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基本要求,是深化教育教材评价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有效落实《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关键举措。

一、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使命与价值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蕴含了关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深厚知识与经验,是立德树人、启智增慧的重要教具,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为研究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重要的理论范式,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程、人类文明和学术繁荣。

(一)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

教材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1]哲学社会科学以历史进程中具体的现实活动为研究起点,是在研究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体系,是知识、价值、思想、思维和实践方式的重要产物。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融汇了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新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从多侧面、多视角概括了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精神继承的主要依托。此外,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又包含了各自学科独特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模式和研究范式。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是在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的基础上生成的,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知识智慧和思维方式,又融汇了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文明成果,包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重大经验的总结,是关于世界、人类社会知识的精华总结。可以说,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价值、传播真理的重要载体。

(二)教学研究的基本工具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工具。教学性是教材的本质属性,教材的核心功能在于教学功能。教材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鲜明的教学实践性是其建设的重要定位。首先,教材作为教育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指南和基本依据,从根本上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说,教学的成效、课程任务的实现、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材的建设水平。其次,教材负载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聚焦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具有丰厚的学术资源,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范本,为教师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提供重要参考。因此,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作为基本知识、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的介体,承载着一定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的知识目标和教育理念,是教师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的基本工具和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

(三)铸魂育人的关键要素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形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工具,铸魂育人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逻辑起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是一个国家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思想引领、价值规范、学理阐释的“培元”工程,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从教材的属性看,教材是知识传播的媒介和教育教学的工具,肩负育人、树人的职责,“立德树人”成效是评价教材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维度。从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内容看,哲学社会科学是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及理论,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学习资源,学理性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基本特征之一。此外,作为知识与价值统一的教材,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不仅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兼具思想引导、情感陶冶、锤炼品格的功能。由此可见,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是集价值塑造、思想引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于一体的教育要素。

(四)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哲学社会科学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及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结起来的经验学说,为人类进行再创造提供理论指导及方法依据,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哲学社会科学属于观念上层建筑,哲学社会科学的生成基础是人类社会,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反映了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一定的国别性。诚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2](P544)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会自觉或者自发地为一定的阶级服务。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既定前提,有不同于西方的阶级立场和属性,清醒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属性是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指标正确方向的前提。新世纪以来,大国博弈呈现出新的态势,意识形态斗争逐渐白热化,社会思潮和价值多元的复杂交织,各种思想文化既交流交融又交锋交战,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去意识形态化、去马克思主义化的论调甚嚣尘上。这些思潮在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领域表现为,假借学术科学的外衣强调“学术纯粹化”“价值中立化”“去政治化”,不断解构中国主流价值观。鉴于此,建立一种独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范式,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和价值垄断、捍卫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历史任务。

二、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材,尤其是马工程重点教材更是达到快速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规模尽管是成倍增长,但质量参差不齐,仍有很大的跃升空间,究其原因在于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评价指标不够明确、评价工作流于表面、评价指标未成体系,这种“低门槛”的评价准则使得“翻版”教材、低质量教材进入市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体系的问题。

(一)关于教材评价的研究分析

通过在中国知网以“教材评价”为主题,设置检索时间为2001年至2022年,时间节点为2022年5月21日,共检索到1485篇文献,剔除会议类、报纸类等无效数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473篇。通过软件CiteSpace 对教材评价的关键词(keyword)进行分析,得到了图1 关于教材评价的聚类视图,节点大小表明教材评价关注的重点。

图1 教材评价聚类视图

基于图1进行数据分析。首先,从教材评价关注的学段看,“小学”“初中”“高中”“人教版”“初中英语”等词出现频次较高,表明当前的教材评价研究较为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高职”“职业教育”“高职教材”等词出现频次相对少一些,表明职业教育的教材评价研究量次之;关于高等教育教材评价研究的节点较少,主要是“大学英语”和“高校”。其次,从教材评价关注的学科看,除去“评价”这一节点,“英语教材”的节点最大,以及从“大学英语”“高中英语”“公共英语”等词出现的频次,可以看出教材评价主要集中在英语学科教材的研究。此外,从教材评价的要素看,“文化”“内容”“质量”“文本分析”等词的出现频次,表明教材的文本内容是教材评价的重要维度;“适切性”“教学”“课程”“课程标准”“教材使用”等词,表明教材评价对教材的教学效果、课程目标的落实也有一定的关注。

基于上述1473篇文献的结果检索,分别以“高校”“高等教育”“本科”以及“研究生”为主题进行检索,共180篇文献是研究高校教材评价的,对180篇文献进行学科分类归纳得到图2。由图2可知,除去无明确学科分类的教材评价,英语、外语类教材评价有33篇,体育类教材有20篇,而法学、经济学、新闻学等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研究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在本就不多的高校教材评价研究中,外语类、体育类、医学类等教材评价占据了较大比例,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鲜有研究。此外,在为数不多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中,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评价研究更是没有涉及。

图2 高校教材评价各学科文献量

基于对教材评价文献的解读分析。丁朝蓬[3]、方红峰[4]、孟宪云[5]等学者认为教材评价主要涉及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过程等要素。高凌飚[6]、王晓丽[7]、顾京[8]等学者认为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教材蕴含的思想性与价值性以及教学适切性是衡量教材的重要维度。此外,有些学者如邝丽湛[9]、张增田[10]对教材评价主体的价值关系进行了研究,徐鹏[11]则围绕教材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总的来说,目前学界普遍基于宏观视角研究教材评价,从知识内容、价值尺度、教学适切、排版设计等方面研究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基本明确教材评价包含主体、内容、过程、编排、方法的基本框架。但是这些研究多为基础性研究,大量的研究基本上还属于质性研究,未深入到具体的内容向度,还没有形成可以量化的科学的、具体的、权威的教材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说,评价主体单一、价值不彰、维度不全、方法落后、指标缺失是当前教材评价的问题所在。

(二)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研究分析

根据知网数据显示,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文献多达2.24 万篇,但其中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研究仅有106篇,此外有297篇文献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可见,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性研究已取得比较丰硕的成果,但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研究仍鲜有涉及,且评价指标的构建仍未跟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步伐。

为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评价研究,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2004 年6 月,教育部颁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初步明确规范学术的基本要求,并提出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2006年6月,《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提出能否坚持正确方向决定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2011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2年)》提出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主体,建立包含政府、社会、组织的多元评价主体。2016 年3 月出版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指南》从评价机制、评价标准、成果评价、评价方式等角度提出改进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工作。2017 年《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大命题论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2020 年颁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立德树人、问题导向、科学有效、统筹兼顾、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原则,从根本上规定教材评价的基本原则。同年,为响应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2022年4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为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随着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关注,学界也逐渐意识到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重要性。学界普遍基于学术、话语权、学科发展视角,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目的、评价维度、评价标准等问题展开一系列研究。杨红艳等学者认为政治标准、实践标准、学术标准组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的标准体系。[12]殷忠勇提出综评与单评、学术与学科、评文与评刊、技评与人评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建构策略。[13]还有一些学者是从哲学社会科学整体领域研究评价的问题,彭忠益认为坚持民族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原创性原则及多元性原则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原则。[14]高慧基于成果评价视角提出哲学社会科学评价要以社会实践中心为价值取向。[15]孟小军、彭援援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评价导向,以及“质量为本、创新至上、科学权威和公开透明”的评价要求。[16]尽管学界多是从学术规范的视角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构建,但关于评价方向、价值评价、质量评价、内容评价的评价维度给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指标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综合上述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卓有成效,但无论是教材评价,还是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某一具体视角或学科进行研究,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整体性研究未有深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流程、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可以借鉴一般教材的评价模式,但囿于学科特点、目标的差异性,以及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性质,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在内容评价和方向评价上与一般性教材有很大不同。解决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问题,是构建高质量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保障。

(三)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现实困境

在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一是自主性缺失,崇尚西方的评价指标。哲学社会科学是形塑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观念、思维及行动方式的学说,由于国家间的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目标与方法也有很大不同甚至是对立的,照搬西方的的评价指标体系极易导致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沦为西方思想和价值的“传声筒”。二是评价维度不全。我国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主要是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的文本评价,评价的维度主要是以知识维度为中心,强调评价教材的内容及编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而忽视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作为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育要素在育人方面的功能,政治性、价值性、教学性等方面往往被忽略。三是评价指标缺失,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不强。关于教材评价的研究多为质性研究,未形成可以量化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系统化、结构化、具体化的可行性评价指标。四是评价方法落后。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仍一直沿用传统的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现有的关于教材评价方法多为质性评价方法。且主要是基于教材文本的静态评价,对教材使用过程的动态评价甚少关注。

三、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重要向度

“为什么评、为谁评、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社会科学教材评价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体系的重要向度。

(一)目标向度:着力解决“为什么评”的问题

目标向度是人们依据自身需求预设行为的结果。教材评价是依据一定目的需要和客观标准,基于一定的理论框架下运用可行性方法对客体的质量好坏及其价值的衡量。满足主体的需要亦即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意义,而客观标准则是对客体的质量和水平的界定准则。目标向度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龙头”,以“为什么评”引导评价的方向与措施,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理解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目标向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量。一是从评价主体的尺度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主体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作为国家事权的重要体现,是教与学的重要工具和资源,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目的在于满足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最终指向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目的。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来设计,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17]二是从评价客体看,评价客体的质量好坏并进一步确保客体之于主体的价值意义。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质量的关键在于确保其“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特性。总体而言,评价的目标向度在于建立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体系,为建设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提供系统全面、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

(二)价值向度:着力解决“为谁评”的问题

从哲学范畴讲,价值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基于实践基础上形成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人类主体乃至整个社会生活所具有的意义。价值的取向包含一定的判断行为,这种价值取向受到阶级立场、价值观念、素养、知识水平等制约,但这并不意味价值评价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活动,而是以客观现实为依据,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

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取向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论题。大部分学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建设本身就是价值建构的过程,价值属性是其根本属性。还有些学者认为,对于像政治学、哲学这种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才需要强调价值,像经济学、法学、文艺学这类教材仅需陈述专业知识,不应涉及价值判断,以保证教材的科学性。部分学者认为,任何哲学社会科学都是传播知识的工具,强调学术应该纯粹化、去政治化、保持价值中立,只做研究客观现实的事实判断,摒弃一切非学术性的价值判断。这种观点把学术性与价值性完全对立起来,彻底否认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属性。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实的学科,意识形态性是其根本属性,不存在不涉及价值判断的“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确定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价值向度的关键在于明确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为谁评”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必须回归社会现实,依托现实社会活动、社会关系、阶级立场进行价值判断。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是维护阶级利益的教化工具,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同时,作为教与学的重要工具,学术价值和教学价值是其价值向度的关键取向。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必须坚持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向度。

(三)内容向度:着力解决“评什么”的问题

内容向度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设计评价指标的重要参考。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实际上是运用多种尺度考量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各组成要素。当前无论是关于教材的评价研究还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评价研究,都过分强调文本评价而忽视过程性的评价向度,将简单的、固定的标准广泛套用在思想性、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上,导致评价方法的机械化、评价结果的不科学化、评价工作的形式化。从教材评价的内容向度看,可以将评价归纳为两种诠释理路。一种是内在诠释理路,以内容质量观照和切入教材评价这个问题,包含知识的合理性、教学适切性、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规律和认知水平等,这是隐性的评价要素,难以用数量指标衡量。另一种是外在诠释理路,是显性的评价要素,是对教材的文字、教材的编排设计、教材的装帧、教材的印刷、教材的审美等进行评判。从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宏观而论,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思想塑造、价值引领与学术研究的基本工具,是国家事业的一项基本工程,人才培养成效、服务社会程度、推进人类文明成效等均是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必须考量的要素。微观而言,即从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知识内容,包括对知识的培养、技能方法的形成、价值观的塑造等要素进行评价,一般归纳为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功能体现。可以说,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内容向度是综合多种尺度、考察多重要素、衡量教材内外水平的系统取向(见图3)。

图3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内容向度框架图

(四)实践向度:着力解决“怎么评”的问题

“怎么评”是着力解决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现实困境的实践路径,是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得以有效落实的最终一环。首先,建立健全评价的保障机制是落实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关键路径。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共同、综合、高效、协同的评价保障机制,综合政府、专家、学校、教师、学生各类主体的意见,构建要素齐全、维度多维、层次分明、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形成多维立体、动态发展的评价网络格局。同时颁布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方针、政策,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只有从态度和物质上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评价工作才得以有效开展。其次,优化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实现评价理论、开展评价工作的重要工具。囿于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属性,当前的教材评价方法多是以教育部门主导的同行评议方法,同行评议的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确保知识的科学性,但会忽视教材使用主体的反馈性建议。此外,伴随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数量的不断攀升,质量未跟上体量问题的出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学术特性,学者们提出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法,采用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的评价方法。事实上,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并不是单一的线性评价过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非线性的评价过程,因此,在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过程中,必须采用动态发展视角,在重视专家同行评议的同时建立使用主体反馈制度,坚持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此外,可以依托新兴技术、大数据算法采集、整理评价数据,这很大程度上会提高数据信息处理的信效度,提高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四、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在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目标、评价过程等方面遵循教材评价的一般规律,目前已有较多研究针对教材一般性评价,但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内容性质有其特殊性,因此,本文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指标的构建,更多是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内容与方向性评价的设计。

(一)坚持价值性与政治性统一,构建价值彰显、导向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学说本质上就具有一定价值性与政治性,这也是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根本指标。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指标能否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事关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关系中华民族命运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的命运。[18]有鉴于此,严格把关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政治方向,构建价值彰显、导向正确的评价指标尤为重要。

要把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旗帜作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首要标准。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9]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构筑彰显中国价值、导向正确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体系。其次,是否蕴含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立场、方法也是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指标之一。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直接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是涵盖社会各个领域的总的思想体系、知识体系,综合经济、政治、历史、哲学、人文、科学技术等多领域的科学视角,为研究和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武器和充满力量的知识体系,是否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标。此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肩负捍卫意识形态安全、推动社会进步、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等的经验有机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中。因此,要把是否深化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研究,是否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是否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解读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等,作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重要指标。

(二)坚持学理性与教学性统一,构建学理阐释、科学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

内容质量与学术价值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核心内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学理性关键在于教材知识内容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科发展方向、课程建设目标等方面。学生是教材的使用主体,教材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着学生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培养效果。哲学社会科学并非个体的概念范畴,其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哲学等多学科,有具体的学科属性,由此教材评价要把具体学科的知识、技能、思维作为评价教材的标准,这也是评价教材学术价值的关键。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是同频共振、相向而生的,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本形式,要把是否反映课程建设目标、适应课程改革方向作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学理性的重要指标。

在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实际过程中,普遍存在强调教材的理论性而忽视教材教学性的“通病”。教学性是“教”与“学”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教学性主要是强调教材对人的塑造性以及教学的适用性。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作为价值塑造的重要工具,因此,其对人的塑造性重在考察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铸魂、以文培元的功能。从教材的生成目标看,教材是为教学过程服务的,是“教”与“学”的基本要素,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进而直接影响知识技能的培养、思维方式的形成、行为践行的效果,进而决定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有鉴于此,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指标必须坚持学理性与教学性的统一,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学科发展方向、课程建设目标、人的塑造性、教学的适用性纳入到评价指标中,构建学理阐释、科学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教学相长功能。

(三)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构建固本培元、紧扣时代的评价指标体系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优秀的文化传统、厚重的文化积淀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基因、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基础来源。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必须深入挖掘、阐发、汲取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深入阐释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内容,从而实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统一,坚定文化自信,为推动中国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文化支撑。具体而言,要把是否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土壤、是否植根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是否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的伟大实践,作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重要指标。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是历史的产物,唯有创新才能永葆生机活力。社会发展的现实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人类社会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研究的重点,观照和反映客观现实是其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哲学社会科学是实践的理论,从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出发,回答和解决时代和具体实践提出的现实问题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因时、因地、因势创新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对时代变化的反映状况和时代发展问题的解答,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创新程度。当代中国正经历的伟大变革和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研究与建设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又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社会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决定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把创新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创新性包含教材内容的前瞻性、教材形式的新颖性以及教材建设的与时俱进性。评价教材内容的创新性主要是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发展态势的评价,重在衡量教材在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所发挥的作用,是否契合现实情况、是否反映新发展理念、是否顺应时代潮流、是否具有现实实践性等均是评价内容的创新性指标的重要方面。当今,信息技术、新兴科技迅猛发展,单一的纸质教材难以满足哲学社会科学和教学的需求,强调教材的创新性要注重对教材形式的创新性测度,重在评价数字化、立体化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建设成效。

(四)坚持系统性与针对性统一,构建层次齐全、整体协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覆盖领域广、涉及学科门类众多,但作为研究社会的基础理论,各学科有其特殊性又有共同性。哲学社会科学总体上是研究社会现实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研究和回答社会历史现象发生逻辑、总结各种社会现象的经验与规律,并进一步为社会发展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从各学科的共性上看,哲学社会科学是揭示、总结并为解决社会具体现实问题的学说。此外,各学科间并非完全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并形成新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为打破单一的评价视角,必须构建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系统。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评价指标要注重整合多领域研究,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前沿问题,构建一个综合、全面、协调、多维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指标。因此,把是否揭示人类社会现象和揭示事物的内外规律、是否为社会困境提供研究范式和解决方案、是否促进人文明进步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统一性指标。

尽管哲学社会科学各类学科都肇始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但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逻辑规律、方法体系,从根本上决定哲学社会教材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如政治学是研究和解释政治体制和行为现象的学科。法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法律实施为研究内容的学科。因此,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评价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各学科间的不同特性,设置针对学科对象、特性和规律的评价指标,充分衡量教材在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性问题、揭示学科规律、体现学科特性等方面的实现程度。从抽象的个体或只考虑社会现实来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指标,必将导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对立,难以确保评价的综合性、全面性与针对性。有鉴于此,必须基于非线性动态思维,立足学科特点与学科间的联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构建一个整体协同、层次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评价系统。

(五)坚持中国化与国际化统一,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20]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及教材的特性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必须凸显中国特色。2016 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命题。事实上,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也已明确“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根本,如前所述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等指标是“中国化”指标的具体表现,这是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重要方面。此外,研究和解决国家发展现实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核心要求和历史使命。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要以中国为观照,以阐述、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使命,为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作出积极贡献。因此,把是否始终将中国国情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基础,是否为研究和解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社会主义发展规律、阶级状况、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提供理论指导和研究范式,是否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发展进程相结合的过程中繁荣中国学术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重要指标。

中国特色并非一味排外,以“关门主义”搞学术只会落入自说自话的窠臼,盲目附庸西方学术体系也只会陷入“西方中心论”的泥潭。“中国化”和“国际化”是独立性与包容性的辩证统一。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国际化是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吸收和借鉴有益于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果,融通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构建既彰显中国价值又能让世界读懂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构建国际化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既要融汇世界先进文明又要解决世界问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必须站在关怀世界的高度,研究并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为推动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不断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因此,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国际化”必须确保其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前提下,评价其在融入世界文明、保持时代前沿性、解决世界问题等作出的贡献,使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做到回答中国之问与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代之问的统一。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教材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教材精读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