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县冬小麦复种油葵高效稳产示范技术总结

2023-12-17 12:18苏童童艾合麦提江吐尔逊王小军钱家林
新疆农业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且末县优良品种油葵

苏童童,艾合麦提江·吐尔逊,王小军,钱家林

且末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巴州 841900

1 示范区基本情况

阿羌镇依山干村,总面积0.26 km2,位于且末县城西南昆仑山牧区,平均海拔3 300 m,1 月最低气温为-269℃,7 月最高气温为369℃,年降水量157 mm。一般风力4~5 级,最大风力12级。

2 关键技术

2.1 主推优良品种

选择增产潜力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且末县自然栽培条件的新冬22 号、新冬20 号优良品种,实行统一供种,良种覆盖率达100%以上。复播油葵金粒5131、金粒1578、金粒H95。

2.2 主推集成技术

主推土壤改良、有机培肥、两早配套、复种多熟、药剂拌种、良种覆盖、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作业等配套集成实用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节本增效同步。

2.3 强化科技推广

冬小麦收获后及时复种油葵,全力推行“五统一”和四个100%技术,即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良种覆盖技术达10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100%、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达100%,耕种农机化作业率达100%,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

2.4 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

狠抓田间预测、预警、测报,制定了“小麦重大病虫草害应急预案”和“工作失误问责制”。

2.5 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且末县农技人员变“常下乡”为“下长乡”,开展零距离、全方位指导服务,做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和“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跨越了技术成果转化的最后一道坎。

3 小麦攻关技术要点

3.1 选用优良品种

主推小麦优良品种,建立冬小麦制种基地。

3.2 施足底肥

确保施优质农家肥1.5~2.0 t,尿素10~15 kg/666.7m2,磷铵15~20 kg/666.7m2,施足底肥、培肥地力。

3.3 播种技术

根据各乡镇的气温、土壤、品种等差异实情而适期播种,播种期在9 月15 日-10 月15 日;实施精量匀播,根据播期调整播量,早播低播量、晚播高播量;高肥力地低播量、低肥力地高播量,播量20~25 kg/666.7m2;实行机播,杜绝撒播,播量、播深匀实;播种越晚,行距越窄,播量越大,确保播种质量,保证苗全苗壮[1]。

3.4 田间管理

在冬前,浇好封冻水,及时搂麦松土,弥合裂缝,防冻保墒,以确保麦苗安全越冬;冬小麦返青及时搂麦松土保墒、促早发、培壮苗、缓旱情,积极开展冬小麦机施肥工作;全力灌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及时根外喷肥以提高籽粒饱满度和品质;科学化除,及时防治锈病和白粉病;蜡熟末期适时收获,可以预防人为减产。

4 复播油葵攻关技术要点

4.1 选用优良品种

油葵品种以金粒5131、金粒1578、金粒H95为主。高产、稳产、抗病能力强、出油率高,生育期128 d。

4.2 施足底肥

确保施优质农家肥2.0 t,尿素10~15 kg/666.7m2,磷 铵15~20 kg/666.7m2,硫 酸15 kg/666.7m2,重施底肥。

4.3 播种技术

麦收后抢墒抢时播种,播种期在6 月23 日-30 日;膜下滴管实施精量匀播,播量为560 g;实行机播,保证播量、播深和匀实;确保播种质量,保证苗全苗壮[2]。

4.4 田间管理

油葵对肥料的吸收前期较少、后期较多。油葵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追肥。可在7~8 对真叶时随水滴施氮钾肥,施碳酸氢铵25 kg/666.7m2、尿素8 kg/666.7m2。在苗期可滴施尿素7 kg/666.7m2,现蕾开花前滴施尿素15 kg/666.7m2、矿源黄腐酸钾肥1.5 kg/666.7m2、液体肥UAN35 kg/666.7m2,硫酸钾4 kg/666.7m2。油葵生长前期需水量小,抗旱能力强,宜进行蹲苗以促进根系生长。油葵属异花授粉作物,采用放养蜜蜂授粉[3]。

5 主要成效

5.1 助力农民增收

小麦复播油葵栽培模式已成为解决农业资源环境少,充分发挥科技潜力,提高耕地种植指数和耕地利用率,大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冬小麦下茬复种油葵,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及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还增加了单位面积种植业经济效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2 助推科技进步

通过推广两早配套稳产高效优质先进适用技术,全力落实高产、高效两季配套集成技术,落实粮油丰产丰收,强化了粮食油料生产科技支撑,提升了组织化与专业化服务程度。

5.3 助推科技服务

全生育期开展苗情、墒情和病虫情“三情”监测,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对策;室内培训转为田间讲堂,零距离、全方位开展科技服务指导,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跨越技术成果转化的最后一道坎。

5.4 提升示范带动

通过全面普及推广两早配套集成技术,有效提高了农技推广能力,进而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猜你喜欢
且末县优良品种油葵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26.67公顷油葵盛开“致富花”
安徽天长 建试种基地育优良品种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北美海棠优良品种及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寒地多年生毛樱桃改接李优良品种技术
湖南杂交油葵种植前景看好
新疆巴州且末县、若羌县南部山区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靶区选择
水稻育苗关键技术要点